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姑娘, 你哭什麽?爺爺心疼你,這不是好事兒嗎?“
張蓮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文小點,輕聲勸慰著,文師傅的做法確實沒幾個人能做出來,她感動也是人之常情。
”是好事,我就是有些感動。“
文小點扯出一抹苦笑,有些話她說不出來,也不能說。
以後她隻有自己了,獨自一人生活在這世上,沒有親人在身邊。
嫁為人婦的恐慌感還沒有消除,就要一個人麵對陌生的生活,她真的很害怕,很不安。
張蓮看得出來文小點的情緒變化並不止是因為感動,不過她沒有打聽別人的習慣,既然她說是感動,那就是感動。
“點點,咱們家和別人家不一樣,我知道剛嫁進來會有不安,你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適應昂。
既然嫁到咱們家了,那我們就是你的家人,就是你的靠山,有事別自己扛著。”
張蓮把話說完,就離開了,剩下的就交給老二了。
張蓮去到前院西屋,和本家的其他媳婦兒一起等著見新媳婦兒。她現在大概能理解當初她進來的時候,她們的心情了。
外頭的男人們照舊在包餃子,反正家裏每添一個閨女,都是一樣的操作。
申時中,胡旺就牽著文小點進了屋子,還特意囑咐了張蓮,要照顧好他媳婦兒。
“嫂子,你多照顧些。”
“知道了,你放心。”
張蓮忍著笑意。這男人成了親果然就是不一樣,以前話少得像根本沒有這個人,現在都知道主動讓人照顧媳婦兒了。
“哎呦呦呦,嫂子,你家這兒閨女真是個有福氣的,你看,剛進門兒,你家那木頭二兒子就轉性了。”
“可不是,你們可是沾了二閨女的光了。”
同輩的小媳婦兒也在竊竊私語,一邊看別人的笑話,一邊跟自己當時做比較。
“嫂子,她們說的閨女是誰啊?”
文小點悄悄問張蓮。
“大閨女是我,二閨女就是你。”
“啊?怎麽會是我?”
“胡家把兒媳叫做閨女,你以後就知道了,不用緊張。”
文小點頂著滿頭的問號,蒙圈了。
“行了行了,可別再誇了,看把我閨女給嚇的。點點,來來來,過來坐。”
“哦,好。”
文小點拉著張蓮不肯放手,張蓮也隻能跟著她一起過去,她望著旁邊的麻將桌,一臉不舍。
文小點奶奶大娘嬸子嫂子弟妹的叫了一圈,收獲了雙份的荷包。文小點抱著一堆荷包,不敢動一點兒,一動就要掉了。
“娘,嫂子,我先去把東西放好。”
文小點說完就抱著荷包快步回了房間,因為怕東西掉了,還使出了在溫家做小姐的時候受到的教導。
腳下健步如飛,上身不動如山,當真是又快又穩。
屋裏的人愣了愣,直接笑了起來。
“哎喲,我嫁到胡家幾十年了,還是頭一次見著新媳婦兒拿到荷包就直接放回房間的。”
三奶奶哈哈大笑,覺得這個新媳婦真是有意思的緊,一點兒都不做作,怎麽想的就怎麽做。
“可不是,咱們那會兒嫁進來可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錯。”
“別說直接拿走荷包了,收錢都得看看眼色。”
“還是年輕人有魄力,咱們這些膽小的,過氣嘍。”
要是忽略了她們語氣中善意的調侃,還真有點兒像給李氏上眼藥。
新媳婦兒跑了,那這個坐婆婆的,可不得替媳婦兒受著。
“哎哎哎,你們膽子小就膽子小,關我們家二閨女什麽事兒?趁著她不在就給我上眼藥是吧?”
李氏才不怕這些,再說,明顯就是在開玩笑,誰還不會了?
“告訴你們啊,跟我開開玩笑就算了,要是把我閨女嚇跑了,我可不饒你們。”
李氏邊笑邊說,一點兒威脅力都沒有。
“這就護上了,看來這媳婦兒還挺得你心意的啊~”
“可別說了,一會兒有人惱羞成怒,咱們可是在人家的地盤上呢。 ”
“娘,這是咱家準備的零嘴兒太少了,大娘嬸子們這是對我這大閨女有意見了啊。”
張蓮裝模作樣的給她們行了禮,就出去喊小四去做春卷和麻團,屋裏也因為張蓮這麽一打岔,這個話頭兒就算止住了。
雖然是玩笑話,但是說多了,難免會有人心裏不舒服,因為個玩笑傷了情分可不好,張蓮這個打岔剛好是時候。
文小點剛好也放好了荷包回來,一聽嫂子說要吃東西,腳下一轉就要去灶房,張蓮眼疾手快直接把人拉進屋裏了。
“有小四就夠了,跟你爺爺學了那麽久,這點東西都做不好,幹脆逐出師門算了。”
“爺爺說他是個有天賦的,肯定能做好,我就是去幫個忙。”
“用不著你,今兒你可是新娘子呢。”
屋裏已經擺平了,這會兒正玩得開心呢,文小點雖然還是主角,但不再是焦點了,這也讓她舒服了不少,在這待得也自在了不少。
酉時末,吃過了餃子的眾人終於散去,照例還是胡家的兒子們收拾碗盤打掃衛生。
張蓮現在除了喘氣什麽都不想做,連根 手指頭都不想動。她坐在椅子上,仰頭望著房梁目光呆滯,大腦放空。
就是屋子裏沒有點燈,月光下多少有些嚇人了。
“媳婦兒?媳婦兒?”
胡興回來的時候就見她仰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快步上前摸摸她的鼻息,察覺到溫熱,這才敢大口呼吸。
“還沒死呢,不過到也不遠了。”
張蓮有氣無力,簡直是像是行屍走肉一般,話說的毫無情緒可言。
“累了?”
“嗯,一個手指頭都不想動了。”
“那就不動了,我抱你。”
張蓮伸出胳膊 ,要抱抱。胡興俯身抱起媳婦兒,動作輕柔的放到炕上,給她換個衣裳的功夫,就睡著了。
“媳婦兒啊,你怎麽就睡了?”
胡興扯扯嘴角,得了,去衝個涼吧。不然,今天可是睡不著了。
春日裏的風,吹散了冬日殘存的寒涼,小小的院落裏,兩間相鄰的房間。
兄弟兩個,一人春風一度,一人冷水一桶。同是兄弟不同命啊。
張蓮看著哭得梨花帶雨的文小點,輕聲勸慰著,文師傅的做法確實沒幾個人能做出來,她感動也是人之常情。
”是好事,我就是有些感動。“
文小點扯出一抹苦笑,有些話她說不出來,也不能說。
以後她隻有自己了,獨自一人生活在這世上,沒有親人在身邊。
嫁為人婦的恐慌感還沒有消除,就要一個人麵對陌生的生活,她真的很害怕,很不安。
張蓮看得出來文小點的情緒變化並不止是因為感動,不過她沒有打聽別人的習慣,既然她說是感動,那就是感動。
“點點,咱們家和別人家不一樣,我知道剛嫁進來會有不安,你給自己一些時間,慢慢適應昂。
既然嫁到咱們家了,那我們就是你的家人,就是你的靠山,有事別自己扛著。”
張蓮把話說完,就離開了,剩下的就交給老二了。
張蓮去到前院西屋,和本家的其他媳婦兒一起等著見新媳婦兒。她現在大概能理解當初她進來的時候,她們的心情了。
外頭的男人們照舊在包餃子,反正家裏每添一個閨女,都是一樣的操作。
申時中,胡旺就牽著文小點進了屋子,還特意囑咐了張蓮,要照顧好他媳婦兒。
“嫂子,你多照顧些。”
“知道了,你放心。”
張蓮忍著笑意。這男人成了親果然就是不一樣,以前話少得像根本沒有這個人,現在都知道主動讓人照顧媳婦兒了。
“哎呦呦呦,嫂子,你家這兒閨女真是個有福氣的,你看,剛進門兒,你家那木頭二兒子就轉性了。”
“可不是,你們可是沾了二閨女的光了。”
同輩的小媳婦兒也在竊竊私語,一邊看別人的笑話,一邊跟自己當時做比較。
“嫂子,她們說的閨女是誰啊?”
文小點悄悄問張蓮。
“大閨女是我,二閨女就是你。”
“啊?怎麽會是我?”
“胡家把兒媳叫做閨女,你以後就知道了,不用緊張。”
文小點頂著滿頭的問號,蒙圈了。
“行了行了,可別再誇了,看把我閨女給嚇的。點點,來來來,過來坐。”
“哦,好。”
文小點拉著張蓮不肯放手,張蓮也隻能跟著她一起過去,她望著旁邊的麻將桌,一臉不舍。
文小點奶奶大娘嬸子嫂子弟妹的叫了一圈,收獲了雙份的荷包。文小點抱著一堆荷包,不敢動一點兒,一動就要掉了。
“娘,嫂子,我先去把東西放好。”
文小點說完就抱著荷包快步回了房間,因為怕東西掉了,還使出了在溫家做小姐的時候受到的教導。
腳下健步如飛,上身不動如山,當真是又快又穩。
屋裏的人愣了愣,直接笑了起來。
“哎喲,我嫁到胡家幾十年了,還是頭一次見著新媳婦兒拿到荷包就直接放回房間的。”
三奶奶哈哈大笑,覺得這個新媳婦真是有意思的緊,一點兒都不做作,怎麽想的就怎麽做。
“可不是,咱們那會兒嫁進來可都是戰戰兢兢的,生怕出錯。”
“別說直接拿走荷包了,收錢都得看看眼色。”
“還是年輕人有魄力,咱們這些膽小的,過氣嘍。”
要是忽略了她們語氣中善意的調侃,還真有點兒像給李氏上眼藥。
新媳婦兒跑了,那這個坐婆婆的,可不得替媳婦兒受著。
“哎哎哎,你們膽子小就膽子小,關我們家二閨女什麽事兒?趁著她不在就給我上眼藥是吧?”
李氏才不怕這些,再說,明顯就是在開玩笑,誰還不會了?
“告訴你們啊,跟我開開玩笑就算了,要是把我閨女嚇跑了,我可不饒你們。”
李氏邊笑邊說,一點兒威脅力都沒有。
“這就護上了,看來這媳婦兒還挺得你心意的啊~”
“可別說了,一會兒有人惱羞成怒,咱們可是在人家的地盤上呢。 ”
“娘,這是咱家準備的零嘴兒太少了,大娘嬸子們這是對我這大閨女有意見了啊。”
張蓮裝模作樣的給她們行了禮,就出去喊小四去做春卷和麻團,屋裏也因為張蓮這麽一打岔,這個話頭兒就算止住了。
雖然是玩笑話,但是說多了,難免會有人心裏不舒服,因為個玩笑傷了情分可不好,張蓮這個打岔剛好是時候。
文小點剛好也放好了荷包回來,一聽嫂子說要吃東西,腳下一轉就要去灶房,張蓮眼疾手快直接把人拉進屋裏了。
“有小四就夠了,跟你爺爺學了那麽久,這點東西都做不好,幹脆逐出師門算了。”
“爺爺說他是個有天賦的,肯定能做好,我就是去幫個忙。”
“用不著你,今兒你可是新娘子呢。”
屋裏已經擺平了,這會兒正玩得開心呢,文小點雖然還是主角,但不再是焦點了,這也讓她舒服了不少,在這待得也自在了不少。
酉時末,吃過了餃子的眾人終於散去,照例還是胡家的兒子們收拾碗盤打掃衛生。
張蓮現在除了喘氣什麽都不想做,連根 手指頭都不想動。她坐在椅子上,仰頭望著房梁目光呆滯,大腦放空。
就是屋子裏沒有點燈,月光下多少有些嚇人了。
“媳婦兒?媳婦兒?”
胡興回來的時候就見她仰在椅子上,一動不動,快步上前摸摸她的鼻息,察覺到溫熱,這才敢大口呼吸。
“還沒死呢,不過到也不遠了。”
張蓮有氣無力,簡直是像是行屍走肉一般,話說的毫無情緒可言。
“累了?”
“嗯,一個手指頭都不想動了。”
“那就不動了,我抱你。”
張蓮伸出胳膊 ,要抱抱。胡興俯身抱起媳婦兒,動作輕柔的放到炕上,給她換個衣裳的功夫,就睡著了。
“媳婦兒啊,你怎麽就睡了?”
胡興扯扯嘴角,得了,去衝個涼吧。不然,今天可是睡不著了。
春日裏的風,吹散了冬日殘存的寒涼,小小的院落裏,兩間相鄰的房間。
兄弟兩個,一人春風一度,一人冷水一桶。同是兄弟不同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