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子就這麽大,一來一回也就一刻鍾的時間,但是王媒婆半個時辰才回來,好在,帶著布莊的娘兒倆一塊回來的。
王媒婆廢了半天口舌才說動了母女倆來這一趟,但是這個事情在她看來,八成是成不了的,畢竟有些事情並不是努力和退讓就能有結果的。
母女倆一進門,李氏和胡發就起身示意。王媒婆領著人去了後院一個比較大的廂房,上了茶水。這兩家人的事情有些複雜,還是要兩家人親自談的好。
銀子一進門就認出胡發了,時不時的偷瞄一眼,並不敢大大方方的看他,王氏自然是沒有錯過閨女的神態。
又看胡發,端端正正的坐在一邊,看似沒有什麽動靜 ,但是時刻注意著母女倆的動態。王氏的目光落在胡發身上的時候,他不自覺的又端正了一些。
李氏也在打量著對麵的娘倆,穿的是普通的棉布衣衫,王氏穿的是棗紅,銀子穿的是桃粉。發髻整齊,都是隻簪了一根銀簪子,沒有其他首飾。
今天事出突然母女倆還能收拾得這麽精致,看來平時也是很講究的,李氏的信心又降了一半。
兩家人打量了對方半天,誰都沒有說話,王媒婆掐算著時間打量得差不多了,才出聲說話。
“我給大家都介紹介紹。這個小夥子是小坎溝的胡發,家裏排行老三,這是他娘。這邊兒的姑娘叫銀子,跟娘在鎮子上開了個布莊。看看有什麽想問的?”
王媒婆開了個頭兒,但李氏並沒有先開口。來之前多少還有些自信,但是看這娘倆的氣度,心裏就知道這個事情十有八九成不了了。
王氏是個利索人,不喜歡繞彎子,說話也是直來直去。
“我嫁女兒,是看對方人品和家風的,至於其他的並不注重。”
“是招贅。”
王氏說的是嫁,但是銀子卻不同意這個說法,立刻就糾正了。
這話一出,屋裏頓時就是一陣尷尬,好在李氏這邊有了心理準備,也不算多震驚。
“先讓倆孩子聊聊天,要是孩子們都願意嫁過來還是嫁出去都好說。”
李氏也是直來直去的說,萬一人家姑娘壓根兒就沒看上老三,現在說啥都是白忙活。
倒是王氏母女愣了一下,贅婿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受人詬病的,像李氏這樣滿不在乎的態度,她們有點琢磨不透。
“您的意思是?”
王氏母女孤身生活了那麽久,向來處事都是再三思索的,但是這會兒忽然就有點兒不明白李氏他們的意思了。
“我家沒有那麽多規矩,孩子們要是看著合適,入贅還是娶親,我們做長輩的都沒有意見。”
“為何?要是入贅的話,少不了會被人指指點點,您不介意嗎?”
“介意什麽?日子是他們倆過,過好日子才是正道。嘴長在別人身上,咱們可管不過來。”
這話聽著頗有道理,但是怎麽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王氏和銀子也是頭一次見人對入贅這件事情這麽不在乎的。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怎麽接話了。
“要不讓倆孩子先去一邊兒聊兩句?”
王媒婆適時給遞了架梯子,才沒讓氣氛一直沉默下去。
王氏看看閨女,見她同意了才讓王媒婆跟著去了隔壁的屋子裏。
兩個當娘的就留在原地喝茶。
隔壁屋裏少年少女在王媒婆的“監督”下,多少有點放不開,氣氛和諧又飄著一絲尷尬。
方桌前,王媒婆坐在正對屋門的位置,左邊是胡發,右邊是銀子。倆人麵對而坐,卻又不敢看對方。
王媒婆先打破了這個有些尷尬的氣氛。“你們兩個聊一聊。都是年齡相當的閨女小子,說話也不用拘謹。”
“姑娘你好,我們終於見麵了。”
胡發率先開口,大男人家家的,總不好讓姑娘先開口。雖然說的啥都不是。
“我見過你,謝謝你那天幫我解圍,隻是那天我說話太不客氣,還請小哥不要責怪。”
“怎麽會,姑娘家在外頭多個心眼也好,壞人又沒在腦門上刻字,小心些總歸沒什麽壞處。”
“那小哥兒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是好人。”胡發十分認真,一抬頭就望進了銀子的眼睛裏。
水汪汪的杏眼,像秋日夜晚的星空,一閃一閃的水光,就是那鋪滿黑色幕布的星光,吸引著人想看得更遠更深。
銀子被胡發的目光驚到,窘迫的轉過頭不敢再看。
“你臉上又沒有寫字,我怎麽知道。”
胡發總算回神,一向伶牙俐齒的胡發,這會兒竟然不知道要怎麽回答姑娘的問題。
“以後多接觸就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好人了。”
幾乎沒過腦子的話,直接把銀子給說臉紅了。好在人家銀子在店裏也鍛煉出來了,緩了一下也就恢複狀態了。
隻是,剛才的話題肯定是不能繼續了,幹脆又起了個話頭兒。
“小哥兒應該聽說了,我家是要招贅的,小哥兒可能接受?”
銀子心裏還是想要招婿,雖然娘不同意。話題一下子就正式起來,胡發也徹底回神了。
“銀子姑娘家的情況我也聽說了,我可以接受的。我家兄弟五個,也不差我這一個。”
“那,你就不介意?”
“我娘都不介意,我介意什麽?再說了我家裏還有兄弟可以幫襯,你家就你一個,我不幫襯著你,幫襯誰?”
胡發這話說的,好像倆人一定能成已經談婚論嫁了一樣,屬實是有些不像話了。隻是話語裏的誠意太滿,實在是讓人不好責怪。
自認是家裏最會說話的胡發,又一次終結了話題。
銀子:還能不能聊天了?
“你的顧慮應該不難猜,你是怕嫁了人就不能時常照顧娘家,擔心你娘一個人孤苦無依。”
胡發的聲音不大,但是字字句句都戳中了銀子心裏的想法,桌下捏著帕子的手,緊了緊。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也很讚同你的想法,不過,你真正需要的,是願意和你一起照顧家的人,一個願意和你一起分擔責任的人。”
王媒婆廢了半天口舌才說動了母女倆來這一趟,但是這個事情在她看來,八成是成不了的,畢竟有些事情並不是努力和退讓就能有結果的。
母女倆一進門,李氏和胡發就起身示意。王媒婆領著人去了後院一個比較大的廂房,上了茶水。這兩家人的事情有些複雜,還是要兩家人親自談的好。
銀子一進門就認出胡發了,時不時的偷瞄一眼,並不敢大大方方的看他,王氏自然是沒有錯過閨女的神態。
又看胡發,端端正正的坐在一邊,看似沒有什麽動靜 ,但是時刻注意著母女倆的動態。王氏的目光落在胡發身上的時候,他不自覺的又端正了一些。
李氏也在打量著對麵的娘倆,穿的是普通的棉布衣衫,王氏穿的是棗紅,銀子穿的是桃粉。發髻整齊,都是隻簪了一根銀簪子,沒有其他首飾。
今天事出突然母女倆還能收拾得這麽精致,看來平時也是很講究的,李氏的信心又降了一半。
兩家人打量了對方半天,誰都沒有說話,王媒婆掐算著時間打量得差不多了,才出聲說話。
“我給大家都介紹介紹。這個小夥子是小坎溝的胡發,家裏排行老三,這是他娘。這邊兒的姑娘叫銀子,跟娘在鎮子上開了個布莊。看看有什麽想問的?”
王媒婆開了個頭兒,但李氏並沒有先開口。來之前多少還有些自信,但是看這娘倆的氣度,心裏就知道這個事情十有八九成不了了。
王氏是個利索人,不喜歡繞彎子,說話也是直來直去。
“我嫁女兒,是看對方人品和家風的,至於其他的並不注重。”
“是招贅。”
王氏說的是嫁,但是銀子卻不同意這個說法,立刻就糾正了。
這話一出,屋裏頓時就是一陣尷尬,好在李氏這邊有了心理準備,也不算多震驚。
“先讓倆孩子聊聊天,要是孩子們都願意嫁過來還是嫁出去都好說。”
李氏也是直來直去的說,萬一人家姑娘壓根兒就沒看上老三,現在說啥都是白忙活。
倒是王氏母女愣了一下,贅婿放在哪朝哪代都是受人詬病的,像李氏這樣滿不在乎的態度,她們有點琢磨不透。
“您的意思是?”
王氏母女孤身生活了那麽久,向來處事都是再三思索的,但是這會兒忽然就有點兒不明白李氏他們的意思了。
“我家沒有那麽多規矩,孩子們要是看著合適,入贅還是娶親,我們做長輩的都沒有意見。”
“為何?要是入贅的話,少不了會被人指指點點,您不介意嗎?”
“介意什麽?日子是他們倆過,過好日子才是正道。嘴長在別人身上,咱們可管不過來。”
這話聽著頗有道理,但是怎麽總覺得有哪裏不對?
王氏和銀子也是頭一次見人對入贅這件事情這麽不在乎的。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要怎麽接話了。
“要不讓倆孩子先去一邊兒聊兩句?”
王媒婆適時給遞了架梯子,才沒讓氣氛一直沉默下去。
王氏看看閨女,見她同意了才讓王媒婆跟著去了隔壁的屋子裏。
兩個當娘的就留在原地喝茶。
隔壁屋裏少年少女在王媒婆的“監督”下,多少有點放不開,氣氛和諧又飄著一絲尷尬。
方桌前,王媒婆坐在正對屋門的位置,左邊是胡發,右邊是銀子。倆人麵對而坐,卻又不敢看對方。
王媒婆先打破了這個有些尷尬的氣氛。“你們兩個聊一聊。都是年齡相當的閨女小子,說話也不用拘謹。”
“姑娘你好,我們終於見麵了。”
胡發率先開口,大男人家家的,總不好讓姑娘先開口。雖然說的啥都不是。
“我見過你,謝謝你那天幫我解圍,隻是那天我說話太不客氣,還請小哥不要責怪。”
“怎麽會,姑娘家在外頭多個心眼也好,壞人又沒在腦門上刻字,小心些總歸沒什麽壞處。”
“那小哥兒你是好人還是壞人?”
“我是好人。”胡發十分認真,一抬頭就望進了銀子的眼睛裏。
水汪汪的杏眼,像秋日夜晚的星空,一閃一閃的水光,就是那鋪滿黑色幕布的星光,吸引著人想看得更遠更深。
銀子被胡發的目光驚到,窘迫的轉過頭不敢再看。
“你臉上又沒有寫字,我怎麽知道。”
胡發總算回神,一向伶牙俐齒的胡發,這會兒竟然不知道要怎麽回答姑娘的問題。
“以後多接觸就知道我到底是不是好人了。”
幾乎沒過腦子的話,直接把銀子給說臉紅了。好在人家銀子在店裏也鍛煉出來了,緩了一下也就恢複狀態了。
隻是,剛才的話題肯定是不能繼續了,幹脆又起了個話頭兒。
“小哥兒應該聽說了,我家是要招贅的,小哥兒可能接受?”
銀子心裏還是想要招婿,雖然娘不同意。話題一下子就正式起來,胡發也徹底回神了。
“銀子姑娘家的情況我也聽說了,我可以接受的。我家兄弟五個,也不差我這一個。”
“那,你就不介意?”
“我娘都不介意,我介意什麽?再說了我家裏還有兄弟可以幫襯,你家就你一個,我不幫襯著你,幫襯誰?”
胡發這話說的,好像倆人一定能成已經談婚論嫁了一樣,屬實是有些不像話了。隻是話語裏的誠意太滿,實在是讓人不好責怪。
自認是家裏最會說話的胡發,又一次終結了話題。
銀子:還能不能聊天了?
“你的顧慮應該不難猜,你是怕嫁了人就不能時常照顧娘家,擔心你娘一個人孤苦無依。”
胡發的聲音不大,但是字字句句都戳中了銀子心裏的想法,桌下捏著帕子的手,緊了緊。
“你的想法我能理解,也很讚同你的想法,不過,你真正需要的,是願意和你一起照顧家的人,一個願意和你一起分擔責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