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日報》上的消息,各地的百姓聽了,剛開始多半是不信的。


    八錢銀子一石米,在弘治年間倒是有過這個價格。


    可自弘治以後,就沒有低過一兩一石的。


    如今市麵上的米,更是八兩銀子一石都買不到。


    現在突然降的這麽厲害,誰敢相信?


    可接下來數日,由官府出麵組織,直接向百姓不限量出售糧米。


    米價,就是八錢一石。


    百姓們無不雀躍,自此人心大定。


    而那些糧商卻是欲哭無淚,甚至跟王常生那樣跳江投河的,也是不在少數。


    隨著百姓買到了低價糧,各地迅速歸於平靜。


    士紳和富商們,卻是惶惶不可終日。


    先是席氏被查抄,罪名是勾結水匪,劫掠商船,並且有實錘,洗都洗不清。


    洞庭商幫倒是沒被查抄,卻被重罰十萬兩白銀。


    還有一件震動江南的大事。


    浙直總督官署以向不法糧商提供庇護為由,查封了魏國公的私地白鷺洲。


    然後又以為商賈隱漏課稅為由,向魏國公追索課稅。


    數目有點大。


    從弘治年間開始,魏國公就在白鷺洲設碼頭,為商賈中轉貨物開始算起,前後一百五七年的時間。


    所有脫逃的課稅,算算有多少?


    南京戶部算了一筆賬,竟然高達一千五百多萬兩!


    這是一百多年來,幫商賈逃避的課稅。


    魏國公府真正從商賈手中賺的銀子,自然沒有這麽多。


    可偏偏全都算到魏國公府頭上。


    魏國公府日進鬥金,可開銷也大,哪裏拿得出這麽多銀子?


    把國公府以及名下的產業賣了,差不多能湊出這麽多的銀子。


    據說魏國公徐弘基聽到消息後,氣得當場吐血,連夜派人送奏折前往京師。


    這件事傳開之後,士紳們全都老實了,繳納課稅變得積極踴躍起來。


    就連那些頂尖的世族豪紳,這次吃了大虧,也全都安靜了下來,似乎就此忍氣吞聲,任由官府宰割了。


    接下來數日,秋雨綿綿。


    薛國觀、範景文以及南京戶部的馬尚書,一行冒雨到南京附近的州縣微服私訪。


    看到各地全都趨於穩定,士紳們爭先恐後地繳納往年拖欠的錢糧賦稅,薛國觀等人讚歎不已。


    “一場狂風暴雨,就這麽被雲真人輕描淡寫地化解了,順帶讓士紳和富商們吃了一次大虧。”


    “雲真人這手段,本官都不知道該怎麽來形容了。”


    薛國觀讚不絕口。


    範景文笑道:“還順帶懲治了魏國公,江東門以後再也不會有脫逃課稅的事情了,朝廷又堵上了一個賦稅漏洞。謫仙之能,我輩凡夫俗子,也隻能是望而興歎了!”


    馬尚書好奇地問道:“不知道向魏國公追索那麽多的銀子,陛下會不會答應。”


    薛國觀和範景文相視一笑。


    皇帝陛下以前窮得叮當響,想銀子都想瘋了。


    查抄了晉商和河南縉紳之後,國庫雖說充實了一些,可哪個皇帝會嫌銀子多?


    魏國公是大明一等一的勳貴,皇帝不好直接向他下手,免得激起勳貴們的強烈反彈。


    現在被雲逍子揪住了小辮子,給皇帝了再好不過的借口,他又怎麽會錯過?


    馬尚書一陣感歎。


    他這南京戶部尚書,以前沒少跟魏國公徐弘基在一起廝混。


    如今魏國公倒了大黴,有心想說幾句好話都不敢。


    不過與保國公朱國弼相比,魏國公算是不錯的了。


    好歹爵位、腦袋都還在不是?


    馬尚書接著不解地問道:“往常的米價是一兩銀子一石,雲真人這次讓江右商幫出售的糧米,為什麽隻要八錢銀子?一百萬石啊,這要少收入多少銀子?”


    “雲真人早有考慮,這可不是銀子的問題。”


    薛國觀麵露敬佩之色,向馬尚書一番解釋。


    這次江右商幫在江南銷售的一百萬石糧食,官府不收一文課稅。


    再加上前些日子,暗中高價拋售了一批糧食,江右商幫大賺了一筆。


    因此雲逍讓江右商幫,以八錢銀子一石的低價出售給百姓,不僅不虧,反倒還賺了不少。


    前些日子糧價暴漲,百姓也跟著受損。降下來的這二錢,正是用以補貼百姓。


    範景文說道:“用雲真人的話來說,這叫做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雲真人仁德,古之聖賢不及啊!”


    “雲真人高風亮節,下官佩服的五體投地。”


    馬尚書臉上讚歎,心中卻是不以為然。


    白花花的銀子,就這麽撒了出去,簡直是太敗家了。


    同時這位馬尚書心裏,也是暗自慶幸不已。


    前幾天,糧價暴漲,各地出現騷亂,南直隸很多官員坐不住了,在士紳的鼓動下,向京城上書彈劾雲逍子。


    也有人試圖說服馬尚書,他想到雲逍的狠辣手段,最終還是打消了念頭。


    現在看來,自己還真是無比的英明。


    這時,不遠處傳來一陣打罵、哭喊聲,將幾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去。


    原來是一名潑皮無賴,正在毆打一名孩童。


    這孩童挎著一個布包,裏麵裝滿了《大明日報》,看來是一個報童。


    薛國觀大怒,上前去厲聲嗬斥。


    那潑皮見薛國觀這邊人多,放開那報童,罵咧咧地而去。


    薛國觀上前扶起報童,一番詢問之後,神色變得凝重起來。


    原來這幾天,經常有報童被毆打,報紙也被付之一炬。


    甚至本縣的報紙分銷點,前天還被燒過一次。


    薛國觀和範景文對視一眼,意識到事情顯然不是那麽簡單。


    如今的《大明日報》,已經成了朝廷的喉舌,掌控輿論、引導民意,漸漸有了替代士紳的趨勢。


    此時有人對報紙分銷點和報童下手,用意不言自明。


    再聯想到前些日子汙蔑雲真人的謠言,二人都有些擔心起來。


    “去查一查,看其他地方是什麽狀況。”


    薛國觀立即吩咐下去,然後一行打道回南京。


    出了縣城,薛國觀坐在馬車中睡著了。


    迷迷糊糊之中,有童謠從田間傳來。


    薛國觀聽了幾句,頓時一個激靈,瞬時睡意全無。


    “天雨綿,民起怨,江南地,事必變。”


    “掐一掐,算一算,謫仙隻有一月半。”


    ……


    薛國觀的腦海中,立即浮現了曆史上幾首著名的童謠。


    “千裏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定諤的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定諤的虎並收藏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