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吉州府雙衙巡查(求首訂!)
身在公門裏的斬妖日常 作者:劍如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不亮,三道城的西城門就破例提前大開,城中一隊隊車馬有序出來,全掛著三道城官衙的旗標。
出城之後在十裏外的迎客亭停下來,先一步到的還有數十衛戍牙兵,是宋齊勳親自領著。
這一等就是臨近中午。
日頭高懸熱氣上騰,官衙裏不少不通拳腳的郎官、師爺們已經額頭見汗了,小亭子裏擠的全是他們。
直到遠處前探回報,說吉州府雙衙巡查的車馬隊已經距離不到五裏了,所有人才趕緊重整衣冠,老老實實的頂著太陽列隊等候。
隊伍裏楊謙看上去規規矩矩,可心裏早就罵翻天了。
中午才到,用得著這麽一大早就出來傻站著?之前迎五雷宮的人如此,現在又這樣。
不過心裏罵歸罵,楊謙該行禮的時候還是行禮,該微笑的時候笑得比別人都燦爛。
所謂雙衙巡查就是吉州府官衙連同兵衙一起組團到某個轄內城郭裏檢查巡視。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因為官衙和兵衙是各有軌跡,相互依存但又互不幹涉,就算有需要下來檢巡也沒必要湊一塊。
所以迎客亭外列隊等候的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這次吉州府雙衙巡查絕對不同尋常。而其中極少數幾人更是曉得這次事關很多人的生死。
迎接的過場過後,楊謙這種小人物就沒資格陪在邊上了,讓他回捕房候著,隨時等著召見。
直到傍晚,王海才急匆匆的將楊謙領到官衙後院。但先在偏廳裏做了一番交代。
“你前天交上來的那兩起案子衙主已經上呈了州府龐師爺。剛才龐師爺會同這次過來的周捕頭把案牘卷宗翻了一遍,現在要找你進去問話。
放機靈些,好好表現。問你什麽說什麽,沒問伱的事別急著往外冒。
還有,龐師爺身邊的大漢就是周捕頭,是個咱們這一行裏很嚴謹的老手,最討厭有人跟他說車軲轆話,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用顧慮太多,不然反被不喜。”
“屬下曉得了。”
王海點了點頭,這才領著楊謙見到了這次雙衙巡查裏官衙下來的兩位最主要的人物:師爺龐易、州府捕頭周一鳴。
師爺,這個職位其實不算在洪武朝的正式官職裏麵的。而是一方主官自己找來的謀士,屬於權力可大可小的虛位。
當然,也有師爺正式踏入官麵任實職的情況,但這要看跟的人什麽時候下放他們。
所以就算同為師爺,地位也是有高有低的。
就好比楊謙眼前的這位龐易師爺,在吉州府官衙裏就屬於師爺中最受州府衙主信任的那幾人之一。所以三道城這邊才不敢怠慢分毫。也足見州府對此次巡查的重視。
“楊謙見過衙主大人、龐師爺、周捕頭!”楊謙挨個跟屋裏的龐易、周一鳴和崔名盛行禮。
“好了,龐師爺和周捕頭有話問你,你且認真回答。”
“是,大人。”
龐易有些胖,皮膚很白,臉上笑容很公式化,眼睛看著你給你一種和善的感覺。
而周一鳴高大壯碩,留著胡須,身上寬大的武袍更顯其魁梧,膚色黝黑,太陽穴同樣高高隆起,並且顯得紅潤,雙目炯炯有神自有一番迫人的氣勢。
“嗬嗬,不用緊張,還是先說案子,周捕頭你先問吧。”
“好,那我就先問兩句。”周一鳴朝著龐易點了點,然後看向楊謙,說道:“看得出你們這兩個案牘是趕出來的,但雖有細節上的小瑕疵但總體上做得不錯,基本上挑不出大毛病來,而且條理清晰,入罪也符合律令。
但說來說去都是字麵文章,沒有實物,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明白,周捕頭所言,不論人證還是物證如今皆與案牘一樣已經整理完畢。但因為擔心打草驚蛇,也以防萬一,所以一直藏在別處。若周捕頭要過目,可以立即遣人送來。”
“你有準備就好,今日定要分辨清楚。等會兒龐師爺問完之後,你便帶我親自跑一趟最好。就像你說的,以防萬一。”
“是!”
邊上龐易見周一鳴朝他點了點頭,於是笑眯眯的接過話頭問道:“我就問一下你這個具體偵辦人的感受,你覺得這兩起案子所涉及到的衛戍兵丁是皆有參與,還是說少部分參與,其餘隻是聽從命令?”
這個問題有些刁鑽,楊謙也沒去琢磨對方的用意,而是按照之前王海給他的關照,是什麽就說什麽。
“回龐師爺的話,我以為衛戍中大部分兵丁並不知情,乃是牙將宋齊勳一夥少數惡徒所作所為!”
“那以你之見,此案當誅首惡便了?”
“小人隻是據實稟報,不敢參言諸位大人之決定。”楊謙雖然不及仔細琢磨這位笑眯眯的龐師爺話裏什麽意思。但他看到自己的頂頭上峰崔名盛在邊上看著他微微搖頭,也算心領神會,不該說的絕不多說。
“嗬嗬,看來崔大人把你教得很穩重呀!不錯,年輕人就該穩重一些。”龐師爺笑容不變,但明顯對楊謙的回答並不太滿意。
之後周一鳴和楊謙從官衙後門喬裝之後離開,核驗卷宗的人證物證。而龐師爺則繼續跟崔名盛待在屋裏。
而此時外麵已經天黑了。
官衙內龐易和崔名盛對坐飲茶,等著楊謙和周一鳴回來。
“崔大人,您可真要想清楚了才好。誅首惡雖然足矣,但是此事千載難逢,你若心存寬厚,兵衙那邊也並不會感激你,到時候吃虧的還不是你嗎。”
崔名盛笑著放下手裏茶杯,麵前這位龐師爺眼睛裏的淩厲讓他心裏有些不喜,擺手道:“嗬嗬,龐師爺,李府衙常說除惡雖務盡,但不宜過分株連。這衛戍千多號人,本就無辜者眾,真要全部牽扯進去,委實太過了。”
“崔大人宅心仁厚確實令人佩服。但此一時彼一時,廟堂上早有風聲刮下來,如今已是言辭鑿鑿,陛下有意清剿各地妖邪還百姓安居樂業。
為此各地都會設道行總管,統地方政務和軍務。
此事已到最後關頭。若三道城的事情能大一些,哪怕隻是紙麵上的人數多一些也好,那樣的話崔大人的功勞絕對比死記住李府衙一兩句話更能深得李府衙之心呀!
崔大人切莫糊塗呀!”
(本章完)
出城之後在十裏外的迎客亭停下來,先一步到的還有數十衛戍牙兵,是宋齊勳親自領著。
這一等就是臨近中午。
日頭高懸熱氣上騰,官衙裏不少不通拳腳的郎官、師爺們已經額頭見汗了,小亭子裏擠的全是他們。
直到遠處前探回報,說吉州府雙衙巡查的車馬隊已經距離不到五裏了,所有人才趕緊重整衣冠,老老實實的頂著太陽列隊等候。
隊伍裏楊謙看上去規規矩矩,可心裏早就罵翻天了。
中午才到,用得著這麽一大早就出來傻站著?之前迎五雷宮的人如此,現在又這樣。
不過心裏罵歸罵,楊謙該行禮的時候還是行禮,該微笑的時候笑得比別人都燦爛。
所謂雙衙巡查就是吉州府官衙連同兵衙一起組團到某個轄內城郭裏檢查巡視。
這種情況並不多見。因為官衙和兵衙是各有軌跡,相互依存但又互不幹涉,就算有需要下來檢巡也沒必要湊一塊。
所以迎客亭外列隊等候的所有人心裏都很清楚,這次吉州府雙衙巡查絕對不同尋常。而其中極少數幾人更是曉得這次事關很多人的生死。
迎接的過場過後,楊謙這種小人物就沒資格陪在邊上了,讓他回捕房候著,隨時等著召見。
直到傍晚,王海才急匆匆的將楊謙領到官衙後院。但先在偏廳裏做了一番交代。
“你前天交上來的那兩起案子衙主已經上呈了州府龐師爺。剛才龐師爺會同這次過來的周捕頭把案牘卷宗翻了一遍,現在要找你進去問話。
放機靈些,好好表現。問你什麽說什麽,沒問伱的事別急著往外冒。
還有,龐師爺身邊的大漢就是周捕頭,是個咱們這一行裏很嚴謹的老手,最討厭有人跟他說車軲轆話,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不用顧慮太多,不然反被不喜。”
“屬下曉得了。”
王海點了點頭,這才領著楊謙見到了這次雙衙巡查裏官衙下來的兩位最主要的人物:師爺龐易、州府捕頭周一鳴。
師爺,這個職位其實不算在洪武朝的正式官職裏麵的。而是一方主官自己找來的謀士,屬於權力可大可小的虛位。
當然,也有師爺正式踏入官麵任實職的情況,但這要看跟的人什麽時候下放他們。
所以就算同為師爺,地位也是有高有低的。
就好比楊謙眼前的這位龐易師爺,在吉州府官衙裏就屬於師爺中最受州府衙主信任的那幾人之一。所以三道城這邊才不敢怠慢分毫。也足見州府對此次巡查的重視。
“楊謙見過衙主大人、龐師爺、周捕頭!”楊謙挨個跟屋裏的龐易、周一鳴和崔名盛行禮。
“好了,龐師爺和周捕頭有話問你,你且認真回答。”
“是,大人。”
龐易有些胖,皮膚很白,臉上笑容很公式化,眼睛看著你給你一種和善的感覺。
而周一鳴高大壯碩,留著胡須,身上寬大的武袍更顯其魁梧,膚色黝黑,太陽穴同樣高高隆起,並且顯得紅潤,雙目炯炯有神自有一番迫人的氣勢。
“嗬嗬,不用緊張,還是先說案子,周捕頭你先問吧。”
“好,那我就先問兩句。”周一鳴朝著龐易點了點,然後看向楊謙,說道:“看得出你們這兩個案牘是趕出來的,但雖有細節上的小瑕疵但總體上做得不錯,基本上挑不出大毛病來,而且條理清晰,入罪也符合律令。
但說來說去都是字麵文章,沒有實物,你懂我的意思吧?”
“我明白,周捕頭所言,不論人證還是物證如今皆與案牘一樣已經整理完畢。但因為擔心打草驚蛇,也以防萬一,所以一直藏在別處。若周捕頭要過目,可以立即遣人送來。”
“你有準備就好,今日定要分辨清楚。等會兒龐師爺問完之後,你便帶我親自跑一趟最好。就像你說的,以防萬一。”
“是!”
邊上龐易見周一鳴朝他點了點頭,於是笑眯眯的接過話頭問道:“我就問一下你這個具體偵辦人的感受,你覺得這兩起案子所涉及到的衛戍兵丁是皆有參與,還是說少部分參與,其餘隻是聽從命令?”
這個問題有些刁鑽,楊謙也沒去琢磨對方的用意,而是按照之前王海給他的關照,是什麽就說什麽。
“回龐師爺的話,我以為衛戍中大部分兵丁並不知情,乃是牙將宋齊勳一夥少數惡徒所作所為!”
“那以你之見,此案當誅首惡便了?”
“小人隻是據實稟報,不敢參言諸位大人之決定。”楊謙雖然不及仔細琢磨這位笑眯眯的龐師爺話裏什麽意思。但他看到自己的頂頭上峰崔名盛在邊上看著他微微搖頭,也算心領神會,不該說的絕不多說。
“嗬嗬,看來崔大人把你教得很穩重呀!不錯,年輕人就該穩重一些。”龐師爺笑容不變,但明顯對楊謙的回答並不太滿意。
之後周一鳴和楊謙從官衙後門喬裝之後離開,核驗卷宗的人證物證。而龐師爺則繼續跟崔名盛待在屋裏。
而此時外麵已經天黑了。
官衙內龐易和崔名盛對坐飲茶,等著楊謙和周一鳴回來。
“崔大人,您可真要想清楚了才好。誅首惡雖然足矣,但是此事千載難逢,你若心存寬厚,兵衙那邊也並不會感激你,到時候吃虧的還不是你嗎。”
崔名盛笑著放下手裏茶杯,麵前這位龐師爺眼睛裏的淩厲讓他心裏有些不喜,擺手道:“嗬嗬,龐師爺,李府衙常說除惡雖務盡,但不宜過分株連。這衛戍千多號人,本就無辜者眾,真要全部牽扯進去,委實太過了。”
“崔大人宅心仁厚確實令人佩服。但此一時彼一時,廟堂上早有風聲刮下來,如今已是言辭鑿鑿,陛下有意清剿各地妖邪還百姓安居樂業。
為此各地都會設道行總管,統地方政務和軍務。
此事已到最後關頭。若三道城的事情能大一些,哪怕隻是紙麵上的人數多一些也好,那樣的話崔大人的功勞絕對比死記住李府衙一兩句話更能深得李府衙之心呀!
崔大人切莫糊塗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