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從雒陽出兵,討伐四方!
慢著,請別叫我昭烈帝 作者:世間一點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望玄德公以天下為計,早進漢王!”
見劉備仍然沉默不說話,荀彧作揖拜道。
其餘官吏與士卒緊隨其後,疾聲大呼:“望玄德公以天下為計,早進漢王!!”
劉備不住搖頭失笑,遂說道:“備,豈敢為漢王乎?!”
“即便依高祖盟誓,備功可為王,而如今漢中郡早已被米賊張魯斷道,路不得複通,我如何能以漢中郡為王?”
劉備不由感慨良多,連要進封為王的封地都還在被人霸占,又怎麽能稱王,豈非名不正言不順。
荀彧旋即明白,立馬躬身又一拜,恭而有禮道:“漢中郡為高祖興起之地,自初平二年為米賊張魯所據,六月二十三日,京都長安地震,震至東北而來,長陵附近隱隱有聲,搖動屋瓦。”
“此必為高祖於黃泉見子孫無以為繼,因此震怒也,時天下分裂,社稷無主、宗廟不存,天下百姓皆盼望有劉氏後嗣,承敝而起,複高祖之業矣!”
“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使君披堅執銳,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自率士卒,救危難,平暴亂,立律法,均田地,偃兵息民,大安中原,所繼業者何人,乃高祖也!”
“如何不能為漢王乎?!反水不收,後悔無及。玄德公雖執謙退,奈宗廟社稷何,宜早布告天下,還雒陽刑白馬,祭祀宗廟,進以為王!”
荀彧一口氣把話說完,然後稍微頓了頓,讓自己歇口氣。
接著又拱手揖禮,複道:“值天下危亡之際,玄德公可應權通變,弘思遠益,眼下漢中被張魯所占據,改為漢寧郡,漢中基業已失,而劉焉、劉璋無力奪回。
玄德公可先擇河內郡改為漢中郡,更能侍奉宗廟,待進封為漢中王,率漢軍平定河北各郡,便可引兵進軍關中、漢中,擊破涼州賊,收複長安,祭拜長陵,再剿滅張魯,問責宗室劉璋。”
“使君可先行權宜之計,待到日後光複漢中郡,再將河內郡改回來也不遲。”
“河雒之地,原本富饒無比,自董卓為禍以來,百姓凋敝,逃難四方,以至於人煙稀少,耕地有遺利,生穀之土尚未盡墾,山澤之利猶未盡出,不如遷最臨近的東郡、陳留、潁川百姓用於充實司隸人口。
雒陽修繕還未完成,玄德公可先行至雒陽祭拜宗廟,再布告天下,刑白馬為王。”
“待河北平定之後,將青州軍遷到雒陽與河內附近,日後出征可在雒陽發兵,討伐各處叛逆,必可使諸侯聞風而喪膽矣!”
聽聞玄德公大勝袁紹,青州、兗州、徐州各地士族與豪族為之歡聲鼓舞,如此人心所向,豈能不為所動。
荀彧在進言稱王之間,又為劉備補充了足夠的理由和建議。
就是在勸使君千萬不要猶豫不決,這時進封漢王,恰如輕重適其分之準。
如今大破袁紹,兵鋒正執銳利,能給天下諸侯沉重一擊。
玄德公領先諸侯一大截,就要把優勢繼續保持下去,給予他人臨群而下,排山倒海之勢,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荀彧的話音才剛落下,平原郊外的田野,成千上萬人洶洶烈烈地呼號高喊,越來越多的黔首百姓聽到消息,像潮水般湧來,鄉野小道愈發擁擠。
“玄德公當進漢王!”
“玄德公當進漢王!!”
青州男女老幼,填街溢巷,從雜亂騰湧的呼喊,到最後齊整如一,唯恐玄德公不為漢王。
劉備望見眾多官吏、士卒以及黔首百姓,莫不在翹足引領盼望殷切看向他,不少人都激動地扼腕抵掌,紅臉赤頸。
恨不得直接把漢家諸侯王的冕服披在他的身上,今日便在平原郊外以功高,進封為漢王。
劉備忍不住苦笑,遂道:“備若不為王,惟恐失高祖、孝文、孝景神靈在天之所望,及袍澤、父老百姓、諸君之盼也。”
“備以渺渺之身,立微薄之功,托兆民之盼,揚我高祖之業,當願承命,效高祖皇帝之信誓,與眾功臣殺白馬再約為王……”
劉備見平原百姓與士卒如此擁護,心底不由感慨萬千,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民安則國安。
當最上層與最下層不能進行有效溝通的時候,禍患就埋下了。
先漢與後漢的區別,無論皇後還是外戚,皆可以不在權貴中選出,太子也可以招募來自底層的賓客。
東漢的郎官,多為士族、豪族出身,皇後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最後的孝靈帝,其餘成年皇帝的皇後,必出於南陽的陰、鄧氏,河北的郭氏和涼州的馬、竇、梁氏六氏。
從秀兒開國時起,隻要皇帝幼小,他們各家太後就能聯合外戚,輪流把持朝政,甚至特意立小皇帝,來維持自家的權利。
一旦這套默契的體係被打破,就會遭外人趁虛而入,開國權貴陰、鄧、郭、馬、竇、梁氏六氏在為權力的血腥傾軋,彼此一起衰落後。
插著縫隙擠上來的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在桓、靈時期,徹底成長為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
這也是孔明的出師表:“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的部分由來。
原本漢室還沒有淪落到亡國的地步,雖如同一輛行駛多年的馬車變得殘破不堪,但六氏外戚還在執政,勉強還能再駕一段時間。
奈何隻為宗室出身的劉誌與劉宏,沒經過漢家的培養,用自己本能操作,把光武、明、章三帝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訓,打壓權貴又苦心構成的外戚體係,拆得支離破碎。
多次黨錮之禍,無疑讓士族、豪族開始抱團,直接來對抗劉氏。
許攸更膽大敢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人密謀廢帝。
劉備心中暗道:“歸根到底還是後漢的豪族,比先漢多了許多,擋住了最上層與下層的交流,以至於越發展,膽子也越來越大,今日隻敢幹涉立太子,來日便敢廢帝、弑君。”
在此之前,無論是天子表親,還是民間的舞女、樂女皆可為皇後。
後漢就隻有權貴之女才能為皇後,唯一不受束縛的便是六氏垮台後,靈帝劉宏所立的何氏,可惜何氏兄妹的操作,依然讓人一言難盡。
劉備也忍不住搖頭,這些人留下的一堆爛攤子,最終還是要靠他來收拾殘垣斷壁,重整河山,重新塑造漢家,為天下打下夯實的百年基礎。
劉備的目光不覺落到觸目皆是的百姓身上,隻有切行實際地解決溫飽問題,才能再造盛世。
如袁氏等任何野心之輩,與胡夷之禍,都動搖不了漢家。
劉氏也不需要撐太久,頂多兩三百年,就有英雄豪傑橫空出世,把他此刻栽下且早已腐爛的大樹重新推倒,再造出嶄新的漢人天下。
劉備在心裏盤算著,暗感好笑道:“仲達啊,不僅孟德欠我人情,你家司馬氏欠的更多,打算用什麽來償還我。”
劉備向前扶起荀彧,又抬手虛扶許多官吏與百姓、士卒麵向他們,輕笑道:“劉玄德有今日,皆為諸位所襄助也,待河北之戰結束後,平原縣百姓皆可免賦稅一年,官吏士卒每人俱發放布帛、粟米、肉食,青、兗、徐各州所有六旬以上高齡者,皆由州部發放賜布帛酒肉,備當與諸君同喜慶賀!”
接著又複,笑道:“文若綢繆帷幄,蓋謀國家大計,已不在蕭相之下。”
誠若依荀彧所諫言,平定河北後,將各州治事統一遷移到河內郡,那與在雒陽沒什麽區別。
日後於雒陽乃議征伐,出兵討伐各地,意味著天下將從諸侯割據到重歸一統,已然為時不遠,可計日而待矣!
劉備忽地想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隻是從許都出兵,以討伐各地。
而他則徑直在京畿的雒陽,祭拜宗廟後,以漢王名義討伐各州,尤其是打劉氏諸侯,一打一個不吱聲。
且把各州中心地方搬到雒陽,也意味著戰略將要南移,青州的注意力將從河北收回,把目光放在荊州、揚州、益州、涼州、並州這些地方,攜以名正言順踏上“六王畢,四海一”,真正統一天下的征程。
漢家大義更會自然而然,從遭涼州賊霸占的關中小朝廷身上轉移到占據雒陽又晉封為漢王的劉備諸侯王霸府之中。
再加上光武故事,與他複興中廟之舉,正常人都能得出結論,誰才是真正的朝廷所在,誰是假的。
那時平定河北冀州、幽州後,擁天下六州之地,哪家諸侯敢和他開戰便是死路一條。
待各州布告天下,他於雒陽刑白馬以功為王,恐怕連關中的傀儡天子劉協都要為之震怖。
劉備不由忖度道。
若非長安還在涼州賊子手中,他更想去長安祭拜長陵後,再晉封為漢王。
相比於雒陽,他更喜歡長安城。
不過日後有的是機會,將河內郡改為漢中郡,就給了他出兵討伐逆賊張魯的借口,再加上涼州賊霸占長安,等平定河北袁氏後,再來一個個把他們收拾完。
見劉備仍然沉默不說話,荀彧作揖拜道。
其餘官吏與士卒緊隨其後,疾聲大呼:“望玄德公以天下為計,早進漢王!!”
劉備不住搖頭失笑,遂說道:“備,豈敢為漢王乎?!”
“即便依高祖盟誓,備功可為王,而如今漢中郡早已被米賊張魯斷道,路不得複通,我如何能以漢中郡為王?”
劉備不由感慨良多,連要進封為王的封地都還在被人霸占,又怎麽能稱王,豈非名不正言不順。
荀彧旋即明白,立馬躬身又一拜,恭而有禮道:“漢中郡為高祖興起之地,自初平二年為米賊張魯所據,六月二十三日,京都長安地震,震至東北而來,長陵附近隱隱有聲,搖動屋瓦。”
“此必為高祖於黃泉見子孫無以為繼,因此震怒也,時天下分裂,社稷無主、宗廟不存,天下百姓皆盼望有劉氏後嗣,承敝而起,複高祖之業矣!”
“前日天下大亂,兵革並起,萬民苦殃,使君披堅執銳,以布衣之身提三尺劍,自率士卒,救危難,平暴亂,立律法,均田地,偃兵息民,大安中原,所繼業者何人,乃高祖也!”
“如何不能為漢王乎?!反水不收,後悔無及。玄德公雖執謙退,奈宗廟社稷何,宜早布告天下,還雒陽刑白馬,祭祀宗廟,進以為王!”
荀彧一口氣把話說完,然後稍微頓了頓,讓自己歇口氣。
接著又拱手揖禮,複道:“值天下危亡之際,玄德公可應權通變,弘思遠益,眼下漢中被張魯所占據,改為漢寧郡,漢中基業已失,而劉焉、劉璋無力奪回。
玄德公可先擇河內郡改為漢中郡,更能侍奉宗廟,待進封為漢中王,率漢軍平定河北各郡,便可引兵進軍關中、漢中,擊破涼州賊,收複長安,祭拜長陵,再剿滅張魯,問責宗室劉璋。”
“使君可先行權宜之計,待到日後光複漢中郡,再將河內郡改回來也不遲。”
“河雒之地,原本富饒無比,自董卓為禍以來,百姓凋敝,逃難四方,以至於人煙稀少,耕地有遺利,生穀之土尚未盡墾,山澤之利猶未盡出,不如遷最臨近的東郡、陳留、潁川百姓用於充實司隸人口。
雒陽修繕還未完成,玄德公可先行至雒陽祭拜宗廟,再布告天下,刑白馬為王。”
“待河北平定之後,將青州軍遷到雒陽與河內附近,日後出征可在雒陽發兵,討伐各處叛逆,必可使諸侯聞風而喪膽矣!”
聽聞玄德公大勝袁紹,青州、兗州、徐州各地士族與豪族為之歡聲鼓舞,如此人心所向,豈能不為所動。
荀彧在進言稱王之間,又為劉備補充了足夠的理由和建議。
就是在勸使君千萬不要猶豫不決,這時進封漢王,恰如輕重適其分之準。
如今大破袁紹,兵鋒正執銳利,能給天下諸侯沉重一擊。
玄德公領先諸侯一大截,就要把優勢繼續保持下去,給予他人臨群而下,排山倒海之勢,譬如猛虎加之羽翼而翱翔四海。
荀彧的話音才剛落下,平原郊外的田野,成千上萬人洶洶烈烈地呼號高喊,越來越多的黔首百姓聽到消息,像潮水般湧來,鄉野小道愈發擁擠。
“玄德公當進漢王!”
“玄德公當進漢王!!”
青州男女老幼,填街溢巷,從雜亂騰湧的呼喊,到最後齊整如一,唯恐玄德公不為漢王。
劉備望見眾多官吏、士卒以及黔首百姓,莫不在翹足引領盼望殷切看向他,不少人都激動地扼腕抵掌,紅臉赤頸。
恨不得直接把漢家諸侯王的冕服披在他的身上,今日便在平原郊外以功高,進封為漢王。
劉備忍不住苦笑,遂道:“備若不為王,惟恐失高祖、孝文、孝景神靈在天之所望,及袍澤、父老百姓、諸君之盼也。”
“備以渺渺之身,立微薄之功,托兆民之盼,揚我高祖之業,當願承命,效高祖皇帝之信誓,與眾功臣殺白馬再約為王……”
劉備見平原百姓與士卒如此擁護,心底不由感慨萬千,民為天下國家之根本,民安則國安。
當最上層與最下層不能進行有效溝通的時候,禍患就埋下了。
先漢與後漢的區別,無論皇後還是外戚,皆可以不在權貴中選出,太子也可以招募來自底層的賓客。
東漢的郎官,多為士族、豪族出身,皇後就更不用說了,除了最後的孝靈帝,其餘成年皇帝的皇後,必出於南陽的陰、鄧氏,河北的郭氏和涼州的馬、竇、梁氏六氏。
從秀兒開國時起,隻要皇帝幼小,他們各家太後就能聯合外戚,輪流把持朝政,甚至特意立小皇帝,來維持自家的權利。
一旦這套默契的體係被打破,就會遭外人趁虛而入,開國權貴陰、鄧、郭、馬、竇、梁氏六氏在為權力的血腥傾軋,彼此一起衰落後。
插著縫隙擠上來的弘農楊氏、汝南袁氏在桓、靈時期,徹底成長為門生故吏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
這也是孔明的出師表:“未嚐不歎息痛恨於桓靈也”的部分由來。
原本漢室還沒有淪落到亡國的地步,雖如同一輛行駛多年的馬車變得殘破不堪,但六氏外戚還在執政,勉強還能再駕一段時間。
奈何隻為宗室出身的劉誌與劉宏,沒經過漢家的培養,用自己本能操作,把光武、明、章三帝吸取了王莽篡位的教訓,打壓權貴又苦心構成的外戚體係,拆得支離破碎。
多次黨錮之禍,無疑讓士族、豪族開始抱團,直接來對抗劉氏。
許攸更膽大敢與冀州刺史王芬、沛國周旌等人密謀廢帝。
劉備心中暗道:“歸根到底還是後漢的豪族,比先漢多了許多,擋住了最上層與下層的交流,以至於越發展,膽子也越來越大,今日隻敢幹涉立太子,來日便敢廢帝、弑君。”
在此之前,無論是天子表親,還是民間的舞女、樂女皆可為皇後。
後漢就隻有權貴之女才能為皇後,唯一不受束縛的便是六氏垮台後,靈帝劉宏所立的何氏,可惜何氏兄妹的操作,依然讓人一言難盡。
劉備也忍不住搖頭,這些人留下的一堆爛攤子,最終還是要靠他來收拾殘垣斷壁,重整河山,重新塑造漢家,為天下打下夯實的百年基礎。
劉備的目光不覺落到觸目皆是的百姓身上,隻有切行實際地解決溫飽問題,才能再造盛世。
如袁氏等任何野心之輩,與胡夷之禍,都動搖不了漢家。
劉氏也不需要撐太久,頂多兩三百年,就有英雄豪傑橫空出世,把他此刻栽下且早已腐爛的大樹重新推倒,再造出嶄新的漢人天下。
劉備在心裏盤算著,暗感好笑道:“仲達啊,不僅孟德欠我人情,你家司馬氏欠的更多,打算用什麽來償還我。”
劉備向前扶起荀彧,又抬手虛扶許多官吏與百姓、士卒麵向他們,輕笑道:“劉玄德有今日,皆為諸位所襄助也,待河北之戰結束後,平原縣百姓皆可免賦稅一年,官吏士卒每人俱發放布帛、粟米、肉食,青、兗、徐各州所有六旬以上高齡者,皆由州部發放賜布帛酒肉,備當與諸君同喜慶賀!”
接著又複,笑道:“文若綢繆帷幄,蓋謀國家大計,已不在蕭相之下。”
誠若依荀彧所諫言,平定河北後,將各州治事統一遷移到河內郡,那與在雒陽沒什麽區別。
日後於雒陽乃議征伐,出兵討伐各地,意味著天下將從諸侯割據到重歸一統,已然為時不遠,可計日而待矣!
劉備忽地想到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也隻是從許都出兵,以討伐各地。
而他則徑直在京畿的雒陽,祭拜宗廟後,以漢王名義討伐各州,尤其是打劉氏諸侯,一打一個不吱聲。
且把各州中心地方搬到雒陽,也意味著戰略將要南移,青州的注意力將從河北收回,把目光放在荊州、揚州、益州、涼州、並州這些地方,攜以名正言順踏上“六王畢,四海一”,真正統一天下的征程。
漢家大義更會自然而然,從遭涼州賊霸占的關中小朝廷身上轉移到占據雒陽又晉封為漢王的劉備諸侯王霸府之中。
再加上光武故事,與他複興中廟之舉,正常人都能得出結論,誰才是真正的朝廷所在,誰是假的。
那時平定河北冀州、幽州後,擁天下六州之地,哪家諸侯敢和他開戰便是死路一條。
待各州布告天下,他於雒陽刑白馬以功為王,恐怕連關中的傀儡天子劉協都要為之震怖。
劉備不由忖度道。
若非長安還在涼州賊子手中,他更想去長安祭拜長陵後,再晉封為漢王。
相比於雒陽,他更喜歡長安城。
不過日後有的是機會,將河內郡改為漢中郡,就給了他出兵討伐逆賊張魯的借口,再加上涼州賊霸占長安,等平定河北袁氏後,再來一個個把他們收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