春困秋乏,窗外的家雀也蔫頭耷腦。
江連橫覺得無趣。天過正午,人本來就有些昏沉,何況還要聽人“講課”。
蘇文棋坐在身邊,絮絮叨叨,已經說了將近一個時辰,並且沒有任何要停下的意思。
他的話,說得很大,而且很遠。從英吉利之大憲章,到美利堅之聯邦製,再到法蘭西之大革命。
其實,說來說去,隻落在一個意思:我們這地方,哪哪兒都不對勁兒!
這在江連橫看來,是一種病,時髦病,急性病。
“蘇兄,蘇老師,別念了。”
他終於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將肆意蔓延的話題收束起來。
“我聽明白了。那幫洋記者,是你找的。你知道學生那天要在附屬地抗議,找來洋記者,想擴大影響,聲援護國軍,是不是?”
“是——”
“那你擱這嘮啥呢?什麽英吉利、法蘭西的,哪哪兒都不挨著,跟我有啥關係?”
蘇文棋愕然。剛才說了那麽多,到底隻是白費口舌。
江連橫不解地問:“我就納了悶了。滿清倒了,老方這皇上當得,眼瞅著也要到頭兒了。你們這些人,還不消停,到底要幹啥呀?”
蘇文棋更加不解地反問:“當然是為了救國。民族存亡,隻在朝夕之間,難道你希望洋人繼續欺負咱們?”
“我當然巴不得把小鬼子全都整死!可問題是,你們也不打洋人呐!”
蘇文棋又是一怔,有點無言以對。
江連橫翹起二郎腿,撣了撣褲腳上的泥點子,眼裏流露出嫌惡的神情。
“我說實話,你別不愛聽。你們這些人呐,成天嚷嚷著內憂外辱、救亡圖存,可我從來就沒見過伱們打洋人!光知道窩裏橫,連‘大師兄’都不如!革啥呀,不就是造反麽!”
“連橫兄,你這話錯了。”
“哪錯了?”
江連橫用手指敲打著桌麵,說:“你們如果真打洋人,要籌款,多少我也捐點兒。實際上呢?五年前,南國起事,碰見租界還不是繞道走?護國護國,護國他們倒是打洋人呐!”
“護國,護的是國體。”蘇文棋糾正道,“而且,繞行租界的原因很複雜——”
“好好好,咱不掰扯這個,我就想知道,廿一條的時候,大總統賣國,鬼子都到家門口了,我也沒聽說有哪個將軍造反去打鬼子;怎麽大總統要當皇上,他們就來能耐了,早幹啥去了?”
蘇文棋差點兒被他繞進去,連忙擺手說:“一個是對外,一個是對內,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我說你們隻敢窩裏橫麽!”江連橫自圓其說。
蘇文棋坐立難安。
江連橫接著問:“我真是整不明白你們這些人。是不是這天底下,隻要有一點不合你們心意,你們就要折騰?咱奉天好不容易消停兩年,還老鬧什麽呀!”
“這怎麽能叫折騰呢?這是為了百姓!”
蘇文棋有點氣憤。他當年在谘議局,曾親眼看見張老疙瘩用槍威脅眾人,簡直就是胡匪!
江連橫笑道:“拉倒吧!你們問過幾個百姓?”說著,他轉過頭問,“東風,問你呢!”
張正東倚在陽台上,搖了搖頭:“跟我沒關係。”
“南風?”
王正南撓撓頭,幹笑著說:“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
“西風?”
李正西“嘁”了一聲:“要打就打洋人,自己人打來打去,有什麽勁?”
“蘇兄?”江連橫轉回目光。
蘇文棋沉默了一會兒,忽地覺得座下的沙發很不舒坦。
他歎息一聲,悵然若失地站起身,念叨著:“連橫,時候也不早了,我錢莊的櫃上還有點事。”
江連橫緊跟著站起來,卻沒有要相送的意思。
他相信蘇文棋確實沒有聯合那瑉等人害他,也願意相信蘇文棋沒有爭勝之心,所以他才會忍不住補了一句:“文棋,何必因為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壞了和氣?”
蘇文棋不置可否,仍舊不失風度地跟眾人逐一拜別。
江連橫此時還沒意識到,這是兩人最後一次家中互訪,促膝長談。
他從玻璃窗裏,目送蘇文棋孤身離開,撇嘴嘟囔了一句:“魔怔!”
說著,他用手掌摩挲了一下左肩。
腋下的傷口正在愈合,有點癢。
……
……
轉眼,人間四月天。
洪憲鬧劇,終於在眾叛親離中落下帷幕。大總統急於緩和、安撫和地方大員的關係。
段誌貴驅逐在即,張老疙瘩執掌奉天,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指日可待了。
三月末,趙國硯打來電話,關於榮五爺的底細,有了新的線索。
江連橫養傷月餘,盡管傷口已經愈合,左臂卻始終不便高抬,但這通電話,讓他決計行動。
在附屬地居酒屋的還擊,讓那瑉等人龜縮了一段時間。
但夜長夢多,榮五爺一日不除,江連橫便一日睡不安穩。
臨行前幾天,他又叫來了韓心遠和鍾遇山,以官府的敲打為由頭,命令兩人按兵不動,但並未跟他們倆說明自己的計劃。
……
吃過晚飯,劉雁聲俯身趴在桌子前寫字,神神秘秘的,修修改改寫了月餘,也不知在寫些什麽東西。
他的屁股還沒好,能趴、能躺、能站,就是不方便坐著。
李正西敲了敲門,走進來問:“雁聲,寫什麽呢?”
劉雁聲把草稿扣上,有點局促地笑了笑:“沒什麽,現在我也幹不了別的,寫點規矩。”
“規矩?”李正西皺起眉頭,“家裏有規矩啊!咋的,你要當家?”
“你可別亂講!我隻是提點建議,用不用的,還要看道哥和大嫂怎麽定。”
李正西似懂非懂,點點頭說:“先別寫了,來客廳一趟,道哥有話要說。”
劉雁聲趕忙撂下筆,跟著西風走出房間。
江、胡二人和三風口都在客廳。
事發突然,江連橫明天就要動身趕往旅大,此刻正在給眾人安排差事。
宅子的大事小情,全由胡小妍做主,這自不必多說。
袁新法等人嚴守大門,也是分內職責。
東風照例保護大嫂安全;南風負責照看保險公司櫃上的生意;西風要盯住那瑉等人的動向。
劉雁聲的屁股還沒好,腿腳不利索,留在家裏出謀劃策,順便幫襯著南風。
眾人對於各自的安排,倒沒有什麽異議,唯一的顧慮,便是江連橫到底要去多久。
要是去個三兩天,那當然沒什麽可說的,但要是去個十天半拉月,還想瞞天過海,大夥兒都覺得不太現實。
“不現實也得現實。”
江連橫明知這是下策,卻又別無他法,隻能以身犯險。
他巴不得能像周雲甫後期那樣,身居幕後,運籌帷幄,所有髒事兒全都由手下的弟馬解決,也隻有那時節,他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瓢把子”。
可惜,現在還不是時候。
江連橫年少成事兒,那是被老爹和六個叔叔,夾磨了七八年、手把手帶出來的合字。
何況,“海老鴞”眾弟兄,原本就是平事幹髒活兒的堂口,都是大浪淘沙,剩下來的人精,跟江家眼下這幾號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如果是其他地方,倒還好說,偏偏又是旅大。
那裏可不是附屬地,而是關東州,完全是小東洋的地盤,更不能光靠蠻力解決。
江連橫沒法苛責太多,隻能親自去跑一趟。
而且,這趟差事還不能聲張。
一旦那瑉等人知道他離開奉天,肯定會把消息告訴榮五爺,對方便會有所防備,江家也可能被他們鑽了空子,挑撥離間。
最重要的是,家裏還得留人托底。
“道哥,我跟你去吧!”李正西說,“你傷還沒好透呢!路上得有個照應!”
江連橫搖了搖頭:“咱倆走得本來就近,我走,你也走,外人猜都能猜出來我不在奉天。”
話雖如此,但王正南也說:“道哥,怎麽說也不能一個人去呀!”
“找個麵生的去唄!”胡小妍提議道,“最好在家裏也沒什麽差事,還不太起眼。”
江連橫執意不肯:“找個半開眼的,上道了以後,是他照應我,還是我照應他?”
劉雁聲當即歎了一口氣:“要是溫廷閣還在就好了,道哥——”
“行行行,都別嘟囔了!帶誰……我再想想吧!”
……
入夜,眾人議定。
江連橫又單獨把東風叫到了書房,坐下來問:“那瑉他們的照片,你給溫廷閣那幾個人看了沒?”
張正東應了一聲:“都看過了。”
江連橫麵容冷峻。
他從懷裏拿出一隻鑰匙,一邊打開抽屜,一邊像是在自言自語地說:“附屬地那事兒,他帶人幹得不錯。你回頭告訴溫廷閣,那幾個老辮子隻要敢從附屬地出來,立馬插了。活口,留一個那瑉就夠了。”
“知道,上次就告訴他們了。”
張正東的話說完,書桌的鎖舌“哢噠”一跳,江連橫拉開抽屜,從裏麵掏出個扁平的木匣。
“這個給你。”江連橫把木匣遞給他。
“盒子炮?”張正東接過來,彈開,往裏瞄了一眼。
“二十響金雞嘴大鏡麵兒,快慢機。”
張正東放在手裏掂了掂,有點沉。
江連橫提醒他:“開槍的時候,橫過來。”
“橫過來?”
“嗯!”江連橫伸出手掌,在麵前淩空劃過,“唰——一打一大片!”
張正東嘿嘿了兩聲,揣進懷裏:“道哥,謝謝噢!不過,我感覺這槍更適合西風。”
“有不適合他的槍麽?”江連橫皺眉反問,“那小子脾氣太暴,你給他拉門山炮,他也敢在省城裏點!”
“知道,我摟著點他。”
“夠嗆!”江連橫頓了頓,神情突然嚴肅起來,“東風,如果我要是真出事兒了,韓心遠和鍾遇山不好說,但西風肯定要去跟那瑉火並,你得答應我,把你嫂子和我那倆孩子送出奉天,盡量跑遠點。”
“那當然!”張正東問,“可是……往哪跑啊?”
江連橫愣了一下,思忖良久,方才喃喃開口,咕噥著說:“去京城吧!看看能不能找著七爺。”
張正東雖然答應了下來,但卻對此很懷疑。
時間過得太快,七爺已經走了四年了。
離開奉天時,他曾經說過,等安頓下來以後,會給大夥兒捎個信,但至今仍然渺茫無期。
……
江連橫步上樓梯,沿著“回”字型的走廊,正要回主臥休息的時候,許如清的房門突然開了。
“小道,要出遠門兒?”
“啊,嗬嗬,出去溜達溜達!”江連橫迎上前問,“大姑還沒睡呐?”
許如清沒理這茬兒,隻是叮囑道:“你傷剛好,加點小心。”
“嗐!我出去耍耍,有啥小心不小心的。這兩天咋樣啊,缺啥不?”
“別打岔!還在這蒙我,真當你大姑傻了?我有一搭、沒一搭,聽也聽明白了。”
江連橫本以為大姑要跟他磨叨一會兒,沒想到,許如清到底是在線上混過的,這個節骨眼兒上,並沒有橫七豎八地攔著,也沒有跟著瞎操心,反而竟來了一句——
“小道,甭管多大的蔓兒,一開始都得靠自己,別給你爹丟臉。”
江連橫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大姑,還是你知道拿我!”
姑侄倆說了一會兒話,便又各自回屋。
胡小妍和小花正在給他疊衣服、收拾行李,江連橫見了,忍不住調笑道:“嘎哈,看我明天要走,等著我雨露均沾呢?”
小花的臉一下子紅了,胡小妍則對此已經免疫,仿佛充耳不聞地問:“你到底想沒想好要帶誰過去?”
江連橫一邊解開扣子,一邊說:“早想好了。”
……
……
第二天傍晚,奉天火車站。
江連橫一身粗布短褂,蹬著一條起球兒的燈籠褲,手裏拎著個藤條箱子,在月台上疾步快走,都不用演,活脫脫就是個大老趕。
闖虎愁眉苦臉地跟在身後,兩條小短腿兒,緊趕慢趕的倒騰。
眼瞅著要上車了,他還在喋喋不休地念叨著:“哥,老弟我何德何能啊?這麽大個事兒,要不我別去了吧!我這人向來關鍵時刻掉鏈子,手潮不靠譜,別耽誤了你的大事。”
“別他媽絮叨了!”江連橫罵罵咧咧地說,“闖虎,我可跟你說,這趟差事,碰見的都是非富即貴,不是愛新覺羅,至少也是個葉赫那拉,皇族的事兒,不感興趣?”
“感興趣倒是感興趣!可問題是,那是旅大,是關東州,全是小鬼子說了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皇族加鬼子,多大的噱頭,寫出來準火!走走走,上車!”
江連橫推搡著闖虎走進最髒亂的末節車廂。
兩人一落座,闖虎便突然從手裏“變出”倆茶蛋,問:“吃不吃?”
江連橫愣道:“擱哪整的?”
(本章完)
江連橫覺得無趣。天過正午,人本來就有些昏沉,何況還要聽人“講課”。
蘇文棋坐在身邊,絮絮叨叨,已經說了將近一個時辰,並且沒有任何要停下的意思。
他的話,說得很大,而且很遠。從英吉利之大憲章,到美利堅之聯邦製,再到法蘭西之大革命。
其實,說來說去,隻落在一個意思:我們這地方,哪哪兒都不對勁兒!
這在江連橫看來,是一種病,時髦病,急性病。
“蘇兄,蘇老師,別念了。”
他終於不耐煩地擺了擺手,將肆意蔓延的話題收束起來。
“我聽明白了。那幫洋記者,是你找的。你知道學生那天要在附屬地抗議,找來洋記者,想擴大影響,聲援護國軍,是不是?”
“是——”
“那你擱這嘮啥呢?什麽英吉利、法蘭西的,哪哪兒都不挨著,跟我有啥關係?”
蘇文棋愕然。剛才說了那麽多,到底隻是白費口舌。
江連橫不解地問:“我就納了悶了。滿清倒了,老方這皇上當得,眼瞅著也要到頭兒了。你們這些人,還不消停,到底要幹啥呀?”
蘇文棋更加不解地反問:“當然是為了救國。民族存亡,隻在朝夕之間,難道你希望洋人繼續欺負咱們?”
“我當然巴不得把小鬼子全都整死!可問題是,你們也不打洋人呐!”
蘇文棋又是一怔,有點無言以對。
江連橫翹起二郎腿,撣了撣褲腳上的泥點子,眼裏流露出嫌惡的神情。
“我說實話,你別不愛聽。你們這些人呐,成天嚷嚷著內憂外辱、救亡圖存,可我從來就沒見過伱們打洋人!光知道窩裏橫,連‘大師兄’都不如!革啥呀,不就是造反麽!”
“連橫兄,你這話錯了。”
“哪錯了?”
江連橫用手指敲打著桌麵,說:“你們如果真打洋人,要籌款,多少我也捐點兒。實際上呢?五年前,南國起事,碰見租界還不是繞道走?護國護國,護國他們倒是打洋人呐!”
“護國,護的是國體。”蘇文棋糾正道,“而且,繞行租界的原因很複雜——”
“好好好,咱不掰扯這個,我就想知道,廿一條的時候,大總統賣國,鬼子都到家門口了,我也沒聽說有哪個將軍造反去打鬼子;怎麽大總統要當皇上,他們就來能耐了,早幹啥去了?”
蘇文棋差點兒被他繞進去,連忙擺手說:“一個是對外,一個是對內,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所以我說你們隻敢窩裏橫麽!”江連橫自圓其說。
蘇文棋坐立難安。
江連橫接著問:“我真是整不明白你們這些人。是不是這天底下,隻要有一點不合你們心意,你們就要折騰?咱奉天好不容易消停兩年,還老鬧什麽呀!”
“這怎麽能叫折騰呢?這是為了百姓!”
蘇文棋有點氣憤。他當年在谘議局,曾親眼看見張老疙瘩用槍威脅眾人,簡直就是胡匪!
江連橫笑道:“拉倒吧!你們問過幾個百姓?”說著,他轉過頭問,“東風,問你呢!”
張正東倚在陽台上,搖了搖頭:“跟我沒關係。”
“南風?”
王正南撓撓頭,幹笑著說:“我覺得現在這樣就挺好。”
“西風?”
李正西“嘁”了一聲:“要打就打洋人,自己人打來打去,有什麽勁?”
“蘇兄?”江連橫轉回目光。
蘇文棋沉默了一會兒,忽地覺得座下的沙發很不舒坦。
他歎息一聲,悵然若失地站起身,念叨著:“連橫,時候也不早了,我錢莊的櫃上還有點事。”
江連橫緊跟著站起來,卻沒有要相送的意思。
他相信蘇文棋確實沒有聯合那瑉等人害他,也願意相信蘇文棋沒有爭勝之心,所以他才會忍不住補了一句:“文棋,何必因為這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事兒,壞了和氣?”
蘇文棋不置可否,仍舊不失風度地跟眾人逐一拜別。
江連橫此時還沒意識到,這是兩人最後一次家中互訪,促膝長談。
他從玻璃窗裏,目送蘇文棋孤身離開,撇嘴嘟囔了一句:“魔怔!”
說著,他用手掌摩挲了一下左肩。
腋下的傷口正在愈合,有點癢。
……
……
轉眼,人間四月天。
洪憲鬧劇,終於在眾叛親離中落下帷幕。大總統急於緩和、安撫和地方大員的關係。
段誌貴驅逐在即,張老疙瘩執掌奉天,似乎已經是板上釘釘、指日可待了。
三月末,趙國硯打來電話,關於榮五爺的底細,有了新的線索。
江連橫養傷月餘,盡管傷口已經愈合,左臂卻始終不便高抬,但這通電話,讓他決計行動。
在附屬地居酒屋的還擊,讓那瑉等人龜縮了一段時間。
但夜長夢多,榮五爺一日不除,江連橫便一日睡不安穩。
臨行前幾天,他又叫來了韓心遠和鍾遇山,以官府的敲打為由頭,命令兩人按兵不動,但並未跟他們倆說明自己的計劃。
……
吃過晚飯,劉雁聲俯身趴在桌子前寫字,神神秘秘的,修修改改寫了月餘,也不知在寫些什麽東西。
他的屁股還沒好,能趴、能躺、能站,就是不方便坐著。
李正西敲了敲門,走進來問:“雁聲,寫什麽呢?”
劉雁聲把草稿扣上,有點局促地笑了笑:“沒什麽,現在我也幹不了別的,寫點規矩。”
“規矩?”李正西皺起眉頭,“家裏有規矩啊!咋的,你要當家?”
“你可別亂講!我隻是提點建議,用不用的,還要看道哥和大嫂怎麽定。”
李正西似懂非懂,點點頭說:“先別寫了,來客廳一趟,道哥有話要說。”
劉雁聲趕忙撂下筆,跟著西風走出房間。
江、胡二人和三風口都在客廳。
事發突然,江連橫明天就要動身趕往旅大,此刻正在給眾人安排差事。
宅子的大事小情,全由胡小妍做主,這自不必多說。
袁新法等人嚴守大門,也是分內職責。
東風照例保護大嫂安全;南風負責照看保險公司櫃上的生意;西風要盯住那瑉等人的動向。
劉雁聲的屁股還沒好,腿腳不利索,留在家裏出謀劃策,順便幫襯著南風。
眾人對於各自的安排,倒沒有什麽異議,唯一的顧慮,便是江連橫到底要去多久。
要是去個三兩天,那當然沒什麽可說的,但要是去個十天半拉月,還想瞞天過海,大夥兒都覺得不太現實。
“不現實也得現實。”
江連橫明知這是下策,卻又別無他法,隻能以身犯險。
他巴不得能像周雲甫後期那樣,身居幕後,運籌帷幄,所有髒事兒全都由手下的弟馬解決,也隻有那時節,他才算得上是真真正正的“瓢把子”。
可惜,現在還不是時候。
江連橫年少成事兒,那是被老爹和六個叔叔,夾磨了七八年、手把手帶出來的合字。
何況,“海老鴞”眾弟兄,原本就是平事幹髒活兒的堂口,都是大浪淘沙,剩下來的人精,跟江家眼下這幾號人,根本不在一個檔次。
如果是其他地方,倒還好說,偏偏又是旅大。
那裏可不是附屬地,而是關東州,完全是小東洋的地盤,更不能光靠蠻力解決。
江連橫沒法苛責太多,隻能親自去跑一趟。
而且,這趟差事還不能聲張。
一旦那瑉等人知道他離開奉天,肯定會把消息告訴榮五爺,對方便會有所防備,江家也可能被他們鑽了空子,挑撥離間。
最重要的是,家裏還得留人托底。
“道哥,我跟你去吧!”李正西說,“你傷還沒好透呢!路上得有個照應!”
江連橫搖了搖頭:“咱倆走得本來就近,我走,你也走,外人猜都能猜出來我不在奉天。”
話雖如此,但王正南也說:“道哥,怎麽說也不能一個人去呀!”
“找個麵生的去唄!”胡小妍提議道,“最好在家裏也沒什麽差事,還不太起眼。”
江連橫執意不肯:“找個半開眼的,上道了以後,是他照應我,還是我照應他?”
劉雁聲當即歎了一口氣:“要是溫廷閣還在就好了,道哥——”
“行行行,都別嘟囔了!帶誰……我再想想吧!”
……
入夜,眾人議定。
江連橫又單獨把東風叫到了書房,坐下來問:“那瑉他們的照片,你給溫廷閣那幾個人看了沒?”
張正東應了一聲:“都看過了。”
江連橫麵容冷峻。
他從懷裏拿出一隻鑰匙,一邊打開抽屜,一邊像是在自言自語地說:“附屬地那事兒,他帶人幹得不錯。你回頭告訴溫廷閣,那幾個老辮子隻要敢從附屬地出來,立馬插了。活口,留一個那瑉就夠了。”
“知道,上次就告訴他們了。”
張正東的話說完,書桌的鎖舌“哢噠”一跳,江連橫拉開抽屜,從裏麵掏出個扁平的木匣。
“這個給你。”江連橫把木匣遞給他。
“盒子炮?”張正東接過來,彈開,往裏瞄了一眼。
“二十響金雞嘴大鏡麵兒,快慢機。”
張正東放在手裏掂了掂,有點沉。
江連橫提醒他:“開槍的時候,橫過來。”
“橫過來?”
“嗯!”江連橫伸出手掌,在麵前淩空劃過,“唰——一打一大片!”
張正東嘿嘿了兩聲,揣進懷裏:“道哥,謝謝噢!不過,我感覺這槍更適合西風。”
“有不適合他的槍麽?”江連橫皺眉反問,“那小子脾氣太暴,你給他拉門山炮,他也敢在省城裏點!”
“知道,我摟著點他。”
“夠嗆!”江連橫頓了頓,神情突然嚴肅起來,“東風,如果我要是真出事兒了,韓心遠和鍾遇山不好說,但西風肯定要去跟那瑉火並,你得答應我,把你嫂子和我那倆孩子送出奉天,盡量跑遠點。”
“那當然!”張正東問,“可是……往哪跑啊?”
江連橫愣了一下,思忖良久,方才喃喃開口,咕噥著說:“去京城吧!看看能不能找著七爺。”
張正東雖然答應了下來,但卻對此很懷疑。
時間過得太快,七爺已經走了四年了。
離開奉天時,他曾經說過,等安頓下來以後,會給大夥兒捎個信,但至今仍然渺茫無期。
……
江連橫步上樓梯,沿著“回”字型的走廊,正要回主臥休息的時候,許如清的房門突然開了。
“小道,要出遠門兒?”
“啊,嗬嗬,出去溜達溜達!”江連橫迎上前問,“大姑還沒睡呐?”
許如清沒理這茬兒,隻是叮囑道:“你傷剛好,加點小心。”
“嗐!我出去耍耍,有啥小心不小心的。這兩天咋樣啊,缺啥不?”
“別打岔!還在這蒙我,真當你大姑傻了?我有一搭、沒一搭,聽也聽明白了。”
江連橫本以為大姑要跟他磨叨一會兒,沒想到,許如清到底是在線上混過的,這個節骨眼兒上,並沒有橫七豎八地攔著,也沒有跟著瞎操心,反而竟來了一句——
“小道,甭管多大的蔓兒,一開始都得靠自己,別給你爹丟臉。”
江連橫愣了一下,旋即笑道:“大姑,還是你知道拿我!”
姑侄倆說了一會兒話,便又各自回屋。
胡小妍和小花正在給他疊衣服、收拾行李,江連橫見了,忍不住調笑道:“嘎哈,看我明天要走,等著我雨露均沾呢?”
小花的臉一下子紅了,胡小妍則對此已經免疫,仿佛充耳不聞地問:“你到底想沒想好要帶誰過去?”
江連橫一邊解開扣子,一邊說:“早想好了。”
……
……
第二天傍晚,奉天火車站。
江連橫一身粗布短褂,蹬著一條起球兒的燈籠褲,手裏拎著個藤條箱子,在月台上疾步快走,都不用演,活脫脫就是個大老趕。
闖虎愁眉苦臉地跟在身後,兩條小短腿兒,緊趕慢趕的倒騰。
眼瞅著要上車了,他還在喋喋不休地念叨著:“哥,老弟我何德何能啊?這麽大個事兒,要不我別去了吧!我這人向來關鍵時刻掉鏈子,手潮不靠譜,別耽誤了你的大事。”
“別他媽絮叨了!”江連橫罵罵咧咧地說,“闖虎,我可跟你說,這趟差事,碰見的都是非富即貴,不是愛新覺羅,至少也是個葉赫那拉,皇族的事兒,不感興趣?”
“感興趣倒是感興趣!可問題是,那是旅大,是關東州,全是小鬼子說了算。”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皇族加鬼子,多大的噱頭,寫出來準火!走走走,上車!”
江連橫推搡著闖虎走進最髒亂的末節車廂。
兩人一落座,闖虎便突然從手裏“變出”倆茶蛋,問:“吃不吃?”
江連橫愣道:“擱哪整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