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蓮想要交出管家權利的願望再次落空,抱著賬本在屋裏委委屈屈,一連幾天下來都心情低落。
胡興跟著胡老漢下地去了,連帶著小四和小五都沒落下。明宣禮一家子又來了,這會兒都跟著去地裏了。
名頭上是考察民情,說白了就是沒見過,去看新鮮了。
這天張蓮暗自神傷了一上午,想明白中間的關竅,自然心裏就有了盤算。
銀子是回鎮上陪王氏了。王氏有心“退休”來村裏養老,可沒地方住,又不願意在胡家住,那……王氏來了,銀子不就回來了?
銀子回來了,這賬本子不就能丟出去了?
恩,那就從解決房子的問題開始吧。
張蓮瞬間開啟滿血狀態,當即起身去村裏轉悠去了。
這兩年發生了許多事,雖然花銷大了不少,家底子也厚實了不少。想在村裏找個地方住,還是有底氣的。
再說,也不用家裏出錢,胡發自己就有。怎麽說也是小叔子,平時也沒少指派人家幹活,做嫂子的,幫忙找個地方住,應該的。
小坎溝不小,因為靠近山,所以住的還比較集中。胡家住在更靠山的位置,離村子中央有些距離,不過不算遠,隔著兩棟房子。
三爺爺四爺爺更靠近中心。胡恩陽家則靠近村口,大壯二壯他們就住在另一邊。
張蓮在村裏轉悠了一圈,也沒找到空置的房子,倒是搜羅了一筐八卦。
什麽誰家的小媳婦跟婆婆鬧矛盾了,什麽誰家的老公爹又出幺蛾子了,誰家的小子看上了哪家的閨女,哪個小寡婦又跟那個老鰥夫有首位……
五花八門,不知真假。
吃過午飯,大槐樹下正是熱鬧的時候。碩大的樹冠,遮出成片的陰涼。大娘嬸子小媳婦兒的,三三兩兩湊成一堆納鞋底子、搓麻繩,還討論著八卦。
張蓮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裝作不經意的聽著四方八卦。
直到周邊氣溫逐漸透出涼意,大家這才收拾了東西回去,也到準備晚飯的時候了。等人群散去,這才發現,李氏跟文小點也在這裏。
“娘?你們咋也在呢?”
早說呀,還不如一塊兒出來呢。
“你還說呢,出門的時候喊你,都沒搭理我倆。不叫你吧,你自己倒來了。”
文小點嗔怪道。心想著平時大嫂也不是這樣的呀,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啥心事。但是李氏說過,有啥事兒回家說,沒得給外人添談資。
文小點可聽話了,記得老清楚了。
“早上心裏有事兒,沒聽到,你可別跟我一般見識啊。”
張蓮一邊兒一個,挽著她們的手,滿臉討好。自己理虧,哄著吧。
一到家,娘仨就進了灶房。農忙的時候,小四顧不上做飯,娘仨就得頂上。說是仨人,其實文小點才是主力,張蓮給打下手,李氏就負責提供情緒價值。
幹啥都得誇兩句,燒個火那都是功力深厚,經驗老道雲雲。不管咋說,反正娘仨都挺開心就完了。
“嫂子,你那會兒想啥呢?喊你都跟沒聽見似的。”
剛有點想忘掉這些事的張蓮,被文小點一句話給整破防了。
“別提了,我還想著讓銀子管家呢,話都沒說呢,人回家了。”
說著心裏還泛起了委屈。
“啊?嫂子這是忽悠我不成,轉移目標了呀?”
文小點調侃道。
想當初,文小點剛進門的時候,張蓮也找過她。抱著一堆賬本,連忽悠帶勸的,要給她。她就是個心大的 ,看見賬本就頭疼,怎麽可能會接呀。
她還以為張蓮都放棄了,感情是盯上銀子了。
“要不是你這丫頭說啥都不鬆口,我還用得著等這麽久?”
“我說大閨女,都兩年多了,你這還不想管家呀?”
李氏也沒想到,張蓮背後還有這個打算。
“娘,管家跟管賬那是兩碼事。我隻會管賬,不會管家。”
文小點和李氏對視一眼,眼裏滿是清澈的疑惑。
“展開說說。”
李氏把凳子往前頭挪了挪,打算好好聽聽原因。這大閨女就這樣,不問就不知道說。有時候問了都不說。
在張蓮看來,管家的,那就是家裏當家的。作為家裏的領頭人,可不能隻會守成。一味的守成,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那麽,這個當家人,就要有能力帶著一家子越過越好,得知道一家子的力氣要往哪個方向用才能更上一層樓。
她自認為自己沒有這個本事。不管是能力還是眼界,她都不是家裏最好的,折騰了兩年多,在管家這方麵,隻做到了守成。
胡家是更上了一層,卻與她無關。
她好幾次,連守成都沒做好,險些花空了家底。
“那跟你有啥關係?惹事兒的不是你,敗家的也不是你。幹嘛往自己身上攬?”
文小點不理解,李氏也理解不了。
說實在話,那些錢也不是她花了,也沒花在她身上,為啥要給自己這麽大壓力?
可是看著張蓮的眼眶子發紅,一臉的委屈,李氏也不好再掰扯啥。覺得不開心,那就不管了唄。
“蓮兒,你要是覺得管家太累,那就不管了啊。但是,你得記住了。咱家花銷多跟你沒關係,可不能啥事兒都往自己身上攬昂。
李氏覺得張蓮這幾天的舉動十分不對勁,這丫頭以前雖說性格敏感了些,也不至於這麽……悲秋憫人吧?
是操辦婚事把人給累著了,這才不想管了?
“怎麽沒關係?我是那個管家的,光出不進,就是我沒本事。”
張蓮說著都掉眼淚了,這下李氏和文小點都看出來了,張蓮肯定不對勁。
還不等倆人說點兒啥,胡家男人們就從地裏回來了。胡興照舊一進門就找媳婦兒,見張蓮和李氏、文小點相對而立,眼淚啪嗒啪嗒的掉。
“咋了這是?吵架了?”
沒見到胡興還好,一見他滿臉的擔心,張蓮心裏那點兒沒來由的委屈,瞬間放大數倍。情緒就像衝破大壩的洪水,波濤洶湧席卷而來。
“哇……”
張蓮哭得猝不及防,驚呆了所有人。
胡興跟著胡老漢下地去了,連帶著小四和小五都沒落下。明宣禮一家子又來了,這會兒都跟著去地裏了。
名頭上是考察民情,說白了就是沒見過,去看新鮮了。
這天張蓮暗自神傷了一上午,想明白中間的關竅,自然心裏就有了盤算。
銀子是回鎮上陪王氏了。王氏有心“退休”來村裏養老,可沒地方住,又不願意在胡家住,那……王氏來了,銀子不就回來了?
銀子回來了,這賬本子不就能丟出去了?
恩,那就從解決房子的問題開始吧。
張蓮瞬間開啟滿血狀態,當即起身去村裏轉悠去了。
這兩年發生了許多事,雖然花銷大了不少,家底子也厚實了不少。想在村裏找個地方住,還是有底氣的。
再說,也不用家裏出錢,胡發自己就有。怎麽說也是小叔子,平時也沒少指派人家幹活,做嫂子的,幫忙找個地方住,應該的。
小坎溝不小,因為靠近山,所以住的還比較集中。胡家住在更靠山的位置,離村子中央有些距離,不過不算遠,隔著兩棟房子。
三爺爺四爺爺更靠近中心。胡恩陽家則靠近村口,大壯二壯他們就住在另一邊。
張蓮在村裏轉悠了一圈,也沒找到空置的房子,倒是搜羅了一筐八卦。
什麽誰家的小媳婦跟婆婆鬧矛盾了,什麽誰家的老公爹又出幺蛾子了,誰家的小子看上了哪家的閨女,哪個小寡婦又跟那個老鰥夫有首位……
五花八門,不知真假。
吃過午飯,大槐樹下正是熱鬧的時候。碩大的樹冠,遮出成片的陰涼。大娘嬸子小媳婦兒的,三三兩兩湊成一堆納鞋底子、搓麻繩,還討論著八卦。
張蓮找了個不起眼的角落,裝作不經意的聽著四方八卦。
直到周邊氣溫逐漸透出涼意,大家這才收拾了東西回去,也到準備晚飯的時候了。等人群散去,這才發現,李氏跟文小點也在這裏。
“娘?你們咋也在呢?”
早說呀,還不如一塊兒出來呢。
“你還說呢,出門的時候喊你,都沒搭理我倆。不叫你吧,你自己倒來了。”
文小點嗔怪道。心想著平時大嫂也不是這樣的呀,也不知道是不是有啥心事。但是李氏說過,有啥事兒回家說,沒得給外人添談資。
文小點可聽話了,記得老清楚了。
“早上心裏有事兒,沒聽到,你可別跟我一般見識啊。”
張蓮一邊兒一個,挽著她們的手,滿臉討好。自己理虧,哄著吧。
一到家,娘仨就進了灶房。農忙的時候,小四顧不上做飯,娘仨就得頂上。說是仨人,其實文小點才是主力,張蓮給打下手,李氏就負責提供情緒價值。
幹啥都得誇兩句,燒個火那都是功力深厚,經驗老道雲雲。不管咋說,反正娘仨都挺開心就完了。
“嫂子,你那會兒想啥呢?喊你都跟沒聽見似的。”
剛有點想忘掉這些事的張蓮,被文小點一句話給整破防了。
“別提了,我還想著讓銀子管家呢,話都沒說呢,人回家了。”
說著心裏還泛起了委屈。
“啊?嫂子這是忽悠我不成,轉移目標了呀?”
文小點調侃道。
想當初,文小點剛進門的時候,張蓮也找過她。抱著一堆賬本,連忽悠帶勸的,要給她。她就是個心大的 ,看見賬本就頭疼,怎麽可能會接呀。
她還以為張蓮都放棄了,感情是盯上銀子了。
“要不是你這丫頭說啥都不鬆口,我還用得著等這麽久?”
“我說大閨女,都兩年多了,你這還不想管家呀?”
李氏也沒想到,張蓮背後還有這個打算。
“娘,管家跟管賬那是兩碼事。我隻會管賬,不會管家。”
文小點和李氏對視一眼,眼裏滿是清澈的疑惑。
“展開說說。”
李氏把凳子往前頭挪了挪,打算好好聽聽原因。這大閨女就這樣,不問就不知道說。有時候問了都不說。
在張蓮看來,管家的,那就是家裏當家的。作為家裏的領頭人,可不能隻會守成。一味的守成,金山銀山也有坐吃山空的時候。
那麽,這個當家人,就要有能力帶著一家子越過越好,得知道一家子的力氣要往哪個方向用才能更上一層樓。
她自認為自己沒有這個本事。不管是能力還是眼界,她都不是家裏最好的,折騰了兩年多,在管家這方麵,隻做到了守成。
胡家是更上了一層,卻與她無關。
她好幾次,連守成都沒做好,險些花空了家底。
“那跟你有啥關係?惹事兒的不是你,敗家的也不是你。幹嘛往自己身上攬?”
文小點不理解,李氏也理解不了。
說實在話,那些錢也不是她花了,也沒花在她身上,為啥要給自己這麽大壓力?
可是看著張蓮的眼眶子發紅,一臉的委屈,李氏也不好再掰扯啥。覺得不開心,那就不管了唄。
“蓮兒,你要是覺得管家太累,那就不管了啊。但是,你得記住了。咱家花銷多跟你沒關係,可不能啥事兒都往自己身上攬昂。
李氏覺得張蓮這幾天的舉動十分不對勁,這丫頭以前雖說性格敏感了些,也不至於這麽……悲秋憫人吧?
是操辦婚事把人給累著了,這才不想管了?
“怎麽沒關係?我是那個管家的,光出不進,就是我沒本事。”
張蓮說著都掉眼淚了,這下李氏和文小點都看出來了,張蓮肯定不對勁。
還不等倆人說點兒啥,胡家男人們就從地裏回來了。胡興照舊一進門就找媳婦兒,見張蓮和李氏、文小點相對而立,眼淚啪嗒啪嗒的掉。
“咋了這是?吵架了?”
沒見到胡興還好,一見他滿臉的擔心,張蓮心裏那點兒沒來由的委屈,瞬間放大數倍。情緒就像衝破大壩的洪水,波濤洶湧席卷而來。
“哇……”
張蓮哭得猝不及防,驚呆了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