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翊聽到通報後,猶如被壓縮到極限的彈簧一般,猛然彈起,邁著大步子朝校場外狂奔而去。他的親兵們看到這一幕,也不敢有絲毫懈怠,緊緊跟在後麵。
當他們來到校場門口時,隻見一個身著儒服、年紀略長於劉翊的青年站在那裏。
那名青年看到劉翊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心裏就明白這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他恭敬地彎下身子,行了一禮,說道:“琰,拜見師兄!”
劉翊連忙回禮,兩人站起身來。劉翊按捺不住內心的急切,開口問道:“季珪,老師現在在哪裏?”
崔琰回答說:“琰,三年前在青州有幸拜入老師門下,一直跟隨老師學習。兩個月前,老師動身前往荊州,特意推薦我來投靠師兄。這裏還有一封老師給師兄的書信,請過目。”說著,他將書信遞給了劉翊。
劉翊接過書信,迫不及待地展開。那躍然紙上熟悉的字跡,讓他感到一股溫暖湧上心頭。
書信的內容雖然不長,但是字裏行間流露出的都是鄭玄對他的深切思念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如此,信中還簡單地介紹了他的近況,目前正在北海一帶講學,準備動身前往荊州,讓他不要掛念,並且很莊重地把崔琰推薦給了劉翊。
劉翊看完書信激動地緊緊拉住崔琰的手,將他帶回了府中。他們二人促膝長談,從崔琰如何拜師,到恩師鄭玄的近況,再到對當下時局的看法,不知不覺間就已經過了一整天。
經過這一天的交流,劉翊漸漸發現崔琰是一個在內政方麵有著非凡才能的人。盡管心中有些許失望,因為他更迫切需要的是像郭嘉那樣的謀略型人才來助他成就大業。
然而,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能得到這樣一個內政型的人才相助,無疑也是一種莫大的幸運。畢竟,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每一份力量都顯得尤為珍貴。
就如當年曹操征伐徐州之時,如果沒有荀彧堅守大後方,恐怕曹操連老窩都會被呂布偷襲得一幹二淨。
所以,劉翊深知,即使眼前的崔琰並非他最急需的人才類型,但擁有這樣一個內政高手作為得力助手,也絕對是一件幸事。
當即劉翊任命崔琰為代郡郡丞負責協助自己處理郡內的日常政務,幫助管理地方行政事務。
任命張合為郡尉:協助自己分管郡內的軍事、治安等事務,負責地方的安全和秩序。從常山調張遼來代郡為張合副將。
過完年小張遼就十六歲了,也該分擔分擔一些軍事上具體的事務了,不能因為年齡小,總是擦著邊的搞後勤,這樣也不利於這位日後的名將成長。
時光荏苒,轉眼間新年已經過去,小張遼即將年滿十六歲。如今的他已經到了可以承擔一部分軍事事務的年紀,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僅僅是擦邊球般地負責後勤工作。畢竟,這位未來的名將需要更多的曆練和成長空間。
崔琰,作為一名傑出的內政型人才,同時也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心。就在他被任命為郡丞的次日,便毫不猶豫地帶人前往各縣視察民生狀況。劉翊深知崔琰此行可能麵臨風險,於是特別囑咐張合派遣人手全程保護他的安全。
時光荏苒,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十月的初晨已有一絲冷意。崔琰不僅踏遍了代郡的每一個角落,更是精心策劃並製定了一整套詳盡的施政方案。
這個方案涵蓋了春耕、水利以及其他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並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諸多具有建設性的整改及修繕建議。
麵對如此出色的成果,劉翊不禁感歎道:“果然,隻有像崔琰這樣的內政型人才才能想出如此切合實際、利於民生的政策。如果換做自己,即使絞盡腦汁恐怕也難以想出這麽多好點子。”
有了崔琰的加入,劉翊終於從繁重的內政工作中脫離出來。他每天不是看著麾下將領訓練士卒,就是和他們切磋打磨武藝,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然而,這一天,一名親兵突然跑來報告說,上穀郡的烏桓人派人前來求見。劉翊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知道烏桓人和自己之間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這場戰爭才結束兩個月,而烏桓人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重大損失。此刻,他們派人過來,究竟是什麽目的呢?
劉翊決定召集麾下的將領們一起商量對策。同時,他還派人去把崔琰也叫來太守府。當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後,劉翊向眾人說明了烏桓人派使者求見的事情。
一時間,大家都陷入了沉默,誰也摸不準烏桓人的脈搏。最後,他們隻能決定先把使者請進太守府,看看對方到底想說什麽。
烏桓人這次特意帶來了漢人翻譯,這也讓雙方沒有了語言上的障礙,使得交流起來方便了許多。
烏桓人態度謙卑,提出與他們求和的請求。劉翊被烏桓人說的有點懵,這都兩個多月了,你沒來打我,我也沒有去打你,咋還來求和了呢?
崔琰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問道:“哦,既然你家單於想要求和,是不是應該有些誠意?就你帶著一張嘴來便想要求和嗎?”
經過漢人翻譯的轉述,烏桓人老臉一紅,一時間支支吾吾也說不出話來。
劉翊頓時明白了崔琰話中的意思,一般都是戰敗或弱勢的一方才會提出求和。縱觀曆史上無論那個朝代,求和一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人家能直接打敗你或者滅了你,你不拿出足夠的好處,人家為什麽要同意求和呢?
當即麵色一沉,厲聲道:“既然你家單於,沒有求和之心,還派你來羞辱與我,真當我不敢調動大軍滅了你家單於嗎?我想願意做單於的人會很多,也會獻上一份豐厚的大禮。”
烏桓人聽完大驚,連連表示並不是如此,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說,如果敢有半句隱瞞,馬上推出去斬首示眾,並且立即發大軍剿滅你家單於。”劉翊裝作一副非常生氣的樣子,出言恐嚇這位烏桓使者。
經過翻譯的轉述,烏桓人臉上果然出現了驚恐之色。當即跪倒在地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原來,難樓部族被劉翊他們偷襲後,情況變得十分糟糕。他們的糧食和住宿設施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導致整個營地三分之二的區域都被燒成廢墟,人員也傷亡慘重。
經過仔細統計,現在營區的人口已經減少到不足七千戶。過去兩個月裏,整個部族一直為糧草問題而發愁,曾多次向其郡的單於請求借糧,但始終未能得到回應。
由於糧食短缺,本月已有上千人餓死。單於難樓感到萬分焦急,無奈之下,隻好向上穀郡的漢人官吏求助,但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
眼看著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季,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糧草儲備,整個部族將會麵臨餓死或凍死的困境。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單於隻能想出這一下策,通過求和的方式向您討要一些糧草,希望能解決眼前的危機。他發誓,隻要自己還在位,今後一定不會再與您發生戰爭。
劉翊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隨即臉色一變,嘲諷地說道:“你家單於真是好算計,劫掠我漢境百姓,被我大漢之師擊敗,如今又來向我們討要糧草。把你們養活養肥之後讓你們繼續劫掠我們的大漢的百姓嗎?”
“不是這樣的,我家單於說了,隻要您能幫我們渡過難關,今後隻要單於在一天,絕不會與大漢交戰。”烏桓人急忙辯解道。
劉翊又是一陣大笑說道:“是你家單於傻,還是你們覺得我們漢人傻?你家單於說的話在我這裏連個屁都不算。
劉翊看著麵前的烏桓使者,平靜地說道:“如果你們的單於真的有意求和,那麽我可以考慮,但有三個條件必須滿足。若你們的單於能夠全盤接受這些條件,我才會答應他的求和請求。”
烏桓使者一聽,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之情,因為這意味著漢人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他連忙問道:“大人,請講,我一定將您的話一字不落地轉達給我們的單於。”
劉翊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首先,你們的單於需要向我們提供一千匹品質上乘的烏桓戰馬。其中,至少要有三匹名馬。
其次,你們整個部落都需要遷徙至代郡,並在我所指定的區域內定居下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們必須徹底臣服於我。你們的單於需要離開自己的部落,前往我指定的府邸居住。
同時,你們的部族也需要派遣戰士由我指揮,參與我所指揮的所有征戰。隻要你們單於同意我所提出的要求,我便考慮你們求和的事情。
回去告訴你們單於,我隨時可以出兵攻伐你們部族的營地,以你們現在的狀況是否能承受?我相信很多人都盯著單於的位置,他不同意自然會有人同意,回去說給你們單於聽吧!
我隻等你們十天,十天內你們沒有回話或者沒有采納我的提議,到時過去的就是我大漢天軍。”
當他們來到校場門口時,隻見一個身著儒服、年紀略長於劉翊的青年站在那裏。
那名青年看到劉翊匆匆忙忙地跑過來,心裏就明白這位就是自己要找的人。於是,他恭敬地彎下身子,行了一禮,說道:“琰,拜見師兄!”
劉翊連忙回禮,兩人站起身來。劉翊按捺不住內心的急切,開口問道:“季珪,老師現在在哪裏?”
崔琰回答說:“琰,三年前在青州有幸拜入老師門下,一直跟隨老師學習。兩個月前,老師動身前往荊州,特意推薦我來投靠師兄。這裏還有一封老師給師兄的書信,請過目。”說著,他將書信遞給了劉翊。
劉翊接過書信,迫不及待地展開。那躍然紙上熟悉的字跡,讓他感到一股溫暖湧上心頭。
書信的內容雖然不長,但是字裏行間流露出的都是鄭玄對他的深切思念以及無微不至的關懷。不僅如此,信中還簡單地介紹了他的近況,目前正在北海一帶講學,準備動身前往荊州,讓他不要掛念,並且很莊重地把崔琰推薦給了劉翊。
劉翊看完書信激動地緊緊拉住崔琰的手,將他帶回了府中。他們二人促膝長談,從崔琰如何拜師,到恩師鄭玄的近況,再到對當下時局的看法,不知不覺間就已經過了一整天。
經過這一天的交流,劉翊漸漸發現崔琰是一個在內政方麵有著非凡才能的人。盡管心中有些許失望,因為他更迫切需要的是像郭嘉那樣的謀略型人才來助他成就大業。
然而,對於現在的他來說,能得到這樣一個內政型的人才相助,無疑也是一種莫大的幸運。畢竟,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每一份力量都顯得尤為珍貴。
就如當年曹操征伐徐州之時,如果沒有荀彧堅守大後方,恐怕曹操連老窩都會被呂布偷襲得一幹二淨。
所以,劉翊深知,即使眼前的崔琰並非他最急需的人才類型,但擁有這樣一個內政高手作為得力助手,也絕對是一件幸事。
當即劉翊任命崔琰為代郡郡丞負責協助自己處理郡內的日常政務,幫助管理地方行政事務。
任命張合為郡尉:協助自己分管郡內的軍事、治安等事務,負責地方的安全和秩序。從常山調張遼來代郡為張合副將。
過完年小張遼就十六歲了,也該分擔分擔一些軍事上具體的事務了,不能因為年齡小,總是擦著邊的搞後勤,這樣也不利於這位日後的名將成長。
時光荏苒,轉眼間新年已經過去,小張遼即將年滿十六歲。如今的他已經到了可以承擔一部分軍事事務的年紀,不能再像從前那樣,僅僅是擦邊球般地負責後勤工作。畢竟,這位未來的名將需要更多的曆練和成長空間。
崔琰,作為一名傑出的內政型人才,同時也展現出了高度的責任心。就在他被任命為郡丞的次日,便毫不猶豫地帶人前往各縣視察民生狀況。劉翊深知崔琰此行可能麵臨風險,於是特別囑咐張合派遣人手全程保護他的安全。
時光荏苒,轉眼兩個月過去了,十月的初晨已有一絲冷意。崔琰不僅踏遍了代郡的每一個角落,更是精心策劃並製定了一整套詳盡的施政方案。
這個方案涵蓋了春耕、水利以及其他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重要領域,並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諸多具有建設性的整改及修繕建議。
麵對如此出色的成果,劉翊不禁感歎道:“果然,隻有像崔琰這樣的內政型人才才能想出如此切合實際、利於民生的政策。如果換做自己,即使絞盡腦汁恐怕也難以想出這麽多好點子。”
有了崔琰的加入,劉翊終於從繁重的內政工作中脫離出來。他每天不是看著麾下將領訓練士卒,就是和他們切磋打磨武藝,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然而,這一天,一名親兵突然跑來報告說,上穀郡的烏桓人派人前來求見。劉翊聽到這個消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知道烏桓人和自己之間剛剛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戰爭,這場戰爭才結束兩個月,而烏桓人在這場戰爭中遭受了重大損失。此刻,他們派人過來,究竟是什麽目的呢?
劉翊決定召集麾下的將領們一起商量對策。同時,他還派人去把崔琰也叫來太守府。當大家都聚集在一起後,劉翊向眾人說明了烏桓人派使者求見的事情。
一時間,大家都陷入了沉默,誰也摸不準烏桓人的脈搏。最後,他們隻能決定先把使者請進太守府,看看對方到底想說什麽。
烏桓人這次特意帶來了漢人翻譯,這也讓雙方沒有了語言上的障礙,使得交流起來方便了許多。
烏桓人態度謙卑,提出與他們求和的請求。劉翊被烏桓人說的有點懵,這都兩個多月了,你沒來打我,我也沒有去打你,咋還來求和了呢?
崔琰臉上掛著淡淡的笑意問道:“哦,既然你家單於想要求和,是不是應該有些誠意?就你帶著一張嘴來便想要求和嗎?”
經過漢人翻譯的轉述,烏桓人老臉一紅,一時間支支吾吾也說不出話來。
劉翊頓時明白了崔琰話中的意思,一般都是戰敗或弱勢的一方才會提出求和。縱觀曆史上無論那個朝代,求和一方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人家能直接打敗你或者滅了你,你不拿出足夠的好處,人家為什麽要同意求和呢?
當即麵色一沉,厲聲道:“既然你家單於,沒有求和之心,還派你來羞辱與我,真當我不敢調動大軍滅了你家單於嗎?我想願意做單於的人會很多,也會獻上一份豐厚的大禮。”
烏桓人聽完大驚,連連表示並不是如此,實在是有難言之隱。
“說,如果敢有半句隱瞞,馬上推出去斬首示眾,並且立即發大軍剿滅你家單於。”劉翊裝作一副非常生氣的樣子,出言恐嚇這位烏桓使者。
經過翻譯的轉述,烏桓人臉上果然出現了驚恐之色。當即跪倒在地將事情原原本本的說了出來。
原來,難樓部族被劉翊他們偷襲後,情況變得十分糟糕。他們的糧食和住宿設施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導致整個營地三分之二的區域都被燒成廢墟,人員也傷亡慘重。
經過仔細統計,現在營區的人口已經減少到不足七千戶。過去兩個月裏,整個部族一直為糧草問題而發愁,曾多次向其郡的單於請求借糧,但始終未能得到回應。
由於糧食短缺,本月已有上千人餓死。單於難樓感到萬分焦急,無奈之下,隻好向上穀郡的漢人官吏求助,但卻遭到了無情的拒絕。
眼看著即將進入寒冷的冬季,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糧草儲備,整個部族將會麵臨餓死或凍死的困境。
麵對如此艱難的局麵,單於隻能想出這一下策,通過求和的方式向您討要一些糧草,希望能解決眼前的危機。他發誓,隻要自己還在位,今後一定不會再與您發生戰爭。
劉翊聞言當即哈哈大笑起來,隨即臉色一變,嘲諷地說道:“你家單於真是好算計,劫掠我漢境百姓,被我大漢之師擊敗,如今又來向我們討要糧草。把你們養活養肥之後讓你們繼續劫掠我們的大漢的百姓嗎?”
“不是這樣的,我家單於說了,隻要您能幫我們渡過難關,今後隻要單於在一天,絕不會與大漢交戰。”烏桓人急忙辯解道。
劉翊又是一陣大笑說道:“是你家單於傻,還是你們覺得我們漢人傻?你家單於說的話在我這裏連個屁都不算。
劉翊看著麵前的烏桓使者,平靜地說道:“如果你們的單於真的有意求和,那麽我可以考慮,但有三個條件必須滿足。若你們的單於能夠全盤接受這些條件,我才會答應他的求和請求。”
烏桓使者一聽,心中頓時湧起一股喜悅之情,因為這意味著漢人的態度已經有所鬆動。他連忙問道:“大人,請講,我一定將您的話一字不落地轉達給我們的單於。”
劉翊點了點頭,語氣堅定地說道:“首先,你們的單於需要向我們提供一千匹品質上乘的烏桓戰馬。其中,至少要有三匹名馬。
其次,你們整個部落都需要遷徙至代郡,並在我所指定的區域內定居下來。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你們必須徹底臣服於我。你們的單於需要離開自己的部落,前往我指定的府邸居住。
同時,你們的部族也需要派遣戰士由我指揮,參與我所指揮的所有征戰。隻要你們單於同意我所提出的要求,我便考慮你們求和的事情。
回去告訴你們單於,我隨時可以出兵攻伐你們部族的營地,以你們現在的狀況是否能承受?我相信很多人都盯著單於的位置,他不同意自然會有人同意,回去說給你們單於聽吧!
我隻等你們十天,十天內你們沒有回話或者沒有采納我的提議,到時過去的就是我大漢天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