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人維護衍聖公府,並非真的是忠於自己的信仰。


    而是維持固有的秩序,以及秩序給他們帶來的權勢、利益。


    今日過後,衍聖公府算是徹底臭了,臭不可聞的那種。


    再繼續將衍聖公府,當做是‘聖人門第’,以及儒學旗幟,顯然是不合適了。


    可一旦失去了這麵旗幟,原有的秩序就會被破壞,進而危及自身利益。


    這是很多官員、讀書人們不願看到的事情。


    可他們卻沒有想到,砍倒一麵旗幟,可以重新樹一麵啊!


    聖人後裔,可不隻有以曲阜為代表的北孔。


    還有以衢州孔氏為代表的南宗。


    並且這一支,原本就是孔氏主脈。


    論口碑,南孔可要比北孔好多了。


    南宋滅亡之際,族人寧願背著孔子雕像,逃進深山老林隱居,也不願奉迎蒙元蠻夷。


    追隨南宋小皇帝崖山跳海殉國的孔氏族人,也不在少數。


    單論氣節,南孔甩北孔幾條街。


    自元朝到現在,經過三百多年的發展,北孔和南孔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北孔更注重傳承……好吧,也就是守著孔府、孔廟,一門心思想著怎麽保住榮華富貴。


    而南孔以教為任,世為書院山長,注重教化百姓,傳播儒學,在南方聲望卓著。


    而南宗族人當中,做官的人很多,比如現在的禮部尚書孔貞運。


    北孔雖然號稱正宗,衍聖公更為被尊為文官之首,卻沒有實際的權力,族人中當官的也不多。


    廢北孔,恢複南孔為正宗,可謂是兩全其美的大好事!


    百官和眾多儒生議論紛紛。


    有人反對,有人支持。


    更多的人則是在盤算著,這樣做會有什麽樣的後果,對自己有什麽好處。


    “鄭莊公的分化計,被國師用的爐火純青啊!”


    李標捋著白須,發出一聲讚歎。


    “次輔大人何出此言?”


    站在李標身側的畢自嚴好奇地問道。


    這次的事情很明顯,孔衍植妄圖挑唆天下讀書人,逼宮皇帝,反噬國師。


    國師暗中運籌帷幄,扳倒孔衍植,順帶將衍聖公府連根拔起。


    立南孔位正宗,不過是打擊北孔的手段,怎麽就扯到鄭莊公的分化計?


    “國師若是直接廢衍聖公府,必定會遭到天下人群起反對,即使陛下力挺此事,也不得不做出退讓。”


    “國師提議廢北立南,反正都是聖人後裔,立哪個為正宗,都不是不可以接受。”


    “並且國師的這一提議,還會受到南人的支持,誰反對,就會受南人攻訐,而國師則可以退居後方,坐享其成。”


    “南北宗相爭,不管誰最後勝出,儒門都不再是鐵板一塊,最終得利的就是國師推行的科學。”


    李標的一番解釋,讓畢自嚴恍然大悟。


    國師這是弄了一個‘南北榜’,引起讀書人內訌啊!


    果然如李標所料。


    很多官員、儒生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紛紛表態。


    出身南方的,多數讚同雲逍的提議。


    禮部尚書孔貞運的態度,自不必說。


    溫體仁舉雙手讚成,不光是因為這是雲逍的提議,還因為他是浙江湖州人氏。


    劉宗周也當場表態……劉大儒是浙江紹興人氏。


    很多北方的官員和讀書人提出反對,不過反對的聲音遠不如南人那麽強烈。


    主要是衍聖公府在山東這麽多年,根本就沒幹過什麽好事,更沒有給讀書人帶來任何好處。


    反倒是官員不停地給孔府擦屁股。


    支持他做什麽?


    眼看雲逍的提議,得到一邊倒的支持,孔衍植兩眼一黑,一頭栽倒在地上昏死了過去。


    “依國師所言,責成內閣、禮部商議,提交廷議!”


    崇禎一錘定音。


    孔府北支就此成為了曆史。


    雲逍站了出來,準備為這次的風波畫上句號。


    “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


    “孔聖,於華.夏為保民開化之宗。”


    “世無孔子,憲.章不傳,學術不振,則國淪戎狄而不複,民陷卑賤而不升。”


    這番話,讓很多人連連點頭。


    國師雖然對衍聖公府看不順眼,對孔聖卻是極為推崇的。


    “文化興,則國興,文化亡,則國亡!”


    “儒家,乃華.夏的核心正統文化,沒有儒家,就沒有此時的華.夏!”


    “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雲逍義正辭嚴,內心也是這樣的理念。


    後世有很多噴子,還有很多居心不良之徒,為了那16億就開始挖祖墳,口口聲聲說,華.夏之所以落後於列強,都是儒家害的。


    純特麽的扯淡!


    沒有共同的文化、精神,漢人就是一盤散沙。


    九州大地就會跟歐邏巴一樣,分裂成很多小國,還談什麽富強?


    如果沒有儒家,佛教將會淩駕儒道之上,主宰國人的思想……有幾個信佛的國家是強國?


    “國師又為何推行科學,削弱儒學?國師豈不是口是心非?”


    一名官員大聲叫道。


    雲逍忍不住笑了,“原來是劉講官,今天怎麽不稱我為‘國妖’?”


    開口之人,正是東宮講官劉理順。


    所有人都為劉理順捏了一把汗。


    劉理順昂首說道:“若是國師一心罷儒,下官依然會那麽稱呼。”


    官員們暗自搖頭。


    錦衣衛的詔獄。都改不掉他的嘴硬。


    這貨還真是頭鐵啊!


    “在蘇州金涇湖,我曾當眾陳述,科學即經世致用之學,也是儒學的一部分,今日不再贅述。”


    雲逍知道,今天必須打通讀書人的‘腦梗塞’。


    否則即使殺了孔衍植,扳倒衍聖公府,也難以徹底平息這場風波。


    “前幾日,有人衝擊清華園,反遭工人以及軍備學堂的生員攻擊。”


    “昨日,孔衍植率儒生近萬,氣焰滔天,至朝陽門,險遭百姓圍攻。”


    “我想問諸位,難道隻是百姓愚昧,圖小利而忘大義?”


    “又是什麽原因,讓黎民百姓與儒學,成為了對立?”


    讀書人中,有人麵紅耳赤,有人則是惱怒不已。


    能不能不揭人短處?


    “太祖驅除韃虜,恢複我漢人江山,儒學未建寸功。如今大明中興,依然不是儒學的功勞。”


    “是不是我們的儒學,出了什麽問題?”


    “諸位,深思之!”


    雲逍語重心長,諄諄善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薛定諤的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薛定諤的虎並收藏家侄崇禎,打造大明日不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