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新概念作文大賽,最終將選拔出三位優勝者,獲得金銀銅獎杯。”


    “前十名的同學們的作品,有機會直接入選主辦方的《萌芽》周年刊大賽競選文章。”


    “為了公平,考試過程中,每人僅限於一次離開考場的如廁的機會,所以現在還有人沒有上廁所的,可以先去。”


    “接下來三個小時的寫作時間,完成作答的同學可以提前交卷,交卷後必須馬上離開我們的考場,避免仍在作答的考生接觸。”


    “……”


    劈裏啪啦一頓講解。


    終於在下午14:30分,正式開始了作文大賽的考試。


    當考場裏的投影屏幕落下。


    考試題目也就映入眼底。


    【古與今,請以該題目作為題材構思的核心,圍繞其進行創作,字數高於1500字,不低於5000字的一篇文章,要求立意新穎,獨到,內容深刻,但又通俗易懂!】


    看到題目的那一刻。


    所有的考生都陷入了沉默,並且開始思考起來,如何進行拓展發散。


    古與今。


    古今多少事?


    古代和今天,未來和現代?


    從前和過去?


    這個《古與今》顯然是可以進行許多的思維發散,最終找到有把握的話題方向,進行寫作。


    然而在場的二十九人裏,僅僅隻有一人,在思考了五分鍾之後就動筆了。


    看到這一幕,監考老師都微微一笑,然後點了點頭。


    想的快,不一定好。


    寫得慢,也不一定差。


    隻是關於題目的思考,和考生的作答狀況,都會讓監考老師留下一個初步的印象。


    然而這個五分鍾就開始動筆的人。


    赫然就是李子浩。


    古與今,他如果從一個高三學生的身份去看,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古時候和現在,然後進行一個對比論證某一些事實,去論述一些道理。


    但是,從一個重生者,且已經讀過無數小說的“讀者”的身份去看。


    李子浩腦海裏第一個想法,居然是那本《華夏典藏,對話古今》的小說,他當即就忍不住興奮起來了。


    動筆。


    寫下了自己這篇作文的題目——《古今兩千年,我與秦皇說》。


    “一身榮華富貴的龍袍,站在車水馬路的鬧市街頭,看著這相隔兩千年的曆史文化,他瞳孔驟縮,內心震撼無比,這,莫非是仙界?”


    “秦始皇站在了兩千年後的街頭,露出徘徊且震驚目光注視著眼前的一切,高樓與大廈,車輛與奇裝異服的人。”


    “我上前鞠了一躬,拱手道:晚輩李子浩,一個來自兩千年後的讀書人,拜見秦始皇。”


    “……”


    李子浩興奮了。


    他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夠在作文比賽裏,寫小說。


    最關鍵的是,他知道這本小說,而且也看過了好幾次,甚至就連跟風的作品都看了不少。


    這本小說最為精妙讓讚歎的。


    就是跟古代皇帝的對話,讓古人看到如今的盛世,那種震撼,以及從當代回到古代,對秦始皇當年的所作所為的一種評判,和讚賞。


    兩千年的古今文化衝突,讓劇情矛盾點和高潮拉爆。


    無數讀者直呼牛逼。


    “秦皇詫異,驚呼:兩千年後?我大秦還在否?”


    “我日,大秦二世而亡,??秦皇怒震而後退,眼中要殺人。”


    “我日,秦皇四九病死沙丘,胡亥上位,二世而亡。秦皇心中宛如被利劍穿透,直言不信,本是扶蘇上位,又怎輪到胡亥?”


    “我在日,秦皇癡迷長生不老,長期服用毒丹,疾病已久,自然毒發生亡。”


    “後趙高纂改遺詔,胡亥為帝。”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主動退學後,全校人都後悔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主動退學後,全校人都後悔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