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對策
重生女將,先皇後她殺瘋了 作者:棠溪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錦璃靜靜地躺在床上,目光落在屋頂的橫梁上。
這一夜,寧靜而悠長。她的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前世的種種畫麵在腦海中不斷浮現。
她想起那個再有一個月便能出世的孩子,心中湧起無盡的酸楚與遺憾。
想起年邁的父母,他們的麵容帶著歲月的痕跡,那關切的眼神、溫暖的笑容,曾是她心靈的港灣。如今卻不知他們身在何處,是否安好。
還有哥哥、嫂嫂、侄子、侄女,他們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那些溫馨的場景,仿佛還在眼前。
想著想著,她的眼皮漸漸沉重起來,疲憊如潮水般將她淹沒。
她在對前世親人的思念中,緩緩進入了夢鄉,在夢裏,她與他們再次相見,回到那美好的時光之中。
次日。
晨光透過木屋的縫隙灑下,給人帶來一絲暖意。
蕭錦璃把自己收拾利索後,行至韓綺夢的住處,瞧見一個瘸腿婦人正為韓綺夢送來早餐。
婦人將碗筷擺放妥當,轉身時目光落在蕭錦璃身上。
她微微眯起眼睛,緩緩向前邁出一小步,又像是怕認錯人一般,停下了腳步。
她微微歪著頭,目光在蕭錦璃的臉上來回移動,試圖從每一個細節中確認自己的判斷。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你——你是衛都尉!三年前來永泰峰剿匪的衛都尉!”
蕭錦璃心頭猛地一震,萬萬沒想到竟會被人認出。
“大娘,你認得我?”
婦人的情緒逐漸激動起來,她的雙眼微微泛紅,眉頭緊蹙,語氣中飽含責備地說道:“自然認得。三年前,永泰峰一百三十名男丁全被你招安,他們帶著家眷隨你一同離去。而我們這些家中無男丁的婦孺,卻被遺棄在了永泰峰。我這老婆子便是當年被你遺留下來的人。”
蕭錦璃靜靜地聆聽著婦人的哭訴,她微微垂下眼眸,臉上露出愧疚之色,想到當年衛錦璃處理此事時確實欠妥,考慮得不夠周全。
她輕柔地握住婦人的手,微微俯身,目光真誠地看著她,說道:“大娘,這三年讓你們受苦了。你放心,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幫大家徹底解決問題的。”
婦人望著蕭錦璃堅定的眼神,雖仍有疑慮,心中的怨恨卻緩緩消散了幾分。
她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希望你言出必行,可別再像上次那樣,隻帶走有用之人,不顧我們的死活。”
“放心吧,大娘,這次絕對不會。”蕭錦璃鄭重地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堅定。
身份既已被識破,蕭錦璃便也不再隱瞞,她隨韓綺夢一同來到梁老大的木屋,準備與他共同商討解救永泰峰之策。
梁老大見到蕭錦璃時,已從瘸腿婦人那裏得知她並非護院,而是三年前剿匪的衛都尉。
他心下疑惑,不知她此次潛入永泰峰的目的究竟為何。
莫非又是為了剿匪?
這三年來,他一心隻顧著解決永泰峰百姓的生存難題,在武力方麵並未大力投入。倘若兵戎相見,真刀真槍地打起來,他們必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他神色複雜,緩緩挺直了身子,鄭重地拱手行禮,開口道:“衛都尉,在下梁瀚文,出身寒門,本為臨陽書院的一介書生。隻因得罪了知府之子,遭其惡意針對,失去了考試資格。命運無常,機緣巧合之下,我來到了永泰峰。因略通學識,被眾人推選為永泰峰的主事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土匪頭子。”
梁瀚文言罷,臉上滿是慚愧之色。
蕭錦璃亦拱手行了個禮,說道:“梁先生為永泰峰的百姓謀得一線生機,錦璃心中著實佩服。隻是,靠打劫商隊維持生計並非長久之計。今日我來找梁先生,便是為了與先生一同商討解救永泰峰之策。”
梁瀚文聽到這話,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緩緩落了下來。
他沒想到,衛錦璃此次前來並非是為了剿匪,而是來幫助永泰峰的。
他麵露赧色,回道:“衛都尉過譽了。衛都尉所言,正是梁某所憂。自梁某擔任這主事人以來,便整日惶惶不安。梁某也想過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奈何梁某才疏學淺,始終未能想出良策。不知衛都尉可有什麽好的辦法?”
蕭錦璃微微頷首,開口道:“要救永泰峰,當務之急是賠償被你們打劫的富商。隻有這樣,才能緩解當下的矛盾,為後續解決臨陽城賦稅高的問題爭取時間和空間。”
梁瀚文輕輕搖頭,滿臉無奈地說道:“永泰峰此前打劫來的物資都已換成了糧食、棉布和炭火,如今已然消耗大半,實在是沒有能力進行賠償。”
他微微低下頭,神色中滿是沮喪與無奈,心中暗暗歎息自己能力不足,未能帶領大家找到更好的出路。
韓綺夢亦蹙起眉頭,她的眼神中滿是擔憂,手指輕輕摩挲著衣角,心中盤算著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
蕭錦璃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永泰峰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一些,所以我從未想過讓大家以賠償物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那要賠償什麽?”韓綺夢好奇地問。
蕭錦璃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道:“賠償勞力。”
她將目光投向梁瀚文,接著說道:“有勞梁先生把這三年打劫的富商以及物資列一份清單給我,還有永泰峰的所有人員情況,我稍後便去和臨陽城的富商談判,讓大家以做工的方式賠償他們的損失,並讓他們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
梁瀚文連連點頭,眼中滿含希望,“這個方法甚好。”
他呆呆地看著蕭錦璃,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韓綺夢也點頭讚同道:“如此一來,不但賠了富商的損失,還解決了大家的生活問題。錦璃,你的腦子果然比我們靈光得多。”
她的眼神中滿是讚賞,嘴角掛著開心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永泰峰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景象。
這一夜,寧靜而悠長。她的思緒如潮水般翻湧,前世的種種畫麵在腦海中不斷浮現。
她想起那個再有一個月便能出世的孩子,心中湧起無盡的酸楚與遺憾。
想起年邁的父母,他們的麵容帶著歲月的痕跡,那關切的眼神、溫暖的笑容,曾是她心靈的港灣。如今卻不知他們身在何處,是否安好。
還有哥哥、嫂嫂、侄子、侄女,他們一起度過的歡樂時光,那些溫馨的場景,仿佛還在眼前。
想著想著,她的眼皮漸漸沉重起來,疲憊如潮水般將她淹沒。
她在對前世親人的思念中,緩緩進入了夢鄉,在夢裏,她與他們再次相見,回到那美好的時光之中。
次日。
晨光透過木屋的縫隙灑下,給人帶來一絲暖意。
蕭錦璃把自己收拾利索後,行至韓綺夢的住處,瞧見一個瘸腿婦人正為韓綺夢送來早餐。
婦人將碗筷擺放妥當,轉身時目光落在蕭錦璃身上。
她微微眯起眼睛,緩緩向前邁出一小步,又像是怕認錯人一般,停下了腳步。
她微微歪著頭,目光在蕭錦璃的臉上來回移動,試圖從每一個細節中確認自己的判斷。
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用顫抖的聲音說道:“你——你是衛都尉!三年前來永泰峰剿匪的衛都尉!”
蕭錦璃心頭猛地一震,萬萬沒想到竟會被人認出。
“大娘,你認得我?”
婦人的情緒逐漸激動起來,她的雙眼微微泛紅,眉頭緊蹙,語氣中飽含責備地說道:“自然認得。三年前,永泰峰一百三十名男丁全被你招安,他們帶著家眷隨你一同離去。而我們這些家中無男丁的婦孺,卻被遺棄在了永泰峰。我這老婆子便是當年被你遺留下來的人。”
蕭錦璃靜靜地聆聽著婦人的哭訴,她微微垂下眼眸,臉上露出愧疚之色,想到當年衛錦璃處理此事時確實欠妥,考慮得不夠周全。
她輕柔地握住婦人的手,微微俯身,目光真誠地看著她,說道:“大娘,這三年讓你們受苦了。你放心,我此次前來,就是為了幫大家徹底解決問題的。”
婦人望著蕭錦璃堅定的眼神,雖仍有疑慮,心中的怨恨卻緩緩消散了幾分。
她輕輕歎了口氣,說道:“希望你言出必行,可別再像上次那樣,隻帶走有用之人,不顧我們的死活。”
“放心吧,大娘,這次絕對不會。”蕭錦璃鄭重地點了點頭,眼神中滿是堅定。
身份既已被識破,蕭錦璃便也不再隱瞞,她隨韓綺夢一同來到梁老大的木屋,準備與他共同商討解救永泰峰之策。
梁老大見到蕭錦璃時,已從瘸腿婦人那裏得知她並非護院,而是三年前剿匪的衛都尉。
他心下疑惑,不知她此次潛入永泰峰的目的究竟為何。
莫非又是為了剿匪?
這三年來,他一心隻顧著解決永泰峰百姓的生存難題,在武力方麵並未大力投入。倘若兵戎相見,真刀真槍地打起來,他們必然很快就會敗下陣來。
他神色複雜,緩緩挺直了身子,鄭重地拱手行禮,開口道:“衛都尉,在下梁瀚文,出身寒門,本為臨陽書院的一介書生。隻因得罪了知府之子,遭其惡意針對,失去了考試資格。命運無常,機緣巧合之下,我來到了永泰峰。因略通學識,被眾人推選為永泰峰的主事人,也就是大家口中的土匪頭子。”
梁瀚文言罷,臉上滿是慚愧之色。
蕭錦璃亦拱手行了個禮,說道:“梁先生為永泰峰的百姓謀得一線生機,錦璃心中著實佩服。隻是,靠打劫商隊維持生計並非長久之計。今日我來找梁先生,便是為了與先生一同商討解救永泰峰之策。”
梁瀚文聽到這話,那顆一直懸著的心終於緩緩落了下來。
他沒想到,衛錦璃此次前來並非是為了剿匪,而是來幫助永泰峰的。
他麵露赧色,回道:“衛都尉過譽了。衛都尉所言,正是梁某所憂。自梁某擔任這主事人以來,便整日惶惶不安。梁某也想過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奈何梁某才疏學淺,始終未能想出良策。不知衛都尉可有什麽好的辦法?”
蕭錦璃微微頷首,開口道:“要救永泰峰,當務之急是賠償被你們打劫的富商。隻有這樣,才能緩解當下的矛盾,為後續解決臨陽城賦稅高的問題爭取時間和空間。”
梁瀚文輕輕搖頭,滿臉無奈地說道:“永泰峰此前打劫來的物資都已換成了糧食、棉布和炭火,如今已然消耗大半,實在是沒有能力進行賠償。”
他微微低下頭,神色中滿是沮喪與無奈,心中暗暗歎息自己能力不足,未能帶領大家找到更好的出路。
韓綺夢亦蹙起眉頭,她的眼神中滿是擔憂,手指輕輕摩挲著衣角,心中盤算著各種可能的解決辦法。
蕭錦璃沉默了片刻,緩緩說道:“永泰峰的情況我大致了解一些,所以我從未想過讓大家以賠償物資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那要賠償什麽?”韓綺夢好奇地問。
蕭錦璃的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道:“賠償勞力。”
她將目光投向梁瀚文,接著說道:“有勞梁先生把這三年打劫的富商以及物資列一份清單給我,還有永泰峰的所有人員情況,我稍後便去和臨陽城的富商談判,讓大家以做工的方式賠償他們的損失,並讓他們保障大家的基本生活。”
梁瀚文連連點頭,眼中滿含希望,“這個方法甚好。”
他呆呆地看著蕭錦璃,對她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韓綺夢也點頭讚同道:“如此一來,不但賠了富商的損失,還解決了大家的生活問題。錦璃,你的腦子果然比我們靈光得多。”
她的眼神中滿是讚賞,嘴角掛著開心的笑容,仿佛已經看到永泰峰百姓安居樂業的生活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