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不想上位的寵妃不是好妃 作者:佚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沒過幾日,京城內茶樓飯館中就湧出了許多流言蜚語。
“誒,近日京城內有什麽有趣的事呢?”
“有趣的?大概是那宮裏最近得寵的婕妤娘娘是二嫁之身?”
“你這消息落後了吧?俺聽說這婕妤娘娘美若天仙,沒進宮前那裙下之臣就多的很咧,這天子啊,嘿嘿嘿……”
“怎麽說,快說說……”
“就比方說那翰林院的楊大人……”
最先知曉的不是虞家,不是帝王,正是翰林院的楊清,某日他剛到翰林院就察覺氛圍不對,昔日同僚總是背著他小聲說些什麽,他上前詢問,卻又都說與他無關。
直到他下值後碰到關係好的同僚才知道發生了什麽。
“……你說外麵的人風傳,我和宮內的媖婕妤兩情相悅?!這怎麽可能……簡直是胡說八道!”
幾分好感大概是有的,但楊清也不會對外人道來,這不是平白影響人家清譽麽?
“聽說你之前和人家相看過是也不是?”
同僚好奇道,倒是叫楊清噎住了,隻得含糊道:“反正,我與媖婕妤之間乃是清清白白的!絕無一點私情!”
同僚倒是比較相信楊清的為人,若不是性格清正老實,也不必還在做這翰林,該往別處謀差事了,翰林名聲是好聽,但也隻是好聽而已。
他也不提這遭,轉而道:“再過幾日就是皇後娘娘千秋宴,聽說你們翰林院被征調了?”
楊清心裏想著這流言該如何處理,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同僚的問題,“是這樣的,皇後娘娘叫我們幾個翰林那天進宮當麵給她生辰做賦寫詩。”
“誒,這可是好事啊,若是寫的出彩,豈不是能在陛下麵前嶄露頭角?”
可看到楊清這緊皺眉頭的模樣,也不得不嘟囔道:“你這運氣也忒不好了,眼看能大展拳腳了,卻出了這種風言,怕不是要和你一起作詩賦的翰林要害你……”
這提醒了楊清,“也是……我這就回去查一查,難道是李季在害我,他有這麽大的膽子?敢編排到後妃身上?”
兩人一番話把此事歪到了黨爭上,開始與真相漸行漸遠。
不過也是,一般人也難在第一時間想到自己一個前朝小官能被後宮爭鬥波及。
楊清緊皺眉頭,一臉鬱色回到自己的兩進宅院中,一邊吩咐家丁去外麵打探,一邊拿起辭賦書籍找些靈感,現場作賦自然是能的,但也要提前打些草稿,以防臨場出什麽問題。
就在他稍有靈感之時,書房的門再次被推開,姨妹端著茶水進來擺到了桌案上。
這個舉動讓本就煩躁的楊清壓不住脾氣,“我早就告知你不必對我太過殷勤,早些去尋自己的如意郎君才是。”
姨妹委屈道:“姐夫我不是那個意思……”
眼睛卻不住地往他的桌麵上瞟,又被楊清嚴厲趕出去,她才作罷。
一到外麵,整個人就變了個臉色,壓不住的怨氣和譏諷,她一個孤女如何去尋自己的如意郎君,去嫁個一個前途未卜的窮小子嗎?
好在……現在事情有了轉機,有人願助她一臂之力。
於此同時,皇宮中,金吾衛也向帝王稟報了此事。
帝王聽後,麵色不變,隻身子往後傾,扔掉了手上的奏折在桌案上發出不輕不重的聲響,秘情局的金吾衛卻覺得整個心頭都緊了。
須臾,帝王才出聲道:“去查。”
簡短的二字卻遠比長篇大論來得有威懾力。
金吾衛退下後,衛景珩目光霎時間變的悠遠。
他當然知道這些隻是流言蜚語,阿禾剛入宮時,大家議論的也不過隻是她二嫁之身,以及自己貪戀美色等,那段時間都沒有人提起此事,現在如何就有了?
而且兩人相看之事知曉的人應該不多,且不是虞家和楊清本人所願,應該沒有臣子想得罪帝王。
大總管可是在薔薇山見證幾人見麵的,此事還是他一手促成,自然知曉其中並未不妥,當即也納悶道:“這是誰要對婕妤主子出手?”
帝王冷哼一聲,食指在桌上慢慢敲擊,“左右不過前朝,後宮之爭,一群不會努力隻會算計別人的廢物。”
對於帝王的態度,大總管也不意外,隻道:“還是要盡快處理,不然對陛下,婕妤名聲有礙。”
“嗯。”
衛景珩低低應了一聲,再拿起奏折卻覺得沉不下心思了,縱使知曉那隻是流言,他也有些不高興,倒不是遷怒於她,就是……有些難受。
宮外,虞家和魏家也在隔日知曉了此事,恰好正值休沐,虞侍郎也迅速叫人去查,並且盡力壓製此事。次女在宮中深受寵愛,虞家自是要為其保駕護航。
“莫讓我知道是誰……”
“對,查出來一定要他好看,竟然敢對我們虞家出手。”
虞夫人也十分憤怒,可這憤怒中卻有些隱隱的憂色。
人紅是非多,人寵才禍事多,禾兒在宮中竟這麽得寵麽?那芙兒可委屈傷心?
虞侍郎毫無所覺,接著道:“如今雖然芙兒在宮中有失勢的趨勢,但禾兒卻異軍突起,那就是上天在保咱們虞家不敗!”
“等明年藏兒科舉中的,殿試時還需兩位姐姐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以求一個好名次,若能名列一甲,那才是光榮。”
說到底,他並不在乎兩個女兒誰得寵,他隻在乎能不能給虞家帶來好處。
魏家得知此事,隻覺得壓在心口的大石鬆了。
侯夫人忍不住頻頻看向皇宮的方向,高興道:“最好失寵了才好,這樣也不必擔憂了……”
三日後的千秋宴,她們這些有誥命爵位的婦人自然都是要入宮為皇後祝壽的。
侯夫人不敢相像她這個前婆婆和那喪門星站在一起的模樣,也不敢相像有多少人會明裏暗裏的看她笑話。
她甚至還害怕虞亦禾記仇,因此會故意給她抹臉,現在倒是好了。
侯夫人連忙叫來府中下人,叫他們暗中助此消息傳播,做完了這一切後,侯夫人得意洋洋道:
“這次進宮啊,還不知誰看誰的笑話呢……”
“誒,近日京城內有什麽有趣的事呢?”
“有趣的?大概是那宮裏最近得寵的婕妤娘娘是二嫁之身?”
“你這消息落後了吧?俺聽說這婕妤娘娘美若天仙,沒進宮前那裙下之臣就多的很咧,這天子啊,嘿嘿嘿……”
“怎麽說,快說說……”
“就比方說那翰林院的楊大人……”
最先知曉的不是虞家,不是帝王,正是翰林院的楊清,某日他剛到翰林院就察覺氛圍不對,昔日同僚總是背著他小聲說些什麽,他上前詢問,卻又都說與他無關。
直到他下值後碰到關係好的同僚才知道發生了什麽。
“……你說外麵的人風傳,我和宮內的媖婕妤兩情相悅?!這怎麽可能……簡直是胡說八道!”
幾分好感大概是有的,但楊清也不會對外人道來,這不是平白影響人家清譽麽?
“聽說你之前和人家相看過是也不是?”
同僚好奇道,倒是叫楊清噎住了,隻得含糊道:“反正,我與媖婕妤之間乃是清清白白的!絕無一點私情!”
同僚倒是比較相信楊清的為人,若不是性格清正老實,也不必還在做這翰林,該往別處謀差事了,翰林名聲是好聽,但也隻是好聽而已。
他也不提這遭,轉而道:“再過幾日就是皇後娘娘千秋宴,聽說你們翰林院被征調了?”
楊清心裏想著這流言該如何處理,有一搭沒一搭地回應同僚的問題,“是這樣的,皇後娘娘叫我們幾個翰林那天進宮當麵給她生辰做賦寫詩。”
“誒,這可是好事啊,若是寫的出彩,豈不是能在陛下麵前嶄露頭角?”
可看到楊清這緊皺眉頭的模樣,也不得不嘟囔道:“你這運氣也忒不好了,眼看能大展拳腳了,卻出了這種風言,怕不是要和你一起作詩賦的翰林要害你……”
這提醒了楊清,“也是……我這就回去查一查,難道是李季在害我,他有這麽大的膽子?敢編排到後妃身上?”
兩人一番話把此事歪到了黨爭上,開始與真相漸行漸遠。
不過也是,一般人也難在第一時間想到自己一個前朝小官能被後宮爭鬥波及。
楊清緊皺眉頭,一臉鬱色回到自己的兩進宅院中,一邊吩咐家丁去外麵打探,一邊拿起辭賦書籍找些靈感,現場作賦自然是能的,但也要提前打些草稿,以防臨場出什麽問題。
就在他稍有靈感之時,書房的門再次被推開,姨妹端著茶水進來擺到了桌案上。
這個舉動讓本就煩躁的楊清壓不住脾氣,“我早就告知你不必對我太過殷勤,早些去尋自己的如意郎君才是。”
姨妹委屈道:“姐夫我不是那個意思……”
眼睛卻不住地往他的桌麵上瞟,又被楊清嚴厲趕出去,她才作罷。
一到外麵,整個人就變了個臉色,壓不住的怨氣和譏諷,她一個孤女如何去尋自己的如意郎君,去嫁個一個前途未卜的窮小子嗎?
好在……現在事情有了轉機,有人願助她一臂之力。
於此同時,皇宮中,金吾衛也向帝王稟報了此事。
帝王聽後,麵色不變,隻身子往後傾,扔掉了手上的奏折在桌案上發出不輕不重的聲響,秘情局的金吾衛卻覺得整個心頭都緊了。
須臾,帝王才出聲道:“去查。”
簡短的二字卻遠比長篇大論來得有威懾力。
金吾衛退下後,衛景珩目光霎時間變的悠遠。
他當然知道這些隻是流言蜚語,阿禾剛入宮時,大家議論的也不過隻是她二嫁之身,以及自己貪戀美色等,那段時間都沒有人提起此事,現在如何就有了?
而且兩人相看之事知曉的人應該不多,且不是虞家和楊清本人所願,應該沒有臣子想得罪帝王。
大總管可是在薔薇山見證幾人見麵的,此事還是他一手促成,自然知曉其中並未不妥,當即也納悶道:“這是誰要對婕妤主子出手?”
帝王冷哼一聲,食指在桌上慢慢敲擊,“左右不過前朝,後宮之爭,一群不會努力隻會算計別人的廢物。”
對於帝王的態度,大總管也不意外,隻道:“還是要盡快處理,不然對陛下,婕妤名聲有礙。”
“嗯。”
衛景珩低低應了一聲,再拿起奏折卻覺得沉不下心思了,縱使知曉那隻是流言,他也有些不高興,倒不是遷怒於她,就是……有些難受。
宮外,虞家和魏家也在隔日知曉了此事,恰好正值休沐,虞侍郎也迅速叫人去查,並且盡力壓製此事。次女在宮中深受寵愛,虞家自是要為其保駕護航。
“莫讓我知道是誰……”
“對,查出來一定要他好看,竟然敢對我們虞家出手。”
虞夫人也十分憤怒,可這憤怒中卻有些隱隱的憂色。
人紅是非多,人寵才禍事多,禾兒在宮中竟這麽得寵麽?那芙兒可委屈傷心?
虞侍郎毫無所覺,接著道:“如今雖然芙兒在宮中有失勢的趨勢,但禾兒卻異軍突起,那就是上天在保咱們虞家不敗!”
“等明年藏兒科舉中的,殿試時還需兩位姐姐在陛下麵前美言幾句,以求一個好名次,若能名列一甲,那才是光榮。”
說到底,他並不在乎兩個女兒誰得寵,他隻在乎能不能給虞家帶來好處。
魏家得知此事,隻覺得壓在心口的大石鬆了。
侯夫人忍不住頻頻看向皇宮的方向,高興道:“最好失寵了才好,這樣也不必擔憂了……”
三日後的千秋宴,她們這些有誥命爵位的婦人自然都是要入宮為皇後祝壽的。
侯夫人不敢相像她這個前婆婆和那喪門星站在一起的模樣,也不敢相像有多少人會明裏暗裏的看她笑話。
她甚至還害怕虞亦禾記仇,因此會故意給她抹臉,現在倒是好了。
侯夫人連忙叫來府中下人,叫他們暗中助此消息傳播,做完了這一切後,侯夫人得意洋洋道:
“這次進宮啊,還不知誰看誰的笑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