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篇外·圍爐夜話【上】
庚申歲末,將夜時分,奉天城終於漸漸飄起了初雪。
梁辰懷裏捧著一壇好酒,麵帶欣喜,頂風獨行,急著應邀前往老解家的飯局。
這年輕人最近剛滿二十歲,勤快,眼裏有活,人緣不錯,因此拜入江家以後,隻用了將將一年的時間,就混成了“在幫”;而老解,則是江家多年的“響子”,也是他拜山入會的介紹人。
老解在城南租了一間房,地方不算遠,無奈雪天路滑,梁辰走了足有兩刻鍾,直到肩膀上落滿了細雪,才勉強及時趕到。
此時,屋內已經來了六七號人。
餐桌上擺滿了涮肉用的器具和食材;炕邊的火爐裏,柴禾燒得正旺;後窗微微推開一條縫,隱約可以聽見寒風嗚咽。
眾人圍坐在電燈下,說笑聲此起彼伏,讓人不禁有家的感覺。
梁辰有點意外。
他猜到今晚會有其他人來,卻沒猜到會有這麽多人。
走進屋內,他衝老解點了點頭,略帶歉意地賠罪道:“哥,外頭下雪了,來得有點晚。”
“不晚不晚,來得正好。”
老解爽朗一笑,旋即朝梁辰招了招手,將其喚至近前。
“來來來,小梁,我給你介紹一下。毛三兒和高會計他們,我就不用多說了。這位是老牛,應該聽說過吧?還有這位,楊剌子,剛從哈埠出差回來。他們倆都是家裏的‘響子’,你過來認識認識。”
聞聽此言,梁辰顧不得脫下大衣,便急忙走上前點頭哈腰,挨個問好。
從“在幫”到“響子”,看似隻有一步之遙,實則卻有門裏門外之分,其間的差距,簡直判若雲泥。
按江家的規矩,“在幫的”要想更進一步,除非是“四梁八柱”提攜舉薦,否則至少要有兩個“響子”擔保才能進門。
老解有意引介,梁辰自然不敢怠慢,於是言必稱兄,對這兩人格外敬重。
老牛,他見過,聽說原本是周家的人,現在卻是江家資曆最老的“響子”之一。
這老哥看起來真的就像一頭牛,肩膀寬得嚇人,脖子短得離譜,這種人一般都很能打,即便不能打,至少也很能抗。
楊剌子,梁辰倒是第一次見,傳聞此人曾在賭檔裏當過“火將”,真假未知。
如果說,老牛給人的感覺,像是一把石鎖,從內到外都透著一股沉著、穩當的勁頭。
那麽,楊剌子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把洋釘,仿佛渾身上下都帶著刺兒,隻能擱手裏捧著,不能攥,一攥,就要被他紮手。
互相介紹過後,老解拍了拍梁辰的肩膀,回身衝二人說道:“牛哥,老楊,這小子是我老鄉,哥幾個平時多照應照應。”
老牛悶聲點頭。
楊剌子有點不耐煩,卻說:“這回人都到齊了吧,還吃不吃了?”
“嘖,還差個陳安。”老解抬手招呼道,“趕上個下雪天,道也不好走,不等了,咱們先吃吧!”
眾人沒有異議,當即上桌落座,先將銅鍋底下的木炭引燃,隨後一邊說笑閑話,一邊擎等著開鍋下肉。
梁辰是個勤快人,見狀,便立馬趁這工夫站起身,自發地繞著圓桌,給大夥兒挨個倒酒,大夥兒也都客氣地端起酒杯道謝。
可走到老牛身邊時,對方卻用厚實的手掌,一把將杯口蓋住,沉聲回絕道:“不喝。”
梁辰不禁一愣。
他聽說老牛平常是喝酒的,眼下突然不喝,難不成是對自己有什麽意見?
這小子素來有些敏感,當即便忍不住庸人自擾起來。
思來想去,梁辰自認發覺了問題的所在:壞了,是不是倒酒的順序錯了,應該先給牛哥倒酒?
可酒已經倒了出去,哪還有挽回的餘地?
正在這小子胡思亂想的時候,老解突然打岔道:“小梁,牛哥待會兒要出趟活兒,家裏有規矩,不能喝酒。”
梁辰這才鬆了一口氣,忙說:“牛哥,那我給你倒杯茶吧?”
“哪有茶?”老牛問。
“我現給你沏一壺唄,燒個水的工夫,也不麻煩。”
“不用了,待會兒喝點羊湯就挺好。”
老牛的回答不容商量。
梁辰隻好幹笑著回到自己的座位,可屁股剛一坐下來,卻又猛然發現,楊剌子正在直勾勾地盯著他看。
完了,到底還是倒酒的順序錯了!
梁辰確信自己沒有猜錯,於是連忙從懷裏掏出煙盒,賠笑著說:“楊哥,你抽煙?”
楊剌子接過香煙,眼神卻並未因此而變得和善,仍然目不轉睛地瞪著梁辰,過了半晌,方才開口問道:
“小子,你來家裏多長時間了?”
“不到一年,快了。”梁辰趕忙趁機解釋道,“楊哥,我還年輕,有挺多規矩都不太懂,要是老弟哪做錯了,你多多擔待。”
“你年輕關我屁事兒啊?”
“啊,這……”
梁辰被楊剌子當場回嗆了一句,頓時有點不知所措,便下意識地朝老解瞥了一眼。
可老解此刻竟然自顧自地吃起了涮肉,胃口極佳,仿佛什麽都沒看見。
“我跟伱說話呢,你看老解是啥意思?”楊剌子再次挑釁道,“咋的,他是你爹啊?”
梁辰有點慌亂,支支吾吾地說:“不是,楊哥,我要是哪做錯了,你告訴我……”
“我跟你說話的時候,你得看著我,這還用我告訴你麽?”
“知道了,楊哥。”
梁辰鼓起勇氣,跟楊剌子對視。
楊剌子接著又問:“來一年了,見沒見過東家?”
“嗯,遠遠地見過幾回,沒敢上去說話。”
“你來家裏之前是幹啥的?”
“嗐,瞎混唄!”梁辰頗有些自嘲地說,“啥都幹過,最早以前,我在……”
“殺過人沒有?”楊剌子突然打斷。
梁辰麵容一僵,餐桌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除了老牛和老解仍在悶頭吃著涮肉,嘴裏發出“吧嗒吧嗒”的咀嚼聲以外,其餘同為“在幫”的毛三兒等人立刻停下筷子,有些茫然地互相看了看,不覺間,神經也跟著緊繃起來。
“沒、沒有……”梁辰木訥地搖了搖頭。
“那你吹雞毛牛逼啊?”楊剌子厲聲質問。
“不是,楊哥,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
“那你是啥意思?你自己說的,以前啥都幹過,結果沒殺過人,這叫啥?這他媽的就叫吹牛逼!你跟我吹牛逼,幾個意思?”
“楊哥,我真沒那麽想……”
“那就是說,我這人小心眼兒,挑你毛病了,我還得給你賠個不是唄?”
“不不不,楊哥,你這是幹啥呀?”
“操你媽的,我現在就想整明白了,到底是你跟我裝逼,還是我跟你小心眼兒,你他媽問誰呢?”
楊剌子“砰”地拍案而起,指著梁辰的鼻子破口大罵,目光也隨之變得凶狠起來,仿佛一匹饑腸轆轆的豺狼,恨不能要把眼前這年輕人生吞活剝了一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梁辰瞬間被嚇得麵無血色,口唇發幹。
如此僵持對視了片刻,年輕人到底默默地垂下頭,轉而朝身旁的老解投去求助的目光。
然而,梁辰有所不知,當他把目光移開的一刹那,楊剌子便已下定決心,不會為他擔保了。
老解有點失望,用筷子敲了敲碗沿兒,卻說:“小梁,吃飯吧!”
話音剛落,楊剌子立馬朗聲笑了笑:“哈哈哈,牛哥,瞅著沒有,真把這小子給鎮住了嘿!”
見狀,毛三兒等人愣了愣神,隨即便也跟著似懂非懂地哄笑起來。
“你們幾個癟犢子,老跟著瞎起哄幹啥?”
楊剌子笑罵了幾句,接著走到梁辰身邊,拍了拍這年輕人的脖頸,低聲寬慰道:“小梁,跟你開個玩笑,別往心裏去啊!”
“那不能,那不能。”
“還不能呐?瞅你這臉耷拉得跟長白山似的,來,哥給你點根兒煙,這事兒就拉倒了啊!”
“別別別,楊哥,這不合適。”
“這有啥不好意思的,過來,我給你點上,再撕巴就是不給我麵子了啊!”
“這……行吧,那謝謝楊哥了。”
“客氣,你是老解的兄弟,那就是我的兄弟,以後有事兒隨時找我。”
楊剌子堅持給梁辰點了一支煙,隨即回到座位上,抄起筷子,趕忙招呼道:“來來來,快吃快吃,高會計,你趕緊動嘴啊,待會兒全讓牛哥給造了。”
很快,眾人又重新歡笑了起來。
其實,楊剌子並不討厭梁辰。
沒有誰會討厭一個勤快的年輕人,但光靠勤快,可以混成“在幫”,卻永遠也當不成“響子”。
從今晚開始,梁辰在江家的發展,便已經被封頂了。
老牛抬了下眼皮,看了看這年輕人,悶聲提醒道:“以後好好幹,別再想有的沒的了。”
老解對此愛莫能助。
他隻能幫到這裏了,如果真把梁辰硬抬到“響子”的位置,往後事兒辦砸了,自己也免不了要受牽連。
“對了,小梁。”楊剌子忽然問,“你現在給家裏幹什麽活兒?”
梁辰從鍋子裏撈起一塊凍豆腐,應聲回道:“楊哥,我最近都在雪街那邊,給東家的生意跑跑腿。”
“‘會友俱樂部’還是‘春秋大戲樓’?”
“兩頭兒跑,哪邊兒忙點,我就去哪邊兒。”
“那你和高會計應該挺熟啊?”
“是,平常總能碰見。”
說著,梁辰便跟身邊那個三十多歲、手上戴著一枚大金鎦子的中年人相視一眼,彼此笑了笑。
楊剌子忽然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問:“哎,小梁,想不想調到八卦街那邊?我和康徵關係不錯,薛掌櫃那邊全是白俄姑娘,長得老帶勁了!”
梁辰愕然笑道:“多謝楊哥好意,不過我現在感覺挺好,剛熟悉一點,還不打算換地方呢。”
“嘿,你還不願意,毛三兒巴不得過去呢,可惜薛掌櫃沒要,哈哈哈。”
桌上一個虎頭虎腦的年輕人撇撇嘴,埋怨道:“楊哥,你就別拿我抖包袱了。”
“好好好,怪我多嘴,不該提你那些傷心事兒。”楊剌子嘿嘿一笑,接著又問梁辰,“那你現在跟誰混呢?”
“最近都是二爺帶著我跑。”
“嗬,我說你咋不願意呢,敢情你小子跟家裏的財神爺混呐!”
眾人頓時提起興趣,連忙追問梁辰,二爺最近是不是又要給家裏另開生意。
梁辰略知大概,但不具體,隻是聽二爺提過幾嘴,大約是要把家裏的生意往關內延伸。
說著說著,老解突然岔開話題。
“老楊,光打聽別人,你這趟去哈埠,事兒辦得咋樣啊?”
楊剌子大嘴一撇,卻說:“老解,我老楊都親自出馬了,你還問辦得咋樣,瞧不起誰呢?”
“楊哥,你到底去辦的啥事兒啊?”毛三兒趁機問道。
“嗐,也沒啥事兒,就是去幫一個臭點子,把他幹老子給插了。”
“幫一個臭點子,把他幹老子給插了。”毛三兒兀自重複了一遍,撓撓頭說,“我怎麽感覺有點兒亂呢?”
“你這個笨逼,這輩子你也出息不了!”
楊剌子嘴臭罵了幾句,接著忽然說起了一段“順口溜兒”。
“有一個臭點子,想插了他的幹老子;沒曾想,那個幹老子,早就已經看穿了這個臭點子,沒插成,這個臭點子就土了點了。東家的意思是,這個臭點子和那個幹老子,誰把誰插了都行,反正剩下那個,我得把他清了,就這麽點事兒,怎麽還亂上了?”
“啊,原來是這樣啊!”毛三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接著問,“那到底是因為啥呀?”
話音剛落,老楊三人頓時冷下臉來。
老解當即低聲訓斥道:“毛三兒,你是剛出來混,還是咋的?不知道家裏的規矩?”
毛三兒一愣,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鄰座的梁辰,心說:哥們兒,你知道是啥規矩麽?
可惜,兩個年輕人都是剛剛混成了“在幫”,對江家的規矩,還不熟稔,一時間也不知道老解說的是哪條規矩。
楊剌子不耐煩地解釋道:“家裏的規矩,別問為什麽,東家跟你怎麽說,你就怎麽做。”
老解接著補充道:“這是‘響子’的規矩,但你們平常也得注意點,別問清的是誰,更別問為啥要清,你們不懂規矩,要是碰見別的‘響子’,還這麽問,別人肯定要扇你大耳刮子。”
梁辰和毛三兒連忙點了點頭。
“哥,那你們之間也不知道麽?”
“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老解說,“除非東家吩咐幾個‘響子’搭夥兒,否則就像今天,老楊去哈埠到底是跟誰響,我和牛哥都不知道。”
“多謝三位老哥提醒。”梁辰趕忙拱手抱拳。
老牛悶哼了一聲,卻說:“你們是趕上好時候了,現在東家勢力大,沒那麽多打打殺殺,都是單清,這要擱以前,隔個十天半拉月,就得跟別的團頭碰一下子。”
“牛哥,咱東家不是上頭有人罩著麽?”毛三兒不解地問,“咋能有別的幫會惹咱們呐?”
“放屁!”楊剌子厲聲罵道,“你以為是個人就能被上頭罩著?你自己沒能耐,上頭罩著你幹啥?留著給自己操心添堵?”
毛三兒臊眉耷眼地不再吭聲,
梁辰卻是眼前一亮,好奇地問:“牛哥,你資曆最老,東家以前都跟什麽人響過,咋回事兒,你給咱們講講唄!”
老牛想了想,旋即低聲說道:“其實,真正的混戰,也就在周家剛倒台的那一年。那年,我剛從周家的老爺子手底下,轉投到東家這邊來,多數時候,我都是跟著趙國硯在跑……”
正說著,卻聽房梁上電燈泡“啪”的一聲響,整個房間頓時陷入一片漆黑。
眾人訝異。
老解忍不住咒罵一句:“操他媽的,奉天那電燈廠幹脆倒閉得了,又他媽停電!”
“估計是外頭雪太大,把電線刮了吧?”梁辰小聲提醒道。
回頭看向後窗,及至此時,眾人才恍然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整座奉天城竟在不知不覺間,已然蒙上了一層皚皚白雪。
四下裏靜悄悄的,隻有銅鍋裏的羊湯,正在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響。
為了另辟光源,老解轉頭用爐鉤子輕輕挑開火爐蓋。
一陣微弱的紅芒立刻在屋子裏暈染開來。
眾人頓時紅光滿麵,仿佛燃燒的木炭,恍惚間竟也分不清到底是人在屋簷下,還是人在熔爐中。
楊剌子低聲催促道:“老解,趕緊坐回來呀?我還沒聽過東家以前的事兒呢!”
“我也沒聽過。”老解連忙坐回凳子上,期待地說,“牛哥,來來來,你給咱們講講以前的事兒。”
連家裏的兩個“響子”都這麽說,其他人便顯得更加興奮起來,紛紛央求著老牛趕緊開口,說說當年周家倒台以後,東家到底是怎麽一步步穩固住了自己的地位。
此時節,窗外大雪紛飛,桌上羊湯滾燙,柴禾劈啪作響……
氣氛烘托到位,老牛也不藏著掖著,悶頭想了想,似是回憶起了一段往事,眼睛裏便有火光跳動。
“哥幾個,趙國硯可不是省油的燈啊……”
(本章完)
庚申歲末,將夜時分,奉天城終於漸漸飄起了初雪。
梁辰懷裏捧著一壇好酒,麵帶欣喜,頂風獨行,急著應邀前往老解家的飯局。
這年輕人最近剛滿二十歲,勤快,眼裏有活,人緣不錯,因此拜入江家以後,隻用了將將一年的時間,就混成了“在幫”;而老解,則是江家多年的“響子”,也是他拜山入會的介紹人。
老解在城南租了一間房,地方不算遠,無奈雪天路滑,梁辰走了足有兩刻鍾,直到肩膀上落滿了細雪,才勉強及時趕到。
此時,屋內已經來了六七號人。
餐桌上擺滿了涮肉用的器具和食材;炕邊的火爐裏,柴禾燒得正旺;後窗微微推開一條縫,隱約可以聽見寒風嗚咽。
眾人圍坐在電燈下,說笑聲此起彼伏,讓人不禁有家的感覺。
梁辰有點意外。
他猜到今晚會有其他人來,卻沒猜到會有這麽多人。
走進屋內,他衝老解點了點頭,略帶歉意地賠罪道:“哥,外頭下雪了,來得有點晚。”
“不晚不晚,來得正好。”
老解爽朗一笑,旋即朝梁辰招了招手,將其喚至近前。
“來來來,小梁,我給你介紹一下。毛三兒和高會計他們,我就不用多說了。這位是老牛,應該聽說過吧?還有這位,楊剌子,剛從哈埠出差回來。他們倆都是家裏的‘響子’,你過來認識認識。”
聞聽此言,梁辰顧不得脫下大衣,便急忙走上前點頭哈腰,挨個問好。
從“在幫”到“響子”,看似隻有一步之遙,實則卻有門裏門外之分,其間的差距,簡直判若雲泥。
按江家的規矩,“在幫的”要想更進一步,除非是“四梁八柱”提攜舉薦,否則至少要有兩個“響子”擔保才能進門。
老解有意引介,梁辰自然不敢怠慢,於是言必稱兄,對這兩人格外敬重。
老牛,他見過,聽說原本是周家的人,現在卻是江家資曆最老的“響子”之一。
這老哥看起來真的就像一頭牛,肩膀寬得嚇人,脖子短得離譜,這種人一般都很能打,即便不能打,至少也很能抗。
楊剌子,梁辰倒是第一次見,傳聞此人曾在賭檔裏當過“火將”,真假未知。
如果說,老牛給人的感覺,像是一把石鎖,從內到外都透著一股沉著、穩當的勁頭。
那麽,楊剌子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把洋釘,仿佛渾身上下都帶著刺兒,隻能擱手裏捧著,不能攥,一攥,就要被他紮手。
互相介紹過後,老解拍了拍梁辰的肩膀,回身衝二人說道:“牛哥,老楊,這小子是我老鄉,哥幾個平時多照應照應。”
老牛悶聲點頭。
楊剌子有點不耐煩,卻說:“這回人都到齊了吧,還吃不吃了?”
“嘖,還差個陳安。”老解抬手招呼道,“趕上個下雪天,道也不好走,不等了,咱們先吃吧!”
眾人沒有異議,當即上桌落座,先將銅鍋底下的木炭引燃,隨後一邊說笑閑話,一邊擎等著開鍋下肉。
梁辰是個勤快人,見狀,便立馬趁這工夫站起身,自發地繞著圓桌,給大夥兒挨個倒酒,大夥兒也都客氣地端起酒杯道謝。
可走到老牛身邊時,對方卻用厚實的手掌,一把將杯口蓋住,沉聲回絕道:“不喝。”
梁辰不禁一愣。
他聽說老牛平常是喝酒的,眼下突然不喝,難不成是對自己有什麽意見?
這小子素來有些敏感,當即便忍不住庸人自擾起來。
思來想去,梁辰自認發覺了問題的所在:壞了,是不是倒酒的順序錯了,應該先給牛哥倒酒?
可酒已經倒了出去,哪還有挽回的餘地?
正在這小子胡思亂想的時候,老解突然打岔道:“小梁,牛哥待會兒要出趟活兒,家裏有規矩,不能喝酒。”
梁辰這才鬆了一口氣,忙說:“牛哥,那我給你倒杯茶吧?”
“哪有茶?”老牛問。
“我現給你沏一壺唄,燒個水的工夫,也不麻煩。”
“不用了,待會兒喝點羊湯就挺好。”
老牛的回答不容商量。
梁辰隻好幹笑著回到自己的座位,可屁股剛一坐下來,卻又猛然發現,楊剌子正在直勾勾地盯著他看。
完了,到底還是倒酒的順序錯了!
梁辰確信自己沒有猜錯,於是連忙從懷裏掏出煙盒,賠笑著說:“楊哥,你抽煙?”
楊剌子接過香煙,眼神卻並未因此而變得和善,仍然目不轉睛地瞪著梁辰,過了半晌,方才開口問道:
“小子,你來家裏多長時間了?”
“不到一年,快了。”梁辰趕忙趁機解釋道,“楊哥,我還年輕,有挺多規矩都不太懂,要是老弟哪做錯了,你多多擔待。”
“你年輕關我屁事兒啊?”
“啊,這……”
梁辰被楊剌子當場回嗆了一句,頓時有點不知所措,便下意識地朝老解瞥了一眼。
可老解此刻竟然自顧自地吃起了涮肉,胃口極佳,仿佛什麽都沒看見。
“我跟伱說話呢,你看老解是啥意思?”楊剌子再次挑釁道,“咋的,他是你爹啊?”
梁辰有點慌亂,支支吾吾地說:“不是,楊哥,我要是哪做錯了,你告訴我……”
“我跟你說話的時候,你得看著我,這還用我告訴你麽?”
“知道了,楊哥。”
梁辰鼓起勇氣,跟楊剌子對視。
楊剌子接著又問:“來一年了,見沒見過東家?”
“嗯,遠遠地見過幾回,沒敢上去說話。”
“你來家裏之前是幹啥的?”
“嗐,瞎混唄!”梁辰頗有些自嘲地說,“啥都幹過,最早以前,我在……”
“殺過人沒有?”楊剌子突然打斷。
梁辰麵容一僵,餐桌上頓時安靜了下來。
除了老牛和老解仍在悶頭吃著涮肉,嘴裏發出“吧嗒吧嗒”的咀嚼聲以外,其餘同為“在幫”的毛三兒等人立刻停下筷子,有些茫然地互相看了看,不覺間,神經也跟著緊繃起來。
“沒、沒有……”梁辰木訥地搖了搖頭。
“那你吹雞毛牛逼啊?”楊剌子厲聲質問。
“不是,楊哥,你誤會了,我的意思是……”
“那你是啥意思?你自己說的,以前啥都幹過,結果沒殺過人,這叫啥?這他媽的就叫吹牛逼!你跟我吹牛逼,幾個意思?”
“楊哥,我真沒那麽想……”
“那就是說,我這人小心眼兒,挑你毛病了,我還得給你賠個不是唄?”
“不不不,楊哥,你這是幹啥呀?”
“操你媽的,我現在就想整明白了,到底是你跟我裝逼,還是我跟你小心眼兒,你他媽問誰呢?”
楊剌子“砰”地拍案而起,指著梁辰的鼻子破口大罵,目光也隨之變得凶狠起來,仿佛一匹饑腸轆轆的豺狼,恨不能要把眼前這年輕人生吞活剝了一般,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梁辰瞬間被嚇得麵無血色,口唇發幹。
如此僵持對視了片刻,年輕人到底默默地垂下頭,轉而朝身旁的老解投去求助的目光。
然而,梁辰有所不知,當他把目光移開的一刹那,楊剌子便已下定決心,不會為他擔保了。
老解有點失望,用筷子敲了敲碗沿兒,卻說:“小梁,吃飯吧!”
話音剛落,楊剌子立馬朗聲笑了笑:“哈哈哈,牛哥,瞅著沒有,真把這小子給鎮住了嘿!”
見狀,毛三兒等人愣了愣神,隨即便也跟著似懂非懂地哄笑起來。
“你們幾個癟犢子,老跟著瞎起哄幹啥?”
楊剌子笑罵了幾句,接著走到梁辰身邊,拍了拍這年輕人的脖頸,低聲寬慰道:“小梁,跟你開個玩笑,別往心裏去啊!”
“那不能,那不能。”
“還不能呐?瞅你這臉耷拉得跟長白山似的,來,哥給你點根兒煙,這事兒就拉倒了啊!”
“別別別,楊哥,這不合適。”
“這有啥不好意思的,過來,我給你點上,再撕巴就是不給我麵子了啊!”
“這……行吧,那謝謝楊哥了。”
“客氣,你是老解的兄弟,那就是我的兄弟,以後有事兒隨時找我。”
楊剌子堅持給梁辰點了一支煙,隨即回到座位上,抄起筷子,趕忙招呼道:“來來來,快吃快吃,高會計,你趕緊動嘴啊,待會兒全讓牛哥給造了。”
很快,眾人又重新歡笑了起來。
其實,楊剌子並不討厭梁辰。
沒有誰會討厭一個勤快的年輕人,但光靠勤快,可以混成“在幫”,卻永遠也當不成“響子”。
從今晚開始,梁辰在江家的發展,便已經被封頂了。
老牛抬了下眼皮,看了看這年輕人,悶聲提醒道:“以後好好幹,別再想有的沒的了。”
老解對此愛莫能助。
他隻能幫到這裏了,如果真把梁辰硬抬到“響子”的位置,往後事兒辦砸了,自己也免不了要受牽連。
“對了,小梁。”楊剌子忽然問,“你現在給家裏幹什麽活兒?”
梁辰從鍋子裏撈起一塊凍豆腐,應聲回道:“楊哥,我最近都在雪街那邊,給東家的生意跑跑腿。”
“‘會友俱樂部’還是‘春秋大戲樓’?”
“兩頭兒跑,哪邊兒忙點,我就去哪邊兒。”
“那你和高會計應該挺熟啊?”
“是,平常總能碰見。”
說著,梁辰便跟身邊那個三十多歲、手上戴著一枚大金鎦子的中年人相視一眼,彼此笑了笑。
楊剌子忽然壓低了聲音,神神秘秘地問:“哎,小梁,想不想調到八卦街那邊?我和康徵關係不錯,薛掌櫃那邊全是白俄姑娘,長得老帶勁了!”
梁辰愕然笑道:“多謝楊哥好意,不過我現在感覺挺好,剛熟悉一點,還不打算換地方呢。”
“嘿,你還不願意,毛三兒巴不得過去呢,可惜薛掌櫃沒要,哈哈哈。”
桌上一個虎頭虎腦的年輕人撇撇嘴,埋怨道:“楊哥,你就別拿我抖包袱了。”
“好好好,怪我多嘴,不該提你那些傷心事兒。”楊剌子嘿嘿一笑,接著又問梁辰,“那你現在跟誰混呢?”
“最近都是二爺帶著我跑。”
“嗬,我說你咋不願意呢,敢情你小子跟家裏的財神爺混呐!”
眾人頓時提起興趣,連忙追問梁辰,二爺最近是不是又要給家裏另開生意。
梁辰略知大概,但不具體,隻是聽二爺提過幾嘴,大約是要把家裏的生意往關內延伸。
說著說著,老解突然岔開話題。
“老楊,光打聽別人,你這趟去哈埠,事兒辦得咋樣啊?”
楊剌子大嘴一撇,卻說:“老解,我老楊都親自出馬了,你還問辦得咋樣,瞧不起誰呢?”
“楊哥,你到底去辦的啥事兒啊?”毛三兒趁機問道。
“嗐,也沒啥事兒,就是去幫一個臭點子,把他幹老子給插了。”
“幫一個臭點子,把他幹老子給插了。”毛三兒兀自重複了一遍,撓撓頭說,“我怎麽感覺有點兒亂呢?”
“你這個笨逼,這輩子你也出息不了!”
楊剌子嘴臭罵了幾句,接著忽然說起了一段“順口溜兒”。
“有一個臭點子,想插了他的幹老子;沒曾想,那個幹老子,早就已經看穿了這個臭點子,沒插成,這個臭點子就土了點了。東家的意思是,這個臭點子和那個幹老子,誰把誰插了都行,反正剩下那個,我得把他清了,就這麽點事兒,怎麽還亂上了?”
“啊,原來是這樣啊!”毛三兒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接著問,“那到底是因為啥呀?”
話音剛落,老楊三人頓時冷下臉來。
老解當即低聲訓斥道:“毛三兒,你是剛出來混,還是咋的?不知道家裏的規矩?”
毛三兒一愣,下意識地看了一眼鄰座的梁辰,心說:哥們兒,你知道是啥規矩麽?
可惜,兩個年輕人都是剛剛混成了“在幫”,對江家的規矩,還不熟稔,一時間也不知道老解說的是哪條規矩。
楊剌子不耐煩地解釋道:“家裏的規矩,別問為什麽,東家跟你怎麽說,你就怎麽做。”
老解接著補充道:“這是‘響子’的規矩,但你們平常也得注意點,別問清的是誰,更別問為啥要清,你們不懂規矩,要是碰見別的‘響子’,還這麽問,別人肯定要扇你大耳刮子。”
梁辰和毛三兒連忙點了點頭。
“哥,那你們之間也不知道麽?”
“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老解說,“除非東家吩咐幾個‘響子’搭夥兒,否則就像今天,老楊去哈埠到底是跟誰響,我和牛哥都不知道。”
“多謝三位老哥提醒。”梁辰趕忙拱手抱拳。
老牛悶哼了一聲,卻說:“你們是趕上好時候了,現在東家勢力大,沒那麽多打打殺殺,都是單清,這要擱以前,隔個十天半拉月,就得跟別的團頭碰一下子。”
“牛哥,咱東家不是上頭有人罩著麽?”毛三兒不解地問,“咋能有別的幫會惹咱們呐?”
“放屁!”楊剌子厲聲罵道,“你以為是個人就能被上頭罩著?你自己沒能耐,上頭罩著你幹啥?留著給自己操心添堵?”
毛三兒臊眉耷眼地不再吭聲,
梁辰卻是眼前一亮,好奇地問:“牛哥,你資曆最老,東家以前都跟什麽人響過,咋回事兒,你給咱們講講唄!”
老牛想了想,旋即低聲說道:“其實,真正的混戰,也就在周家剛倒台的那一年。那年,我剛從周家的老爺子手底下,轉投到東家這邊來,多數時候,我都是跟著趙國硯在跑……”
正說著,卻聽房梁上電燈泡“啪”的一聲響,整個房間頓時陷入一片漆黑。
眾人訝異。
老解忍不住咒罵一句:“操他媽的,奉天那電燈廠幹脆倒閉得了,又他媽停電!”
“估計是外頭雪太大,把電線刮了吧?”梁辰小聲提醒道。
回頭看向後窗,及至此時,眾人才恍然發現,原來不知不覺間,整座奉天城竟在不知不覺間,已然蒙上了一層皚皚白雪。
四下裏靜悄悄的,隻有銅鍋裏的羊湯,正在發出“咕嘟咕嘟”的聲響。
為了另辟光源,老解轉頭用爐鉤子輕輕挑開火爐蓋。
一陣微弱的紅芒立刻在屋子裏暈染開來。
眾人頓時紅光滿麵,仿佛燃燒的木炭,恍惚間竟也分不清到底是人在屋簷下,還是人在熔爐中。
楊剌子低聲催促道:“老解,趕緊坐回來呀?我還沒聽過東家以前的事兒呢!”
“我也沒聽過。”老解連忙坐回凳子上,期待地說,“牛哥,來來來,你給咱們講講以前的事兒。”
連家裏的兩個“響子”都這麽說,其他人便顯得更加興奮起來,紛紛央求著老牛趕緊開口,說說當年周家倒台以後,東家到底是怎麽一步步穩固住了自己的地位。
此時節,窗外大雪紛飛,桌上羊湯滾燙,柴禾劈啪作響……
氣氛烘托到位,老牛也不藏著掖著,悶頭想了想,似是回憶起了一段往事,眼睛裏便有火光跳動。
“哥幾個,趙國硯可不是省油的燈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