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帳內,劉備收回在諸將身上停留的目光。


    笑道:“春秋時期,宋國貴族圈養虎豹,卻關在柵欄裏不見外景,有一天因飼人粗心,放出原本凶猛的虎豹。


    以為將死於猛獸之口,不想虎豹卻被飼人身後突然竄出的兔子,驚嚇得縮回柵欄,因此撿回一條命。”


    劉備則笑起來,問道:“諸位說說是為何?”


    原縣尉出身,長臉灰須的韓牧,想了想說道:“或許是從未見過吧,哪怕看著弱小,另加突兀竄出,猛獸也要嚇得夾緊尾巴。”


    “的確如此,因未見過,所以害怕。”劉備頷首極為讚同。


    然後話音一轉:“但這便是人與野獸的區別,野獸受到驚嚇,就無法冷靜分析。


    人卻不同,哪怕看到不知深淺,貌似強大的獵物,也可以通過分析情況,決定能否狩獵。”


    劉備見諸將若有所思。


    耐著性子,繼續解釋道:“好比眼下的黃巾軍,聲勢浩蕩,各地加起來或有三十萬。”


    “卻有個致命的弱點,不事生產,僅靠劫掠養活自己,見有利一擁而上,從未對陣過強悍之軍,縱使人再多也可擊破。”


    “如何擊之?”趙震遂問道。


    原因在於,先前劉備隻說誘敵,可沒說破敵之舉,不然大家怎會擔憂。


    就怕誘敵誘過來太多,反而弄巧成拙。


    劉備說道:“當年巨鹿之戰,秦將章邯、王離率四十萬秦軍,屯兵巨鹿。


    項籍渡江滅王離,先絕甬道斷糧,再將王離帶來的長城軍,分為九部逐一擊破。


    以優擊劣,不攻其背,乃扼其咽喉與頸項,遂巨鹿之戰大勝!”


    諸將恍然大悟,原來使君欲效項籍滅王離,非直接戰場對決三十萬人,而是以快攻慢,逐個擊滅。


    倒不是他們小瞧黃巾軍的原故。


    在整列行軍方麵,大多農夫出身的黃巾,又沒經過嚴格操練,絕對無法與他們相提並論。


    他們雖不是當年的楚軍,可黃巾更不是當年的秦軍。


    此策遂行,勢必有奇效!


    沒想到,往日勇猛的項籍,竟也是用計破敵,分而擊之,非破釜沉舟後,直接莽上去。


    劉備並不意外,麾下諸將少見多怪。


    軍吏們本就出身不高,才會來臨鋒決敵。


    士族子弟極少上陣廝殺。


    因此,軍營能識字者屈指可數。


    能有機會讀史書的,那更絕非一般富貴之家,許多豪族都未必能收藏到整部史書。


    許多官宦世家,收藏的也不過些殘篇。


    數百年前秦末舊事,能有隻言片語的故事流傳下來,已是不錯了。


    至少還能知道項籍是誰。


    不然劉備,還得從頭解釋。


    心暗道:“無論多久的計策,隻要因地製宜,就能拿出來再用。”


    史為今用,也無不可。


    除此外,劉備還派人放出消息,說平原郡富饒無比,有足以養活二十萬人,吃一年的糧食。


    就是吸引對方與他決戰。


    經過劉備的鼓舞,諸將也立馬變得信心起來,銳氣向前。


    他們知道,臨戰要是連自己都信心不足,那就危險了。


    戰場拚殺,講究的就是狠與無畏,越是比人狠,越是能活下來。


    裹血力戰,不僅是對別人狠,對自己也要狠!


    不怕死,才不容易死。


    反觀畏畏縮縮,不敢與人廝殺搏命,操戈死戰。


    在戰場上會更容易丟了性命,敵人隻想殺你活下來。


    上了戰場,心懷不忍,那就隻能做刀下鬼了。


    如劉備所料,此番假裝增兵之策,引得臨濟縣裏的黃巾軍驚駭不已。


    當夜就有十幾部分趁昏黑突圍,不知去向。


    看來用不了幾日,整個青州都將被攪動。


    ……


    黃昏落日時分。


    平川曠野之上,號角響陣陣。


    旌旗如林,在寬闊堅實的營壁內。


    排序列陣巋然不動的士卒,披甲持械。


    麵無表情目視著前方,辛苦操練一部曲接著一部曲走過的輔卒。


    站在搭好的高台,往下俯視,人頭攢動極為壯觀。


    劉備借此時機,也操練起輔卒。


    平日裏,輔卒多是修築營寨,運送甲胄輜重,和糧草押運以及埋鍋造飯。


    做的雜活較多,主要解決戰兵的後顧之憂。


    有時也會投入戰鬥,但作戰能力遠遜色於戰兵。


    在漢軍中,服兵役一年,出征為輔卒。


    三年以上,則可為戰兵。


    之前許多輔卒,上戰場都是應付了事。


    直到劉備提高了戰兵與輔卒之間的待遇差別。


    使他們眼紅不已。


    都想加強操練,成為專門廝殺的戰兵。


    在迷惑敵人之際,也主動請纓,不怕苦累。


    欲想每日多加操練。


    劉備見他們求戰心切,不好駁回他們的熱情。


    於是將其分為四部,每部輪流除了操練外,還會去假裝佯攻城牆,好見見血。


    軍中柴營,木棚搭建的燒水處。


    張飛與韓牧並肩站立,訓練口渴了,便來此打水喝。


    像這樣的地方全軍有數十個,鍋爐裏每天都燒著從井裏打出來的水,以供全軍飲用。


    張飛雖不解,為何大哥篤定,生水喝多了,就易腹瀉。


    強下軍令,所有人一律不得喝生水。


    導致附近柴草緊缺,民夫還要去數裏外砍柴,才能保持柴炭不短缺。


    所有的牛、馬糞便,都要收起來在太陽底下暴曬幹,拿來做燃火物。


    喝著喝水,張飛突然問道:“大哥最近跟子龍,走的很近,估摸又在謀劃什麽,老韓你可知曉其中緣故?”


    韓牧因出身極低,沒遇到劉備之前,年近五旬才做到縣尉,所以並沒有字,故張飛隻好直呼其姓。


    因他做事有條不紊,極其穩重,遂被劉備欣賞提拔。


    同為看重的還有,後麵從常山過來,投奔趙雲的族親趙震。


    目前皆為校尉,統管八百人。


    韓牧連搖頭說道:“三將軍,我眼下掌管輔卒和軍械輜重,每天忙都忙不過來,怎麽可能去打聽這些消息?”


    “你要真想知道,直接去問使君便好,你可是他的三弟,找我老韓問,又能問出什麽名堂。”


    張飛雙眼瞪圓道:“老韓,你這說的好沒勁,我要方便問,早就去問了。”


    “再說了,大哥怕早將我忘了,把子龍當做三弟。”


    張飛扯了頭頂係綁的巾幘,語氣不滿道。


    使韓牧忍俊不禁,感歎了句:“三將軍果然與使君關係極好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間一點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間一點鹹並收藏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