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說好話,我站都站不穩當,和麵的活兒我可幹不了。從和麵到烙餅,都是小四自己弄的。”
“真的?哎呀,這小子還是有點本事 ,這才一個來月吧?”
“恩,就一個多月,就把我的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往後我可教不了他什麽了。”
“那就讓他跟著三爺爺學,以後做飯的活兒就都讓他弄。”
小四才十二,地裏的活兒能幫忙,但是出不了大力氣,做飯這個事兒剛好合適,不用太費力氣,他也喜歡。
“娘,你就沒想著送小四去學一學?回頭支個小吃攤,或者開個小腳店都好啊。”
李氏沒想到張蓮會這麽說,愣住了。
張蓮見婆婆不說話,還以為是說錯了什麽,連忙解釋起來。
“娘,我不是嫌棄小四什麽,我是是想著,有個手藝傍身總比在土裏刨食來的安穩些……”
李氏突然笑了,小四的進步是不小,但是張蓮幾乎沒有一點長進。見不得別人有一點的麵無表情。總喜歡往自己頭上攬錯誤。
“你說的也沒錯,一會兒問問小四的意思,他要是想去學,那就讓老二老三這倆經常往外跑的去尋個靠譜的大廚。”
說起這個,張蓮想起來一個被她拋在腦後很久的事情。正好說起來了,幹脆就一起說了吧。
“娘,我有個想法,想跟您說說。”
“有什麽話你就直說,都是一家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是這樣的,咱們家是有些銀子的活錢,老二老三他們會些手藝也能掙些辛苦錢,但是咱們家的花銷大,還有幾個沒成親的,完想著要不要咱們弄個小生意做一做。”
李氏聽張蓮這麽說,覺得也是有些道理,家裏的進項也就是地裏和老二老三的手藝,確實是收入沒有開銷多。
“那你想做些什麽生意啊?”
“我去鎮上,賣各種吃食的都有,咱們也弄個小攤子賣烙餅唄,要是能忙得過來的話,再弄點小餛飩雞蛋湯什麽的一起賣,多少也能有點進項不是。”
支個攤子,每個月給些攤位費,每天有些收入就行。隻是有這個想法,具體的還是要打聽打聽才好。
“這個想法挺好,我也不懂這些,你們商量好了,打聽清楚了,再做去。成不成的總要試一試。”
“有您這句話我就踏實多了,就怕到時候賠錢了,家裏人埋怨。”
“哪有做什麽事情就百分百成功的,總要試一試才能知道行不行不是。你也是為家裏好,想到了就去做了試一試。萬一成功了,咱們不就多個進項。”
不管怎麽說李氏是讚成的態度,其實她之前也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王家那邊總是來要錢,掙得越多,給的就越多,思來想去總是下不了手。
現在王家那邊已經解決了,這個月也真的沒有來,大概是消停了,做個小本生意也不是不行。
婆媳倆商量好了,吃飯的時候就跟大家說一說。先說了小四學廚藝的事情。
“真的嗎?我想學,嫂子都不肯教我了,等我學好了,回來給你們嚐嚐。”
“想學就去,我聽三爺爺說過,學這個還挺辛苦的,你可想好了。”
胡興讚成去學一門手藝,不拘是什麽手藝,隻要能養家糊口就行。
“想好了,我喜歡做飯,學好了還能掙錢呢,幹嘛不學。”
小四興高采烈的保證,根本沒有想過會不會被打臉這件事情。不管怎麽說,這個事情算是決定下來了,胡旺最近沒有什麽事情,幫小四找大廚師父的事情就落在他身上了。
“還有個事兒,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張蓮把想擺攤子的事情說了一遍,本來是想去鎮子裏擺攤的,但是胡發有不一樣的見解。
“鎮子裏的攤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而且誰也說不準誰眼紅咱們生意好來找麻煩。要我說,咱們不如去官道邊上賣,找個人來人往必經的路口,支個攤子,賣一賣吃食也很不錯。”
胡老漢卻覺得不靠譜。
“咱們附近,離進城也就一刻鍾的時間,就這麽點距離,人家直接去城裏不好嗎?要是選個遠一點的地方,每天光是出攤擺攤兒都成問題。”
確實,小坎溝裏官莊鎮太近了,也沒有誰趕路還差這點兒時間的。
胡興還是傾向於在鎮子上擺攤,至於會不會遇到地頭蛇,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明天我去問問喜子叔,問問看鎮子上擺攤有沒有什麽要注意的。等都打聽清楚了,再說要不要擺攤兒的事兒。
要是實在不行,等回頭進山獵了大東西,咱們就有錢了。”
張蓮就是覺得這樣太危險,才想著做些小生意。雖然成親的時候給錢給的爽快,看上去家底兒挺厚,她也是後來才知道,那些錢都是胡興的陷阱裏抓了一頭老虎才掙到手的。
人沒有那麽多的好運,也沒有絕對的事事順利,如果有可能的話,張蓮還是覺得能不進山就不要進山的好。
“別總是動不動就要上山,打獵多危險啊。你回頭好好問問喜子叔,如果實在不行就算了,也就是隨口一說的事兒。”
“對,這事兒聽你媳婦兒的。”
李氏也不想兒子總往山上跑,當即就站了張蓮這邊。在胡家,李氏表了態,那就沒有其他人表態的必要了。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胡興胡旺兄弟倆明天去鎮子上,李氏打算再去趟王媒婆那邊,上次去了之後,這麽久都沒有回信兒,李氏心裏覺得不踏實。
李氏有心拉著長臉一起,不過現在張蓮條件不允許, 隻能讓胡發頂上,陪著李氏找王媒婆。正好,是給他找媳婦兒,他去也挺合適。
事情都說定了,飯也吃的差不多了,張蓮想起來胡興回來還沒說過小河村的事兒,順嘴就問了出來。
“對了,我哥成親都挺順當的吧?問都沒去成,你給我們講講?”
胡興原本還算開心的表情僵在臉上,笑容一點點褪去,欲言又止的看著張蓮。
“真的?哎呀,這小子還是有點本事 ,這才一個來月吧?”
“恩,就一個多月,就把我的本事學了個七七八八,往後我可教不了他什麽了。”
“那就讓他跟著三爺爺學,以後做飯的活兒就都讓他弄。”
小四才十二,地裏的活兒能幫忙,但是出不了大力氣,做飯這個事兒剛好合適,不用太費力氣,他也喜歡。
“娘,你就沒想著送小四去學一學?回頭支個小吃攤,或者開個小腳店都好啊。”
李氏沒想到張蓮會這麽說,愣住了。
張蓮見婆婆不說話,還以為是說錯了什麽,連忙解釋起來。
“娘,我不是嫌棄小四什麽,我是是想著,有個手藝傍身總比在土裏刨食來的安穩些……”
李氏突然笑了,小四的進步是不小,但是張蓮幾乎沒有一點長進。見不得別人有一點的麵無表情。總喜歡往自己頭上攬錯誤。
“你說的也沒錯,一會兒問問小四的意思,他要是想去學,那就讓老二老三這倆經常往外跑的去尋個靠譜的大廚。”
說起這個,張蓮想起來一個被她拋在腦後很久的事情。正好說起來了,幹脆就一起說了吧。
“娘,我有個想法,想跟您說說。”
“有什麽話你就直說,都是一家人沒什麽不能說的。”
“是這樣的,咱們家是有些銀子的活錢,老二老三他們會些手藝也能掙些辛苦錢,但是咱們家的花銷大,還有幾個沒成親的,完想著要不要咱們弄個小生意做一做。”
李氏聽張蓮這麽說,覺得也是有些道理,家裏的進項也就是地裏和老二老三的手藝,確實是收入沒有開銷多。
“那你想做些什麽生意啊?”
“我去鎮上,賣各種吃食的都有,咱們也弄個小攤子賣烙餅唄,要是能忙得過來的話,再弄點小餛飩雞蛋湯什麽的一起賣,多少也能有點進項不是。”
支個攤子,每個月給些攤位費,每天有些收入就行。隻是有這個想法,具體的還是要打聽打聽才好。
“這個想法挺好,我也不懂這些,你們商量好了,打聽清楚了,再做去。成不成的總要試一試。”
“有您這句話我就踏實多了,就怕到時候賠錢了,家裏人埋怨。”
“哪有做什麽事情就百分百成功的,總要試一試才能知道行不行不是。你也是為家裏好,想到了就去做了試一試。萬一成功了,咱們不就多個進項。”
不管怎麽說李氏是讚成的態度,其實她之前也有這樣的想法,就是王家那邊總是來要錢,掙得越多,給的就越多,思來想去總是下不了手。
現在王家那邊已經解決了,這個月也真的沒有來,大概是消停了,做個小本生意也不是不行。
婆媳倆商量好了,吃飯的時候就跟大家說一說。先說了小四學廚藝的事情。
“真的嗎?我想學,嫂子都不肯教我了,等我學好了,回來給你們嚐嚐。”
“想學就去,我聽三爺爺說過,學這個還挺辛苦的,你可想好了。”
胡興讚成去學一門手藝,不拘是什麽手藝,隻要能養家糊口就行。
“想好了,我喜歡做飯,學好了還能掙錢呢,幹嘛不學。”
小四興高采烈的保證,根本沒有想過會不會被打臉這件事情。不管怎麽說,這個事情算是決定下來了,胡旺最近沒有什麽事情,幫小四找大廚師父的事情就落在他身上了。
“還有個事兒,想問問大家的意見。”
張蓮把想擺攤子的事情說了一遍,本來是想去鎮子裏擺攤的,但是胡發有不一樣的見解。
“鎮子裏的攤位都是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而且誰也說不準誰眼紅咱們生意好來找麻煩。要我說,咱們不如去官道邊上賣,找個人來人往必經的路口,支個攤子,賣一賣吃食也很不錯。”
胡老漢卻覺得不靠譜。
“咱們附近,離進城也就一刻鍾的時間,就這麽點距離,人家直接去城裏不好嗎?要是選個遠一點的地方,每天光是出攤擺攤兒都成問題。”
確實,小坎溝裏官莊鎮太近了,也沒有誰趕路還差這點兒時間的。
胡興還是傾向於在鎮子上擺攤,至於會不會遇到地頭蛇,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明天我去問問喜子叔,問問看鎮子上擺攤有沒有什麽要注意的。等都打聽清楚了,再說要不要擺攤兒的事兒。
要是實在不行,等回頭進山獵了大東西,咱們就有錢了。”
張蓮就是覺得這樣太危險,才想著做些小生意。雖然成親的時候給錢給的爽快,看上去家底兒挺厚,她也是後來才知道,那些錢都是胡興的陷阱裏抓了一頭老虎才掙到手的。
人沒有那麽多的好運,也沒有絕對的事事順利,如果有可能的話,張蓮還是覺得能不進山就不要進山的好。
“別總是動不動就要上山,打獵多危險啊。你回頭好好問問喜子叔,如果實在不行就算了,也就是隨口一說的事兒。”
“對,這事兒聽你媳婦兒的。”
李氏也不想兒子總往山上跑,當即就站了張蓮這邊。在胡家,李氏表了態,那就沒有其他人表態的必要了。
事情就這麽說定了,胡興胡旺兄弟倆明天去鎮子上,李氏打算再去趟王媒婆那邊,上次去了之後,這麽久都沒有回信兒,李氏心裏覺得不踏實。
李氏有心拉著長臉一起,不過現在張蓮條件不允許, 隻能讓胡發頂上,陪著李氏找王媒婆。正好,是給他找媳婦兒,他去也挺合適。
事情都說定了,飯也吃的差不多了,張蓮想起來胡興回來還沒說過小河村的事兒,順嘴就問了出來。
“對了,我哥成親都挺順當的吧?問都沒去成,你給我們講講?”
胡興原本還算開心的表情僵在臉上,笑容一點點褪去,欲言又止的看著張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