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林知道曆時走向,對金彥春留在靉陽也沒有提出反對意見,相反他認為這是培植朝鮮官員“親中派”的良好契機。因此他一改往日不溫不熱的態度,與金彥春接觸的逐漸多了起來。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表。


    嘉獎文書的最後也對其餘的官兵也各有封賞,因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贅述。總之靉陽標營這次上下皆大歡喜。


    張春念完嘉獎文書之後又拿出一份文書,這份文書是擴編文書。大意是靉陽標營屢立戰功可謂是精銳之軍。因此朝廷要增加官兵員額,由一千六百人直接增至三千二百人。新擴編的標營分為中軍、馬軍、步軍、炮兵、輜重五個部分。


    設遊擊將軍一員,統率標營,主戰守諸事;設守備一員,協助遊擊將軍管轄全營;設守備同知一員,主營中後勤諸事。營中設備禦官兩員,主軍機行走諸事(職能等同後世軍隊參謀長);又設中軍官兩員,掌旗牌、行伍、斥候、軍令諸事(職能等同後世軍隊參謀)。


    新編靉陽標營馬軍額定官兵六百人,設千總官一員統轄;下分甲、乙、丙三總,設把總三員;每總下轄兩哨,設哨官兩員;每哨百人,分為三隊;設隊官三員,下轄什長和伍長若幹,合計六哨。


    步軍額定兩千人,設千總官四員分管統轄;分前、後、左、右四總,設把總四員;每總下轄五哨,設哨官五員;每哨百人,分為三隊,設隊官三員,下轄什長和伍長若幹,合計二十哨。


    炮兵額定二百四十人,設把總一員統轄;下分三哨,設哨官三員;每哨八十人,分為兩隊,設隊官兩員;每隊四十人,下轄炮長、炮手等若幹。裝備紅夷大炮六門,佛郎機大將軍炮、二將軍炮各五門,合計十五門重炮。又裝備迅雷銃、虎蹲炮、抬槍等火器若幹,配備騾馬大車四十八輛。


    至於投石機、弩炮這些重武器的裝備和使用,由靉陽標營自行調配,朝廷不設定其編製。說白了就是有錢有人你就多造,沒錢沒人你也別管我要。


    中軍額定官兵一百六十人,含斥候(偵察兵)、旗牌(傳令兵)、行伍(警衛和糾察)等人員,設隊官四員帶領,統歸中軍官管轄。


    輜重隊額定官兵二百人,分為兩哨,每哨百人。設把總一員和哨官兩員。配騾馬大車若幹,統歸守備同知管轄。


    這個編製名義上是朝廷設的,簡直就是為楊林等人量身打造。其實是熊廷弼極力爭取的結果。


    明朝廷這次算是下了血本封賞靉陽標營全體將士,更是直接將其額定兵員數量翻了一番,新購置的紅夷大炮最先裝備。也沒有派來監軍太監。試問沒有那支明軍會受到這樣的青睞。而且除了多撥付三個月的正常軍餉外,還專門撥銀二萬兩用來賞賜全營官兵。不過這兩萬兩現在落到楊林手裏的才隻有一半,剩下的那一半被各衙門口用各種名義抽成走了,能給他們留一半已是額外開恩了。


    楊林對此也是苦笑,都說明朝上下腐敗透頂,那麽後來的滿清還好到哪裏去了?“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的說法不是杜撰。以此再往後的政權呢.......


    靉陽標營能受到如此優待,主要與萬曆皇帝對楊林的器重有關。老皇帝多年不上朝不假,但是不代表他不處理國事。本來薩爾滸之敗讓他的健康狀況持續惡化,可在得知楊林一係列扭轉局勢的戰績後,他感到心情極為舒暢。隨之身體也跟著好了起來。因此這位大明皇帝認為楊林是繼李成梁、李如鬆父子之後,老天送給他的另一員名將。再加上楊家父子戰死沙場為國盡忠,這讓他對楊林更是喜歡的不得了。否則也不能派人來給他畫像拿回去看。


    這種被大領導極為器重和喜愛的原因說不清也道不明,全國那麽多的文臣武將萬曆皇帝沒幾個看上的,更別提喜歡了。可偏偏對素未謀麵的楊林青睞有加、大力提拔,這讓許多人嫉妒的夜不能寐。


    其實楊林等人屬於營伍兵,本質上是領軍餉的雇傭兵。與明朝常設但已不堪大用的衛所軍不同,他們專門負責打仗。因此軍官稱呼和職務也不同。除了保留一些戰力較強的將領和官兵外,朝廷可以隨時隨地招募和遣散他們。


    在此期間能得到朝廷任命和嘉獎的人,已是妥妥的體製內的人。因此楊林等人的晉升已是得到朝廷認可,以此激勵他們繼續為國效力。


    不過萬曆皇帝還是留了一手的,為了防止楊林變成第二個李成梁,導致這些營伍兵結黨營私不聽調遣,他還是用了些手段的。如在楊林的手下中間故意拉開上下官職等級;有的授予世襲錦衣衛的職務,有的沒有。這麽做就是要在他們之間釘下釘子,互相產生矛盾不能抱成團。


    其實明朝廷和萬曆皇帝還在用舊手段來處理楊林和他手下們之間的關係。靉陽標營這次能得到這麽大的封賞,眾人能大幅度晉升軍職除了有熊廷弼照顧以外,還和楊林如實上報軍情並不斷為手下們上書請功有關。


    試想一支團隊有好處都是領導的,有責任都甩鍋給下屬。那麽這支團隊就會毫無士氣、凝聚力和上進心。遇到困難肯定是散沙一片各顧各的。


    楊林在這個時代就是“好領導”,不僅親自帶頭衝鋒做表率,而且還提攜著手下弟兄們都跟著往上走。有好處大家一起分,有責任自己一人擔當。試想誰遇到這樣的領導不死心塌地的跟著他幹?


    所以明朝廷和萬曆皇帝這麽做不僅沒能奏效,反而讓楊林的手下們把矛盾焦點對準了他們自身,弄得裏外都沒落好。當然誰都沒有嘴上說朝廷和皇帝的不是,表麵上都是大聲說著聖上和朝廷的好。心中咋想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楊林引著張春和王公公分賓主落座,因他守孝期間不能飲酒,便安排張祝及一幫手下作陪。這些軍頭們升官發財自然是高興的很,一開始吃喝的時候還有些樣子,等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的時候氣氛就開始逐漸熱絡起來。


    “五魁首啊,六六六啊.....”


    “七個巧啊,八匹馬啊......”


    孫奎亮和劉信這兩個家夥竟然還劃拳行起了酒令,引得其他人也開始加入進來。甚至平時滴酒不沾的徐晉不僅喝起了酒,而且也和他們玩了起來。


    阿爾弗雷多這些葡萄牙官兵被安排在旁邊的酒席上,由邢雲衢和孫廣等比較懂禮節的人作陪。除了中餐以外楊林還命人給他們準備了一些西餐,這樣中西結合也不至於讓彼此感到陌生。


    張春時常出入軍中並且有帶兵經曆,對這些情景自然是見怪不怪。可那王公公不禁有些微微皺眉,明顯是感覺不高興。好在楊林察言觀色的厲害,立碼讓人又準備了貂皮、鹿茸、人參等禮物送上去,這才緩解了尷尬。


    事後張祝和一幫手下埋怨楊林給那太監財物太多,嚷嚷著根本就不用鳥兒他。如果那家夥敢作威作福欺壓大家,大家就敢讓他在遼東“失蹤”。


    “一幫蠢貨,都給我閉嘴,這種話要是傳到上麵去誰都別想活!都是我平時太慣著你們!”


    楊林當然知道手下們說的“失蹤”是什麽意思。現在遼東不僅有建奴叛亂各地匪患也不少。如果想弄死誰完全可以用“半路遇到歹人或是遇到虎豹豺狼”這種借口來行事。這種事在這個時代太普遍了,官府連破案的線索都找不到。誰攤上誰倒黴。


    雖然太監是代表皇家,萬一出事當地的官府和駐軍肯定要倒黴,但要想弄死他自然就有許多撇清自己責任的道道。例如偽裝成土匪或是後金軍半路截殺,一個活口不留。然後把所有人的屍體埋在深山老林或是拋入江河之中,保證任何人來了都破不了案。


    皇上就是再生氣,你總不能把當地官員和將領都殺了吧?邊疆的穩定和一個太監的生死比起來究竟那個重,隻要腦袋不傻自然是分的清。


    楊林想到自己這些部下現在能說出這話來,一是他們多是底層人出身,對官府和權貴曆來不怵。再加上屢次打敗後金軍,就有了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驕橫之氣;二是自己對他們也過於“縱容”,養成了一些驕橫的習氣。反過來他們也隻認自己的命令,其他人一概無效。


    “驕兵悍將啊,若是不嚴加約束早晚要給我捅婁子!”楊林無奈想到,看來自己要給這些家夥打打“預防針”。他們連京師裏來的太監都敢算計,那麽還有什麽事是他們不敢幹的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遼東從軍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遼鷹並收藏明末遼東從軍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