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老板,大當家的派我來奉天給你帶個好,順便有事兒找你告幫求助。”
孫向陽身穿一件嶄新的靛青色短褂,盡管相貌不修邊幅,舉止大大咧咧,但在外人看來,若非知根知底,絕對猜不出此人其實是個聚嘯山林的胡匪。
自打千山彈弓嶺火並以後,江連橫和李正一別五年,彼此從未再見,也沒有任何往來。
不過,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江湖傳聞不斷,兩人雖說無緣再會,卻也大致能了解到彼此間的近況。
根據線上的消息,李正當年帶領眾弟兄北上長白山,起局立櫃,匪號“閻王李”,憑借兩門東洋山炮,砸火窯、平山頭,燒殺劫掠,橫行無阻。
如今,他的山頭上竟已然聚攏了兩千餘號弟兄;而他本人,也早已是吉省綠林赫赫有名的匪首之一,實力不容小覷。
孫向陽是李正的左膀右臂。
五年以來,這是他頭一次代表大當家來奉天找江連橫告幫,想也知道,山頭上必定是碰見了相當紮手的麻煩。
盡管江連橫對李正從未推心置腹,甚至還略有提防,但二人畢竟相識多年,見孫向陽大老遠過來求助,他便半開玩笑地問:
“兄弟客氣了,咱們兩家交情在這,家裏有啥事兒用得著我,你盡管說,橫不能是想讓我幫忙搭線詔安吧?”
眾人哄笑起來,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孫向陽笑著搖了搖頭,卻說:“江老板,我家大當家的啥脾氣,你還不知道麽?想讓他受招安,門兒也沒有啊!”
“我想也是。”江連橫問,“那你是為啥事兒來的?軍火?還是你們最近被官兵盯上了,想來打聽打聽風聲?”
“軍火!噴子、瓤子、馬具、雷管、手榴彈,江老板要是有門路,能整到三一式速射山炮炮彈的話,那就更好了。”
孫向陽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所有要求,末了,還不忘補充一句:“江老板,錢,不是問題。”
聞言,江連橫立刻皺起眉頭,心說你們這是要當胡匪,還是要當軍閥?我直接幫你們裝備個混成旅得了!
想到此處,幾人諱莫如深地互相看了看。
江連橫問:“伱們要多少?”
“多多益善。”孫向陽淡淡地回複道。
“嘶——兄弟,這麽些年,你們還是頭一回來找我告幫。按理來說,我不該多問,但你們這麽成套成套地要家夥,我還是得打聽打聽,你們到底準備要幹啥?”江連橫有些狐疑地問。
孫向陽笑了笑,說:“江老板放心,大當家的現在跟官府沒啥過節,需要噴子,也隻是因為最近山頭上碰見了點麻煩。”
仔細打聽過後,事情的原委,方才漸漸明晰了然。
原來,李正的山頭上最近碰見了一夥兒硬茬子勁敵,對方的人數不算多,可戰鬥力卻極其彪悍,生猛到幾家山頭聯合起來,才能將將跟對方打成一個平手。
原因無他,隻因這幫勁敵並非是普通的胡匪,而是從北方流竄過來的白俄敗軍!
北方內戰,白俄毛子一潰千裏,最終失去了所有根據地,戰敗的將士大多數繳械投降,餘下幾股殘兵,便趁著餘勢,四處流竄,落草為寇。
李正山頭上碰見的這股毛子,人數大概在五六百號上下,打從海參崴南下,裝備精良,跨過圖門江,流竄到吉省境內為非作歹。
雖說“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可歸根結底,這幫毛子是輸給了自己人,隻要彈藥夠用,打兩個山頭匪幫,那還不是手拿把掐?
更何況,北方內戰已經打了三四年之久,能在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即便不是驍勇善戰,那也必定是人精老兵,山林匪幫怎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可綠林爭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胡匪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斃,隻好奮力反擊。
來來回回碰了幾次,發現打不過,當真是打不過!
論裝備,裝備比不過人家;論戰術,毛子一手喝著伏特加,即便軍紀再怎麽渙散,老兵在戰場上的本能,卻早已深入骨髓,隨隨便便,便打得胡匪潰散而逃。
漸漸的,各家山頭眼瞅著家底就要打光了,人心便也隨之浮動起來,有人投敵,有人散夥,眾胡匪所謂的“基業”,似乎也隨時將要付諸東流。
李正的家底還算夯實,勉強在那挺著,可過了今年以後,會變成什麽樣,誰也不敢肯定,於是便隻好派人來奉天,嚐試跟江家求一批軍火應急。
聽說李正要打毛子,江連橫不僅放下心來,甚至還挺高興。
但高興不能寫在臉上,從孫向陽口中了解到事情的緣由以後,他仍舊麵沉似水地問:
“兄弟,咱們已經五年沒見了。按理來說,當初送給你們大當家的那批軍火,應該早就已經用得差不多了,江家也不是頭一天做這生意,你們怎麽才來找我?”
孫向陽早已預料到了這番質問,當下便連忙陪笑道:“江老板,不是弟兄們不照顧你的生意,而是家裏現在擱長白山立櫃,道太遠,從你這邊拿噴子,怕在半道上出點岔子。”
話音剛落,李正西突然接茬兒道:“兄弟,你要這麽說的話,那就還是沒瞧得上咱們東家呀!江家既然能出軍火,那就肯定能把軍火送到位。你們綹子局紅的時候,不想著江家;現在沒轍了,又過來求咱們,多少有點不講究了吧?”
時隔多年,西風終於跟江連橫打成了默契,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話了。
孫向陽見狀,連忙解釋道:“不不不,兄弟,咱可沒這意思,沒來找江老板,隻是因為道遠,怕耽誤事兒——”
江連橫笑著抬起手,卻說:“誒,兄弟,你不用解釋,我這老弟脾氣衝、說話直,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咱們該談生意談生意。”
“江老板大氣!”
孫向陽鬆了一口氣,接著拱手抱拳道:“總而言之,還請江老板能看在往日交情的份兒上,務必幫咱們一把!來之前,大當家的反複強調過:錢,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噴子抗用,能有新的最好!要是有三五百大洋的機槍,家裏也要!”
看得出來,“遠東武器禁運條例”影響的不隻是各地軍閥,胡匪也難再找到軍火補給了。
孫向陽接著說:“不怕江老板笑話,這次家裏讓我來奉天找你,主要就是衝著熟脈關係和江家信譽來的,今年開春,家裏在寬城子找了個走私的,交了訂金,結果那老小子就他媽跑路了,到現在還沒抓到人!偶爾碰見賣槍的,不是二手貨,就是殘次品,全都不頂用。幸好大當家的知道怎麽保養槍炮,要不然今年家裏就得拎大刀上陣了。”
這話看似是揭自己的短兒,逗別人笑,實則卻也隱隱暗含著三分威脅。
李正西當即冷下臉來,語氣生硬地說:“你們要是真這麽擔心,那就先交錢,等把貨點齊了,然後自己運回去,出了奉天城,丟了少了,別賴江家。”
“那不能,那不能!”孫向陽裝傻充愣道,“家裏這趟準備了一萬塊大洋,五條大黃魚,錢貨在奉天兩清,隻要江老板能幫咱們把噴子運到寬城子,其他的事兒,全交給咱們。”
“也行!”江連橫笑嗬嗬地點了點頭,“那就煩請兄弟在城裏多住幾天,我這邊幫你們想辦法湊一湊,等貨差不多的時候,我再讓南風去找你。”
“那就多謝江老板了,我和弟兄們這趟來奉天,是住在……嗬嗬嗬,江老板肯定知道咱們住在哪,那我就不多打擾了。”
“等下!”江連橫叫住孫向陽,“你們從我這拿軍火可以,但你們得把寬城子那邊的賣家是誰供出來,不用急著跟我說,等南風去找你的時候,告訴他就行了。”
孫向陽遲疑了片刻,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便隻好無奈地點了點頭。
“那就辛苦江老板了,祝江老板火穴大轉,兄弟告辭了。”
…………
送走匪幫,江連橫朝南風低聲囑咐了幾句,隨即抬頭看向方言,問:“這回,就剩最後一個了吧?”
方言點了點頭,照例介紹道:“東家,最後一個是基督青年會的人,名叫顧樂民,想過來跟咱們討一筆捐款,說是想在青年會大樓後頭,建個網球場,見不見?”
“見!”
江連橫的回答,似乎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痛快,甚至見方言朝門口走去時,還不忘緊接著叮囑了幾句說:“跟人家客氣點,請進來!”
而且,無論是王正南,還是李正西,竟然都沒有對此感到意外。
所謂“基督青年會”,原本是在教會帶領下成立的青年團體,最初隻是一所學習英語的夜校,隨後又在內城大南門擴建成了一座四層大樓,配備有娛樂室、教室、閱覽室、浴室等等,其內設施齊全,乃是奉天青年消遣娛樂的場所之一。
雖說頂著個“基督”的名頭,其實無論信不信教,隻要願意出會費,都可以成為青年會的會員,在其中交際娛樂。
不過,自從民國八年以後,青年會就漸漸開始變味兒了。
每逢星期三的晚上,便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聚在那裏,大談時局國體,言辭之激烈,讓人聽了,簡直是毛骨悚然。
江家作為省府的密探顧問,依照常理而言,本應該是重點“關照”青年會。
可實際上,江連橫不僅從來沒有找過青年會的麻煩,反而還經常出資讚助青年會舉辦的各項活動。
怎麽呢?
嗬!咱東三省的太子爺就是那青年會的會員,誰還敢動?
莫說他們妄談國事,就算他們背地裏罵老張是王八蛋,官府各級也向來是裝作沒聽見。
誰敢拿辦青年會,那就是公然得罪太子爺,老張都沒說什麽,其他人哪裏還敢挑刺兒?
太子爺加入青年會,也間接影響到了張大帥對待這幫過激青年的態度。
老張本來就不認為廣義派算是什麽心腹大患,總覺得他們不過是書生而已,年輕人幼稚,受人利用,隻要沒有外部勢力幹預,根本掀不起什麽風浪,如今自家兒子混跡其中,就更加放心了,於是在盤查過北方勞工以後,便一門心思隻顧著同各大軍閥派係爭權去了。
青年會想要興建網球場的事兒,江連橫早有耳聞,並且相當願意出手讚助。
原因無他——太子爺愛打網球!
不多時,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便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辦公室內。
“東家,這位就是青年會的顧樂民,也是城裏的小學教師。”方言客客氣氣地介紹道。
“哎呀!這麽年輕就已經是先生啦?”江連橫起身同來人握手,口中不吝讚美之辭,“不得了,不得了,顧先生前途無量啊!”
“江老板謬讚了!”顧樂民的笑容朝氣蓬勃。
寒暄幾句過後,雙方各自落座。
出資讚助網球場的事兒,江連橫當然沒有二話,凡有所求,必有所應。
而且,在跟這幫救國青年接觸多了以後,他也早已學會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辭,諸如“強國強種”、“發展體育事業”、“願年輕人早早擺脫暮氣”之類的話,簡直是信手拈來。
不誇張地說,真要坐下來“盤道”,江連橫比這幫小年輕還會講大道理。
隻是沒想到,幾句大道理一說出口,倒把顧樂民的談興勾了起來,竟開始向江連橫滔滔不絕地推銷起青年會最近的討論成果。
“江老板,我聽說過您的事跡,在城西興辦義學,供窮苦人讀書;替勞工跟外商周旋,爭取國人權益;我代表青年會向您的善舉致敬!”
“不用不用,那都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江連橫半開玩笑地說,“外頭還總有人傳言我是惡霸呢!”
顧樂民倒是真沒心眼兒,竟當即點了點頭,坦誠道:“關於那些傳言,我其實也有所耳聞,但善行論跡不論心,您還是給奉天做了不少好事!”
“哎呀,千萬別這麽說,愧不敢當,愧不敢——”
“但是,江老板,您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多!”
江連橫眉頭一皺,思忖了片刻,試探性地問:“顧先生……是不是青年會還有什麽地方要用錢?”
顧樂民大義凜然地搖了搖頭,卻說:“江老板,我說的可不是青年會,而是整個天下!”
“你們看,這就叫格局!”江連橫環顧左右,瞪了一眼正在偷笑的南風,接著又道貌岸然地說,“我平時就總告訴你們,眼裏不要隻有奉天,要時時刻刻,多想想咱們苦難的同胞!”
顧樂民微微一笑,當即糾正道:“江老板,恕我直言,您的眼界,也應該更開闊一些,這天底下受苦的,不隻是咱們的同胞而已!”
江連橫知道對方要說什麽。
他先前在報紙上見過不少相關論調,眼下根本無意爭論,便連忙含笑點頭:“顧先生不必多說,說多了不好,但我明白你是什麽意思,幸福在北方嘛!”
“您真的懂?”顧樂民試探性地問。
“當然,達瓦裏希!”
(本章完)
孫向陽身穿一件嶄新的靛青色短褂,盡管相貌不修邊幅,舉止大大咧咧,但在外人看來,若非知根知底,絕對猜不出此人其實是個聚嘯山林的胡匪。
自打千山彈弓嶺火並以後,江連橫和李正一別五年,彼此從未再見,也沒有任何往來。
不過,人的名兒、樹的影兒,江湖傳聞不斷,兩人雖說無緣再會,卻也大致能了解到彼此間的近況。
根據線上的消息,李正當年帶領眾弟兄北上長白山,起局立櫃,匪號“閻王李”,憑借兩門東洋山炮,砸火窯、平山頭,燒殺劫掠,橫行無阻。
如今,他的山頭上竟已然聚攏了兩千餘號弟兄;而他本人,也早已是吉省綠林赫赫有名的匪首之一,實力不容小覷。
孫向陽是李正的左膀右臂。
五年以來,這是他頭一次代表大當家來奉天找江連橫告幫,想也知道,山頭上必定是碰見了相當紮手的麻煩。
盡管江連橫對李正從未推心置腹,甚至還略有提防,但二人畢竟相識多年,見孫向陽大老遠過來求助,他便半開玩笑地問:
“兄弟客氣了,咱們兩家交情在這,家裏有啥事兒用得著我,你盡管說,橫不能是想讓我幫忙搭線詔安吧?”
眾人哄笑起來,氣氛頓時輕鬆了不少。
孫向陽笑著搖了搖頭,卻說:“江老板,我家大當家的啥脾氣,你還不知道麽?想讓他受招安,門兒也沒有啊!”
“我想也是。”江連橫問,“那你是為啥事兒來的?軍火?還是你們最近被官兵盯上了,想來打聽打聽風聲?”
“軍火!噴子、瓤子、馬具、雷管、手榴彈,江老板要是有門路,能整到三一式速射山炮炮彈的話,那就更好了。”
孫向陽開門見山地提出了所有要求,末了,還不忘補充一句:“江老板,錢,不是問題。”
聞言,江連橫立刻皺起眉頭,心說你們這是要當胡匪,還是要當軍閥?我直接幫你們裝備個混成旅得了!
想到此處,幾人諱莫如深地互相看了看。
江連橫問:“伱們要多少?”
“多多益善。”孫向陽淡淡地回複道。
“嘶——兄弟,這麽些年,你們還是頭一回來找我告幫。按理來說,我不該多問,但你們這麽成套成套地要家夥,我還是得打聽打聽,你們到底準備要幹啥?”江連橫有些狐疑地問。
孫向陽笑了笑,說:“江老板放心,大當家的現在跟官府沒啥過節,需要噴子,也隻是因為最近山頭上碰見了點麻煩。”
仔細打聽過後,事情的原委,方才漸漸明晰了然。
原來,李正的山頭上最近碰見了一夥兒硬茬子勁敵,對方的人數不算多,可戰鬥力卻極其彪悍,生猛到幾家山頭聯合起來,才能將將跟對方打成一個平手。
原因無他,隻因這幫勁敵並非是普通的胡匪,而是從北方流竄過來的白俄敗軍!
北方內戰,白俄毛子一潰千裏,最終失去了所有根據地,戰敗的將士大多數繳械投降,餘下幾股殘兵,便趁著餘勢,四處流竄,落草為寇。
李正山頭上碰見的這股毛子,人數大概在五六百號上下,打從海參崴南下,裝備精良,跨過圖門江,流竄到吉省境內為非作歹。
雖說“敗軍之將,何以言勇”,可歸根結底,這幫毛子是輸給了自己人,隻要彈藥夠用,打兩個山頭匪幫,那還不是手拿把掐?
更何況,北方內戰已經打了三四年之久,能在死人堆裏爬出來的,即便不是驍勇善戰,那也必定是人精老兵,山林匪幫怎可能是他們的對手?
可綠林爭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胡匪自然也不可能坐以待斃,隻好奮力反擊。
來來回回碰了幾次,發現打不過,當真是打不過!
論裝備,裝備比不過人家;論戰術,毛子一手喝著伏特加,即便軍紀再怎麽渙散,老兵在戰場上的本能,卻早已深入骨髓,隨隨便便,便打得胡匪潰散而逃。
漸漸的,各家山頭眼瞅著家底就要打光了,人心便也隨之浮動起來,有人投敵,有人散夥,眾胡匪所謂的“基業”,似乎也隨時將要付諸東流。
李正的家底還算夯實,勉強在那挺著,可過了今年以後,會變成什麽樣,誰也不敢肯定,於是便隻好派人來奉天,嚐試跟江家求一批軍火應急。
聽說李正要打毛子,江連橫不僅放下心來,甚至還挺高興。
但高興不能寫在臉上,從孫向陽口中了解到事情的緣由以後,他仍舊麵沉似水地問:
“兄弟,咱們已經五年沒見了。按理來說,當初送給你們大當家的那批軍火,應該早就已經用得差不多了,江家也不是頭一天做這生意,你們怎麽才來找我?”
孫向陽早已預料到了這番質問,當下便連忙陪笑道:“江老板,不是弟兄們不照顧你的生意,而是家裏現在擱長白山立櫃,道太遠,從你這邊拿噴子,怕在半道上出點岔子。”
話音剛落,李正西突然接茬兒道:“兄弟,你要這麽說的話,那就還是沒瞧得上咱們東家呀!江家既然能出軍火,那就肯定能把軍火送到位。你們綹子局紅的時候,不想著江家;現在沒轍了,又過來求咱們,多少有點不講究了吧?”
時隔多年,西風終於跟江連橫打成了默契,知道什麽時候該說什麽話了。
孫向陽見狀,連忙解釋道:“不不不,兄弟,咱可沒這意思,沒來找江老板,隻是因為道遠,怕耽誤事兒——”
江連橫笑著抬起手,卻說:“誒,兄弟,你不用解釋,我這老弟脾氣衝、說話直,沒有責怪你的意思,咱們該談生意談生意。”
“江老板大氣!”
孫向陽鬆了一口氣,接著拱手抱拳道:“總而言之,還請江老板能看在往日交情的份兒上,務必幫咱們一把!來之前,大當家的反複強調過:錢,不是問題,最重要的是噴子抗用,能有新的最好!要是有三五百大洋的機槍,家裏也要!”
看得出來,“遠東武器禁運條例”影響的不隻是各地軍閥,胡匪也難再找到軍火補給了。
孫向陽接著說:“不怕江老板笑話,這次家裏讓我來奉天找你,主要就是衝著熟脈關係和江家信譽來的,今年開春,家裏在寬城子找了個走私的,交了訂金,結果那老小子就他媽跑路了,到現在還沒抓到人!偶爾碰見賣槍的,不是二手貨,就是殘次品,全都不頂用。幸好大當家的知道怎麽保養槍炮,要不然今年家裏就得拎大刀上陣了。”
這話看似是揭自己的短兒,逗別人笑,實則卻也隱隱暗含著三分威脅。
李正西當即冷下臉來,語氣生硬地說:“你們要是真這麽擔心,那就先交錢,等把貨點齊了,然後自己運回去,出了奉天城,丟了少了,別賴江家。”
“那不能,那不能!”孫向陽裝傻充愣道,“家裏這趟準備了一萬塊大洋,五條大黃魚,錢貨在奉天兩清,隻要江老板能幫咱們把噴子運到寬城子,其他的事兒,全交給咱們。”
“也行!”江連橫笑嗬嗬地點了點頭,“那就煩請兄弟在城裏多住幾天,我這邊幫你們想辦法湊一湊,等貨差不多的時候,我再讓南風去找你。”
“那就多謝江老板了,我和弟兄們這趟來奉天,是住在……嗬嗬嗬,江老板肯定知道咱們住在哪,那我就不多打擾了。”
“等下!”江連橫叫住孫向陽,“你們從我這拿軍火可以,但你們得把寬城子那邊的賣家是誰供出來,不用急著跟我說,等南風去找你的時候,告訴他就行了。”
孫向陽遲疑了片刻,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便隻好無奈地點了點頭。
“那就辛苦江老板了,祝江老板火穴大轉,兄弟告辭了。”
…………
送走匪幫,江連橫朝南風低聲囑咐了幾句,隨即抬頭看向方言,問:“這回,就剩最後一個了吧?”
方言點了點頭,照例介紹道:“東家,最後一個是基督青年會的人,名叫顧樂民,想過來跟咱們討一筆捐款,說是想在青年會大樓後頭,建個網球場,見不見?”
“見!”
江連橫的回答,似乎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痛快,甚至見方言朝門口走去時,還不忘緊接著叮囑了幾句說:“跟人家客氣點,請進來!”
而且,無論是王正南,還是李正西,竟然都沒有對此感到意外。
所謂“基督青年會”,原本是在教會帶領下成立的青年團體,最初隻是一所學習英語的夜校,隨後又在內城大南門擴建成了一座四層大樓,配備有娛樂室、教室、閱覽室、浴室等等,其內設施齊全,乃是奉天青年消遣娛樂的場所之一。
雖說頂著個“基督”的名頭,其實無論信不信教,隻要願意出會費,都可以成為青年會的會員,在其中交際娛樂。
不過,自從民國八年以後,青年會就漸漸開始變味兒了。
每逢星期三的晚上,便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聚在那裏,大談時局國體,言辭之激烈,讓人聽了,簡直是毛骨悚然。
江家作為省府的密探顧問,依照常理而言,本應該是重點“關照”青年會。
可實際上,江連橫不僅從來沒有找過青年會的麻煩,反而還經常出資讚助青年會舉辦的各項活動。
怎麽呢?
嗬!咱東三省的太子爺就是那青年會的會員,誰還敢動?
莫說他們妄談國事,就算他們背地裏罵老張是王八蛋,官府各級也向來是裝作沒聽見。
誰敢拿辦青年會,那就是公然得罪太子爺,老張都沒說什麽,其他人哪裏還敢挑刺兒?
太子爺加入青年會,也間接影響到了張大帥對待這幫過激青年的態度。
老張本來就不認為廣義派算是什麽心腹大患,總覺得他們不過是書生而已,年輕人幼稚,受人利用,隻要沒有外部勢力幹預,根本掀不起什麽風浪,如今自家兒子混跡其中,就更加放心了,於是在盤查過北方勞工以後,便一門心思隻顧著同各大軍閥派係爭權去了。
青年會想要興建網球場的事兒,江連橫早有耳聞,並且相當願意出手讚助。
原因無他——太子爺愛打網球!
不多時,一個二十出頭的小年輕便邁著輕快的腳步走進辦公室內。
“東家,這位就是青年會的顧樂民,也是城裏的小學教師。”方言客客氣氣地介紹道。
“哎呀!這麽年輕就已經是先生啦?”江連橫起身同來人握手,口中不吝讚美之辭,“不得了,不得了,顧先生前途無量啊!”
“江老板謬讚了!”顧樂民的笑容朝氣蓬勃。
寒暄幾句過後,雙方各自落座。
出資讚助網球場的事兒,江連橫當然沒有二話,凡有所求,必有所應。
而且,在跟這幫救國青年接觸多了以後,他也早已學會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辭,諸如“強國強種”、“發展體育事業”、“願年輕人早早擺脫暮氣”之類的話,簡直是信手拈來。
不誇張地說,真要坐下來“盤道”,江連橫比這幫小年輕還會講大道理。
隻是沒想到,幾句大道理一說出口,倒把顧樂民的談興勾了起來,竟開始向江連橫滔滔不絕地推銷起青年會最近的討論成果。
“江老板,我聽說過您的事跡,在城西興辦義學,供窮苦人讀書;替勞工跟外商周旋,爭取國人權益;我代表青年會向您的善舉致敬!”
“不用不用,那都是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兒。”江連橫半開玩笑地說,“外頭還總有人傳言我是惡霸呢!”
顧樂民倒是真沒心眼兒,竟當即點了點頭,坦誠道:“關於那些傳言,我其實也有所耳聞,但善行論跡不論心,您還是給奉天做了不少好事!”
“哎呀,千萬別這麽說,愧不敢當,愧不敢——”
“但是,江老板,您其實還可以做的更多!”
江連橫眉頭一皺,思忖了片刻,試探性地問:“顧先生……是不是青年會還有什麽地方要用錢?”
顧樂民大義凜然地搖了搖頭,卻說:“江老板,我說的可不是青年會,而是整個天下!”
“你們看,這就叫格局!”江連橫環顧左右,瞪了一眼正在偷笑的南風,接著又道貌岸然地說,“我平時就總告訴你們,眼裏不要隻有奉天,要時時刻刻,多想想咱們苦難的同胞!”
顧樂民微微一笑,當即糾正道:“江老板,恕我直言,您的眼界,也應該更開闊一些,這天底下受苦的,不隻是咱們的同胞而已!”
江連橫知道對方要說什麽。
他先前在報紙上見過不少相關論調,眼下根本無意爭論,便連忙含笑點頭:“顧先生不必多說,說多了不好,但我明白你是什麽意思,幸福在北方嘛!”
“您真的懂?”顧樂民試探性地問。
“當然,達瓦裏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