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馬寺發生的事情,不久後便傳遍了京城。


    通過人們的口口相傳,添油加醋,流言蜚語已經變成了更加激烈的版本。


    許清宜當然喜聞樂見,群眾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就是不知道皇帝是什麽反應。


    宮中,消息傳到皇帝的耳朵裏,皇帝未置一詞,就像聽了一件平常的事件。


    接著繼續聽探子說其他的。


    “太子,這些天如何?”說到最後,皇帝主動詢問。


    探子一頓,回道:“太子殿下這些天足不出戶,鬱鬱寡歡。”


    皇帝聞言沒說什麽,但明顯看得出來,神情有些悵然。


    是啊,怎能不惆悵。


    到底是自己親手教養長大的太子,在心裏占據了不小的位置。


    說到底,太子隻是對不起勇國公府和溫家,並未對不起他這個父皇,而他迫於壓力廢了太子,內心終究存了三分怒氣。


    畢竟身為帝王,誰能樂意被人掣肘。


    “嗯,你下去吧。”皇帝回過神來,揮退探子,隨後對大太監劉得柱道:“走,去後宮看看老七。”


    “是,陛下。”劉得柱應聲道,心中暗想,陛下最近似乎很親近七皇子啊。


    七皇子趙翊是淑妃所出,今年十七歲,出落得文武雙全,算是一群未成年皇子中最出挑的一個了。


    如今太子廢了,看來皇帝看上了七皇子。


    早年皇帝的後宮,很少有男胎出生,直到太子成年後,之後所出的男胎皆對太子造不成影響,後宮這才陸續有男胎出生。


    本來薛貴妃的那一胎也不應該沒的,可皇後忌憚薛貴妃太過得寵,便故技重施,最後的結果就是惹怒了皇帝,給了皇後一次重罰。


    自此皇後才真正收斂。


    關於沈知節為了公主與恩人決裂一事,雖在皇帝這裏獲得反響平平,可在坊間卻傳得沸沸揚揚,是人們茶餘飯後的熱議話題。


    最近的京城要聞實在是多,眾人發現,似乎每一件都跟這一小撮人脫不開幹係。


    而這一回,終於輪到了眾人敬仰向往的謝韞之將軍成為主角。


    毫不意外,又是因為長得太好惹得禍!


    長得太好了,連成親多時也仍不肯放過他。


    謝韞之克己複禮,對別人的愛慕向來不假辭色,沒人會認為他和公主真的有什麽。


    要有還用等到現在?


    所以大家自然是譴責沈知節小心眼,雖說公主以前確確實實喜歡過表哥,這不假,可當天在白馬寺,卻並非對方所說的那樣私下見麵。


    真實的情況是謝夫人也在,人家姑嫂之間有說有笑地呢,所以純粹就是偶遇罷了。


    既是誤會,大家都在等著沈知節給謝韞之鄭重道歉,否則如此不分是非,這個沈狀元如何擔得起狀元的美名?


    然而,沈知節不僅沒有道歉,還放話表示,謝韞之對他算哪門子的有恩?


    隻不過對方的夫人請他上門當西席罷了。


    他收束脩辦事,錢貨兩訖,難道還要叫他感恩戴德?


    這話一出,可就惹到了一大批人。


    有謝韞之的擁護者,有看不慣的讀書人,也有眼紅沈知節的人,各路人馬摻雜在一起,對沈知節展開了相當激烈的口誅筆伐。


    正如許清宜預料之中,沈知節的名聲迅速下降,已經有人挖出他當初貧困潦倒的事,還有許清宜為他母親引見公主的事。


    樁樁件件,用來作證他新科狀元沈知節,就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佚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佚名並收藏讓我當炮灰主母,我偏另謀高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