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你的意思是,”胡二伯明宣禮說完,總結了一下。“皇上要來小坎溝住些日子,作為交換,太子爺生下兒子之前,不能退位?”
“就是這樣。”
明宣禮也很無語,一頓午飯吃了兩個時辰,卻得出這麽個結果。
“媽呀,這想得挺明白呀,等行宮建完,孩子也生了,立馬就能搬過來。”
小四算了算時間,蓋行宮要十年八年,到時候多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挺上算。
“呃……用不了十年八年,幾個月就夠了。”
“啥??”
胡家小院裏,有一個算一個,異口同聲的驚訝。
“呃……這是另外的交易。”
用延遲登基換老皇帝出宮暫住一段時間。
兩個一句話就能決定江山生死的人,做事就是這麽草率。不過,這裏麵的布局,不能說。
這下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又僵住了。沈婉兒也埋怨地看了明宣禮一眼,都說完了,照胡家這性子,還不得連夜搬家?
“山青!走,收拾東西去。”
“小四,收拾。”
“五兒啊,咱也去吧。”
胡老漢雖然沒說話,但拉著李氏就要去後院兒……
果然,這就想走了。這會兒怕是連住哪裏,帶著什麽東西都想好了。
“這是幹什麽啊。”明宣禮哭笑不得。
“給行宮騰地方。”
胡二伯懟他,明知故問嘛。
“不蓋行宮。”
走到門口的胡老漢老兩口又回來坐下了,那挺好,不用搬家了。
“但是會住在村裏。”
雖然行宮不蓋了,可還是要起個宅子。即便如此,整個官莊鎮都會篩查一遍,皇帝出現的地方,可不能有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人礙眼。
走走走,趕緊走。這地方兒不能待了,待不了一點兒。
“這也是交易?”
小五天不怕地不怕的問道。明宣禮想了想,還是點點頭。還不是因為明宣仁不肯出錢,老皇帝又舍不得自己花錢,最後隻能裝病給明宣仁撐場子,自己偷偷出宮了。
“皇上,也是人啊。”
小四不知想到了什麽,發出了一聲感歎。張蓮頓時跳起來堵上了他的嘴。這孩子碎嘴子的毛病是改不了了是吧。
“娘,小四亂說話就扣錢的那條,還是撿起來吧。”
張蓮看著李氏,誠心建議。
“我看行,今天這句加罰,給三兩。”
小四說不出話,還是嗚嗚抗議。三兩!這是割肉啊。他以後都不說話了行不行。
胡家一家子大方人,出了這麽一個摳門兒的,還是家裏最有錢的兩個人之一。胡老漢就想不明白了,小四怎麽就長得跟大家不一樣了。
“走吧走吧,還是走吧,這地兒沒法待了。”
胡二伯拽著山青,還是嚷嚷著要走,他是怕了老皇帝那個人了,整天拉著他問一些他不能說的事兒,他這人嘴巴毒,萬一哪句話說不好……
算了算了,他還沒活夠呢,媳婦兒孩子也沒喊他呢,還是躲躲吧。
“先生不用走,他肯定不為難您了。”
胡二伯還在思考明宣禮話裏的可信度,小五又說話了。
“我們不走也可以,七哥您得跟我們保證。”
“保證什麽?”
不止是明宣禮好奇,大家也都想知道,小五腦子好使這事兒大家都清楚,這會兒插嘴,那肯定有目的。不像小四,說啥都不過腦子。
“我們不走,但他來了,就隻能是宣子他爹,沒別的身份。說話輕了重了的,不能翻臉。”
明宣禮笑了,不愧是胡家最聰明的,這腦子就是好使。這麽快就把那爺兒倆的招數給用上了,還用的恰到好處。
不過,他已經打過招呼了,跟老皇帝都說好了。
“可以,我保證。他要是不守信用,我親自送你們走。”
他封地其實還挺大的,大不了他就帶著一家子跟他們一起走唄。
明宣禮不是皇上也不是太子的,他在家的身份明顯最低,但卻是家裏的核心。不管看在哪一方麵,他的話,老皇上總會聽進去幾句的。
胡二伯知道明宣禮言而有信,也不急著走了,大不了到時候再跑唄,以前也不是沒幹過。
總算安撫下了胡家人的明宣禮,心裏也鬆了口氣。老皇帝肯“安分守己”的重要條件,就是他得就近觀察胡家這一家子。
這頓兩個時辰的午飯,還真沒少做交易呀,你看看,這考慮得多細。
果然,五日之後,村裏來了官差,鎮上、縣裏、甚至府城的官差都派出來了。既然是要在小坎溝住,那排查當然就要從小坎溝開始向外伸展。
胡家以及本家幾家根本不慌不忙,提前打過招呼了,他們不用動。不過官差們也還是要上門做做樣子,當然,胡家也不會讓人家白忙活就是了。
明宣禮提前到西院住下了,就怕有不長眼的分不清好賴,到小坎溝當差的早就得了消息,所以,真的進村之後,那態度叫個和藹可親。
上頭隻說了大人物在村裏,沒說是哪家呀,那不就得家家戶戶都得恭敬著?連胡家給的意思都沒敢收,生怕得罪了。
可越是這樣,村民越是害怕,收錢那就是還有的轉圜,這連錢都不收,那不就是沒救了?天爺呀,這是招惹了哪路神仙呐。
人心惶惶中,官差們在村裏排查了三天,終於結束了,村民們這才鬆了一口氣,又憂心忡忡。這麽大的陣仗,那犯事兒的肯定罪大惡極,不知道會不會連累到自家。
除了胡家人還比較淡定之外,村裏一時之間愁雲慘淡。
明宣禮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晚上大家湊在一起,這才問出心中的疑問。
“官差的態度還算和善,為何大家還是人心惶惶?”
這一問,換來的是大家看傻子的眼神,就連小五都是一副怒其不爭的表情,意思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原因,除了他……和他的家人。
沈婉兒也不理解,更何況是年紀尚小又沒有經曆的明成和明珠。
胡二伯看著一臉迷茫的一家子,歎了口氣。
“別看了,他們的出身,理解不了才正常。”
“就是這樣。”
明宣禮也很無語,一頓午飯吃了兩個時辰,卻得出這麽個結果。
“媽呀,這想得挺明白呀,等行宮建完,孩子也生了,立馬就能搬過來。”
小四算了算時間,蓋行宮要十年八年,到時候多少孩子都能打醬油了,挺上算。
“呃……用不了十年八年,幾個月就夠了。”
“啥??”
胡家小院裏,有一個算一個,異口同聲的驚訝。
“呃……這是另外的交易。”
用延遲登基換老皇帝出宮暫住一段時間。
兩個一句話就能決定江山生死的人,做事就是這麽草率。不過,這裏麵的布局,不能說。
這下好不容易緩和的氣氛,又僵住了。沈婉兒也埋怨地看了明宣禮一眼,都說完了,照胡家這性子,還不得連夜搬家?
“山青!走,收拾東西去。”
“小四,收拾。”
“五兒啊,咱也去吧。”
胡老漢雖然沒說話,但拉著李氏就要去後院兒……
果然,這就想走了。這會兒怕是連住哪裏,帶著什麽東西都想好了。
“這是幹什麽啊。”明宣禮哭笑不得。
“給行宮騰地方。”
胡二伯懟他,明知故問嘛。
“不蓋行宮。”
走到門口的胡老漢老兩口又回來坐下了,那挺好,不用搬家了。
“但是會住在村裏。”
雖然行宮不蓋了,可還是要起個宅子。即便如此,整個官莊鎮都會篩查一遍,皇帝出現的地方,可不能有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人礙眼。
走走走,趕緊走。這地方兒不能待了,待不了一點兒。
“這也是交易?”
小五天不怕地不怕的問道。明宣禮想了想,還是點點頭。還不是因為明宣仁不肯出錢,老皇帝又舍不得自己花錢,最後隻能裝病給明宣仁撐場子,自己偷偷出宮了。
“皇上,也是人啊。”
小四不知想到了什麽,發出了一聲感歎。張蓮頓時跳起來堵上了他的嘴。這孩子碎嘴子的毛病是改不了了是吧。
“娘,小四亂說話就扣錢的那條,還是撿起來吧。”
張蓮看著李氏,誠心建議。
“我看行,今天這句加罰,給三兩。”
小四說不出話,還是嗚嗚抗議。三兩!這是割肉啊。他以後都不說話了行不行。
胡家一家子大方人,出了這麽一個摳門兒的,還是家裏最有錢的兩個人之一。胡老漢就想不明白了,小四怎麽就長得跟大家不一樣了。
“走吧走吧,還是走吧,這地兒沒法待了。”
胡二伯拽著山青,還是嚷嚷著要走,他是怕了老皇帝那個人了,整天拉著他問一些他不能說的事兒,他這人嘴巴毒,萬一哪句話說不好……
算了算了,他還沒活夠呢,媳婦兒孩子也沒喊他呢,還是躲躲吧。
“先生不用走,他肯定不為難您了。”
胡二伯還在思考明宣禮話裏的可信度,小五又說話了。
“我們不走也可以,七哥您得跟我們保證。”
“保證什麽?”
不止是明宣禮好奇,大家也都想知道,小五腦子好使這事兒大家都清楚,這會兒插嘴,那肯定有目的。不像小四,說啥都不過腦子。
“我們不走,但他來了,就隻能是宣子他爹,沒別的身份。說話輕了重了的,不能翻臉。”
明宣禮笑了,不愧是胡家最聰明的,這腦子就是好使。這麽快就把那爺兒倆的招數給用上了,還用的恰到好處。
不過,他已經打過招呼了,跟老皇帝都說好了。
“可以,我保證。他要是不守信用,我親自送你們走。”
他封地其實還挺大的,大不了他就帶著一家子跟他們一起走唄。
明宣禮不是皇上也不是太子的,他在家的身份明顯最低,但卻是家裏的核心。不管看在哪一方麵,他的話,老皇上總會聽進去幾句的。
胡二伯知道明宣禮言而有信,也不急著走了,大不了到時候再跑唄,以前也不是沒幹過。
總算安撫下了胡家人的明宣禮,心裏也鬆了口氣。老皇帝肯“安分守己”的重要條件,就是他得就近觀察胡家這一家子。
這頓兩個時辰的午飯,還真沒少做交易呀,你看看,這考慮得多細。
果然,五日之後,村裏來了官差,鎮上、縣裏、甚至府城的官差都派出來了。既然是要在小坎溝住,那排查當然就要從小坎溝開始向外伸展。
胡家以及本家幾家根本不慌不忙,提前打過招呼了,他們不用動。不過官差們也還是要上門做做樣子,當然,胡家也不會讓人家白忙活就是了。
明宣禮提前到西院住下了,就怕有不長眼的分不清好賴,到小坎溝當差的早就得了消息,所以,真的進村之後,那態度叫個和藹可親。
上頭隻說了大人物在村裏,沒說是哪家呀,那不就得家家戶戶都得恭敬著?連胡家給的意思都沒敢收,生怕得罪了。
可越是這樣,村民越是害怕,收錢那就是還有的轉圜,這連錢都不收,那不就是沒救了?天爺呀,這是招惹了哪路神仙呐。
人心惶惶中,官差們在村裏排查了三天,終於結束了,村民們這才鬆了一口氣,又憂心忡忡。這麽大的陣仗,那犯事兒的肯定罪大惡極,不知道會不會連累到自家。
除了胡家人還比較淡定之外,村裏一時之間愁雲慘淡。
明宣禮陷入了深深的迷惑之中。晚上大家湊在一起,這才問出心中的疑問。
“官差的態度還算和善,為何大家還是人心惶惶?”
這一問,換來的是大家看傻子的眼神,就連小五都是一副怒其不爭的表情,意思很明顯,大家都知道原因,除了他……和他的家人。
沈婉兒也不理解,更何況是年紀尚小又沒有經曆的明成和明珠。
胡二伯看著一臉迷茫的一家子,歎了口氣。
“別看了,他們的出身,理解不了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