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3章 開中河,兩全其美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 作者:薛定諤的虎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雲逍沒有作答,反問道:“你的主張呢?”
國師是太極高手……張九德心中早有腹案,果斷地答道:“下官主張,避黃通運!”
接著又加重語氣補充道:“必須是避黃通運!”
雲逍笑了笑,“理由呢?”
張九德胸有成竹地陳述了自己的理由。
借黃行運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
那是禿子都上的虱子,明擺的事情。
在大明之前,運河需要借助黃河,行駛500裏的河道。
而經過大明治理之後,需要借黃河水道200裏,縮短了大半。
可也千萬不要低估這200裏,所帶來的危害。
黃河一旦泛濫,就會危及運河,漕運也就斷了。
漕運就是大明的經濟動脈,動脈阻斷,後果可想而知。
萬曆之後,由於黃河經常泛濫,漕運每隔兩三年都會斷上一回。
這樣的頻率,雖然沒女人的月事來的勤,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比巨大。
借黃行運,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
漕船在黃河河道上,需要逆流而上。
其中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每艘漕船,北上至少需要花40多兩銀子,雇20多個纖夫,用兩個月時間,才能走完這段航程。
如果遇到風浪,船沉糧失人亡的事故不可避免。
兩百多年下來,白白耗費了多少銀子?
又累死多少纖夫,損失了多少漕糧、漕船?
當然了,避黃通運也不是萬全之策,同樣存在弊端。
一名布政司的官員當場提出質疑:“避黃通運,需要引河入海,該怎麽走?”
“這又要讓黃淮多少州縣,置於大河水患之下?”
這人是河南布政司左參政杜希顯,籍貫淮安府。
他的質疑,絕不是沒有道理。
讓大運河避開黃河,這就需要將黃河重新疏浚入海。
不僅工程浩大,還要讓黃河再次改道,疏導入海。
黃淮地區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涉及到的百姓可不是一戶兩戶,而是千家萬戶。
杜希顯自然要為自己的家鄉發聲。
“你繼續說,怎麽個避黃通運法?”
雲逍朝杜希顯擺擺手,示意張九德繼續說下去問。
張九德不假思索地說道:“開下河!”
“取地圖來!”
雲逍當即讓人取來一份地圖。
張九德用筆在地圖上,標記出一條黃河入海路線。
他的意圖很簡單。
就是將後世蘇北地區的下河,一直開挖延伸至大海,由此引導黃河入海。
這樣的好處,就是大幅縮減了運河借道黃河的長度。
“不妥!”
“張大人閉門造車,不知地理,此舉斷無可行之理!”
杜希顯大聲反對。
他曾在蘇北當官,因此熟知當地的地理山川。
“張大人大概不清楚,下河經過之地,是江淮之間最低窪的地區。”
“開下河,工程浩大,勞民傷財!”
“一旦黃河發大水,洪水就會積蓄在這低窪之地,無法排泄入海,反倒會禍害地方啊!”
“張大人的開下河方案,絕不可行!”
張九德沒有經過實地勘察,還真不知道,蘇北地區的山川地貌具體是個什麽情況。
被杜希顯這麽一說,當即麵紅耳赤。
本打算推行自己的治河理念,順便在國師麵前顯擺一下自己的能力。
沒想到丟了這麽大的臉!
薛國觀搖頭說道:“開下河,顯然是行不通,看來也隻有繼續借黃行運了。”
“不,薛閣老還是沒能領悟我的意思!”
“我要的是一勞永逸,徹底根除黃河之患,而不是小修小補!”
“借黃行運,做不到一勞永逸,也隻有避黃通運,才能永絕後患!”
雲逍擺擺手,否定了薛國觀的意見。
“望國師憐憫江淮百姓!”
杜希顯上前跪下,言辭懇切。
其他河南官員,都沒有作聲。
一方麵是百姓,一方麵是漕運,關乎國家利益。
在國家利益麵前,犧牲一下百姓,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自古以來,朝廷遇到事情,不都是苦一苦百姓嗎?
國師的決定,似乎並沒有錯。
可如此一來,國師愛惜百姓的名聲,怕是要毀於一旦。
“按照杜大人所言,開下河的確不是什麽好主意,還請國師三思!”
張九德倒是個務實的。
知道自己的方案有問題,於是連自己都給否了。
雲逍笑道:“我說了要開下河嗎?”
張九德一怔,“不開下河,那從哪裏開河道,引河入海?”
“開中河!”
雲逍拿筆在地圖上重新畫了一條線,斷然而道。
運河中段,即將進入山東境內,有一條專門用於運輸修築河堤物資的小河。
雲逍所謂‘開中河’,就是疏浚、擴建小河,形成上接山東來的河流,下達大海的新運河。
“開中河?”
張九德聽了雲逍的解釋,相當失禮地趴在桌案上,死死地盯著地圖。
“若是這條新運河修成,上,接山東諸山來水,中,可以行運漕船,下,可以灌溉下河7州、縣田地。”
“若遇到黃淮並漲,可把下河地區的漫水分泄入河,共同歸海。”
“如此一來,幾乎完全避開了黃河淤積地區,大大減少了運河和黃河的共用河道。”
“容我算算……開中河後,運河隻需要借黃河水道……不足10裏,頂多也就是個七八裏!”
張九德越說越是興奮。
最後一拳砸在地圖上,大聲叫道:“好一個開中河!”
雲逍摸了一下臉頰,不滿地說道:“你的口水噴我臉上了!”
薛國觀喝道:“張成仲,國師麵前,休得失禮!”
“國師恕罪!”
張九德連連道歉,卻興奮不減:“下官實在是興奮難耐,不足十裏,從兩百多裏,縮短到不足十裏啊!”
官員們當然清楚,縮短這麽短的距離,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黃河對大運河的威脅,降低到幾乎為零的程度。
同時也意味著,漕運的成本大幅縮減,從十成下降到一成。
更是意味著,那麽多的纖夫、漕工,再也不用遭受那樣的艱辛。
並且還完美地解決了漕運和地方的矛盾,反倒造福地方百姓。
簡直不要那麽完美!
不是說天下難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怎麽到了國師這裏,難題解決了,還變成了大好事?
雲逍搖頭一笑。
實在慚愧,又剽竊治水大神陳潢了。
國師是太極高手……張九德心中早有腹案,果斷地答道:“下官主張,避黃通運!”
接著又加重語氣補充道:“必須是避黃通運!”
雲逍笑了笑,“理由呢?”
張九德胸有成竹地陳述了自己的理由。
借黃行運的弊端,實在是太多了。
那是禿子都上的虱子,明擺的事情。
在大明之前,運河需要借助黃河,行駛500裏的河道。
而經過大明治理之後,需要借黃河水道200裏,縮短了大半。
可也千萬不要低估這200裏,所帶來的危害。
黃河一旦泛濫,就會危及運河,漕運也就斷了。
漕運就是大明的經濟動脈,動脈阻斷,後果可想而知。
萬曆之後,由於黃河經常泛濫,漕運每隔兩三年都會斷上一回。
這樣的頻率,雖然沒女人的月事來的勤,造成的損失卻是無比巨大。
借黃行運,還有一個更大的弊端。
漕船在黃河河道上,需要逆流而上。
其中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每艘漕船,北上至少需要花40多兩銀子,雇20多個纖夫,用兩個月時間,才能走完這段航程。
如果遇到風浪,船沉糧失人亡的事故不可避免。
兩百多年下來,白白耗費了多少銀子?
又累死多少纖夫,損失了多少漕糧、漕船?
當然了,避黃通運也不是萬全之策,同樣存在弊端。
一名布政司的官員當場提出質疑:“避黃通運,需要引河入海,該怎麽走?”
“這又要讓黃淮多少州縣,置於大河水患之下?”
這人是河南布政司左參政杜希顯,籍貫淮安府。
他的質疑,絕不是沒有道理。
讓大運河避開黃河,這就需要將黃河重新疏浚入海。
不僅工程浩大,還要讓黃河再次改道,疏導入海。
黃淮地區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影響,涉及到的百姓可不是一戶兩戶,而是千家萬戶。
杜希顯自然要為自己的家鄉發聲。
“你繼續說,怎麽個避黃通運法?”
雲逍朝杜希顯擺擺手,示意張九德繼續說下去問。
張九德不假思索地說道:“開下河!”
“取地圖來!”
雲逍當即讓人取來一份地圖。
張九德用筆在地圖上,標記出一條黃河入海路線。
他的意圖很簡單。
就是將後世蘇北地區的下河,一直開挖延伸至大海,由此引導黃河入海。
這樣的好處,就是大幅縮減了運河借道黃河的長度。
“不妥!”
“張大人閉門造車,不知地理,此舉斷無可行之理!”
杜希顯大聲反對。
他曾在蘇北當官,因此熟知當地的地理山川。
“張大人大概不清楚,下河經過之地,是江淮之間最低窪的地區。”
“開下河,工程浩大,勞民傷財!”
“一旦黃河發大水,洪水就會積蓄在這低窪之地,無法排泄入海,反倒會禍害地方啊!”
“張大人的開下河方案,絕不可行!”
張九德沒有經過實地勘察,還真不知道,蘇北地區的山川地貌具體是個什麽情況。
被杜希顯這麽一說,當即麵紅耳赤。
本打算推行自己的治河理念,順便在國師麵前顯擺一下自己的能力。
沒想到丟了這麽大的臉!
薛國觀搖頭說道:“開下河,顯然是行不通,看來也隻有繼續借黃行運了。”
“不,薛閣老還是沒能領悟我的意思!”
“我要的是一勞永逸,徹底根除黃河之患,而不是小修小補!”
“借黃行運,做不到一勞永逸,也隻有避黃通運,才能永絕後患!”
雲逍擺擺手,否定了薛國觀的意見。
“望國師憐憫江淮百姓!”
杜希顯上前跪下,言辭懇切。
其他河南官員,都沒有作聲。
一方麵是百姓,一方麵是漕運,關乎國家利益。
在國家利益麵前,犧牲一下百姓,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自古以來,朝廷遇到事情,不都是苦一苦百姓嗎?
國師的決定,似乎並沒有錯。
可如此一來,國師愛惜百姓的名聲,怕是要毀於一旦。
“按照杜大人所言,開下河的確不是什麽好主意,還請國師三思!”
張九德倒是個務實的。
知道自己的方案有問題,於是連自己都給否了。
雲逍笑道:“我說了要開下河嗎?”
張九德一怔,“不開下河,那從哪裏開河道,引河入海?”
“開中河!”
雲逍拿筆在地圖上重新畫了一條線,斷然而道。
運河中段,即將進入山東境內,有一條專門用於運輸修築河堤物資的小河。
雲逍所謂‘開中河’,就是疏浚、擴建小河,形成上接山東來的河流,下達大海的新運河。
“開中河?”
張九德聽了雲逍的解釋,相當失禮地趴在桌案上,死死地盯著地圖。
“若是這條新運河修成,上,接山東諸山來水,中,可以行運漕船,下,可以灌溉下河7州、縣田地。”
“若遇到黃淮並漲,可把下河地區的漫水分泄入河,共同歸海。”
“如此一來,幾乎完全避開了黃河淤積地區,大大減少了運河和黃河的共用河道。”
“容我算算……開中河後,運河隻需要借黃河水道……不足10裏,頂多也就是個七八裏!”
張九德越說越是興奮。
最後一拳砸在地圖上,大聲叫道:“好一個開中河!”
雲逍摸了一下臉頰,不滿地說道:“你的口水噴我臉上了!”
薛國觀喝道:“張成仲,國師麵前,休得失禮!”
“國師恕罪!”
張九德連連道歉,卻興奮不減:“下官實在是興奮難耐,不足十裏,從兩百多裏,縮短到不足十裏啊!”
官員們當然清楚,縮短這麽短的距離,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黃河對大運河的威脅,降低到幾乎為零的程度。
同時也意味著,漕運的成本大幅縮減,從十成下降到一成。
更是意味著,那麽多的纖夫、漕工,再也不用遭受那樣的艱辛。
並且還完美地解決了漕運和地方的矛盾,反倒造福地方百姓。
簡直不要那麽完美!
不是說天下難有兩全其美的事情嗎?
怎麽到了國師這裏,難題解決了,還變成了大好事?
雲逍搖頭一笑。
實在慚愧,又剽竊治水大神陳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