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寺位於吳淞口,始建於唐天寶年間,曾是江南名刹,規模最大時,寺房高達五千多間。


    隨著上海港的沒落,加之朱明王朝限製佛教,此時的青龍寺,早就不複往日風光。


    雲逍一行在青龍寺中用了齋飯,然後來到禪房休息。


    禪房中沒有椅子、凳子,雲逍盤坐在蒲團上,感到渾身的不自在。


    在一旁服侍的柳如是見了,忍不住抿嘴笑了,他有時候不像是道士,反倒像是孫猴子。


    青龍寺的僧人端來茶水,柳如是準備取來嚐一口,當然不是要品嚐茶水,而是防止有人伺機下毒。


    雲逍搶先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然後他低聲說道:“我的命沒那麽金貴,更不用自己的女人為我試毒。”


    雲真人當然怕死,可在這年頭,想要在茶水裏下毒……這是曆史文,又不是玄幻或是武俠,哪有什麽無色無味的毒藥?


    柳如是恨不得上前咬他一口,這個小男人,咋就這麽招人愛呢?


    李標等官員裝作什麽都沒看到,心中卻是暗笑,雲真人到底是年少,這種場合居然跟侍妾打情罵俏。


    雲逍放下茶盞,正要開口,乙邦才進來稟報,徐孚遠等鬆江士紳、富商前來求見。


    孫傳庭笑道:“鬆江府的富紳們,都坐不住了啊!”


    “上海港擴建,耗資巨大,朝廷根本拿不出這麽多的銀子,華允誠等外地商賈也吃不下,正是需要本地富紳投銀子進去。”


    “鬆江府的富紳,一個個精明似鬼,不見到利益,是不會輕易拿出銀子來投資。”


    “今日居然主動要投銀子,還是雲真人高明,描繪的廣闊藍圖,讓他們全都急紅了眼。”


    畢自嚴捋著胡須一陣大笑。


    “見到好處就上,哪有那麽容易?”


    雲逍一聲冷笑,朝乙邦才說道:“讓他們等著。”


    雲真人是財神爺,卻不是散財童子。


    大把賺銀子的機會,甚至是潑天的富貴都可以給。


    但是以前吞了國家、百姓的東西,得乖乖吐出來再說。


    這次可不光是要讓鬆江府的權豪勢族們,主動拿銀子出來投資。


    還要借此機會,徹底解決掉鬆江府的土地兼並問題。


    否則等日後上海縣成了大上海,整個鬆江府都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這些手握數萬、甚至是數十萬畝良田的豪強們,豈不是個個都成了尾大不掉的巨鱷?


    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情?


    “海事難辦吧?”


    雲逍見孫傳庭皮膚曬的黝黑,麵容清瘦。


    眸子卻是明亮而又有神,言談舉止幹練,曆史上的大明第一狠人,此時已經鋒芒畢露。


    雲逍也知道孫傳庭主持開海,承受的壓力巨大。


    大明此時隻在閩、粵、浙三地開設了三處關口。


    海事總督肩負重任,事情千頭萬緒。


    若不是孫傳庭能力出眾,行事又雷厲風行,手腕強硬,很難在短時間內能有這樣的成就。


    “多謝雲真人體恤。”


    孫傳庭拱手稱謝,然後主動提起之前的話題:“雲真人之前談及海關,與市舶司有何不同?”


    雲逍點點頭,“正要與你說這件事。”


    李標、畢自嚴、張國維等官員,以及夏允彝、黃宗羲等人,全都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聽著。


    大明開海之後,沿襲的還是宋元時期的市舶司,體製上明顯跟不上形勢,存在諸多的弊端。


    海外貿易日益蓬勃,最大的掣肘正是體製的落後。


    市舶司對外貿船舶的收稅形式,有舶腳、收市、進奉三種。


    舶腳,以船舶載重量收取進出口海稅,其實也就是的商船噸稅。


    這是港口來往商船的基礎稅收形式。


    收市,也就是對於一些剛需物資,到港後由市舶司收購,本質上是專買專賣。


    進奉,也就是朝貢貿易。


    大明的市舶司實行‘抽分製’。


    各國商人到大明的口岸互市,名義上都是向皇帝朝貢,要從貨物中抽取一部分當做貢品。


    以前是抽取貨物,如今變成征收稅銀。


    市舶司征稅,不僅沒有一個正常稅率,也沒有常設的交易市場。


    商船被抽解後的剩餘貨物,商人也無權直接出售,一律由市舶司招商發賣。


    整體而言,如今大明的市舶製度比宋元略有改進,卻依然是弊端重重。


    就拿這個‘抽分製’來說。


    這其中有多少可操作的空間?


    官吏又怎麽可能不上下其手?


    最終朝廷少收,甚至是征收不到稅銀。


    受到盤剝的商人,也沒有多大的賺頭。


    因此很多海商寧願冒險走私,也不願走合法的途徑。


    至於市舶司管理上的混亂無序,就更不必說了。


    大明現在開放海禁時間不長,還顯示不出關稅的重要作用。


    關稅,不僅關係到國家的主權和經濟利益,是國家稅收乃至國家財政的主要收入。


    更是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工農業穩定和發展。


    因此雲逍極為重視,今天特意給官員們上一課,引導大明的關稅,從最原始的市舶司向海關進化。


    “海關,不隻是改一個名字,而是從管理體製、征稅辦法,予以全麵的革新。”


    “首先,取消朝貢製度,任何商船,隻要不是違禁物品,都可以正常貿易,收取關稅即可。”


    “海關,隻負責行政管理和征收關稅兩件事務,不直接參與貿易,這是海關與市舶司的本質區別。”


    孫傳庭與畢自嚴點點頭。


    明明是打開國門做貿易,卻偏偏非得打著朝貢的名義,這不是死要麵子嗎?


    市舶司既征收關稅,又發賣商人的貨物,這就給官吏創造了盤剝海商的機會。


    將職能剝離開來,就可以杜絕官吏與牙商的勾結,保護海商的利益。


    隻要有利可圖,海商們自然不會冒著殺頭的風險去走私。


    朝廷的財稅也因此有了保障。


    雲逍接著娓娓道來:“海關的職能,也比市舶司更為細化、優化。”


    “將海關分為征稅和海務兩大部門。”


    “海務,負責船政和港務事宜。”


    “征稅,分為處理商人報關、征稅(內班),巡水緝私(海班),以及查驗過關商貨(外班)。”


    孫傳庭聽著聽著,眼睛漸漸亮了起來。


    這樣的職能劃分,可比市舶司要精細而又高明多了。


    這難道也是科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定諤的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定諤的虎並收藏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