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那麽一瞬間,江連橫甚至懷疑,李正已經去過彈弓嶺,成功平定了匪幫內訌,並且當上了山頭大櫃。
可轉念再想,又覺得對方實在沒必要弄虛作假。
他看了看大堂裏那批麵生的胡匪,心中若有所思,便問:“你們幾個,咋這麽長時間才來奉天?”
“去了趟安東!”李正瞟了一眼薛應清,接著又指向身後說,“順道拉了幾個弟兄掛柱!”
簡單閑話幾句,眾人才了解到胡匪在這段時間裏的動向。
原來,旅大分別以後,李正等人並未直接北上,而是押著蔡耘生這個肉票,轉頭殺向安東。
他們人手不多,安東又是邊防重鎮,因此不敢草率強攻,所幸手裏攥著蔡家大少,幾番嚴刑拷打下來,很快就摸清了蔡家府邸的情況。
前屋後院之布局、家丁仆從之人數、金銀細軟之所藏、生活作息之規律……
等到所有盤子都踩瓷實了,趁著月黑風高夜,李正便帶人潛進蔡家府邸,燒殺劫掠,速戰速決。
蔡耘生因為見過匪幫的真麵目,自然沒能幸免於難,如今已是身首異處,不知所蹤。
隨後,李正等人才帶著弟兄們北上趕赴奉天。
途徑海城地界兒的時候,又在線上碰見了幾個落單的橫把兒。
雙方打個照麵,彼此都覺得眼熟,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大夥兒都在旅大港口那邊做過工。
大言不慚地說,諸位都是“複國勤王軍”的“袍澤弟兄”,而且全都不約而同地當了“逃兵”。
宗社黨的計劃接連遇挫,加上小東洋內閣的經略轉變,遼南的“勤王軍”已經是一盤散沙。
這些落單的橫把兒,有人想趁機“拔香頭子”,回家種地;有人想重操舊業,聚嘯山林。
江湖告幫,能幫就幫!
想回家過安生日子的,李正舍給他們點兒盤纏;想再入綠林另起綹子局的,李正言說奉天有人答應給他一批軍火,足以用來開山立櫃。
正因如此,等他來到奉天時,手上便又多了十來個胡匪。
聽罷,江連橫點了點頭,沉聲道:“人手有了,噴子有了,我看你這架勢,是打算回山上直接開幹呐!”
李正聳了聳肩,卻說:“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我這趟回去,帶人帶錢帶槍,就算大當家的不說什麽,楊老邪和那幾個老人兒,肯定也容不下我,我隻能做最壞的打算。”
“沒毛病!”
江連橫不得不認同李正的說法。
這次回山頭,帶人帶錢帶槍,李正在彈弓嶺的威望必定空前高漲,可要是論資排輩,別說大櫃,就連二櫃的位置,他也排不上號。
前輩和後生,橫豎都免不了得罪其中一邊。
“現在山頭上有多少人?”江連橫問。
“大概有一百幾十號人吧!”李正說,“不過,大當家在那片山頭混了十幾年,在線上名氣不小,真要連旗的話,人數就不止這些了。”
江連橫沉吟半晌,用手指敲了敲桌麵,忽然提議道:“走吧!我帶你去看看貨!”
“那我這幫弟兄?”
“錢都交了,沒必要不給並肩子個麵子,留下來樂嗬樂嗬吧!”
眾胡匪聽了這話,立時喜笑顏開,一雙雙賊溜溜的眼珠子冒著綠光盯住姑娘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江連橫多留了十幾個人手,隨後便帶著李正離開了會芳裏。
王正南隨同而去,趙國硯和李正西留下來鎮場子,薛應清等人陸續離開,撇下董二娘和趙國硯培養感情。
福龍見狀,連忙快步追到門口,細著嗓子呼喊:“南二爺!南二爺!”
“叫我呢?”王正南停下腳步問。
“對對對!”福龍搓了搓兩隻手,諂媚地笑道,“嗬嗬嗬,剛才薛掌櫃他們說的,我覺得多少有點兒武斷,您看……在東家麵前,您可得幫我說說情啊!”
王正南雖然和氣,卻不是個爛好人,當即便掉下臉子。
“你都多大歲數了,還在會芳裏賴著,回去收拾收拾東西,趕緊走吧!”
……
……
是夜風高,疏星點點,弦月在輕浮的雲層中快速穿梭,映襯得林海鬆濤忽明忽暗。
幾道刺耳的槍聲劃破夜空,在彈弓嶺的山澗中久久回蕩。
山門營寨,熊熊燃燒的篝火劈啪作響,幾具屍體被拖拽到角落的陰影裏,“沙沙”的聲響幾不可聞。
整個營寨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戰火,盡管沒有硝煙,眾弟兄卻在夜色下灑掃除塵,夯土的牆壁上,偶爾可以看見幾處紮眼的彈孔,四下裏靜得出奇。
偌大的廳堂內格外冷清,隻有三五個胡匪正坐在長桌上喝酒說笑,若隱若現的回音更顯出幾分淒涼。
王貴和仍然坐在狼皮靠墊的頭把交椅上,麵前擺著一海碗的烈酒,眼睛睜不開,嘴巴合不上,似睡非睡,一副頹然將傾的架勢。
他那兩個分別來自東洋和高麗的壓寨夫人,此刻正忙著給兩個三十多歲的胡匪倒酒。
“老朱那幾個老逼登,純粹是想瞎了心,還他媽想搞偷襲,是個兒麽!”
“還得說是楊三哥看得準呐!先發製人,直接拿下!”
“嗐!我老早就發現那幾個老逼登鬼鬼祟祟的,淨往一起湊合,肯定沒安好心!插了好,省得夜長夢多!”
“來來來!喝酒喝酒!”
倆胡匪一邊說笑,一邊拿起桌上的酒碗。
正要仰頭痛飲的時候,其中一人突然衝對方使了個眼色,朝著王貴和的方向歪了兩下嘴。
另一人當即會意,猛地“咣咣”拍了兩下桌麵,沒好氣地喝道:“大當家的,喝酒啊!”
王貴和乍醒了一下,眼睛卻沒睜開,仍舊耷拉著腦袋,疲憊不堪地擺了擺手,口齒也極其含混。
“不……不喝了,喝不動了!”
那胡匪立馬冷下臉來,重重地拍了一下王貴和的肩膀,抻長了脖子,略帶挑釁地說:“我讓你喝酒,聽明白沒?”
“喝不動了……真、真喝不動了,明天再喝吧……”
“明天?我讓你現在喝,你跟我說明天?”那胡匪怪聲怪氣地質問道,“啥意思?不給麵子,瞧不起我是不是?”
王貴和齜牙咧嘴,一邊捂著肚子,一邊連連擺手。
正要起身時,卻又被另一個胡匪給按了下來。
“咋的,想跑啊?”他嘿嘿笑道,“那可不行,喝了!”
說罷,他便衝東洋、高麗兩位佳人使了個眼色,強令她們拽起王貴和的頭,撬開王貴和的嘴,將那一海碗的烈酒,硬生生地灌了下去。
烈酒嗆進喉嚨,如刀子般穿心剜肺,攪動府髒。
王貴和隻覺得胃裏一陣抽搐,接著便如同噴水似地“哇呀”一聲,猛吐了出來,除了濃重的酒氣和些許血絲以外,卻看不見半點汙穢之物。
“啪!”
見狀,那胡匪立刻拍案而起,猛扇了大當家的一嘴巴,瞪眼罵道:“去你媽的!給臉不要臉,這他媽的叫糧食水,伱擱這玩兒呐!”
“你他媽的不是愛喝麽!”另一個胡匪也跟著叫罵,“把這些吐出來的,都給我喝回去!喝!”
狂吐了幾口,又挨了一耳光,王貴和不但不覺得疼,反倒覺得整個人輕鬆了不少,無奈他沉醉已久,早已無法徹底清醒過來。
他已經記不清自己上一次喝水是在什麽時候了。
他的確貪杯,有事沒事總愛整兩口兒,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楊老邪等人不再給他水,隻給他酒。
沒日沒夜地喝,沒完沒了地喝。
漸漸的,便到了不喝不行的地步。
不僅僅是為了那口癮,更是為了彈弓嶺堪堪維持的平衡。
拳怕少壯,王貴和要是不喝,新老兩大派恐怕連麵子上的平和都無法維係,一旦內訌,老哥幾個必定死於火並。
當然,即便是老哥們兒之間,心也不齊。
楊老邪正是以此為由頭,鏟掉了幾個最早入夥的老人兒,他的威望便也跟著越來越大。
彈弓嶺一個山頭,竟也能分出老中青三派。
年歲相當的,自然而然常聚在一起。
李正在山上的時候,跟楊老邪亦敵亦友,彼此間還算有個製衡,自他帶人南下以後,楊老邪便一家獨大,大當家的雖不至於孤寡之人,但在眾弟兄當中,卻又莫名顯得形單影隻。
“老、老朱呢?”王貴和大著舌頭問,“叫老朱過來……”
他說話時,哈喇子不受控製地從胸前垂了下去。
倆胡匪笑道:“大當家的,老朱帶人反水,哥幾個幫你把他插了,夠不夠意思?”
“不能不能……”
王貴和仰靠在狼皮靠墊上,隻覺得胃裏疼得慌,啐了一口血,搖頭卻道:“老朱跟我拜過把子,從起局的時候就有他,都在一起混了十幾年了,不能反水……”
“我告訴你他反了,聽不懂?”
“東洋!高麗!給大當家的倒酒,他就好這口兒!”
兩個壓寨夫人在山頭的時間長了,也能聽懂幾句中文,最先學會的一個詞兒就是“倒酒”。
她們分得清眼下的情形,身子哆裏哆嗦,卻不敢不服從命令,於是便又生拉硬拽著王貴和,給他灌了兩大碗酒。
待到倒空了碗底,王貴和便“咣當”一聲,重重地側窩在交椅上,時不時地從嘴角裏湧出一口混雜著血絲的烈酒。
“起來呀!趕緊起來!”
倆胡匪掏出撅把子,衝著王貴和指指點點。
“咋了,非得聽響兒才能喝麽?老弟給你開一槍?”
恰在此時,廳寨裏的大門突然推開,楊老邪帶著幾個人手快步走進來,見此情形,皺眉罵道:“瞎整啥呢!”
倆胡匪連忙站起身來,說:“楊三哥!不、不是你說的,給大當家的灌酒麽?”
“讓他迷糊著就行!”楊老邪喝道,“像你倆這麽灌,待會兒再給灌死了!”
說著,他便快步走到長桌盡頭,“關心”地探了探王貴和的鼻息,旋即稍稍鬆了一口氣。
倆胡匪便問:“那個……老朱他們咋樣了?”
“問不出來!”楊老邪輕描淡寫道,“剛才都清了。”
胡匪都有藏寶的習慣,王貴和也不例外。
大額贖金和砸火窯時劫來的財物,往往由大當家的帶上三兩個最受信任的弟兄、或是兒女親戚、甚至是孤身一人去城裏兌換成金條,再尋一處深山密林,神不知、鬼不覺地藏起來,以備日後散夥跑路時,還能繼續瀟灑闊綽,最壞的情況,便是用來當買命錢,在官府那邊抵消罪名。
倆胡匪一聽這話,不由得當場傻眼。
“不能吧?”
“那又不是他們的錢,嘴這麽硬?”
楊老邪搖了搖頭,沉吟道:“我估計,他們可能也不知道金條都藏在哪了,穀堆子先死了,沒準兒他知道。”
“那咋整?”
其中一個胡匪轉頭看了看王貴和,神情錯愕道:“現在寨子裏沒老人兒了,就剩下這一個酒蒙子,話都說不利索了,他還能記得在哪麽?”
“不說就給他上刑!”另一個胡匪恨恨道,“剁手跺腳,不行就穿花兒、望天兒,大不了就在這彈弓嶺附近,我就不信他還能藏到長白山去!”
“那就——先留著?”
“三哥,老葛這一死,山頭上論資排輩,就剩下你了,咱也別磨蹭了,以後就你來當大櫃吧!”
“這事兒不著急。”楊老邪在椅子上坐下來,眉頭緊鎖道,“大當家的在這一片吃得開,遠近的幾股綹子都認識,江湖要講道義,反水的名聲可不好聽。”
倆胡匪蔫頭耷腦,互相看了看,心說:你罵誰呢?
楊老邪示意手下將廳堂的大門關上,忽而長歎一聲,沉思道:“而且,李正還沒回來,他在山上也算有一號,我不能把這話柄落在他手上。”
“可是,跟李正最鐵的那幫人,早都已經被他帶走了,現在咋回事兒還不知道呢!”
“是啊,就算他全都帶回來,撐死也就二三十人,咱還怕他?”
“咱山上現在有多少人?”楊老邪明知故問。
“一百五六十號吧!”
“這些人裏,真正鐵了心跟咱的人,有多少?”楊老邪又問。
倆胡匪沒有吭聲。
彈弓嶺山寨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在他們看來,隻要李正等人不是神兵天降,僅靠二三十人,就算照死了打也打不下來。
“我是怕他聯合其他小山頭一起打過來,所以我得先留著大當家的,另外——”楊老邪沉聲道,“他跟那個江連橫的關係好像還不錯,人家有人脈,防著點兒總不犯毛病。”
倆胡匪想了想,便提議道:“李正他們出去得有個把月了,要回來的話,也該回來了,要不——咱最近在山底下那邊設幾個哨子,探探風聲?”
(本章完)
可轉念再想,又覺得對方實在沒必要弄虛作假。
他看了看大堂裏那批麵生的胡匪,心中若有所思,便問:“你們幾個,咋這麽長時間才來奉天?”
“去了趟安東!”李正瞟了一眼薛應清,接著又指向身後說,“順道拉了幾個弟兄掛柱!”
簡單閑話幾句,眾人才了解到胡匪在這段時間裏的動向。
原來,旅大分別以後,李正等人並未直接北上,而是押著蔡耘生這個肉票,轉頭殺向安東。
他們人手不多,安東又是邊防重鎮,因此不敢草率強攻,所幸手裏攥著蔡家大少,幾番嚴刑拷打下來,很快就摸清了蔡家府邸的情況。
前屋後院之布局、家丁仆從之人數、金銀細軟之所藏、生活作息之規律……
等到所有盤子都踩瓷實了,趁著月黑風高夜,李正便帶人潛進蔡家府邸,燒殺劫掠,速戰速決。
蔡耘生因為見過匪幫的真麵目,自然沒能幸免於難,如今已是身首異處,不知所蹤。
隨後,李正等人才帶著弟兄們北上趕赴奉天。
途徑海城地界兒的時候,又在線上碰見了幾個落單的橫把兒。
雙方打個照麵,彼此都覺得眼熟,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大夥兒都在旅大港口那邊做過工。
大言不慚地說,諸位都是“複國勤王軍”的“袍澤弟兄”,而且全都不約而同地當了“逃兵”。
宗社黨的計劃接連遇挫,加上小東洋內閣的經略轉變,遼南的“勤王軍”已經是一盤散沙。
這些落單的橫把兒,有人想趁機“拔香頭子”,回家種地;有人想重操舊業,聚嘯山林。
江湖告幫,能幫就幫!
想回家過安生日子的,李正舍給他們點兒盤纏;想再入綠林另起綹子局的,李正言說奉天有人答應給他一批軍火,足以用來開山立櫃。
正因如此,等他來到奉天時,手上便又多了十來個胡匪。
聽罷,江連橫點了點頭,沉聲道:“人手有了,噴子有了,我看你這架勢,是打算回山上直接開幹呐!”
李正聳了聳肩,卻說:“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決定的,我這趟回去,帶人帶錢帶槍,就算大當家的不說什麽,楊老邪和那幾個老人兒,肯定也容不下我,我隻能做最壞的打算。”
“沒毛病!”
江連橫不得不認同李正的說法。
這次回山頭,帶人帶錢帶槍,李正在彈弓嶺的威望必定空前高漲,可要是論資排輩,別說大櫃,就連二櫃的位置,他也排不上號。
前輩和後生,橫豎都免不了得罪其中一邊。
“現在山頭上有多少人?”江連橫問。
“大概有一百幾十號人吧!”李正說,“不過,大當家在那片山頭混了十幾年,在線上名氣不小,真要連旗的話,人數就不止這些了。”
江連橫沉吟半晌,用手指敲了敲桌麵,忽然提議道:“走吧!我帶你去看看貨!”
“那我這幫弟兄?”
“錢都交了,沒必要不給並肩子個麵子,留下來樂嗬樂嗬吧!”
眾胡匪聽了這話,立時喜笑顏開,一雙雙賊溜溜的眼珠子冒著綠光盯住姑娘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江連橫多留了十幾個人手,隨後便帶著李正離開了會芳裏。
王正南隨同而去,趙國硯和李正西留下來鎮場子,薛應清等人陸續離開,撇下董二娘和趙國硯培養感情。
福龍見狀,連忙快步追到門口,細著嗓子呼喊:“南二爺!南二爺!”
“叫我呢?”王正南停下腳步問。
“對對對!”福龍搓了搓兩隻手,諂媚地笑道,“嗬嗬嗬,剛才薛掌櫃他們說的,我覺得多少有點兒武斷,您看……在東家麵前,您可得幫我說說情啊!”
王正南雖然和氣,卻不是個爛好人,當即便掉下臉子。
“你都多大歲數了,還在會芳裏賴著,回去收拾收拾東西,趕緊走吧!”
……
……
是夜風高,疏星點點,弦月在輕浮的雲層中快速穿梭,映襯得林海鬆濤忽明忽暗。
幾道刺耳的槍聲劃破夜空,在彈弓嶺的山澗中久久回蕩。
山門營寨,熊熊燃燒的篝火劈啪作響,幾具屍體被拖拽到角落的陰影裏,“沙沙”的聲響幾不可聞。
整個營寨仿佛剛剛經曆了一場戰火,盡管沒有硝煙,眾弟兄卻在夜色下灑掃除塵,夯土的牆壁上,偶爾可以看見幾處紮眼的彈孔,四下裏靜得出奇。
偌大的廳堂內格外冷清,隻有三五個胡匪正坐在長桌上喝酒說笑,若隱若現的回音更顯出幾分淒涼。
王貴和仍然坐在狼皮靠墊的頭把交椅上,麵前擺著一海碗的烈酒,眼睛睜不開,嘴巴合不上,似睡非睡,一副頹然將傾的架勢。
他那兩個分別來自東洋和高麗的壓寨夫人,此刻正忙著給兩個三十多歲的胡匪倒酒。
“老朱那幾個老逼登,純粹是想瞎了心,還他媽想搞偷襲,是個兒麽!”
“還得說是楊三哥看得準呐!先發製人,直接拿下!”
“嗐!我老早就發現那幾個老逼登鬼鬼祟祟的,淨往一起湊合,肯定沒安好心!插了好,省得夜長夢多!”
“來來來!喝酒喝酒!”
倆胡匪一邊說笑,一邊拿起桌上的酒碗。
正要仰頭痛飲的時候,其中一人突然衝對方使了個眼色,朝著王貴和的方向歪了兩下嘴。
另一人當即會意,猛地“咣咣”拍了兩下桌麵,沒好氣地喝道:“大當家的,喝酒啊!”
王貴和乍醒了一下,眼睛卻沒睜開,仍舊耷拉著腦袋,疲憊不堪地擺了擺手,口齒也極其含混。
“不……不喝了,喝不動了!”
那胡匪立馬冷下臉來,重重地拍了一下王貴和的肩膀,抻長了脖子,略帶挑釁地說:“我讓你喝酒,聽明白沒?”
“喝不動了……真、真喝不動了,明天再喝吧……”
“明天?我讓你現在喝,你跟我說明天?”那胡匪怪聲怪氣地質問道,“啥意思?不給麵子,瞧不起我是不是?”
王貴和齜牙咧嘴,一邊捂著肚子,一邊連連擺手。
正要起身時,卻又被另一個胡匪給按了下來。
“咋的,想跑啊?”他嘿嘿笑道,“那可不行,喝了!”
說罷,他便衝東洋、高麗兩位佳人使了個眼色,強令她們拽起王貴和的頭,撬開王貴和的嘴,將那一海碗的烈酒,硬生生地灌了下去。
烈酒嗆進喉嚨,如刀子般穿心剜肺,攪動府髒。
王貴和隻覺得胃裏一陣抽搐,接著便如同噴水似地“哇呀”一聲,猛吐了出來,除了濃重的酒氣和些許血絲以外,卻看不見半點汙穢之物。
“啪!”
見狀,那胡匪立刻拍案而起,猛扇了大當家的一嘴巴,瞪眼罵道:“去你媽的!給臉不要臉,這他媽的叫糧食水,伱擱這玩兒呐!”
“你他媽的不是愛喝麽!”另一個胡匪也跟著叫罵,“把這些吐出來的,都給我喝回去!喝!”
狂吐了幾口,又挨了一耳光,王貴和不但不覺得疼,反倒覺得整個人輕鬆了不少,無奈他沉醉已久,早已無法徹底清醒過來。
他已經記不清自己上一次喝水是在什麽時候了。
他的確貪杯,有事沒事總愛整兩口兒,但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楊老邪等人不再給他水,隻給他酒。
沒日沒夜地喝,沒完沒了地喝。
漸漸的,便到了不喝不行的地步。
不僅僅是為了那口癮,更是為了彈弓嶺堪堪維持的平衡。
拳怕少壯,王貴和要是不喝,新老兩大派恐怕連麵子上的平和都無法維係,一旦內訌,老哥幾個必定死於火並。
當然,即便是老哥們兒之間,心也不齊。
楊老邪正是以此為由頭,鏟掉了幾個最早入夥的老人兒,他的威望便也跟著越來越大。
彈弓嶺一個山頭,竟也能分出老中青三派。
年歲相當的,自然而然常聚在一起。
李正在山上的時候,跟楊老邪亦敵亦友,彼此間還算有個製衡,自他帶人南下以後,楊老邪便一家獨大,大當家的雖不至於孤寡之人,但在眾弟兄當中,卻又莫名顯得形單影隻。
“老、老朱呢?”王貴和大著舌頭問,“叫老朱過來……”
他說話時,哈喇子不受控製地從胸前垂了下去。
倆胡匪笑道:“大當家的,老朱帶人反水,哥幾個幫你把他插了,夠不夠意思?”
“不能不能……”
王貴和仰靠在狼皮靠墊上,隻覺得胃裏疼得慌,啐了一口血,搖頭卻道:“老朱跟我拜過把子,從起局的時候就有他,都在一起混了十幾年了,不能反水……”
“我告訴你他反了,聽不懂?”
“東洋!高麗!給大當家的倒酒,他就好這口兒!”
兩個壓寨夫人在山頭的時間長了,也能聽懂幾句中文,最先學會的一個詞兒就是“倒酒”。
她們分得清眼下的情形,身子哆裏哆嗦,卻不敢不服從命令,於是便又生拉硬拽著王貴和,給他灌了兩大碗酒。
待到倒空了碗底,王貴和便“咣當”一聲,重重地側窩在交椅上,時不時地從嘴角裏湧出一口混雜著血絲的烈酒。
“起來呀!趕緊起來!”
倆胡匪掏出撅把子,衝著王貴和指指點點。
“咋了,非得聽響兒才能喝麽?老弟給你開一槍?”
恰在此時,廳寨裏的大門突然推開,楊老邪帶著幾個人手快步走進來,見此情形,皺眉罵道:“瞎整啥呢!”
倆胡匪連忙站起身來,說:“楊三哥!不、不是你說的,給大當家的灌酒麽?”
“讓他迷糊著就行!”楊老邪喝道,“像你倆這麽灌,待會兒再給灌死了!”
說著,他便快步走到長桌盡頭,“關心”地探了探王貴和的鼻息,旋即稍稍鬆了一口氣。
倆胡匪便問:“那個……老朱他們咋樣了?”
“問不出來!”楊老邪輕描淡寫道,“剛才都清了。”
胡匪都有藏寶的習慣,王貴和也不例外。
大額贖金和砸火窯時劫來的財物,往往由大當家的帶上三兩個最受信任的弟兄、或是兒女親戚、甚至是孤身一人去城裏兌換成金條,再尋一處深山密林,神不知、鬼不覺地藏起來,以備日後散夥跑路時,還能繼續瀟灑闊綽,最壞的情況,便是用來當買命錢,在官府那邊抵消罪名。
倆胡匪一聽這話,不由得當場傻眼。
“不能吧?”
“那又不是他們的錢,嘴這麽硬?”
楊老邪搖了搖頭,沉吟道:“我估計,他們可能也不知道金條都藏在哪了,穀堆子先死了,沒準兒他知道。”
“那咋整?”
其中一個胡匪轉頭看了看王貴和,神情錯愕道:“現在寨子裏沒老人兒了,就剩下這一個酒蒙子,話都說不利索了,他還能記得在哪麽?”
“不說就給他上刑!”另一個胡匪恨恨道,“剁手跺腳,不行就穿花兒、望天兒,大不了就在這彈弓嶺附近,我就不信他還能藏到長白山去!”
“那就——先留著?”
“三哥,老葛這一死,山頭上論資排輩,就剩下你了,咱也別磨蹭了,以後就你來當大櫃吧!”
“這事兒不著急。”楊老邪在椅子上坐下來,眉頭緊鎖道,“大當家的在這一片吃得開,遠近的幾股綹子都認識,江湖要講道義,反水的名聲可不好聽。”
倆胡匪蔫頭耷腦,互相看了看,心說:你罵誰呢?
楊老邪示意手下將廳堂的大門關上,忽而長歎一聲,沉思道:“而且,李正還沒回來,他在山上也算有一號,我不能把這話柄落在他手上。”
“可是,跟李正最鐵的那幫人,早都已經被他帶走了,現在咋回事兒還不知道呢!”
“是啊,就算他全都帶回來,撐死也就二三十人,咱還怕他?”
“咱山上現在有多少人?”楊老邪明知故問。
“一百五六十號吧!”
“這些人裏,真正鐵了心跟咱的人,有多少?”楊老邪又問。
倆胡匪沒有吭聲。
彈弓嶺山寨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在他們看來,隻要李正等人不是神兵天降,僅靠二三十人,就算照死了打也打不下來。
“我是怕他聯合其他小山頭一起打過來,所以我得先留著大當家的,另外——”楊老邪沉聲道,“他跟那個江連橫的關係好像還不錯,人家有人脈,防著點兒總不犯毛病。”
倆胡匪想了想,便提議道:“李正他們出去得有個把月了,要回來的話,也該回來了,要不——咱最近在山底下那邊設幾個哨子,探探風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