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過猶不及
身在公門裏的斬妖日常 作者:劍如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再見到劉川時,劉川正伏案書寫,身上衣袍皺巴巴的,抬起頭時雙眼布滿血絲,一看就是沒怎麽休息,一直熬著。
“來了?有事就說,我這邊手裏還要回一份國朝的平叛詢問。你自己找凳子坐。”劉川抬頭看了楊謙一眼,又低下頭忙不停。
“大人,國朝的大軍已經開進吉州府了?”
“嗯,前鋒營已經進來了。目前就在你老家三道城駐紮,我這邊還要給一些的詢問意見。過幾天哥叔尼大人還要親自過去一趟。估計等月底輜重到位之後,平叛就會正式開始了。”
算時間那就還有不到半月了。以這個世界的軍陣機動能力來說已經非常快速了。
楊謙間劉川確實忙得不行,大軍開拔,劉川作為吉州府府主,方方麵麵的事情都是要兼顧到的,更何況現在吉州府還處於大多數城邑都群龍無首的狀態,很多原本下麵自己就能處理和決定的事情都需要他來決定,忙得分身乏術。
所以楊謙也不敢耽擱劉川的時間。
“大人,牢裏的那些人的卷宗已經弄好了,我下午的時候仔細核了一遍,沒問題。都是辦得結結實實的鐵案。基於目前吉州府的情況,以及周仲案的嚴重性,可以不用正式過堂,直接您簽了令就能依律處置。”
劉川聽到這裏,手裏的筆才停下來,放在擱筆上。
沉默了一會兒,劉川道:“牽扯者可眾?”
“大人,目前名單上一共三千七百九十四人。包括家眷在內。不過這些人裏有三成已經死在了那場浩劫裏。活下來的人裏還有一半是流放為主。
這些人犯,主犯都在地牢裏關著。從犯目前看押在城衛軍的大營裏。
而且這次實在罪太重,案律令這已經是罪輕的判罰了。
其餘的皆該斬首或者腰斬。淩遲和車裂者本亦有,但目前並不方便行刑,所以屬下覺得統一梟首為宜。
當然,一切還是以大人您的意見為主。”
楊謙的態度一如既往的放得很低,上下隸屬關係很清楚。
劉川對楊謙最滿意的一點就在於這裏。一個服從的“仙師”級別的高手,才是洪武朝需要的。也是符合官麵規矩的。反之的話,楊謙就算實力再高,也要被掛起來,以後休想再拿實權。
“你可知道我這些天來接到最多的來自皇城的飛羽是說什麽事情的嗎?”劉川頓了頓,自問自答說:“最多的內容就是來給地牢裏的那些人求情的。
各大司部,各大衛所,甚至連皇室宗祠都有人給我來信,話裏話外全是暗示。這些人加起來,說實話,有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楊謙聞言,頗為驚疑。洪武朝的人都這麽仁義?涉及謀逆大罪了,還敢下場撈人?就不怕引火燒身嗎?
可一轉念,楊謙明白了其中緣由。
嶽王能在吉州府裏經營這麽多年,光靠吉州府內的盤麵肯定不夠的。沒有皇城那邊的人脈關係交織的話,根本成不了事。
上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嶽王才好在吉州府做動作。
所以這些給劉川來的信看起來是在“撈人”,實際上也算是在求劉川高抬貴手,遇到牽扯這些的人的時候能不能把他們摘出去?或者幫他們一個忙,直接“大公無私”的把信裏的那些名字一體斬絕?
而劉川為難的就是怎麽處理朝他開口的那些人。
一起拒絕?繼續往上報?把嶽王仲的案子繼續鬧到皇城去?
楊謙覺得不可能。劉川真要這麽做,估計皇帝都不會讚同。分寸就過了。
過猶不及。就算是做鋤奸的事情也一樣。不能一根筋。
想明白,楊謙就不說話了。不想沾這些因果。
劉川歎了口氣,說:“這些人,你拿去對上號,全部從重處理掉。”
楊謙接過劉川遞過來的一張名單,上麵人也不少,足足二十幾人,全是官衙裏的大官人以及其重要的心腹。
“屬下明白了。這些人其實都有取死之道,死了不冤的。”楊謙沒心理負擔。都是惡人,流放還是斬立決在他看來都合理。
劉川見楊謙如此爽快就答應下來,也是臉上泛起笑容。又問:“你準備什麽時候動手?”
“宜早不宜遲,這些人多浪費一天糧食屬下都覺得虧心。剛好城裏在處理屍體,這邊殺了就一起處理正合適。”
“好。這件事你就全權處理了。名單上的一定不要遺漏。”
“屬下明白!”
楊謙說完事情就準備離開。但又被劉川叫住。
“差點忘,書院院判方策昨天來找我,提到一個叫朱芸的娃兒,說是官衙裏戶司郎官朱忠的子嗣,年僅三歲,希望能免了流放,他方策願意撫養這個孩子。同時擔責。
方策這人剛直,但心善。朱忠與他乃是同窗,有不少情誼。他老師如今是學林院大祭酒,這個麵子還是要賣的。”
楊謙應是。
一個三歲的娃兒,跑肯定沒處跑。流放估計一出城就得被轉手賣掉,以後生死不知去向。
倒不是同情。隻是劉川發話了,照著辦就是。不關痛癢。
從劉川那裏出來,楊謙就直接去了軍營裏關那些牽連犯的地方。就在隔壁。畢竟現在城裏官衙破損,劉川就在城衛軍大營中辦公。
一個三歲的娃兒很好找。楊謙找到對方的時候這娃兒已經餓得不行了,畢竟這裏全是罪囚,要麽死要麽流放,軍營裏不可能給他們多少吃的,能不餓死就行。最後落到一個娃兒手裏就更少了。
“孩子交給我。當他病死了。”
“屬下明白。”
楊謙就這樣抱著怯生生的娃兒離開了軍營。問了方向之後就徑直去了書院院判方策的府上。
等走到方府門口的時候楊謙一下才想起來自家弟弟曾在信裏提到過的事情。說他老娘給他說的一門媳婦就是吉州府城裏一戶姓方的官麵人家。他自己後麵琢磨多半就是這個方策家裏的人。
這.
楊謙頓足片刻之後自己先笑了起來。僅僅一點風聲而已,自己先倒是猶猶豫豫的,實在不應該了。沒必要多想,辦事而已,以後有什麽以後再說。
敲開門,楊謙懷裏的那個娃兒明顯認得這裏,眼睛裏淚眼婆娑,想喊但卻又不敢。
“呀!是小芸兒!”
楊謙剛進門,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正在堂屋外,一聲輕呼喚出小娃的名字。
(本章完)
“來了?有事就說,我這邊手裏還要回一份國朝的平叛詢問。你自己找凳子坐。”劉川抬頭看了楊謙一眼,又低下頭忙不停。
“大人,國朝的大軍已經開進吉州府了?”
“嗯,前鋒營已經進來了。目前就在你老家三道城駐紮,我這邊還要給一些的詢問意見。過幾天哥叔尼大人還要親自過去一趟。估計等月底輜重到位之後,平叛就會正式開始了。”
算時間那就還有不到半月了。以這個世界的軍陣機動能力來說已經非常快速了。
楊謙間劉川確實忙得不行,大軍開拔,劉川作為吉州府府主,方方麵麵的事情都是要兼顧到的,更何況現在吉州府還處於大多數城邑都群龍無首的狀態,很多原本下麵自己就能處理和決定的事情都需要他來決定,忙得分身乏術。
所以楊謙也不敢耽擱劉川的時間。
“大人,牢裏的那些人的卷宗已經弄好了,我下午的時候仔細核了一遍,沒問題。都是辦得結結實實的鐵案。基於目前吉州府的情況,以及周仲案的嚴重性,可以不用正式過堂,直接您簽了令就能依律處置。”
劉川聽到這裏,手裏的筆才停下來,放在擱筆上。
沉默了一會兒,劉川道:“牽扯者可眾?”
“大人,目前名單上一共三千七百九十四人。包括家眷在內。不過這些人裏有三成已經死在了那場浩劫裏。活下來的人裏還有一半是流放為主。
這些人犯,主犯都在地牢裏關著。從犯目前看押在城衛軍的大營裏。
而且這次實在罪太重,案律令這已經是罪輕的判罰了。
其餘的皆該斬首或者腰斬。淩遲和車裂者本亦有,但目前並不方便行刑,所以屬下覺得統一梟首為宜。
當然,一切還是以大人您的意見為主。”
楊謙的態度一如既往的放得很低,上下隸屬關係很清楚。
劉川對楊謙最滿意的一點就在於這裏。一個服從的“仙師”級別的高手,才是洪武朝需要的。也是符合官麵規矩的。反之的話,楊謙就算實力再高,也要被掛起來,以後休想再拿實權。
“你可知道我這些天來接到最多的來自皇城的飛羽是說什麽事情的嗎?”劉川頓了頓,自問自答說:“最多的內容就是來給地牢裏的那些人求情的。
各大司部,各大衛所,甚至連皇室宗祠都有人給我來信,話裏話外全是暗示。這些人加起來,說實話,有些壓得我喘不過氣來。”
楊謙聞言,頗為驚疑。洪武朝的人都這麽仁義?涉及謀逆大罪了,還敢下場撈人?就不怕引火燒身嗎?
可一轉念,楊謙明白了其中緣由。
嶽王能在吉州府裏經營這麽多年,光靠吉州府內的盤麵肯定不夠的。沒有皇城那邊的人脈關係交織的話,根本成不了事。
上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嶽王才好在吉州府做動作。
所以這些給劉川來的信看起來是在“撈人”,實際上也算是在求劉川高抬貴手,遇到牽扯這些的人的時候能不能把他們摘出去?或者幫他們一個忙,直接“大公無私”的把信裏的那些名字一體斬絕?
而劉川為難的就是怎麽處理朝他開口的那些人。
一起拒絕?繼續往上報?把嶽王仲的案子繼續鬧到皇城去?
楊謙覺得不可能。劉川真要這麽做,估計皇帝都不會讚同。分寸就過了。
過猶不及。就算是做鋤奸的事情也一樣。不能一根筋。
想明白,楊謙就不說話了。不想沾這些因果。
劉川歎了口氣,說:“這些人,你拿去對上號,全部從重處理掉。”
楊謙接過劉川遞過來的一張名單,上麵人也不少,足足二十幾人,全是官衙裏的大官人以及其重要的心腹。
“屬下明白了。這些人其實都有取死之道,死了不冤的。”楊謙沒心理負擔。都是惡人,流放還是斬立決在他看來都合理。
劉川見楊謙如此爽快就答應下來,也是臉上泛起笑容。又問:“你準備什麽時候動手?”
“宜早不宜遲,這些人多浪費一天糧食屬下都覺得虧心。剛好城裏在處理屍體,這邊殺了就一起處理正合適。”
“好。這件事你就全權處理了。名單上的一定不要遺漏。”
“屬下明白!”
楊謙說完事情就準備離開。但又被劉川叫住。
“差點忘,書院院判方策昨天來找我,提到一個叫朱芸的娃兒,說是官衙裏戶司郎官朱忠的子嗣,年僅三歲,希望能免了流放,他方策願意撫養這個孩子。同時擔責。
方策這人剛直,但心善。朱忠與他乃是同窗,有不少情誼。他老師如今是學林院大祭酒,這個麵子還是要賣的。”
楊謙應是。
一個三歲的娃兒,跑肯定沒處跑。流放估計一出城就得被轉手賣掉,以後生死不知去向。
倒不是同情。隻是劉川發話了,照著辦就是。不關痛癢。
從劉川那裏出來,楊謙就直接去了軍營裏關那些牽連犯的地方。就在隔壁。畢竟現在城裏官衙破損,劉川就在城衛軍大營中辦公。
一個三歲的娃兒很好找。楊謙找到對方的時候這娃兒已經餓得不行了,畢竟這裏全是罪囚,要麽死要麽流放,軍營裏不可能給他們多少吃的,能不餓死就行。最後落到一個娃兒手裏就更少了。
“孩子交給我。當他病死了。”
“屬下明白。”
楊謙就這樣抱著怯生生的娃兒離開了軍營。問了方向之後就徑直去了書院院判方策的府上。
等走到方府門口的時候楊謙一下才想起來自家弟弟曾在信裏提到過的事情。說他老娘給他說的一門媳婦就是吉州府城裏一戶姓方的官麵人家。他自己後麵琢磨多半就是這個方策家裏的人。
這.
楊謙頓足片刻之後自己先笑了起來。僅僅一點風聲而已,自己先倒是猶猶豫豫的,實在不應該了。沒必要多想,辦事而已,以後有什麽以後再說。
敲開門,楊謙懷裏的那個娃兒明顯認得這裏,眼睛裏淚眼婆娑,想喊但卻又不敢。
“呀!是小芸兒!”
楊謙剛進門,見到一個十七八歲的女子正在堂屋外,一聲輕呼喚出小娃的名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