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陽惴惴不安的揣了幾個月的錢,終於還給人家了,心裏也算鬆了口氣,總算是少了一樁惦記的事情。
“拿宅子您先住著看看,有哪裏不方便,需要修改的地方,您隨時找咱們就行了。”
“好,那就辛苦你了。”
“好說,好說。”
寒暄幾句之後,胡恩陽就先走了,他這剛回來就被小五喊過來了,隻來得及回家拿個賬本,連句話都沒來得及跟媳婦說句話。
顧南風把錢和賬本都丟給了葫蘆精,一身輕鬆。
葫蘆精:好吧,我就是個行走的包袱。
“叔,那宅子不超過三百三十兩就行。其他的您看著就成 。”
胡老漢還沒說話,小四那張破嘴,又開始說大實話了。
“恩陽哥那邊的賬,沒算著買地的錢。”
這就看出顧南風的短板了,至少算賬是沒算盤精算得明白。要不人家是算盤成精呢。
“哦……”
顧南風有點為難,買地的錢,他也沒問過花了多少啊。
“這個我知道,三十五兩。”
李氏偷聽了半天,還是沒忍住插了句嘴。當初還是她給算盤精介紹的呢,這個價錢什麽的,不管是事前還是事後,總是要打聽清楚的。
“那就是三百六十五兩,叔,您看著給找個買家吧。”
“行是行,就是有人要買的話,我怎麽聯係你們啊。”
人家買了房子過戶什麽的,他們房主得在呀。
雖然隔著兩座山頭,對他們幾個練家子來說不算是什麽距離,可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四五天的路程呢。一來一回就是十來天,就為了個沒譜的事兒奔波,屬實不值當。
主要是地契還在算盤精那兒,房子是新蓋的還沒有落契……
“房子還沒有落契,我們回去跟東風說一聲,得讓他來辦一下,到時候讓他跟您說怎麽聯係我們。”
顧南風想了想,決定把這個問題丟給算盤精。反正這種事情他也做習慣了,不差這一兩件。
平時習慣了叫顧東風算盤,猛地一說東風,大家還都沒反應過來是在說誰。東風?誰呀?見過嗎?
哦哦哦,那滿身算盤的吧。大概是。
第二天一早,顧南風和葫蘆精就啟程回山穀的大院,小四和上次一樣,一大早做了餃子,豬肉野菜餡兒的。
這餃子端上桌,小五是一口都沒碰,甚至還有點兒食欲不振。胡二伯和老田更是直接把餃子端的遠遠的,看都不看一眼。
胡家人麵麵相覷,雖然但是,他們什麽都沒問。
顧家兄弟倆,倒是吃得津津有味,連帶著把小五他們那份兒都吃了,最後摸著圓滾滾的肚子,上路。
“哎,我說,以前怎麽沒發現他們這麽愛吃餃子?”
李氏看著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後山林子裏的顧家兄弟,小聲跟小妯娌倆念叨。
“大概是餡兒不一樣?咱們很少吃野菜餡兒的。”
文小點不愧是出身廚藝世家,連分析問題都是從食材角度分析的。
“是南風哥他們幾個最近尤其喜歡吃餃子。”
小五歎了口氣,像是想起了什麽痛苦的回憶。
“還沒說你呢,幾個月不見,你口味都變了,咋,嫌棄我包的餃子唄。”
小四可是看著呢,以前很喜歡吃野菜餡兒餃子的小五,今天可是一口餃子都沒吃。一句一個餃子,小五聽得直惡心,使勁兒壓下那股勁兒,小五轉身往回走。
“哎哎哎~~你跑啥,還沒回答我呢。”
小四在跟在後頭,死纏爛打的非得讓小五說出個一二三來。胡二伯伸手一薅後脖領子,把他給拽了回來。
“別問了,小五他是吃傷了。”
“啊?你們這幾個月到底經曆了些什麽?”
小四下意識的追問了一句,並沒有什麽意思,就是隨口問的這麽一句。
沒想到轉頭就看到了胡二伯眼眶裏晶瑩的淚花兒,小四不理解,想問下一起去的老田,老田更誇張,已經是淚流滿麵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呀???
看這三個人的表現,現在好奇的已經不隻是小四一個人了,是整個胡家人都好奇起來了。
哦,不對。老二胡旺就不好奇,回家就鑽進木工房裏不出來了。有時候李氏就十分不理解,她那性子活潑的二閨女怎麽就能看上老二那根木頭的?
胡旺:田大夫不是都說了麽,吃傷了。
和他的單線思維不一樣,胡家這幾個人還是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畢竟,這仨人的性子天上地下的差別,居然是同一個反應。
在牆角幹嘔了一陣的小五被兩個老頭兒推到了人群中間,意思很明顯,小五就是主講人。
為了能一口氣把事情說清楚,小五把敏感詞匯用動作來表示。
事情還得從正月裏開始說起。
截止到的正月十五上元節,顧家大院兒的所有人,已經連續吃了十二天的餃子,本來以為年過完了,顧家這幾個武夫也能收斂一些。
誰知道……
那幾個寶貨,是覺得他們是同一種餃子餡兒吃膩了,開始虛心請教,換著花樣給大家做餃子。
韭菜,白菜,茴香搭配雞蛋或者肉都還算是正常操作。誰知道他們居然還不滿足,覺得自己掌握了餃子的精髓,開始無限創意。
隻要是家裏有的食材,那都能給安排上,也不管好不好吃,隻要這東西能吃,他們就敢往麵裏包。
什麽土豆絲肉,排骨雞蛋,居然還有薑汁紅糖餡兒…… 想象一下,剛出鍋的餃子,咬上一口……
嘴皮子上立馬多出來個被燙出來的血泡…
“還有五仁餡兒的,那一頓餃子吃的,腮幫子都疼。”
胡二伯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腮幫子發酸,忍不住用手揉吧兩下。
“還有那個鹹鴨蛋的 ,一個鹹雞蛋包一個餃子,那齁得……”
老田說著都覺得自己心口發酸,腸胃發脹。鹹了就得喝水,水喝多了……
“還有豆腐臘肉餡兒,蒜黃蘿卜幹兒、尖椒雞蛋,…………”
山青麵無表情的重複,他倒是還好,有時候存在感低也是有好處的,就比如吃飯的時候,少他一個也看不出來什麽的。
那讓人聞風喪膽的鹹魚野菜餡兒,香辣茼蒿餡兒、蘑菇蝦米、宮保雞丁碎……
“總之,這樣的餃子,我們吃到啟程回來……噦……”
小五一不留神提到了“敏感詞匯”,給自己整幹嘔了。再抬頭,就是紅著鼻頭,眼淚汪汪的模樣。
白淨的小臉上,還有未消的稚氣,看著都讓人覺得可憐。
“我現在就去把j……那啥收起來去,最近咱家不吃這個了。”
小四雖然嘴巴碎了點兒,還是很暖心的。當即就起身去廚房把早上剩下來的餃子,嘰哩喀喳就收拾起來了。
還有些沒煮過的,直接連帶著篦子,一塊兒給胡恩陽家送去了。
“不是,那你們就由著他們這麽瞎折騰啊,不吃不行嗎?”
“說起這個就很生氣了。”老田氣得,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吃飯的時候,顧北風就站在身後,虎視眈眈的看著。”
“就算沒有他看著,你以為你能反抗咋地,就那幾個貨,是能打得過還是能跟他們講得清楚得道理?”
胡二伯也是痛心疾首,想他連老皇帝都不怕的人,在顧家居然隻能夾著尾巴做人。說出去,老皇帝的麵子往哪裏擱?
“我倒是說了,但是他們越做越難吃。”
身為唯一的一個小孩子,擁有特殊保護的體質,小五依舊沒能免得了被餃子荼毒的日子。
從不挑食的小五,如今的菜單上出現了第一個討厭的食物——顧家的餃子(不論是什麽餡兒)。
進了深山之後,就施展輕功往家裏趕的顧南風和葫蘆精,還邊走邊討論,今早吃的餃子,有什麽可取之處。
一路上討論的不亦樂乎,絲毫不知道山穀大院兒裏,隻有顧北風還在留守……
清明時節,淅淅瀝瀝的春雨下個不停,灰蒙蒙的天色,總是在這樣的日子裏出現,像是約定好了的,陪襯人間的淒涼。
胡家人約好了,一大早就浩浩蕩蕩的進山了,除草、添土、擺上供品、燒了元寶,報喜不報憂的叨叨了一番,又下山回去了。
春風和著雨絲兒卷起了地上的紙灰。直直地往天上飛去,猶如去年胡二伯回來祭祖時候那樣。
胡家現在沒有什麽時間沉浸在傷感裏,胡發的婚事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可李氏卻發現家裏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越來越多。
自從看中了顧家的新房子,打算買來給胡發小兩口和王氏住之後,這件事情就一直被她掛在心裏,不上不下的,幹什麽都沉不下心思。
一邊準備著東西,還一邊哀聲歎氣。
“娘,這備成親用的東西呢,您總這麽唉聲歎氣的,不合適吧?”
文小點在一邊兒打下手,實在聽不下去了,忍不住提了一嘴。
李氏吐槽的欲望瞬間高漲,就要跟文小點叨叨幾句,隨即又想起什麽,又忍住了。
“沒什麽,就是覺得要準備的東西太多。”
文小點看著擺了一屋子的東西,確實有點多哈。穿的蓋的,擺的用的,還有胡旺正在做的……
對比之前她成親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麽差別,怎麽看,都是刻意比較過之後才安置的。
十指有長短,人心有偏頗。
就算是親生的孩子,也會有偏有向。能做到一視同仁的少之又少。
就算是刻意控製的,也讓人暖心不少。
就算是當初的溫家,家財萬貫的大家族也有厚此薄彼的時候。
兒媳的出身決定了彩禮多少,女兒夫家的身份地位決定了嫁妝多少。
其實,胡家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經驗之談。畢竟,家裏隻有兒子,那爭家產的事情肯定不少。
兄弟鬩牆,最後鬧得不歡而散的事情在早年間的胡家也是屢見不鮮的,如今這麽相親相愛的場麵,還是經曆了幾代人有意規避的結果。
“這些我也不懂,您有什麽要做的,吩咐一聲就行。我們幫您弄,別著急昂。”
“哎呀,還是閨女貼心呀。那些個臭小子,連句好聽話都不會說。”
李氏提起兒子的時候,總是有點嫌棄的,主要是那幾個禿小子,可不會說這麽軟的話。
“男人嘛,粗糙了點兒,也正常。”
文小點勸慰,她自己一個人家的那位就是個例子。
他對著木頭有多細心,生活裏就有多粗糙,文小點深有體會。
“你可不能這麽慣著啊,該教的時候就得教。”
文小點心大,李氏可不是,兒子要是哪裏做的不好,倆人鬧起來,他可不會偏幫。
“老二挺好的。”
文小點替胡旺說好話。忽然就有種是丈母娘教閨女的既視感。
“什麽挺好的?”
張蓮拿了一捆紅線進來,見兩人聊得正歡,就插了一句。
“她說他男人挺好。”
李氏打趣,心情也跟著放鬆不少。
“哦~~~”
張蓮手上解著線捆,一臉揶揄的說了個九轉十八彎的哦。
文小點的臉色騰地就紅了,明明隻是為了給李氏寬心,咋還把自己給搭進來了。失算了,失算了。
“娘,您這算不算是過河拆橋?我明明是給您寬心,您還打趣我。”
文小點紅著臉跟抱怨,怎麽看都像是在撒嬌。
張蓮笑吟吟地看著,有小小的羨慕,她……大概再也做不出來撒嬌的舉動了吧?
“娘怎麽了?是有什麽心事?”
張蓮問文小點,剛才就她們倆在,有什麽事情還是得問問文小點。
“剛才還唉聲歎氣的,問她什麽事兒也不說。”
文小點聳聳肩,愛莫能助。
“娘,有啥事兒你說說唄,萬一我們也能幫個忙什麽的?”
嫁進來兩年了,張蓮還沒見過李氏發愁的樣子。
李氏笑笑,不說話。
怎麽說?說要給老三買房子,想往裏搭錢?一碗水端不平,碗都得摔碎了。
“哎呀,光拿了線,沒拿纏線的木板,點點,去找你男人要幾個唄。”
張蓮剛好把手裏的紅線分好,準備纏成線團,發現沒有趁手的東西。
“好,我手藝不好,我跑腿兒。”
“拿宅子您先住著看看,有哪裏不方便,需要修改的地方,您隨時找咱們就行了。”
“好,那就辛苦你了。”
“好說,好說。”
寒暄幾句之後,胡恩陽就先走了,他這剛回來就被小五喊過來了,隻來得及回家拿個賬本,連句話都沒來得及跟媳婦說句話。
顧南風把錢和賬本都丟給了葫蘆精,一身輕鬆。
葫蘆精:好吧,我就是個行走的包袱。
“叔,那宅子不超過三百三十兩就行。其他的您看著就成 。”
胡老漢還沒說話,小四那張破嘴,又開始說大實話了。
“恩陽哥那邊的賬,沒算著買地的錢。”
這就看出顧南風的短板了,至少算賬是沒算盤精算得明白。要不人家是算盤成精呢。
“哦……”
顧南風有點為難,買地的錢,他也沒問過花了多少啊。
“這個我知道,三十五兩。”
李氏偷聽了半天,還是沒忍住插了句嘴。當初還是她給算盤精介紹的呢,這個價錢什麽的,不管是事前還是事後,總是要打聽清楚的。
“那就是三百六十五兩,叔,您看著給找個買家吧。”
“行是行,就是有人要買的話,我怎麽聯係你們啊。”
人家買了房子過戶什麽的,他們房主得在呀。
雖然隔著兩座山頭,對他們幾個練家子來說不算是什麽距離,可對普通人來說,還是四五天的路程呢。一來一回就是十來天,就為了個沒譜的事兒奔波,屬實不值當。
主要是地契還在算盤精那兒,房子是新蓋的還沒有落契……
“房子還沒有落契,我們回去跟東風說一聲,得讓他來辦一下,到時候讓他跟您說怎麽聯係我們。”
顧南風想了想,決定把這個問題丟給算盤精。反正這種事情他也做習慣了,不差這一兩件。
平時習慣了叫顧東風算盤,猛地一說東風,大家還都沒反應過來是在說誰。東風?誰呀?見過嗎?
哦哦哦,那滿身算盤的吧。大概是。
第二天一早,顧南風和葫蘆精就啟程回山穀的大院,小四和上次一樣,一大早做了餃子,豬肉野菜餡兒的。
這餃子端上桌,小五是一口都沒碰,甚至還有點兒食欲不振。胡二伯和老田更是直接把餃子端的遠遠的,看都不看一眼。
胡家人麵麵相覷,雖然但是,他們什麽都沒問。
顧家兄弟倆,倒是吃得津津有味,連帶著把小五他們那份兒都吃了,最後摸著圓滾滾的肚子,上路。
“哎,我說,以前怎麽沒發現他們這麽愛吃餃子?”
李氏看著漸行漸遠,慢慢消失在後山林子裏的顧家兄弟,小聲跟小妯娌倆念叨。
“大概是餡兒不一樣?咱們很少吃野菜餡兒的。”
文小點不愧是出身廚藝世家,連分析問題都是從食材角度分析的。
“是南風哥他們幾個最近尤其喜歡吃餃子。”
小五歎了口氣,像是想起了什麽痛苦的回憶。
“還沒說你呢,幾個月不見,你口味都變了,咋,嫌棄我包的餃子唄。”
小四可是看著呢,以前很喜歡吃野菜餡兒餃子的小五,今天可是一口餃子都沒吃。一句一個餃子,小五聽得直惡心,使勁兒壓下那股勁兒,小五轉身往回走。
“哎哎哎~~你跑啥,還沒回答我呢。”
小四在跟在後頭,死纏爛打的非得讓小五說出個一二三來。胡二伯伸手一薅後脖領子,把他給拽了回來。
“別問了,小五他是吃傷了。”
“啊?你們這幾個月到底經曆了些什麽?”
小四下意識的追問了一句,並沒有什麽意思,就是隨口問的這麽一句。
沒想到轉頭就看到了胡二伯眼眶裏晶瑩的淚花兒,小四不理解,想問下一起去的老田,老田更誇張,已經是淚流滿麵了……
到底發生了什麽呀???
看這三個人的表現,現在好奇的已經不隻是小四一個人了,是整個胡家人都好奇起來了。
哦,不對。老二胡旺就不好奇,回家就鑽進木工房裏不出來了。有時候李氏就十分不理解,她那性子活潑的二閨女怎麽就能看上老二那根木頭的?
胡旺:田大夫不是都說了麽,吃傷了。
和他的單線思維不一樣,胡家這幾個人還是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麽。畢竟,這仨人的性子天上地下的差別,居然是同一個反應。
在牆角幹嘔了一陣的小五被兩個老頭兒推到了人群中間,意思很明顯,小五就是主講人。
為了能一口氣把事情說清楚,小五把敏感詞匯用動作來表示。
事情還得從正月裏開始說起。
截止到的正月十五上元節,顧家大院兒的所有人,已經連續吃了十二天的餃子,本來以為年過完了,顧家這幾個武夫也能收斂一些。
誰知道……
那幾個寶貨,是覺得他們是同一種餃子餡兒吃膩了,開始虛心請教,換著花樣給大家做餃子。
韭菜,白菜,茴香搭配雞蛋或者肉都還算是正常操作。誰知道他們居然還不滿足,覺得自己掌握了餃子的精髓,開始無限創意。
隻要是家裏有的食材,那都能給安排上,也不管好不好吃,隻要這東西能吃,他們就敢往麵裏包。
什麽土豆絲肉,排骨雞蛋,居然還有薑汁紅糖餡兒…… 想象一下,剛出鍋的餃子,咬上一口……
嘴皮子上立馬多出來個被燙出來的血泡…
“還有五仁餡兒的,那一頓餃子吃的,腮幫子都疼。”
胡二伯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腮幫子發酸,忍不住用手揉吧兩下。
“還有那個鹹鴨蛋的 ,一個鹹雞蛋包一個餃子,那齁得……”
老田說著都覺得自己心口發酸,腸胃發脹。鹹了就得喝水,水喝多了……
“還有豆腐臘肉餡兒,蒜黃蘿卜幹兒、尖椒雞蛋,…………”
山青麵無表情的重複,他倒是還好,有時候存在感低也是有好處的,就比如吃飯的時候,少他一個也看不出來什麽的。
那讓人聞風喪膽的鹹魚野菜餡兒,香辣茼蒿餡兒、蘑菇蝦米、宮保雞丁碎……
“總之,這樣的餃子,我們吃到啟程回來……噦……”
小五一不留神提到了“敏感詞匯”,給自己整幹嘔了。再抬頭,就是紅著鼻頭,眼淚汪汪的模樣。
白淨的小臉上,還有未消的稚氣,看著都讓人覺得可憐。
“我現在就去把j……那啥收起來去,最近咱家不吃這個了。”
小四雖然嘴巴碎了點兒,還是很暖心的。當即就起身去廚房把早上剩下來的餃子,嘰哩喀喳就收拾起來了。
還有些沒煮過的,直接連帶著篦子,一塊兒給胡恩陽家送去了。
“不是,那你們就由著他們這麽瞎折騰啊,不吃不行嗎?”
“說起這個就很生氣了。”老田氣得,胡子都要翹起來了。
“吃飯的時候,顧北風就站在身後,虎視眈眈的看著。”
“就算沒有他看著,你以為你能反抗咋地,就那幾個貨,是能打得過還是能跟他們講得清楚得道理?”
胡二伯也是痛心疾首,想他連老皇帝都不怕的人,在顧家居然隻能夾著尾巴做人。說出去,老皇帝的麵子往哪裏擱?
“我倒是說了,但是他們越做越難吃。”
身為唯一的一個小孩子,擁有特殊保護的體質,小五依舊沒能免得了被餃子荼毒的日子。
從不挑食的小五,如今的菜單上出現了第一個討厭的食物——顧家的餃子(不論是什麽餡兒)。
進了深山之後,就施展輕功往家裏趕的顧南風和葫蘆精,還邊走邊討論,今早吃的餃子,有什麽可取之處。
一路上討論的不亦樂乎,絲毫不知道山穀大院兒裏,隻有顧北風還在留守……
清明時節,淅淅瀝瀝的春雨下個不停,灰蒙蒙的天色,總是在這樣的日子裏出現,像是約定好了的,陪襯人間的淒涼。
胡家人約好了,一大早就浩浩蕩蕩的進山了,除草、添土、擺上供品、燒了元寶,報喜不報憂的叨叨了一番,又下山回去了。
春風和著雨絲兒卷起了地上的紙灰。直直地往天上飛去,猶如去年胡二伯回來祭祖時候那樣。
胡家現在沒有什麽時間沉浸在傷感裏,胡發的婚事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可李氏卻發現家裏需要準備的東西是越來越多。
自從看中了顧家的新房子,打算買來給胡發小兩口和王氏住之後,這件事情就一直被她掛在心裏,不上不下的,幹什麽都沉不下心思。
一邊準備著東西,還一邊哀聲歎氣。
“娘,這備成親用的東西呢,您總這麽唉聲歎氣的,不合適吧?”
文小點在一邊兒打下手,實在聽不下去了,忍不住提了一嘴。
李氏吐槽的欲望瞬間高漲,就要跟文小點叨叨幾句,隨即又想起什麽,又忍住了。
“沒什麽,就是覺得要準備的東西太多。”
文小點看著擺了一屋子的東西,確實有點多哈。穿的蓋的,擺的用的,還有胡旺正在做的……
對比之前她成親的時候,幾乎沒有什麽差別,怎麽看,都是刻意比較過之後才安置的。
十指有長短,人心有偏頗。
就算是親生的孩子,也會有偏有向。能做到一視同仁的少之又少。
就算是刻意控製的,也讓人暖心不少。
就算是當初的溫家,家財萬貫的大家族也有厚此薄彼的時候。
兒媳的出身決定了彩禮多少,女兒夫家的身份地位決定了嫁妝多少。
其實,胡家能做到這個份上,也是經驗之談。畢竟,家裏隻有兒子,那爭家產的事情肯定不少。
兄弟鬩牆,最後鬧得不歡而散的事情在早年間的胡家也是屢見不鮮的,如今這麽相親相愛的場麵,還是經曆了幾代人有意規避的結果。
“這些我也不懂,您有什麽要做的,吩咐一聲就行。我們幫您弄,別著急昂。”
“哎呀,還是閨女貼心呀。那些個臭小子,連句好聽話都不會說。”
李氏提起兒子的時候,總是有點嫌棄的,主要是那幾個禿小子,可不會說這麽軟的話。
“男人嘛,粗糙了點兒,也正常。”
文小點勸慰,她自己一個人家的那位就是個例子。
他對著木頭有多細心,生活裏就有多粗糙,文小點深有體會。
“你可不能這麽慣著啊,該教的時候就得教。”
文小點心大,李氏可不是,兒子要是哪裏做的不好,倆人鬧起來,他可不會偏幫。
“老二挺好的。”
文小點替胡旺說好話。忽然就有種是丈母娘教閨女的既視感。
“什麽挺好的?”
張蓮拿了一捆紅線進來,見兩人聊得正歡,就插了一句。
“她說他男人挺好。”
李氏打趣,心情也跟著放鬆不少。
“哦~~~”
張蓮手上解著線捆,一臉揶揄的說了個九轉十八彎的哦。
文小點的臉色騰地就紅了,明明隻是為了給李氏寬心,咋還把自己給搭進來了。失算了,失算了。
“娘,您這算不算是過河拆橋?我明明是給您寬心,您還打趣我。”
文小點紅著臉跟抱怨,怎麽看都像是在撒嬌。
張蓮笑吟吟地看著,有小小的羨慕,她……大概再也做不出來撒嬌的舉動了吧?
“娘怎麽了?是有什麽心事?”
張蓮問文小點,剛才就她們倆在,有什麽事情還是得問問文小點。
“剛才還唉聲歎氣的,問她什麽事兒也不說。”
文小點聳聳肩,愛莫能助。
“娘,有啥事兒你說說唄,萬一我們也能幫個忙什麽的?”
嫁進來兩年了,張蓮還沒見過李氏發愁的樣子。
李氏笑笑,不說話。
怎麽說?說要給老三買房子,想往裏搭錢?一碗水端不平,碗都得摔碎了。
“哎呀,光拿了線,沒拿纏線的木板,點點,去找你男人要幾個唄。”
張蓮剛好把手裏的紅線分好,準備纏成線團,發現沒有趁手的東西。
“好,我手藝不好,我跑腿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