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在汀瀧宮一連住了四夜,他與淮嬪就像兩個陌路相遇的旅人,在淺淡的燭火前,依偎著聊些過往的故事。淮嬪是個善談的人,她說了很多瑣事,卻不會讓人感到枯燥和厭煩。聽淮嬪說這些故事時,皇帝一直在心裏想,做淮嬪的孩子一定不會感到無趣,因為淮嬪有許多光怪陸離的故事,能夠讓一顆稚嫩的心感到無盡稀奇和熱鬧。
可惜,淮嬪的孩子沒有了。
淮嬪沒有回避這件事,她甚至可以主動說起自己墜湖的事。淮嬪說,她小的時候曾經有過落水的經曆,所以她非常怕水。就連走在水邊都會心中不安、手心出汗。
落水那一年,淮嬪不過六歲,她是家中長女,母親雖然不是正室,卻很得父親的寵愛。所以淮嬪一出生,就得到了父親的喜愛,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因為父親對她太好了,其他妾室便心生了嫉恨,其中一個姨娘便誘著淮嬪到水中去摘荷花。
淮嬪是個執拗的人,因為嗆水,她的眼淚鼻涕齊流,即便如此,她也沒有鬆開抓著荷花的手。幸虧府中下人及時將她救了起來,否則嚴府的大小姐就要落得早夭的命運了。
從那以後,嚴府所有的池塘都被填得隻有沒踝的水深,池塘裏也不再養荷花,隻放了幾尾鯉魚裝點顏色。害淮嬪落水的侍妾最終被賣身出府,不知所蹤。
淮嬪說,她怕水,因為怕水,所以很少去水邊,可是,這樣就錯過了許多好風景。想到這一點後,淮嬪的心思活動了,她想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因此才大著膽子去了碧荷映月。
這是一次失敗的嚐試。雖然嚐試都可能麵對失敗,可是淮嬪的這次嚐試讓她一敗塗地,她不僅敗給了自己的弱點,還敗給了自己的命運。聽淮嬪萬分感慨地剖析著自己的心路曆程,皇帝倍受啟發。
故事中的淮嬪是勇敢的,她想要戰勝的,是脆弱的自己。這樣的淮嬪,有種特別的魄力。
淮嬪說,她的性格和父親有五分相似。另外不像的五分是父親在戰場上錘煉出的果敢、堅韌、隱忍、敏銳和冷酷。父親說,不希望淮嬪像他,父親希望淮嬪能夠更溫和、更率性、更寬容。
可是接到入宮的旨意後,父親的想法變了,父親希望淮嬪能夠更穩重、更冷靜、更機靈。父親說,淮嬪在家是嬌女,可是入了宮,就是臣女,要以聖命為重,要懂得取舍,要認清大局。淮嬪明白父親的期望,卻不知道改如何去承載這份期望。她習慣了做嚴家倍受寵愛的長女,卻不知該如何做皇帝委屈求全的妾室。
皇帝聽到這裏就笑了,直到淮嬪情真意切地說出這句話,他才真切地感受到淮嬪心中的不如意。
盡管不願承認,皇帝卻知道,嫁入宮中的女子,除了身為中宮之主的皇後,沒有誰是真正如意的。
做皇帝的妾室,除了身份上更高貴一些,在生活中,與一般人家的妾室並無不同,甚至比一般人家的妾室還要艱難一些。在深宅大院裏,妾室若是足夠出眾,至少可以挑釁正室,有本事厲害的,甚至能取而代之。可是在後宮中,妾室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取代皇後,皇後的身份擺在這裏,任誰都不敢輕易造次。
淮嬪見皇帝笑得認真,並沒有以“失言”掩飾自己說過的話,而是更加坦率地告訴皇帝,她在宮中的生活過得很順意,至少沒有委曲求全。
淮嬪的坦率讓皇帝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煙火氣,就像畫本中的民間夫妻,妻子與丈夫,訴說衷腸,雖然有淡淡的怨氣,卻又帶著溫馨和甜蜜。
皇帝將淮嬪摟在懷裏,安撫著她,希望她能感受到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忘卻失去孩子的悲傷。
淮嬪告訴皇帝,她無法抹去這段深刻的記憶,因為她思念的不是那個與她無緣的孩子,而是那個已經走進歲月再也無法遇見的自己。淮嬪說,有孕之前,她想的是如何得到陛下的寵愛;有孕之後,她想的是如何讓腹中的孩子得到陛下的寵愛。她發覺,無論怎樣,她都繞不過“陛下的寵愛”,無論是過去的她,還是腹中的孩子,亦或是此刻的她,都對陛下的寵愛有著深深的渴望。
皇宮幽深,冷若寒潭,皇帝的寵愛如同篝火,能夠溫暖漫漫的長夜。淮嬪問皇帝,是否願意將溫暖分給她一份。
麵對心無旁騖的淮嬪,皇帝輕輕地親吻了她的額頭。皇帝無法拒絕這樣的淮嬪,她謙卑謹慎,不會理所當然的接受皇帝的憐愛,也不會若無其事地享受皇帝的關懷,她似乎隻是想在一段短暫的歲月裏陪皇帝走上一程。
皇帝擁著淮嬪,讓淮嬪再唱一次給孩子唱過的歌謠,那歌謠裏有連綿的思念,還有無盡的憂鬱。當淮嬪唱起歌謠時,皇帝想起了那些遙遠而又模糊的歲月。在那些歲月裏,皇帝是個無憂無慮的孩童,懷著對母親的思念生活在這個沉寂如水的後宮中,那些焦慮不安的日日夜夜,那些緊張拘束的時時刻刻,都沉澱在皇帝的記憶深處。
看著沉沉入睡的淮嬪,皇帝心中的陰鬱四散而去。他已經能夠很好地克製自己的情緒,無論那些記憶帶給他怎樣的感覺,他都能平複心中的波瀾,保持住自己和煦溫柔的神色。
離開汀瀧宮,皇帝在深夜中踽踽獨行。三沐帶著宮人遠遠地跟在後麵,不敢追的太近,唯恐擾亂了皇帝的神思。
不知不覺中,皇帝走到了錦織苑外。站在門口,皇帝猶豫著要不要進去。這個時候,蘭笙一定已經睡了。就算進去,蘭笙也不會有精神聽他講那些過去的故事;就算蘭笙強打精神聽了,也不會給予他什麽安慰;就算蘭笙試著安慰他,他也不會真正地放下。那些故事已經融入了他的血脈,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微微歎了口氣,皇帝示意三沐上前敲門。門開後,皇帝悶聲直奔寢殿,借著月光摸進了內室,直到鑽進那個溫暖的帷帳,皇帝的心才徹底等下來。
將沉睡的人摟緊懷裏,皇帝長長舒了口氣,須臾便進入了夢鄉。
可惜,淮嬪的孩子沒有了。
淮嬪沒有回避這件事,她甚至可以主動說起自己墜湖的事。淮嬪說,她小的時候曾經有過落水的經曆,所以她非常怕水。就連走在水邊都會心中不安、手心出汗。
落水那一年,淮嬪不過六歲,她是家中長女,母親雖然不是正室,卻很得父親的寵愛。所以淮嬪一出生,就得到了父親的喜愛,吃的用的都是最好的。因為父親對她太好了,其他妾室便心生了嫉恨,其中一個姨娘便誘著淮嬪到水中去摘荷花。
淮嬪是個執拗的人,因為嗆水,她的眼淚鼻涕齊流,即便如此,她也沒有鬆開抓著荷花的手。幸虧府中下人及時將她救了起來,否則嚴府的大小姐就要落得早夭的命運了。
從那以後,嚴府所有的池塘都被填得隻有沒踝的水深,池塘裏也不再養荷花,隻放了幾尾鯉魚裝點顏色。害淮嬪落水的侍妾最終被賣身出府,不知所蹤。
淮嬪說,她怕水,因為怕水,所以很少去水邊,可是,這樣就錯過了許多好風景。想到這一點後,淮嬪的心思活動了,她想看看不一樣的風景,因此才大著膽子去了碧荷映月。
這是一次失敗的嚐試。雖然嚐試都可能麵對失敗,可是淮嬪的這次嚐試讓她一敗塗地,她不僅敗給了自己的弱點,還敗給了自己的命運。聽淮嬪萬分感慨地剖析著自己的心路曆程,皇帝倍受啟發。
故事中的淮嬪是勇敢的,她想要戰勝的,是脆弱的自己。這樣的淮嬪,有種特別的魄力。
淮嬪說,她的性格和父親有五分相似。另外不像的五分是父親在戰場上錘煉出的果敢、堅韌、隱忍、敏銳和冷酷。父親說,不希望淮嬪像他,父親希望淮嬪能夠更溫和、更率性、更寬容。
可是接到入宮的旨意後,父親的想法變了,父親希望淮嬪能夠更穩重、更冷靜、更機靈。父親說,淮嬪在家是嬌女,可是入了宮,就是臣女,要以聖命為重,要懂得取舍,要認清大局。淮嬪明白父親的期望,卻不知道改如何去承載這份期望。她習慣了做嚴家倍受寵愛的長女,卻不知該如何做皇帝委屈求全的妾室。
皇帝聽到這裏就笑了,直到淮嬪情真意切地說出這句話,他才真切地感受到淮嬪心中的不如意。
盡管不願承認,皇帝卻知道,嫁入宮中的女子,除了身為中宮之主的皇後,沒有誰是真正如意的。
做皇帝的妾室,除了身份上更高貴一些,在生活中,與一般人家的妾室並無不同,甚至比一般人家的妾室還要艱難一些。在深宅大院裏,妾室若是足夠出眾,至少可以挑釁正室,有本事厲害的,甚至能取而代之。可是在後宮中,妾室再有本事也不可能取代皇後,皇後的身份擺在這裏,任誰都不敢輕易造次。
淮嬪見皇帝笑得認真,並沒有以“失言”掩飾自己說過的話,而是更加坦率地告訴皇帝,她在宮中的生活過得很順意,至少沒有委曲求全。
淮嬪的坦率讓皇帝感受到了一股濃濃的煙火氣,就像畫本中的民間夫妻,妻子與丈夫,訴說衷腸,雖然有淡淡的怨氣,卻又帶著溫馨和甜蜜。
皇帝將淮嬪摟在懷裏,安撫著她,希望她能感受到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忘卻失去孩子的悲傷。
淮嬪告訴皇帝,她無法抹去這段深刻的記憶,因為她思念的不是那個與她無緣的孩子,而是那個已經走進歲月再也無法遇見的自己。淮嬪說,有孕之前,她想的是如何得到陛下的寵愛;有孕之後,她想的是如何讓腹中的孩子得到陛下的寵愛。她發覺,無論怎樣,她都繞不過“陛下的寵愛”,無論是過去的她,還是腹中的孩子,亦或是此刻的她,都對陛下的寵愛有著深深的渴望。
皇宮幽深,冷若寒潭,皇帝的寵愛如同篝火,能夠溫暖漫漫的長夜。淮嬪問皇帝,是否願意將溫暖分給她一份。
麵對心無旁騖的淮嬪,皇帝輕輕地親吻了她的額頭。皇帝無法拒絕這樣的淮嬪,她謙卑謹慎,不會理所當然的接受皇帝的憐愛,也不會若無其事地享受皇帝的關懷,她似乎隻是想在一段短暫的歲月裏陪皇帝走上一程。
皇帝擁著淮嬪,讓淮嬪再唱一次給孩子唱過的歌謠,那歌謠裏有連綿的思念,還有無盡的憂鬱。當淮嬪唱起歌謠時,皇帝想起了那些遙遠而又模糊的歲月。在那些歲月裏,皇帝是個無憂無慮的孩童,懷著對母親的思念生活在這個沉寂如水的後宮中,那些焦慮不安的日日夜夜,那些緊張拘束的時時刻刻,都沉澱在皇帝的記憶深處。
看著沉沉入睡的淮嬪,皇帝心中的陰鬱四散而去。他已經能夠很好地克製自己的情緒,無論那些記憶帶給他怎樣的感覺,他都能平複心中的波瀾,保持住自己和煦溫柔的神色。
離開汀瀧宮,皇帝在深夜中踽踽獨行。三沐帶著宮人遠遠地跟在後麵,不敢追的太近,唯恐擾亂了皇帝的神思。
不知不覺中,皇帝走到了錦織苑外。站在門口,皇帝猶豫著要不要進去。這個時候,蘭笙一定已經睡了。就算進去,蘭笙也不會有精神聽他講那些過去的故事;就算蘭笙強打精神聽了,也不會給予他什麽安慰;就算蘭笙試著安慰他,他也不會真正地放下。那些故事已經融入了他的血脈,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微微歎了口氣,皇帝示意三沐上前敲門。門開後,皇帝悶聲直奔寢殿,借著月光摸進了內室,直到鑽進那個溫暖的帷帳,皇帝的心才徹底等下來。
將沉睡的人摟緊懷裏,皇帝長長舒了口氣,須臾便進入了夢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