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 太祖殺得,朕為何殺不得?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作者:薛定諤的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承恩的秘奏,比乘舟北上的鬆江府士紳,要早一步到達京城。
由於崇禎擔心叔父在江南的安危,又操心江南的局勢,因此讓王承恩事無巨細,每日一奏報,並且直接送到禦前。
收到此次密奏的時候,崇禎正在文華殿與溫體仁等閣臣議事,王承恩的秘奏送達。
崇禎聚精會神地看了一起來,臉上的神色時而震怒,時而糾結,最後卻是流露出興奮之色。
溫體仁問道:“雲真人在江南,又有什麽大動作了?”
“再過幾日,朝堂上又要熱鬧了。”
崇禎將奏疏放在禦案上,哂然一笑,隨即將鬆江府發生的事情,向閣臣們道來。
“鬆江知府葉正德,向士紳們催繳曆年拖欠的錢糧賦稅。”
“士紳們竟然鼓動生員,衝擊官署,葉正德以鐵腕予以彈壓,打板子、枷號,還殺了幾個毆打青浦縣令致其重傷的生員。”
“鬆江府的士紳們表麵上安分守己,卻派了上百個舉人、生員前來京城,要向朕告禦狀呢!”
溫體仁等人無不神色大變。
如今大明朝廷,一怕民變,二怕士紳鬧事。
前者還是次要,一旦士紳鬧事,打不得摸不得,隻能采用懷柔政策去安撫。
葉正德不光是處之以刑罰,還殺了人,在眾閣臣來看,跟把天捅破了一個大窟窿一樣。
次輔李標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說道:“葉正德肆意妄為,理應嚴懲!”
幾名閣臣跟著紛紛出聲附和。
他們就是士紳中的一員,並且是最頂尖的那一撮。
無論是出於自身的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都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葉正德的做法。
他們心知肚明,葉正德沒這個膽子,幕後指使者正是雲逍。
關係到士紳的根本利益,別說是雲逍子,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好使。
閣臣們主張追責葉正德,不過是幌子,真正目標是衝著雲逍去。的
崇禎如今的城府比以前深多了,暫時沒有表態,隻是看了溫體仁一眼。
“臣以為,葉正德為賑濟災民,向催收拖欠錢糧,於理於法,都無過錯。”
“生員衝擊官署,甚至重傷朝廷命官,其行徑極其惡劣,與謀逆無異,理應嚴懲。葉正德身為鬆江知府,所作所為,亦無過錯。”
“多年以來,朝廷對士紳恩寵有加,他們卻枉顧國法,藐視朝廷。臣以為,不僅要讓士紳知道陛下的‘恩’,還要讓他們體會朝廷的‘威’。”
“恩威並濟,方能彰顯朝廷威嚴,讓國家安定!”
溫體仁哪能猜不透崇禎的心思。
隻要是關係到雲真人,站到他這一邊,絕對不會站錯隊。
至於會不會因此得罪天下的官員、士紳……他們能給溫大人首輔這個位子?靠他們,大明非得亡國。
除了薛國觀等極少數人沉默不語,其他大臣紛紛駁斥溫體仁。
什麽‘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什麽‘士紳是國家根基,士紳離心,將有亡國之虞’。
一個個都是憂國憂民,正氣凜然。
“此事,再議吧!”
崇禎並未下定論,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溫體仁卻是清楚,陛下此時已經拿定了主意,心中頓時大定。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還提到了一件大好事。”
崇禎接著將高產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閣臣們說了。
大臣們全都驚呆了,難以置信地看著崇禎。
溫體仁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堂跪下,向崇禎大聲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若是雲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將再無餓死之百姓,國家也再不愁賦稅,從此國富民強,中興在即!”
崇禎笑得沒了眼睛,隻剩牙齒。
閣臣們紛紛道賀。
剛才那些提議嚴懲葉正德的閣臣,心裏泛起了嘀咕。
看陛下的樣子,顯然是站在雲逍子那邊,這可如何是好?
然而轉念一想,雲逍子與全天下官員、士紳作對,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頭。
此時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
等議事完畢,大臣們各自離去。
崇禎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神情間,盡是殺意。
“江南士紳,謀害了皇兄,又妄圖加害於朕!”
“朕,這次又豈能放過你們?”
“立國之初,太祖加重賦於江南,遭到士紳極力反對。屠刀之下,人頭滾滾落地,最終還有誰敢反對?”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雲逍所說的那兩句話,以崇禎的性格,無論如何也沒有那個決心,對江南士紳下死手。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這行將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國家的體係出了問題。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
而在地方,則是完全由士紳把持,皇權不下鄉,甚至是不下縣。
如今的大明皇帝,其實是孤家寡人,吃喝拉撒,都要仰仗那些文官士紳,這些人才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和獲利者。
如今的官員士紳,隻能感受到“恩”,卻感受不到“威”,隻要不造反當皇帝,誰都奈何不得。
“叔父,未免太小看朕了!”
“即使江南士紳沒有謀害皇兄,加害於朕,為了江山社稷,也必須根除江南積弊。”
“如今叔父親自在江南主持,朕若是退縮,豈不愧為天子,以後又有什麽麵目去見叔父?”
崇禎自然清楚,雲逍特意提到鉛中毒的事情,就是擔心自己反悔,不由得搖頭一笑。
叔父教誨了這麽長時間,要是還沒有任何長進,還有什麽資格當這大明的至尊?
太祖殺得,朕為何殺不得?
這一次,就學一學太祖,配合叔父,在江南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換來大明的長治久安。
思索良久,崇禎心中再無疑慮,就等那些江南士紳入京了。
其實在崇禎的心裏,江南士紳鬧事的事情,遠不如另外一件事情重要。
崇禎叫來隨堂太監,問道:“有新的消息沒有,雲昊乘坐的船隻,已經到了哪裏?”
隨堂太監答道:“回稟萬歲爺,由於雲昊所乘船隻沿著海岸而行,因此耗時較多,加之近期風暴頻發,因此航速更慢,此時才到山東沿海一帶。”
“雲昊,朕該如何待你?”
崇禎揉了揉眉頭,腦袋卻越發有些痛了。
由於崇禎擔心叔父在江南的安危,又操心江南的局勢,因此讓王承恩事無巨細,每日一奏報,並且直接送到禦前。
收到此次密奏的時候,崇禎正在文華殿與溫體仁等閣臣議事,王承恩的秘奏送達。
崇禎聚精會神地看了一起來,臉上的神色時而震怒,時而糾結,最後卻是流露出興奮之色。
溫體仁問道:“雲真人在江南,又有什麽大動作了?”
“再過幾日,朝堂上又要熱鬧了。”
崇禎將奏疏放在禦案上,哂然一笑,隨即將鬆江府發生的事情,向閣臣們道來。
“鬆江知府葉正德,向士紳們催繳曆年拖欠的錢糧賦稅。”
“士紳們竟然鼓動生員,衝擊官署,葉正德以鐵腕予以彈壓,打板子、枷號,還殺了幾個毆打青浦縣令致其重傷的生員。”
“鬆江府的士紳們表麵上安分守己,卻派了上百個舉人、生員前來京城,要向朕告禦狀呢!”
溫體仁等人無不神色大變。
如今大明朝廷,一怕民變,二怕士紳鬧事。
前者還是次要,一旦士紳鬧事,打不得摸不得,隻能采用懷柔政策去安撫。
葉正德不光是處之以刑罰,還殺了人,在眾閣臣來看,跟把天捅破了一個大窟窿一樣。
次輔李標第一個站出來,大聲說道:“葉正德肆意妄為,理應嚴懲!”
幾名閣臣跟著紛紛出聲附和。
他們就是士紳中的一員,並且是最頂尖的那一撮。
無論是出於自身的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都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葉正德的做法。
他們心知肚明,葉正德沒這個膽子,幕後指使者正是雲逍。
關係到士紳的根本利益,別說是雲逍子,就是天王老子都不好使。
閣臣們主張追責葉正德,不過是幌子,真正目標是衝著雲逍去。的
崇禎如今的城府比以前深多了,暫時沒有表態,隻是看了溫體仁一眼。
“臣以為,葉正德為賑濟災民,向催收拖欠錢糧,於理於法,都無過錯。”
“生員衝擊官署,甚至重傷朝廷命官,其行徑極其惡劣,與謀逆無異,理應嚴懲。葉正德身為鬆江知府,所作所為,亦無過錯。”
“多年以來,朝廷對士紳恩寵有加,他們卻枉顧國法,藐視朝廷。臣以為,不僅要讓士紳知道陛下的‘恩’,還要讓他們體會朝廷的‘威’。”
“恩威並濟,方能彰顯朝廷威嚴,讓國家安定!”
溫體仁哪能猜不透崇禎的心思。
隻要是關係到雲真人,站到他這一邊,絕對不會站錯隊。
至於會不會因此得罪天下的官員、士紳……他們能給溫大人首輔這個位子?靠他們,大明非得亡國。
除了薛國觀等極少數人沉默不語,其他大臣紛紛駁斥溫體仁。
什麽‘天子與士大夫共天下’,什麽‘士紳是國家根基,士紳離心,將有亡國之虞’。
一個個都是憂國憂民,正氣凜然。
“此事,再議吧!”
崇禎並未下定論,神色平靜,看不出喜怒。
溫體仁卻是清楚,陛下此時已經拿定了主意,心中頓時大定。
“王承恩的奏疏中,倒是還提到了一件大好事。”
崇禎接著將高產水稻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秘法,跟閣臣們說了。
大臣們全都驚呆了,難以置信地看著崇禎。
溫體仁第一個反應過來,當堂跪下,向崇禎大聲道賀:“恭喜陛下,賀喜陛下,若是雲真人的仙法成真,大明將再無餓死之百姓,國家也再不愁賦稅,從此國富民強,中興在即!”
崇禎笑得沒了眼睛,隻剩牙齒。
閣臣們紛紛道賀。
剛才那些提議嚴懲葉正德的閣臣,心裏泛起了嘀咕。
看陛下的樣子,顯然是站在雲逍子那邊,這可如何是好?
然而轉念一想,雲逍子與全天下官員、士紳作對,這次即使是陛下,也不得不低頭。
此時即使拂了陛下的心思,那又如何?
等議事完畢,大臣們各自離去。
崇禎的臉色頓時陰沉下來,神情間,盡是殺意。
“江南士紳,謀害了皇兄,又妄圖加害於朕!”
“朕,這次又豈能放過你們?”
“立國之初,太祖加重賦於江南,遭到士紳極力反對。屠刀之下,人頭滾滾落地,最終還有誰敢反對?”
如果不是王承恩在奏疏中,特意提到雲逍所說的那兩句話,以崇禎的性格,無論如何也沒有那個決心,對江南士紳下死手。
大明之所以到了如今這行將就木的地步,究其根源,是國家的體係出了問題。
朝堂上,被文官把持。
而在地方,則是完全由士紳把持,皇權不下鄉,甚至是不下縣。
如今的大明皇帝,其實是孤家寡人,吃喝拉撒,都要仰仗那些文官士紳,這些人才是國家的實際統治者和獲利者。
如今的官員士紳,隻能感受到“恩”,卻感受不到“威”,隻要不造反當皇帝,誰都奈何不得。
“叔父,未免太小看朕了!”
“即使江南士紳沒有謀害皇兄,加害於朕,為了江山社稷,也必須根除江南積弊。”
“如今叔父親自在江南主持,朕若是退縮,豈不愧為天子,以後又有什麽麵目去見叔父?”
崇禎自然清楚,雲逍特意提到鉛中毒的事情,就是擔心自己反悔,不由得搖頭一笑。
叔父教誨了這麽長時間,要是還沒有任何長進,還有什麽資格當這大明的至尊?
太祖殺得,朕為何殺不得?
這一次,就學一學太祖,配合叔父,在江南掀起一場血雨腥風,換來大明的長治久安。
思索良久,崇禎心中再無疑慮,就等那些江南士紳入京了。
其實在崇禎的心裏,江南士紳鬧事的事情,遠不如另外一件事情重要。
崇禎叫來隨堂太監,問道:“有新的消息沒有,雲昊乘坐的船隻,已經到了哪裏?”
隨堂太監答道:“回稟萬歲爺,由於雲昊所乘船隻沿著海岸而行,因此耗時較多,加之近期風暴頻發,因此航速更慢,此時才到山東沿海一帶。”
“雲昊,朕該如何待你?”
崇禎揉了揉眉頭,腦袋卻越發有些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