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轉星移,日出東方,天色漸亮。小四是頭一個起床的,今天還有早飯要做,他得提前準備好。
娶親這一天,男方家是管早午兩頓飯,晚上自家人一起吃頓餃子,是這邊的習俗。就連早上和中午的菜色都有具體指向。
早上豆沫粥、小鹹菜,至於主食是油條、包子、還是饅頭就隨意了。
中午給的女方家擺席,肘子、熏雞、紅燒魚、四喜丸子這幾個是固定菜色,其他的葷素搭配得當就好。
男方家這邊的親戚則是煎餅菜和饅頭管夠!大鍋菜放了上果泡、再蓋上綠豆煎餅,就是這一帶的特色。
也是成親必備,平時卻很少能吃到的一種吃食。
早上饅頭、包子和油條都準備了。連小菜都準備了三種(多了準備不出來,四種又覺得不吉利,所以選擇了三種。)
張蓮起來的時候,文小點和小四已經帶著兄弟們忙活著了。
炸油條是個技術活,是文小點在帶著兩個人在弄;小四在準備小菜,調味什麽的肯定要他親自來;包子、饅頭就交給其他兄弟們了。
自從被張蓮糾正過之後,蒸饅頭、包子什麽的,胡家的男人們還是可以上手的。經過兩年的打磨,說不上蒸得有多好,倒也不會太失敗就是了。
“對不住,起晚了。有什麽要幫忙的嗎?”
張蓮覺得十分不好意思,哪有幫忙的都到了,主家還在睡的道理。
“沒有,灶房裏有我和二嫂照看著呢,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嫂子放心昂。”
小四給張蓮端了一碗豆沫,和剛出鍋的包子,還有小菜拚盤。
“謝謝小四,你們都吃過了嗎?”
灶房的活兒和其他的不同,吃飯是沒有時辰的,畢竟吃飯的正時辰,他們還在忙活。
“怕到開飯的時辰顧不上吃,就提前倒換著吃過了。”
“那就好。”
張蓮喝了一口豆沫、咬上一口素包子,胃裏有了東西,整個人舒服多了。剛起床的慌張感壓下去了不少。
這一舒服了,胃口也跟著打開了,一不留神,就吃了四個包子,兩碗豆沫。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筷。
給嫂子盛飯的小四,興奮之餘還很驚訝,嫂子平時是不是都沒有吃飽過?她剛剛吃的可是平時的兩倍。
“看來小四的廚藝又精進了,嫂子連吃了兩碗呢。”
文小點的油條都炸好了,也端著一碗豆沫和剛出鍋的油條過來,言語間直指核心問題。
“啊?我吃了這麽多嗎?”
“是呀,還吃了四個包子呢。”
小四也搭腔,這件事情他還是有點不太好接受的。
“那大概是真的很好吃,一不留神吃多了吧?”
“那我讓小五給你找點山楂丸吃吧,一會兒該撐的難受了。”
文小點放下碗筷就要去找小五,老田還在隔壁沒過來,估計要到吃飯的時辰才能看到人。
“我不覺得難受啊,不用找他了。要是一會兒不舒服了,我自己去找他。”
張蓮確實沒什麽感覺,文小點聽她這麽說,也就沒再堅持。都是大人了,難受了自然會去找藥吃去。
天色越發明亮,院子裏也越來越熱鬧,王媒婆睡了個好覺,神清氣爽地起床。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其他人的臉色。
還好,精神抖擻,看來昨晚沒有出什麽幺蛾子,還好,還好。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準備著。
接親用的是馬車,車廂頂上,墜了紅布花,四角還垂了紅布,一派喜氣洋洋。拉車的墨寶,頭頂一朵大紅花,神氣得很。
小五和明成一左一右牽著明珠,混在孩子堆兒裏,等著一會兒的紅包。明珠要拉著許嬌嬌一起,隻是,十歲的姑娘,已經要避嫌了,隻能跟在李秋菊邊上看著他們熱鬧。
李氏左邊是張蓮,右邊是換了衣裳重新梳洗過的文小點,此時站在飯堂門口,笑意盈盈的看著整裝待發的接親隊伍。
胡興趕車,現在已經坐在馬車前頭了,係著紅腰帶的儐相們,也都整整齊齊的站在了馬車邊上,隨時等著出發。
王媒婆坐在胡興的另一邊,捏著棗紅色的帕子,看看天色,等著吉時隨時出發。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麽地完美。就是,說不上來哪裏有點不對勁。
“小五叔叔,他們在等什麽呀?”
明珠興奮的跟大家站在一起,雖然看著滿院子的紅色很是漂亮,卻真的不知道這麽多人忙進忙出的,到底是在幹什麽。
“等吉時,就是要在好時辰出發。”
明成在一旁小聲解釋,可是小五卻眉頭緊鎖,在思考些什麽。
“為什麽要等好時辰。”
明珠繼續發問。
“因為要去接新娘子呀。”
“是那個奶奶和興子叔叔一起去接嗎?”
童言無忌,但是!
卻說到了點子上。
“我去!三哥不在!”
小五喊了一聲,拔腿就從人群堆兒裏往外跑。小五終於知道那不對勁兒的感覺是哪裏來的了。
哪有去接親,新郎官不在的?
小五三兩步就往自己屋裏衝,李氏拍了一下胡老漢,文小點掐了一把胡旺,這爺兒倆這才跟著小五去屋裏找胡發。
王媒婆,看看春日晴朗的天空,無語問蒼天……沒想到,還是躲不過去呀。這胡家跟她是八字不合吧?怎麽攤上他們家,就沒有一件事兒能順順利利進行下去的?
屋裏的炕上,胡發被五花大綁的捆成了粽子,還在呼呼大睡,看樣子,是要睡到天荒地老。
還記得,小五睡前拿的那根麻繩嗎?就是怕他像胡旺一樣夢遊,小四小五倆個聯手給綁上的。
小五上前先給三哥鬆綁,然後開始叫人。
“三哥,三哥?快醒醒,到時辰了。”
胡發:呼嚕~呼嚕嚕~~
“三哥!!!起床了!!!”
小五大吼,企圖用大聲喚醒沉睡的胡發。
胡發:呼嚕嚕~~呼嚕~
小五沒轍了,叫不醒,那就先把衣裳換了吧。想到這兒,小五上手就開始扒胡發身上的衣裳。
“爹,二哥,幫忙啊,先把衣裳給換了。”
給個沒有意識的人換衣裳,那簡直是費勁死了。好不容易扒了身上這身,胡發翻了個身,換了個姿勢,繼續呼嚕嚕~~
“他咋了這是?”
李氏見屋裏隻有小五的聲音,不放心,過來看看。就見小五騎坐在胡發身上,又掐又拽的套袖子,胡老漢和胡旺一左一右的,掐著胡發的大腿套褲子……
被穿衣服的人,卻渾身綿軟呼嚕震天響……
“可能是我昨天給三哥喝的安神湯,藥勁兒太大,現在還沒睡醒。”
小五氣喘籲籲的說,手上的動作沒有停。
“什麽?你也給他喝安神湯了?”
李氏忍不住喊了一聲。難道,老三喝了兩碗安神湯?
“什麽叫也?”
胡老漢抓住了媳婦兒話裏的重點,也?什麽意思?
“昨天晚上,我讓小四給他熬了一碗安神湯……我這不是怕老三跟他那倆哥哥似的,大半夜不睡覺,瞎折騰嘛……哎呦,這可怎麽辦呀。”
李氏著急,擔心錯過了接親的吉時,更擔心兒子的身體會出現什麽問題。
“可是,晚飯的時候,我已經給他吃了安神散了呀。”
小五收了手,癱坐在胡發旁邊,吃了兩份安神的,現在就是把他累死都叫不起來胡發。
“哎呦,你倆下藥的時候能不能互相通個氣呀,這下好了,下了兩份兒。”
胡老漢也不掐了,胡旺見狀也不動手了。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趕緊想想有什麽辦法能先把老三給喊起來吧 。”
平時像個木頭似的胡旺,現在是唯一一個能冷靜思考的人了。
小五一聽,立馬起身,站在屋門口環顧了一周,都沒有看到要找的人。剛要大喊一聲,就見門外進來了幾個人。
顧南風帶著三個弟弟,一人抱著個匣子進了門。
“顧氏,顧南風。”
“顧東風。”
“顧西風。”
“顧北風。”
“恭祝胡家新婚大喜。”
四兄弟齊刷刷地站在門口,氣勢如虹地自報家門,手上的禮物匣子,一個個的給了在旁邊記錄的胡二伯。
這一院子的人裏,也就胡二伯的字最好,這種時候,肯定是要讓他來的。
小五,急匆匆地跟顧家兄弟打了個招呼,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
“田爺爺,快來呀!!”
躲在角落裏偷吃的老田,剛放進嘴裏的一口肉丸子,差點兒沒把自己嗆著。小五平時沉穩的很,很少這麽急切地大聲喊人。
也顧不上什麽,趕緊從角落裏鑽出來,就往小五的方向跑。
“怎麽了?出什麽事兒了?”
小五顧不上說話,一把就把人拽進了屋裏。
院子裏幫忙的和看熱鬧的,議論紛紛,院子裏頓時嗡嗡聲一片 。
屋裏的小五言簡意賅的把事情說了一遍,倒是把老田給說楞了。
“田大夫,他什麽時候能醒啊。”
“紮個針就能醒,不過……”
“哎呀,您趕緊說呀,這吉時可不等人。”
李氏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偏偏老田說話慢吞吞的,說話就急切了些。
“安神藥吃多了,醒了之後,會不會傻就不知道了。”
“傻不了。”
顧南風見小五的樣子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就跟進來看看,恰好聽到了老田的話,接了一句話。
“你有辦法?”
老田側頭問了一句。
“隻能輔助您,把他殘餘的藥力排出來。”
半刻鍾之後,胡發急急忙忙從屋裏衝出來,一個健步竄上了馬車。
“大哥,出發。”
胡興看看王媒婆,王媒婆看看天色,時辰剛剛好。王媒婆一聲令下,鞭炮聲響起來,鑼鼓聲敲起來。
接親的隊伍在經曆了起起伏伏的心理曆程之後終於出發了,還好,準備都提前做了,不然,還真說不好會不會影響接親的時辰。
接親的隊伍出去了,院子裏也終於有了片刻的寧靜,明珠站在孩子群裏,撅著嘴巴,有點不高興。
“妹妹怎麽了?”
“不是說會給紅封嗎?為什麽沒有給?小五叔叔騙人。”
“大概是時辰來不及了吧?”
明成安慰明珠,他看得出來剛才是有事情發生過,但具體是什麽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那是不是就沒有紅封了?”
明成笑著摸摸明珠的小啾啾,沒有說話。
小五呢,從出來就坐在門檻上,手腳癱軟,一個手指頭都不想動了。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成親什麽的,怎麽就沒有一次是能順順利利的?還以為熬過了夜晚就是曙光,結果呢?簡直就是災難。
還好,接親的人在女方家比較順利,也順順利利的在吉時帶著新娘回來了。
看著十分熟悉的傻笑,莫名讓人覺得這場婚禮圓滿了。
是了,胡發是一路咧著嘴傻笑接上的新娘子,又一路傻笑著回來的。
胡興看著這個傻乎乎的弟弟,忽然想知道,他當年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表情。
呃……還真是怪傻裏傻氣的。也幸好,新娘子都蒙著蓋頭,不然,還真怕因為這個把媳婦兒給嚇跑了。
胡興把馬車趕回後院,回到張蓮身邊兒,在人群後麵,握住了張蓮的手。
張蓮轉過頭看看身邊這個踏實的男人,微微揚起一個笑臉。
拜完天地,送進了新房,胡發迫不及待的掀起了銀子的蓋頭,看著眉目嬌俏的媳婦兒,胡發呆愣愣的。
“不愧是親兄弟,你們連表情都這麽相像。”
張蓮捅咕了一下胡興,小聲打趣。
“我可比他淡定多了。”
“是嗎?也不知道是誰,喝多了回來,就知道傻笑。”
張蓮偷笑,是這個冒著傻氣的男人,讓她可以安穩度日,也是他, 讓她的生活有了不同的軌道。
“還不是怪你,隻一眼,就闖進我心裏,再也不出來了。”
張蓮猛的回頭,就看到了他幽深的眼眸。霎時間,周圍的歡呼吵鬧逐漸安靜下來,此時此刻,這天地之間,隻剩下了兩個人。
這是胡興第一次表白,也是張蓮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從第一次見,就把她放在了心上。
所以,他才會那樣注重她的喜好,會時時刻刻站在她這邊。
娶親這一天,男方家是管早午兩頓飯,晚上自家人一起吃頓餃子,是這邊的習俗。就連早上和中午的菜色都有具體指向。
早上豆沫粥、小鹹菜,至於主食是油條、包子、還是饅頭就隨意了。
中午給的女方家擺席,肘子、熏雞、紅燒魚、四喜丸子這幾個是固定菜色,其他的葷素搭配得當就好。
男方家這邊的親戚則是煎餅菜和饅頭管夠!大鍋菜放了上果泡、再蓋上綠豆煎餅,就是這一帶的特色。
也是成親必備,平時卻很少能吃到的一種吃食。
早上饅頭、包子和油條都準備了。連小菜都準備了三種(多了準備不出來,四種又覺得不吉利,所以選擇了三種。)
張蓮起來的時候,文小點和小四已經帶著兄弟們忙活著了。
炸油條是個技術活,是文小點在帶著兩個人在弄;小四在準備小菜,調味什麽的肯定要他親自來;包子、饅頭就交給其他兄弟們了。
自從被張蓮糾正過之後,蒸饅頭、包子什麽的,胡家的男人們還是可以上手的。經過兩年的打磨,說不上蒸得有多好,倒也不會太失敗就是了。
“對不住,起晚了。有什麽要幫忙的嗎?”
張蓮覺得十分不好意思,哪有幫忙的都到了,主家還在睡的道理。
“沒有,灶房裏有我和二嫂照看著呢,沒有什麽需要幫忙的,嫂子放心昂。”
小四給張蓮端了一碗豆沫,和剛出鍋的包子,還有小菜拚盤。
“謝謝小四,你們都吃過了嗎?”
灶房的活兒和其他的不同,吃飯是沒有時辰的,畢竟吃飯的正時辰,他們還在忙活。
“怕到開飯的時辰顧不上吃,就提前倒換著吃過了。”
“那就好。”
張蓮喝了一口豆沫、咬上一口素包子,胃裏有了東西,整個人舒服多了。剛起床的慌張感壓下去了不少。
這一舒服了,胃口也跟著打開了,一不留神,就吃了四個包子,兩碗豆沫。這才意猶未盡的放下碗筷。
給嫂子盛飯的小四,興奮之餘還很驚訝,嫂子平時是不是都沒有吃飽過?她剛剛吃的可是平時的兩倍。
“看來小四的廚藝又精進了,嫂子連吃了兩碗呢。”
文小點的油條都炸好了,也端著一碗豆沫和剛出鍋的油條過來,言語間直指核心問題。
“啊?我吃了這麽多嗎?”
“是呀,還吃了四個包子呢。”
小四也搭腔,這件事情他還是有點不太好接受的。
“那大概是真的很好吃,一不留神吃多了吧?”
“那我讓小五給你找點山楂丸吃吧,一會兒該撐的難受了。”
文小點放下碗筷就要去找小五,老田還在隔壁沒過來,估計要到吃飯的時辰才能看到人。
“我不覺得難受啊,不用找他了。要是一會兒不舒服了,我自己去找他。”
張蓮確實沒什麽感覺,文小點聽她這麽說,也就沒再堅持。都是大人了,難受了自然會去找藥吃去。
天色越發明亮,院子裏也越來越熱鬧,王媒婆睡了個好覺,神清氣爽地起床。出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其他人的臉色。
還好,精神抖擻,看來昨晚沒有出什麽幺蛾子,還好,還好。
一切都有條不紊的準備著。
接親用的是馬車,車廂頂上,墜了紅布花,四角還垂了紅布,一派喜氣洋洋。拉車的墨寶,頭頂一朵大紅花,神氣得很。
小五和明成一左一右牽著明珠,混在孩子堆兒裏,等著一會兒的紅包。明珠要拉著許嬌嬌一起,隻是,十歲的姑娘,已經要避嫌了,隻能跟在李秋菊邊上看著他們熱鬧。
李氏左邊是張蓮,右邊是換了衣裳重新梳洗過的文小點,此時站在飯堂門口,笑意盈盈的看著整裝待發的接親隊伍。
胡興趕車,現在已經坐在馬車前頭了,係著紅腰帶的儐相們,也都整整齊齊的站在了馬車邊上,隨時等著出發。
王媒婆坐在胡興的另一邊,捏著棗紅色的帕子,看看天色,等著吉時隨時出發。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麽地完美。就是,說不上來哪裏有點不對勁。
“小五叔叔,他們在等什麽呀?”
明珠興奮的跟大家站在一起,雖然看著滿院子的紅色很是漂亮,卻真的不知道這麽多人忙進忙出的,到底是在幹什麽。
“等吉時,就是要在好時辰出發。”
明成在一旁小聲解釋,可是小五卻眉頭緊鎖,在思考些什麽。
“為什麽要等好時辰。”
明珠繼續發問。
“因為要去接新娘子呀。”
“是那個奶奶和興子叔叔一起去接嗎?”
童言無忌,但是!
卻說到了點子上。
“我去!三哥不在!”
小五喊了一聲,拔腿就從人群堆兒裏往外跑。小五終於知道那不對勁兒的感覺是哪裏來的了。
哪有去接親,新郎官不在的?
小五三兩步就往自己屋裏衝,李氏拍了一下胡老漢,文小點掐了一把胡旺,這爺兒倆這才跟著小五去屋裏找胡發。
王媒婆,看看春日晴朗的天空,無語問蒼天……沒想到,還是躲不過去呀。這胡家跟她是八字不合吧?怎麽攤上他們家,就沒有一件事兒能順順利利進行下去的?
屋裏的炕上,胡發被五花大綁的捆成了粽子,還在呼呼大睡,看樣子,是要睡到天荒地老。
還記得,小五睡前拿的那根麻繩嗎?就是怕他像胡旺一樣夢遊,小四小五倆個聯手給綁上的。
小五上前先給三哥鬆綁,然後開始叫人。
“三哥,三哥?快醒醒,到時辰了。”
胡發:呼嚕~呼嚕嚕~~
“三哥!!!起床了!!!”
小五大吼,企圖用大聲喚醒沉睡的胡發。
胡發:呼嚕嚕~~呼嚕~
小五沒轍了,叫不醒,那就先把衣裳換了吧。想到這兒,小五上手就開始扒胡發身上的衣裳。
“爹,二哥,幫忙啊,先把衣裳給換了。”
給個沒有意識的人換衣裳,那簡直是費勁死了。好不容易扒了身上這身,胡發翻了個身,換了個姿勢,繼續呼嚕嚕~~
“他咋了這是?”
李氏見屋裏隻有小五的聲音,不放心,過來看看。就見小五騎坐在胡發身上,又掐又拽的套袖子,胡老漢和胡旺一左一右的,掐著胡發的大腿套褲子……
被穿衣服的人,卻渾身綿軟呼嚕震天響……
“可能是我昨天給三哥喝的安神湯,藥勁兒太大,現在還沒睡醒。”
小五氣喘籲籲的說,手上的動作沒有停。
“什麽?你也給他喝安神湯了?”
李氏忍不住喊了一聲。難道,老三喝了兩碗安神湯?
“什麽叫也?”
胡老漢抓住了媳婦兒話裏的重點,也?什麽意思?
“昨天晚上,我讓小四給他熬了一碗安神湯……我這不是怕老三跟他那倆哥哥似的,大半夜不睡覺,瞎折騰嘛……哎呦,這可怎麽辦呀。”
李氏著急,擔心錯過了接親的吉時,更擔心兒子的身體會出現什麽問題。
“可是,晚飯的時候,我已經給他吃了安神散了呀。”
小五收了手,癱坐在胡發旁邊,吃了兩份安神的,現在就是把他累死都叫不起來胡發。
“哎呦,你倆下藥的時候能不能互相通個氣呀,這下好了,下了兩份兒。”
胡老漢也不掐了,胡旺見狀也不動手了。
“現在不是說這個的時候,趕緊想想有什麽辦法能先把老三給喊起來吧 。”
平時像個木頭似的胡旺,現在是唯一一個能冷靜思考的人了。
小五一聽,立馬起身,站在屋門口環顧了一周,都沒有看到要找的人。剛要大喊一聲,就見門外進來了幾個人。
顧南風帶著三個弟弟,一人抱著個匣子進了門。
“顧氏,顧南風。”
“顧東風。”
“顧西風。”
“顧北風。”
“恭祝胡家新婚大喜。”
四兄弟齊刷刷地站在門口,氣勢如虹地自報家門,手上的禮物匣子,一個個的給了在旁邊記錄的胡二伯。
這一院子的人裏,也就胡二伯的字最好,這種時候,肯定是要讓他來的。
小五,急匆匆地跟顧家兄弟打了個招呼,深吸一口氣,大聲喊道。
“田爺爺,快來呀!!”
躲在角落裏偷吃的老田,剛放進嘴裏的一口肉丸子,差點兒沒把自己嗆著。小五平時沉穩的很,很少這麽急切地大聲喊人。
也顧不上什麽,趕緊從角落裏鑽出來,就往小五的方向跑。
“怎麽了?出什麽事兒了?”
小五顧不上說話,一把就把人拽進了屋裏。
院子裏幫忙的和看熱鬧的,議論紛紛,院子裏頓時嗡嗡聲一片 。
屋裏的小五言簡意賅的把事情說了一遍,倒是把老田給說楞了。
“田大夫,他什麽時候能醒啊。”
“紮個針就能醒,不過……”
“哎呀,您趕緊說呀,這吉時可不等人。”
李氏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偏偏老田說話慢吞吞的,說話就急切了些。
“安神藥吃多了,醒了之後,會不會傻就不知道了。”
“傻不了。”
顧南風見小五的樣子肯定是發生了什麽事,就跟進來看看,恰好聽到了老田的話,接了一句話。
“你有辦法?”
老田側頭問了一句。
“隻能輔助您,把他殘餘的藥力排出來。”
半刻鍾之後,胡發急急忙忙從屋裏衝出來,一個健步竄上了馬車。
“大哥,出發。”
胡興看看王媒婆,王媒婆看看天色,時辰剛剛好。王媒婆一聲令下,鞭炮聲響起來,鑼鼓聲敲起來。
接親的隊伍在經曆了起起伏伏的心理曆程之後終於出發了,還好,準備都提前做了,不然,還真說不好會不會影響接親的時辰。
接親的隊伍出去了,院子裏也終於有了片刻的寧靜,明珠站在孩子群裏,撅著嘴巴,有點不高興。
“妹妹怎麽了?”
“不是說會給紅封嗎?為什麽沒有給?小五叔叔騙人。”
“大概是時辰來不及了吧?”
明成安慰明珠,他看得出來剛才是有事情發生過,但具體是什麽事情,他就不知道了。
“那是不是就沒有紅封了?”
明成笑著摸摸明珠的小啾啾,沒有說話。
小五呢,從出來就坐在門檻上,手腳癱軟,一個手指頭都不想動了。這都是什麽事兒啊。
成親什麽的,怎麽就沒有一次是能順順利利的?還以為熬過了夜晚就是曙光,結果呢?簡直就是災難。
還好,接親的人在女方家比較順利,也順順利利的在吉時帶著新娘回來了。
看著十分熟悉的傻笑,莫名讓人覺得這場婚禮圓滿了。
是了,胡發是一路咧著嘴傻笑接上的新娘子,又一路傻笑著回來的。
胡興看著這個傻乎乎的弟弟,忽然想知道,他當年是不是也是這樣的表情。
呃……還真是怪傻裏傻氣的。也幸好,新娘子都蒙著蓋頭,不然,還真怕因為這個把媳婦兒給嚇跑了。
胡興把馬車趕回後院,回到張蓮身邊兒,在人群後麵,握住了張蓮的手。
張蓮轉過頭看看身邊這個踏實的男人,微微揚起一個笑臉。
拜完天地,送進了新房,胡發迫不及待的掀起了銀子的蓋頭,看著眉目嬌俏的媳婦兒,胡發呆愣愣的。
“不愧是親兄弟,你們連表情都這麽相像。”
張蓮捅咕了一下胡興,小聲打趣。
“我可比他淡定多了。”
“是嗎?也不知道是誰,喝多了回來,就知道傻笑。”
張蓮偷笑,是這個冒著傻氣的男人,讓她可以安穩度日,也是他, 讓她的生活有了不同的軌道。
“還不是怪你,隻一眼,就闖進我心裏,再也不出來了。”
張蓮猛的回頭,就看到了他幽深的眼眸。霎時間,周圍的歡呼吵鬧逐漸安靜下來,此時此刻,這天地之間,隻剩下了兩個人。
這是胡興第一次表白,也是張蓮第一次知道,原來,他從第一次見,就把她放在了心上。
所以,他才會那樣注重她的喜好,會時時刻刻站在她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