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到正式開業的時辰呢,沈婉兒就帶了幾個丫鬟婆子上門了。她今天來一是為了給她捧場,另外,她的主要目的是來買東西的。
“恭喜發財,順順利利。”
沈婉兒接過丫鬟手裏的木質金蟾和一個紅封遞給餘苗苗。
餘苗苗還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讓沈婉兒晾在一邊,雙手接過來,嘴裏客套的道謝。
“您人來捧場我都覺得十分開心了,這還帶著禮物來,這情分怕是一時半會兒還不清了。”
“開業就是要有個好彩頭,這些也就是圖個吉利,你收著就好。”
這些東西在沈婉兒手裏本就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兒,拿來送人情也算這些東西還有些價值。
餘苗苗看上去柔軟好說話,卻是個爽利有主見的性子,當下喊鋪子裏幫忙的小叔子。
“恩元,去搬兩壇鴨蛋過來。”
沈婉兒臉色越發好看了起來,看來東西也沒白送,這不,目的就達到了。
胡恩元一手一個壇子,轉眼就拿到餘苗苗跟前了。
“我這兒也沒啥拿得出手的,這兩壇鴨蛋您拿著,不值什麽錢,不能嫌棄啊。”
沈婉兒身旁的婆子上前接過來,低垂著眉眼,看不清楚神色。
“這麽好吃的東西怎麽會嫌棄?這兩壇子也夠我吃一陣子的了。”
“拿的時候別濕著手,隻要不沾水,吃幾個拿幾個,剩下的能放一陣子呢。”
“那感情好,等回頭跟她們說一聲,讓他們仔細些。”
“嗨,就這麽點玩意兒,回頭再來拿就是了。”
餘苗苗聽胡恩陽說過,這位夫人是有來頭的,這次還要讓他幫忙給起個宅子,不管出於哪個方麵的考慮,跟她打好關係,沒什麽壞處。
“那你這鋪子早晚得讓我搬空了。”
沈婉兒開玩笑的說,餘光見文師傅他們也來了,趕緊跟餘苗苗這兒定東西。
“妹子,這鴨蛋還有嗎?我得再要十壇,我娘跟我一樣是個愛吃的,給她捎回去。”
“有是有,十壇會不會有點多?這也放不了那麽久啊。”
胡恩元拿來的可不是隻能裝十個鴨蛋的小壇子,這半大的一壇子得有三十個呢。三百個鴨蛋,一天一個也得吃上一年,這東西也就能多放幾天,又不是不會壞。
“我娘家人多,除了爹娘,還有三個哥哥呢,隻給了爹娘,他們回頭又該念叨我了。”
“看你說,這鴨蛋還不是滿大街都有的東西,要送人的話還是看看別的的。”
沈婉兒連忙擺手。
“就這個剛剛好,正好也讓他們嚐嚐有多好吃。省得他們三天兩頭寫信問我好不好。正好,拿去堵住他們的嘴,足夠了。”
“成聽您的,我這就讓他們拿去。”
沈婉兒這邊剛說定,文師傅這仨老頭兒就進了鋪子。
胡二伯帶頭恭喜餘苗苗,文師傅口條有限,就跟著做動作。
餘苗苗收起紅封,文師傅直接上前一步,步入正題。
“腐乳,各兩壇。”
餘苗苗想了一下,這才明白文師傅的意思。昨天他吃,聽文小點說,為了那幾塊腐乳,倆人還爭起來了。
“好嘞,文師傅,您稍等啊,我這就讓他們給拿過來。”
餘苗苗跟沈婉兒示意了一下,這才喊人拿東西。
胡小七年紀不大,眼力勁兒是真好。倆人說了幾句話的工夫,小七就搬了個凳子給了沈婉兒。
趁著文師傅翹首以盼的等著腐乳的時間,胡二伯和老田倆人就在鋪子裏轉悠,一眼就瞧見他們好奇的東西。
“櫃台上那些小碗兒是幹什麽用的?”
胡二伯的聲音並不小,店裏的人都聽得挺清楚。
“咱家鋪子賣的都是小菜,先嚐後買,小碗兒用來嚐味道的。”
“那是不是忘記放筷子了?”
沈婉兒這才發現櫃台上還真放著小碗,不過不是瓷的,是用粗壯的竹節做成的。
“嫂子說,不一樣的小菜換了筷子會串味兒,就咱們用固定的筷子夾出來,放到碗裏給客人嚐。又怕陶碗容易碎,就用竹筒代替了。”
胡小七一個半大小子,不用讀書不用上工的,就天天跟在嫂子後麵幫忙張羅,餘苗苗的用意他都清楚。
有人問起來,他就直接說了。
“還是苗苗教的好呀,小七以前多虎的孩子呀,你看現在說話辦事兒,一套一套的。”
還沒進門兒呢,阮氏就誇起來了,餘苗苗聞聲看出去,果然,本家的媳婦兒們都到了。
阮氏、呂氏、段氏還有李氏帶著仨兒媳都來了,幾家人商量好的,結伴一起,誰也不落下。三奶奶打頭陣,呂氏和段氏在兩邊兒攙扶著,阮氏跟同輩的小媳婦兒站在一起,笑意盈盈。
“我說呢,怎麽都還沒來?合著這是商量好了呀。”
“那可不?誰家也不能落下。不一塊兒來,哪知道誰沒來呢?”
“咋地,還不興人家有事兒啊?”
“就是都在一塊,誰有事兒就都知道了,省得問一個還問不出來為啥。”
不管別人咋說,阮氏就是有理。
這邊兒正熱鬧呢,胡恩陽就抱著一堆鞭炮從後院出來了。
“時辰差不多了,咱準備熱鬧起來吧?”
沈婉兒帶著人往後讓了讓,胡二伯老哥仨就在原地沒動,本家那些人呼啦啦往前一上,他們自然就在人群之外了。
鋪子不大,男人們沒進去,就在鋪子外頭歇著,還是早上,空氣裏帶著絲絲縷縷的微風。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裏,牌匾上的紅布被扯了下來,木質的牌匾上寫著三個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小菜苗。
“哎呦,這名字稀奇啊,這是賣啥的?”
“招牌上寫啥了?我不認識字,誰給念念呀?”
胡恩陽笑著往前走了兩步,對著圍觀的百姓淺淺的鞠了一躬。
“招牌上寫的是‘小菜苗’,一聽就知道,咱家這鋪子是賣小菜的,還有鹹鴨蛋、鹹雞蛋啥的,不值什麽錢,但是回去也能添個菜。”
胡恩陽給大家解釋了一番,大家這才知道這個鋪子是幹啥的。
“那為啥叫這個名字呀?賣小菜就賣小菜唄,為啥叫菜苗?”
“老板娘名字裏有個苗字,咱家老板疼媳婦兒唄。”
大壯調侃似的大聲接了這麽一句,人群裏頓時笑了起來,胡恩陽給了自家兄弟一個眼神,對方不甚在意的擺擺手。
“別傻站了,讓客人們進去瞧瞧咱都有啥呀。”
阮氏說了一句,頭一回開鋪子的小兩口兒這才讓開了門口,請客人們進去。自家六個兄弟已經站在了之前說好的位置。
知道剛開業的前幾天人多,他們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位置,一圈兒櫃台,算上餘苗苗,一邊兒仨人,小七和胡恩陽守著中間的桌子。
眼看著忙活起來了,沈婉兒和老哥兒拿著東西也準備告辭了。他們幫不上什麽忙,要再在這兒待著,就太沒眼色了。
餘苗苗這邊忙著給客人介紹,注意到他們要走,順手從櫃台下麵提出來一個碩大的籃子,裏麵是用柳條編成的一個瓦罐形狀的容器,靠近開口較細的地方還綁了紅布條。
“先別忙著走呢。”
說著就從籃子裏拿出來一個柳條小簍子,遞給要走的人。
“這是回禮,都是自家做的,別嫌棄哈。”
“好精致啊,明珠肯定喜歡。”
沈婉兒看著精致的小簍子愛不釋手,怕人笑話還拿閨女做擋箭牌。
“這個給你,你拿回去給明珠。”
胡小七眼疾手快的從籃子裏又拿了一個給沈婉兒,也幸好餘苗苗準備的多,不然有人沒有可就尷尬了。
胡家人都見過明珠,白瓷娃娃一樣的小丫頭,招人稀罕得緊。尤其是自家本就缺閨女,有個長得好看嘴巴又甜的小丫頭出現在家裏,誰能不喜歡。
“不用不用,這一個就夠了。”
“一個給你,一個給明珠,就這麽定了。”
李氏上前,把小簍子往她懷裏塞了塞,就把人給攆出去了。
可別說李氏欺負人,這小鋪子就這麽大,她身後又是丫鬟又是婆子的帶了三四個,杵在鋪子裏光占地方了。
沈婉兒和老哥仨一走,本家幾個人就鑽進了櫃台裏頭,眼瞅著幾個小子都要應付不過來了,幾個媳婦兒一上場,沒一會兒就控製住了場麵。
“三小子,你去給這位大娘端碗水來。大娘,我看您嚐了不少,喜歡哪個呀?”
阮氏眼瞅著一個大娘生吃了一碗鹹菜了,還要讓胡恩民——胡恩陽的三弟給拿新的,這才找了個話口。
“那不還有幾個沒嚐呢?我怎麽知道哪個好吃?”
“這倒是,這樣吧,您跟我說說,您愛吃什麽樣兒的,我給您找差不多的,您也好比較不是。”
大娘臉色沉了沉,略過一絲尷尬,剛想說什麽,身後一個聲如洪鍾的大個子就有些不耐煩了。
“小嫂子,有辣口的沒?”
前麵那大娘沒防備,冷不丁的瑟縮了一下,本來還想多吃兩口來著,當即也不敢了,轉身就要走,身後那大個子又說了一句。
“你不買呀?俺還當你要的多,怕不夠俺的呢。”
那大娘隻能衝那大個子訕笑一下,隨便買了二兩小鹹菜。
阮氏這邊兒可沒再管這個大娘,夾了兩三種辣口的小菜,還有紅油腐乳遞給大個子。也多虧了這個大個子,不然那個大娘還得再磨磨嘴皮子。
“這兩樣口比較重,這個是酸甜爽口的,這個腐乳是鹹辣的,你嚐嚐看喜歡哪個?”
那大個子嗬嗬一笑,從懷裏掏出個饅頭來,這還是他剛從對麵兒買的。明明是正常大小的饅頭,在他手裏捏著,總覺得店家缺斤短兩了。
“小嫂子,我就嚐一口。”
“嚐吧,還挺聰明的,知道就著點饅頭。”
“這才能嚐出味道來呢,誰也不是光吃鹹菜的呀。”
冒著傻氣的話倒是給旁邊兒幾個還在觀望的提了個醒兒,轉身就出去買饅頭去了。
阮氏看著大個子嚐菜,每樣就夾一小點兒,放在饅頭上咬一口,還真就是每樣嚐了一口。
“小嫂子,這幾種我都要,我要的多,您看……”
沒想到這看著傻嗬嗬的大個子還是個大主顧呢?當即就喊了一嗓子餘苗苗。胡小七當即接替了嫂子的位置,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
“阮嫂子,咋了?”
“大主顧,這幾樣菜,他都想要些。你跟他說說價錢。”
餘苗苗看看身後標著價錢的小牌子,一時之間沒轉過彎來。
“我要的多……”
“哦,哦!這樣,你跟我來,這兒人多聽不大清楚。”
餘苗苗領著大個子就往後院走,胡恩陽緊隨其後,跟在餘苗苗身後。
人,都有種從眾心理,後麵的人見前麵有人大批量的買,頓時就覺得這東西肯定好吃,不然人家買那麽多幹啥?
打聽的人多了,擠在一起,鋪子外麵的人就好奇裏頭這是賣啥的,然後就進來看看……一直到下午,“小菜苗”裏的客人就沒斷過。
到家一盤賬,虧了!
“啥情況啊,今天人那麽多,怎麽還能虧本了呢?”
胡小七拿著賬本翻來覆去的看,也看不出來毛病在哪兒。
“人是不少,一半是看熱鬧的,另一半是光吃不買的,肯定虧本啊。”
胡恩元給弟弟解釋。新店開張,大家觀望的更多,想先聽聽別人的看法,再去嚐試 。
“那咋辦?這才剛開張呢,以後咋辦呀?要不咱趁早關門吧。”
小七一想到會虧錢,就想著趕緊別幹了,就算不掙錢也不能賠錢幹呀。胡恩陽朝小七腦袋上敲了一記,嗔怪他胡說八道。
“別胡說八道,這才剛開始,你看今兒那個大個子不是買了不少嗎?”
胡恩陽安慰媳婦,也十分相信餘苗苗的手藝,別的先不說,三爺爺都做不出她的味道。如此一來,繼張蓮之後,三爺爺再次被超越了。
為此,老爺子鬱悶了很久。驕傲了一輩子的老頭兒,最近都有點低落了。
他引以為傲的手藝,在胡家奠定地位的唯一手段,輕輕鬆鬆就被新來的閨女給超越了,長籲短歎了好幾天。用三奶奶的話來說,他就是不服老。
“恭喜發財,順順利利。”
沈婉兒接過丫鬟手裏的木質金蟾和一個紅封遞給餘苗苗。
餘苗苗還有些不好意思,但也沒讓沈婉兒晾在一邊,雙手接過來,嘴裏客套的道謝。
“您人來捧場我都覺得十分開心了,這還帶著禮物來,這情分怕是一時半會兒還不清了。”
“開業就是要有個好彩頭,這些也就是圖個吉利,你收著就好。”
這些東西在沈婉兒手裏本就不是什麽值錢的玩意兒,拿來送人情也算這些東西還有些價值。
餘苗苗看上去柔軟好說話,卻是個爽利有主見的性子,當下喊鋪子裏幫忙的小叔子。
“恩元,去搬兩壇鴨蛋過來。”
沈婉兒臉色越發好看了起來,看來東西也沒白送,這不,目的就達到了。
胡恩元一手一個壇子,轉眼就拿到餘苗苗跟前了。
“我這兒也沒啥拿得出手的,這兩壇鴨蛋您拿著,不值什麽錢,不能嫌棄啊。”
沈婉兒身旁的婆子上前接過來,低垂著眉眼,看不清楚神色。
“這麽好吃的東西怎麽會嫌棄?這兩壇子也夠我吃一陣子的了。”
“拿的時候別濕著手,隻要不沾水,吃幾個拿幾個,剩下的能放一陣子呢。”
“那感情好,等回頭跟她們說一聲,讓他們仔細些。”
“嗨,就這麽點玩意兒,回頭再來拿就是了。”
餘苗苗聽胡恩陽說過,這位夫人是有來頭的,這次還要讓他幫忙給起個宅子,不管出於哪個方麵的考慮,跟她打好關係,沒什麽壞處。
“那你這鋪子早晚得讓我搬空了。”
沈婉兒開玩笑的說,餘光見文師傅他們也來了,趕緊跟餘苗苗這兒定東西。
“妹子,這鴨蛋還有嗎?我得再要十壇,我娘跟我一樣是個愛吃的,給她捎回去。”
“有是有,十壇會不會有點多?這也放不了那麽久啊。”
胡恩元拿來的可不是隻能裝十個鴨蛋的小壇子,這半大的一壇子得有三十個呢。三百個鴨蛋,一天一個也得吃上一年,這東西也就能多放幾天,又不是不會壞。
“我娘家人多,除了爹娘,還有三個哥哥呢,隻給了爹娘,他們回頭又該念叨我了。”
“看你說,這鴨蛋還不是滿大街都有的東西,要送人的話還是看看別的的。”
沈婉兒連忙擺手。
“就這個剛剛好,正好也讓他們嚐嚐有多好吃。省得他們三天兩頭寫信問我好不好。正好,拿去堵住他們的嘴,足夠了。”
“成聽您的,我這就讓他們拿去。”
沈婉兒這邊剛說定,文師傅這仨老頭兒就進了鋪子。
胡二伯帶頭恭喜餘苗苗,文師傅口條有限,就跟著做動作。
餘苗苗收起紅封,文師傅直接上前一步,步入正題。
“腐乳,各兩壇。”
餘苗苗想了一下,這才明白文師傅的意思。昨天他吃,聽文小點說,為了那幾塊腐乳,倆人還爭起來了。
“好嘞,文師傅,您稍等啊,我這就讓他們給拿過來。”
餘苗苗跟沈婉兒示意了一下,這才喊人拿東西。
胡小七年紀不大,眼力勁兒是真好。倆人說了幾句話的工夫,小七就搬了個凳子給了沈婉兒。
趁著文師傅翹首以盼的等著腐乳的時間,胡二伯和老田倆人就在鋪子裏轉悠,一眼就瞧見他們好奇的東西。
“櫃台上那些小碗兒是幹什麽用的?”
胡二伯的聲音並不小,店裏的人都聽得挺清楚。
“咱家鋪子賣的都是小菜,先嚐後買,小碗兒用來嚐味道的。”
“那是不是忘記放筷子了?”
沈婉兒這才發現櫃台上還真放著小碗,不過不是瓷的,是用粗壯的竹節做成的。
“嫂子說,不一樣的小菜換了筷子會串味兒,就咱們用固定的筷子夾出來,放到碗裏給客人嚐。又怕陶碗容易碎,就用竹筒代替了。”
胡小七一個半大小子,不用讀書不用上工的,就天天跟在嫂子後麵幫忙張羅,餘苗苗的用意他都清楚。
有人問起來,他就直接說了。
“還是苗苗教的好呀,小七以前多虎的孩子呀,你看現在說話辦事兒,一套一套的。”
還沒進門兒呢,阮氏就誇起來了,餘苗苗聞聲看出去,果然,本家的媳婦兒們都到了。
阮氏、呂氏、段氏還有李氏帶著仨兒媳都來了,幾家人商量好的,結伴一起,誰也不落下。三奶奶打頭陣,呂氏和段氏在兩邊兒攙扶著,阮氏跟同輩的小媳婦兒站在一起,笑意盈盈。
“我說呢,怎麽都還沒來?合著這是商量好了呀。”
“那可不?誰家也不能落下。不一塊兒來,哪知道誰沒來呢?”
“咋地,還不興人家有事兒啊?”
“就是都在一塊,誰有事兒就都知道了,省得問一個還問不出來為啥。”
不管別人咋說,阮氏就是有理。
這邊兒正熱鬧呢,胡恩陽就抱著一堆鞭炮從後院出來了。
“時辰差不多了,咱準備熱鬧起來吧?”
沈婉兒帶著人往後讓了讓,胡二伯老哥仨就在原地沒動,本家那些人呼啦啦往前一上,他們自然就在人群之外了。
鋪子不大,男人們沒進去,就在鋪子外頭歇著,還是早上,空氣裏帶著絲絲縷縷的微風。
劈裏啪啦的鞭炮聲裏,牌匾上的紅布被扯了下來,木質的牌匾上寫著三個蒼勁有力的三個大字——小菜苗。
“哎呦,這名字稀奇啊,這是賣啥的?”
“招牌上寫啥了?我不認識字,誰給念念呀?”
胡恩陽笑著往前走了兩步,對著圍觀的百姓淺淺的鞠了一躬。
“招牌上寫的是‘小菜苗’,一聽就知道,咱家這鋪子是賣小菜的,還有鹹鴨蛋、鹹雞蛋啥的,不值什麽錢,但是回去也能添個菜。”
胡恩陽給大家解釋了一番,大家這才知道這個鋪子是幹啥的。
“那為啥叫這個名字呀?賣小菜就賣小菜唄,為啥叫菜苗?”
“老板娘名字裏有個苗字,咱家老板疼媳婦兒唄。”
大壯調侃似的大聲接了這麽一句,人群裏頓時笑了起來,胡恩陽給了自家兄弟一個眼神,對方不甚在意的擺擺手。
“別傻站了,讓客人們進去瞧瞧咱都有啥呀。”
阮氏說了一句,頭一回開鋪子的小兩口兒這才讓開了門口,請客人們進去。自家六個兄弟已經站在了之前說好的位置。
知道剛開業的前幾天人多,他們早就安排好了自己的位置,一圈兒櫃台,算上餘苗苗,一邊兒仨人,小七和胡恩陽守著中間的桌子。
眼看著忙活起來了,沈婉兒和老哥兒拿著東西也準備告辭了。他們幫不上什麽忙,要再在這兒待著,就太沒眼色了。
餘苗苗這邊忙著給客人介紹,注意到他們要走,順手從櫃台下麵提出來一個碩大的籃子,裏麵是用柳條編成的一個瓦罐形狀的容器,靠近開口較細的地方還綁了紅布條。
“先別忙著走呢。”
說著就從籃子裏拿出來一個柳條小簍子,遞給要走的人。
“這是回禮,都是自家做的,別嫌棄哈。”
“好精致啊,明珠肯定喜歡。”
沈婉兒看著精致的小簍子愛不釋手,怕人笑話還拿閨女做擋箭牌。
“這個給你,你拿回去給明珠。”
胡小七眼疾手快的從籃子裏又拿了一個給沈婉兒,也幸好餘苗苗準備的多,不然有人沒有可就尷尬了。
胡家人都見過明珠,白瓷娃娃一樣的小丫頭,招人稀罕得緊。尤其是自家本就缺閨女,有個長得好看嘴巴又甜的小丫頭出現在家裏,誰能不喜歡。
“不用不用,這一個就夠了。”
“一個給你,一個給明珠,就這麽定了。”
李氏上前,把小簍子往她懷裏塞了塞,就把人給攆出去了。
可別說李氏欺負人,這小鋪子就這麽大,她身後又是丫鬟又是婆子的帶了三四個,杵在鋪子裏光占地方了。
沈婉兒和老哥仨一走,本家幾個人就鑽進了櫃台裏頭,眼瞅著幾個小子都要應付不過來了,幾個媳婦兒一上場,沒一會兒就控製住了場麵。
“三小子,你去給這位大娘端碗水來。大娘,我看您嚐了不少,喜歡哪個呀?”
阮氏眼瞅著一個大娘生吃了一碗鹹菜了,還要讓胡恩民——胡恩陽的三弟給拿新的,這才找了個話口。
“那不還有幾個沒嚐呢?我怎麽知道哪個好吃?”
“這倒是,這樣吧,您跟我說說,您愛吃什麽樣兒的,我給您找差不多的,您也好比較不是。”
大娘臉色沉了沉,略過一絲尷尬,剛想說什麽,身後一個聲如洪鍾的大個子就有些不耐煩了。
“小嫂子,有辣口的沒?”
前麵那大娘沒防備,冷不丁的瑟縮了一下,本來還想多吃兩口來著,當即也不敢了,轉身就要走,身後那大個子又說了一句。
“你不買呀?俺還當你要的多,怕不夠俺的呢。”
那大娘隻能衝那大個子訕笑一下,隨便買了二兩小鹹菜。
阮氏這邊兒可沒再管這個大娘,夾了兩三種辣口的小菜,還有紅油腐乳遞給大個子。也多虧了這個大個子,不然那個大娘還得再磨磨嘴皮子。
“這兩樣口比較重,這個是酸甜爽口的,這個腐乳是鹹辣的,你嚐嚐看喜歡哪個?”
那大個子嗬嗬一笑,從懷裏掏出個饅頭來,這還是他剛從對麵兒買的。明明是正常大小的饅頭,在他手裏捏著,總覺得店家缺斤短兩了。
“小嫂子,我就嚐一口。”
“嚐吧,還挺聰明的,知道就著點饅頭。”
“這才能嚐出味道來呢,誰也不是光吃鹹菜的呀。”
冒著傻氣的話倒是給旁邊兒幾個還在觀望的提了個醒兒,轉身就出去買饅頭去了。
阮氏看著大個子嚐菜,每樣就夾一小點兒,放在饅頭上咬一口,還真就是每樣嚐了一口。
“小嫂子,這幾種我都要,我要的多,您看……”
沒想到這看著傻嗬嗬的大個子還是個大主顧呢?當即就喊了一嗓子餘苗苗。胡小七當即接替了嫂子的位置,看著人來人往的人群。
“阮嫂子,咋了?”
“大主顧,這幾樣菜,他都想要些。你跟他說說價錢。”
餘苗苗看看身後標著價錢的小牌子,一時之間沒轉過彎來。
“我要的多……”
“哦,哦!這樣,你跟我來,這兒人多聽不大清楚。”
餘苗苗領著大個子就往後院走,胡恩陽緊隨其後,跟在餘苗苗身後。
人,都有種從眾心理,後麵的人見前麵有人大批量的買,頓時就覺得這東西肯定好吃,不然人家買那麽多幹啥?
打聽的人多了,擠在一起,鋪子外麵的人就好奇裏頭這是賣啥的,然後就進來看看……一直到下午,“小菜苗”裏的客人就沒斷過。
到家一盤賬,虧了!
“啥情況啊,今天人那麽多,怎麽還能虧本了呢?”
胡小七拿著賬本翻來覆去的看,也看不出來毛病在哪兒。
“人是不少,一半是看熱鬧的,另一半是光吃不買的,肯定虧本啊。”
胡恩元給弟弟解釋。新店開張,大家觀望的更多,想先聽聽別人的看法,再去嚐試 。
“那咋辦?這才剛開張呢,以後咋辦呀?要不咱趁早關門吧。”
小七一想到會虧錢,就想著趕緊別幹了,就算不掙錢也不能賠錢幹呀。胡恩陽朝小七腦袋上敲了一記,嗔怪他胡說八道。
“別胡說八道,這才剛開始,你看今兒那個大個子不是買了不少嗎?”
胡恩陽安慰媳婦,也十分相信餘苗苗的手藝,別的先不說,三爺爺都做不出她的味道。如此一來,繼張蓮之後,三爺爺再次被超越了。
為此,老爺子鬱悶了很久。驕傲了一輩子的老頭兒,最近都有點低落了。
他引以為傲的手藝,在胡家奠定地位的唯一手段,輕輕鬆鬆就被新來的閨女給超越了,長籲短歎了好幾天。用三奶奶的話來說,他就是不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