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孫元化興奮的樣子,雲逍搖頭一笑。


    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又被自己給裝到了。


    其實在1850年以前的滑膛炮時代,鑄炮技術一直都沒有太大的發展。


    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的時候,英吉利的船炮與蟎清炮台的大炮對決。


    二者的差距,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誇張,更不可能是什麽降維打擊。


    英吉利軍隊也並非是影視劇中描寫的那樣,對蟎清的火炮視同無物,嗤之以鼻。


    恰恰相反。


    他們反倒是頗為畏懼,驚呼蟎清火炮“猛烈”“曆害”等字句,在他們的記載中屢屢可見。


    並稱讚蟎清的許多火炮“都是造得很好的”,尤其是銅質大炮。


    當然了,這並不否認蟎清鑄造火炮的工藝,要比西方粗糙。


    世界大炮發展,之所以遲滯兩百多年,原因很簡單。


    鋼材冶煉,達不到融化澆築溫度。


    沒有鑄炮用的鋼材,怎麽提高鑄炮水平?


    另外也沒有大型的機械加工設備,因此無法鍛造鋼材,也就不可能有鍛鐵炮。


    這兩百多年的時間,一直使用都是鐵鑄技術。


    對,就是用鐵水澆築的方式。


    一直到1870年後,工業規模煉鋼法出現,鋼的成本大幅度下降,這時候才開始使用鍛造鋼管。


    鋼鐵工業,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發展起來的。


    雲逍這個理工狗,短時間內也不可能弄出後世的炮鋼。


    材料受限,大炮的威力,隻能取決於鑄造工藝。


    大明現在使用的泥型鑄炮法,一直延續到蟎清統治時期。


    到道光年間,嘉興縣丞龔振麟以鐵代土,先用泥型翻製鐵範,再用鐵範鑄炮。


    這種方法的好處很多。


    泥模鑄造法的模具都是泥做的,隻能一次使用。


    鐵模卻可以重複使用,最多可使用一百次,如此就省去了製模時間。


    且鐵模遠比泥模光滑,製成大炮,拆去模具後,炮身自然也光滑幹淨,不需修飾。


    因此鐵模炮大大提高了鑄炮效率。


    後世很多穿越明末的小說,都喜歡用這個辦法,以便能快速裝備軍隊。


    然而雲真人這個理工狗卻十分清楚,這個方法有個最致命的缺陷,根本就不可行。


    鐵模鑄炮從泥模鑄炮的一模一炮,變成了一模多炮,大大提高了鑄炮效率,節約了成本。


    但由於鐵模導熱快,鑄件冷凝快,導致鑄成的大炮都是白口鐵。


    白口鐵性脆,在發射過程中會產生裂紋,甚至有可能會炸膛。


    大明的鐵礦石硫含量高,再使用鐵模鑄炮,無異是雪上加霜,鑄成的大炮就更不堪用了。


    在曆史上,鐵模鑄造法也隻是曇花一現。


    根本不可能像網文中吹噓的那樣大行其道,甚至是超越西方。


    於是雲逍毫不猶豫就放棄了鐵模鑄造法。


    而是選取西方後來采用,並一直延續到後世的砂型鑄造法。


    這種生產工藝則相對簡單,生產周期也大幅減少,成品率更高。


    即便到了後世,很多汽車零部件都會用到砂型鑄造。


    (具體操作就不講了,有興趣的可以去查一查,免得水字數)


    至於內模水冷法,又叫羅德曼鑄炮法,是老米南北戰爭時期一名叫羅德曼的軍官發明的。


    這種方法也十分簡單。


    采用中空的模型,並在其中導入冷卻水,可使鐵質炮管自內向外凝固。


    用這種方法所鑄的大炮,可以大幅加快鑄炮速度,並降低廢品率。


    更重要的是,可以大幅提升炮管壽命,耐用程度可達到先前的五倍至數十倍。


    因此可以將大炮鑄造的超級大,老米的508mm巨型岸防炮了解一下?


    砂型鑄造法和內模水冷法,在後世依然廣泛運用於工業,雲逍即使不懂造炮,也知道這兩種方法。


    二者相結合,無疑是整個滑膛炮時代最高的鑄炮工藝。


    沒有之一。


    孫元化是造炮的大行家,自然清楚其中的好處。


    他說‘大明的大炮無敵於天下’,絕非是誇大。


    要知道,這可是兩百多年後的工藝!


    “單是提高鑄炮工藝,還遠遠不夠,最為重要的還是炮製!”


    雲逍想到鴉片戰爭中,中英大炮對決的慘敗,鄭重地提醒孫元化。


    中英鴉片戰爭時期,中英之戰多數是英軍戰船與清軍炮台之間的對壘,火炮搏殺是唯一的作戰方式。


    蟎清之所以一敗塗地,最重要的原因,是火炮手工化不敵標準化。


    清軍的火炮都是手工製作的,因此參差不齊。


    就是同一類型的火炮,尺寸都有明顯的偏差。


    而且火炮的戰術分工也不明確,嚴重影響火炮的精度和威力。


    英軍火炮製作已實行了標準化、製式化,適合陸戰、海戰、攻城戰和山地戰等戰術用途,整體水平明顯高於清軍火炮。


    英軍火炮注重以用途配套,射程與殺傷力遠近兼顧,所以射程、射速、射擊精度、機動性等明顯高於清軍。


    這些火炮技術與性能的差異,對戰爭勝負的影響是致命的。


    因此雲逍很清楚,單是發展造炮工藝,還是遠遠不夠的。


    隻有走上標準化、製式化,這樣才能走上真正的科學發展之路。


    “謹記雲真人教導!”


    孫元化當然清楚,雲逍所說的‘炮製’對炮兵發展的重要性。


    其重要意義,甚至超過火炮鑄造工藝。


    此刻孫元化滿心的傲氣早就化作了烏有,除了敬佩,還是敬佩。


    “給你半年時間,招募工匠,籌建鑄炮工廠,試製新式火炮。”


    “要錢,給你銀子,要人,給你人!”


    “半年後,我要看到新式火炮,一年內要裝備到薊遼軍隊中。”


    “三年內,至少要造出千門大炮!”


    “能否做到?”


    雲逍盯著孫元化,沉聲說道。


    孫元化仔細想了想,斷然說道:“三年千門大炮太少,至少……三千門!”


    他粗略地計算了一下。


    隻要不缺銀子、人手,以雲逍給的鑄炮方法,一年鑄造千門大炮,的確不是什麽問題。


    “事成之後,我向陛下為你請功,青史之上也將有你之名!”


    雲逍長身而起。


    想到上千門火炮洗地的場麵,他也不禁有些激動起來。


    忍不住想要吟詩一首。


    大炮開兮轟他娘,威加海內兮回家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定諤的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定諤的虎並收藏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