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茶樓裏,張平坐在桌前,手裏的茶杯都已經涼透了,都還沒有鬆手。雙眼發直,沒有焦點的目光盯著一個地方,思考著。


    胡興一向和氣的很,今天說的這些話,雖然語氣平淡,但是言辭之間,已經有些重了。


    這是妹妹受了委屈,來給她撐腰了啊。


    張平把胡興的話想了好幾遍,終於確定,他是在說劉娟。


    爹也不對勁,妹妹也不對勁,胡興還提到了劉娟,暗示的已經很明顯了,就差直接說出來了。


    茶樓的小二敲門進來。


    “這位客官,今兒祭灶,咱們中午就要打烊了。”


    張平這才回過神來,跟小二哥說了聲抱歉,這才起身走了。


    過年了,街上的人少了許多,這個時候,在外討生活的人都已經回家了,沿街的鋪麵關了一大半,紅色的對聯增了不少的喜氣。


    本來是打算要買些東西回村的張平,現在完全沒有那個閑情逸致逛了,腳步匆匆的往家裏走。


    不過,他沒有打算直接質問,問不出答案不說,也會傷了情分,那是要跟他過一輩子的人,如非必要,他並不想鬧得太難看。


    還是那個小院子,現在是他們自己在住,小院子收拾得幹幹淨淨的,院子裏還養了花,隻是冬日裏都凋零了。


    張平走到巷子拐彎的地方,就見自家院子裏出來三個婦人,也是住在這個巷子裏的人家,他見過,但並不熟悉。


    “先說好啊,明天我可不來了,家裏一大堆的事兒呢,哪有時間聽她在這兒聽她得瑟。”


    “大早上的就喊咱們去她家,還以為有什麽正經事兒,結果一上午,淨說閑話了的。”


    “那她今天整這一出兒是幹啥呢。”


    “還能幹啥,今兒都二十三了。”


    “二十三怎麽了?”


    “你傻呀,二十三了,過年都停工了,該回村了呀。”


    “那就回去唄,”


    那倆人挑眉看著作者請來的托兒裝傻,瞧瞧,一點兒表演痕跡都看不出來。


    “還看不出來呀,她那是不想回去,拿咱們當幌子呢。”


    “啊?不至於吧。”


    “行了,你這個缺心眼子的,以後還是少跟她來往吧,別回頭被人家埋了都不知道。”


    “我就不明白了,她男人看著和和氣氣的,一個讀書人,身上沒有那些壞毛病不說吧,找他幫忙也都是能幫就幫的,怎麽就找了這麽個表裏不一的。”


    “飄了唄,男人出息了,她也跟著水漲船高唄。她剛搬過來的時候啥樣,現在啥樣,比比不就知道了?”


    …………


    三個人說著話就走遠了,躲在拐角處的張平,心裏卻煩雜起來。


    她們嘴裏的人和他媳婦兒是同一個人嗎?為什麽……感覺不一樣?


    張平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這才往家裏走,進門的時候特意沒有說話,放輕了腳步往正屋湊。


    屋裏傳來窸窣的聲音,張平透過窗戶的縫隙看進去,劉娟正在拆頭上、手上的穿戴。兩根銀簪,兩隻手鐲,一個項圈,還有兩個戒指。


    這些之中,除了手鐲之外,還有一根和張蓮一模一樣的柳葉簪。其他的都是他不曾見過的。


    而這些東西,每一件都得十幾兩銀子的樣子,她什麽時候買了這些?為什麽他從來沒見她戴過?


    正納悶兒呢,就見劉娟把戴過的東西放進一個布包,布包放進一個匣子,匣子又放在了炕琴的最深處……


    怪不得,他都沒見過。


    張平重新走到門口,像以前回家時候那樣,衝著院子喊了一聲。


    果然素麵朝天,頭上插了根常戴的木簪,袖口挽著,一副忙活了許久的樣子,從屋裏出來。


    “平哥回來了?我正收拾東西呢,餓了沒?我這就去做飯。”


    “是有些餓了。”


    “剛好,今天買了肉,咱們中午吃些好的。”


    “不是說好今天要回村裏嗎?怎麽還買肉?”


    “哦,這不是看著肉還不錯,想著帶回去吃。”


    “那怎麽現在又要做著吃?”


    “也不差這一頓,再說,買了不少呢。”


    劉娟確實買的不少,不過,並沒有打算帶到張家去,是準備初二的時候,給娘家的。


    天寒地凍的,也不怕壞,索性就多買了些。


    張平沒再說什麽,趁著劉娟去灶房的時間,在屋裏轉了一圈,衣裳什麽的都好好的放在櫃子裏。


    過年的新衣裳也整整齊齊的放在那,一身薑紅色衣裙,一身藏藍色長衫。


    沒有張老爹的新衣,連塊張老爹可以穿的布料都沒有。


    打開劉娟平日裏放錢的匣子,隻有二十兩左右的散碎銀兩和銅板,沒有銀錠,沒有銀票。


    張平把東西放回原處,拿了本書坐在書桌前,心裏卻在算著一筆賬。


    “吃飯了。”


    劉娟端著個托盤,用後背頂著門簾進門,雪白的米飯,白菜炒肉,蔥燒豆腐,還有尖椒炒雞蛋。


    說是吃點兒好的,卻還沒有平日裏吃的好些。


    “不是說吃點兒好的?怎麽都沒燉肉?”


    “時間來不及了,先湊合吃點兒吧,晚上燉肉。”


    隻字不提回小河村的事。


    張平深呼吸了一下,才放下書,開始吃飯。


    “娟兒,一會兒把錢都找出來吧,趁著錢莊還沒關門,咱們把錢放到錢莊去,不然咱們不在家,還得惦記著銀子。”


    劉娟吃飯的手頓了一下,抬眼看了看張平,卻見他和平時也沒什麽區別。


    “不用那麽麻煩,我有辦法放好,絕對不用擔心。”


    劉娟笑意盈盈,多少有點兒心虛。心裏猜測平時的給了她錢之後就不聞不問的張平,怎麽突然問錢的事。


    “好些日子不在家呢,還是放到錢莊省心些,銀票帶在身上也方便。”


    張平堅持,劉娟沒有辦法,隻能先答應下來,主要是一直拒絕,張平肯定會追問的。


    一頓飯,兩口子人,各懷心思的吃了一刻鍾。


    劉娟磨磨蹭蹭的收拾完灶房,一回屋兒就見張平坐在炕沿兒上,有空就會拿在手上看的書,也攤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看這個架勢,劉娟大概是躲不過去了。


    張平心裏的賬算是有個差不離的估算的的,他現在一個月五兩銀子的銀錢,就算是在鎮上租房子,給家裏銀子,剩下多少心裏已經有數了。


    “娟兒,你把錢給我吧,再晚一些,錢莊就該關門了。”


    “這麽著急嗎?實在不行就等年後吧。”


    “不行,就那麽放在家裏我不放心。”


    “真沒事兒,都放了這麽久了,也沒見能出什麽事兒。


    “以前你在家啊,這馬上就過年了,家裏沒人守著了,咱們還是小心為上。”


    “真的不用…………你要是真不放心,要不咱們就先不回去了?”


    劉娟眼睛一轉,試探著問道。


    張平垂垂眼皮,再抬眼依舊是雲淡風輕。


    “也行,那我找人給丈母娘送個信兒,就說今年回不去了。”


    張平起身往外走,卻被劉娟給攔住了。


    “你怎麽還當真了?我就那麽隨口一說。”


    劉娟不願意回張家,但是不代表她不想回娘家。


    以前她確實不大願意回娘家,家裏人沒少拿張家的潦倒說事兒,嫂子更是冷嘲熱諷,說她上趕著也要嫁給一個窮書生,缺男人也不是這麽個缺法。


    可現在不一樣了,張平出息了,除了一個月五兩銀子的月銀,時不時還會有賞銀,物件兒什麽的,她現在已經是今非昔比了。


    尤其是娘家人因此轉變的態度,現如今見到她都是捧著抬著的。這個感覺讓他十分解氣,又很上癮。


    飄飄然的她,更是變本加厲的給自己“貼金”,而且還是撿著重的,貴的來。隻是張平掙的有限,就算是有賞銀那也隻是偶爾,等她有所察覺的時候,錢已經花的差不多了。


    她哪裏還能拿的出來銀子存進錢莊,就連給張老爹的銀子,也都有兩個月沒給過了。


    不行,不能讓他知道,不然……


    “那正好,東西都收拾好了吧,咱們這就出門,拿上行李,存過錢之後,直接回家。”


    張平往裏屋走了兩步,又問劉娟。


    “包袱放哪裏了?我先搬到車上。”


    背對著劉娟的臉上,陰沉沉的,漆黑的眼眸裏,翻湧著某些情緒。


    壓根兒就沒有收拾東西的劉娟,直接不知道要怎麽回答了,也終於發現了張平不同以往的咄咄逼人。


    “上午家裏來人了。也沒顧得上收拾,我這就去收拾收拾。”


    張平僵直著身體,閉閉眼,片刻的時間才穩住自己的情緒,轉身又回到了堂屋的太師椅上,隨手從桌上拿了個核桃,在手裏把玩。


    “娟兒,你要是不想跟我回張家,可以直說的。”


    張平始終沒看劉娟,眼神落在手裏的核桃上,語氣很平淡,還帶著幾分疏離的冷清。


    這是他心心念念又虧欠了許多的姑娘啊,他知道自己荒廢多年,又沒有什麽大本事,不能讓她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


    所以,他盡量滿足她的要求,從不幹涉她的事情,她開心就好。


    可他卻忘了,在成親之前問問她的想法,她能不能接受這樣的他和他的家人。


    “沒有,怎麽會呢。”


    劉娟拿不準他現在是什麽意思,說話的時候小心翼翼的,多一個字都不敢多說,生怕那句話說的不對了。


    “做了新衣,隻有你和我的;你明明那麽喜歡數錢,說要存到錢莊就拿不出來了;你說守著銀子不回家,我說不去劉家你又改口;說回家你又特意找了人來家裏聊天,不收拾東西。


    不是不想回張家,那是什麽?”


    劉娟麵色漲紅,被人抓包後的尷尬,大概就是如此吧。張平算是把她的小心思看得一清二楚,每一句都戳中了她做的事情。


    她覺得很難堪,也僅此而已。


    “我……”


    “想好了再說吧,我不想再聽你說謊了。”


    劉娟苦笑,實話?那怎麽說得出口?


    說她覺得張老爹是累贅?說她喜歡被劉家人捧著?還是說,她把張平的錢都敗光了?


    劉娟心頭一跳,什麽時候開始她的想法變成這樣了?平心而論,張老爹對她算是不錯的,她落水會心疼,怕影響倆人會一個人留在村裏。


    明明張老爹並沒有什麽需要她的地方,她怎麽會覺得是累贅?


    劉娟張口結舌,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那些盤算了許久的小心思此刻已經不值一提了,倆人分坐在屋子的兩頭兒,各自思索著自己的心事。


    隻是今天,張老爹注定是白等了一場,鬱鬱寡歡了多日,人沒有回來,反倒鬆了一口氣。


    小坎溝,胡家。


    胡興悄悄出了趟門回來,家裏依然很是熱鬧,明宣禮一家子已經啟程去京城了,張蓮和銀子忙活了二十來天的衣裳也被帶走了。


    不止是沈婉兒和明珠,明宣禮和明成也有搭配的衣裳。嗯,爺倆隻能是娘倆的陪襯,要怪就怪男人的衣裳變數太少了,不比女子的花樣多。


    銀子早就回去了,在鎮上忙活了二十來天的胡發,匆匆見了銀子一麵兒,也終於能回家了。


    過了今天,那想再見到人,可就得上元節了,胡發在李氏跟前兒轉悠了許多圈兒,晃得李氏都眼暈。


    “別晃了!去趕車把你二哥接回來去。”


    “好嘞,娘,我現在就去。”


    胡發撒丫子就往後門跑了,一鼓作氣套車趕牛跑遠了。


    胡旺就是給明宣禮送了個定好的東西,人就再也沒回來,等人來送信兒的時候才知道,就給唐木匠送個年禮,人就被扣下來了。


    這都臘月二十三了 ,再不回來,李氏可就要上門要人了。


    都臘月二十三了,也不知道小五還回不回來了……


    去年的今天,大家滿世界找他 ,結果招惹了個大人物回來。今年他人都不在,真不知道回來的時候又會發生什麽,想到這兒,李氏的眼皮子直跳。


    “閨女呀,你說小五在外頭不會又惹了什麽事兒吧的?”


    李氏抓著兩個兒媳問出了今天的第八遍,擔心是真的擔心,操心也是真的操心。


    回想一下,滿打滿算一年半的時間裏,胡家來了多少人,攤上了多少事兒……都是小五給惹來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就這張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團子的胖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團子的胖麻麻並收藏就這張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