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知州他們過來,文師傅特意讓孫慶東接待的,安排在樓上的包廂裏,恰好就是陸運隔壁的那間,不過沒人給他們演示小間變大間的魔術。


    前麵來的幾家還有包廂,來晚了或者身份不夠的,就隻能在樓下大廳坐著。再晚些的根本沒地方坐,要麽跟認識的人湊成一桌,要麽就隻能放下禮品走人。


    圍觀的百姓眼看著這麽多有錢人不要命的往裏擠,也紛紛猜測到底是怎麽回事。還有兜裏有閑錢的,當即就要進去一探究竟,被認識的給攔下來了。


    這東家是誰他不認識,但他見過縣令啊,縣令在裏麵都排不上號,哪有他們這些平頭百姓的位置。就算是要去,也不能現在去啊。


    沒了座位隻收禮,樓下很快就沒人了。陸運一家子也就是這個時候下來準備結賬,明宣禮對他們有印象,是酒樓的第一位客人。


    和這些送禮的不一樣,他們更像是為了吃飯而來的。


    “掌櫃的,天字二號房結賬。請問你們東家在嗎?”


    “您找東家什麽事?”


    明宣禮反問 。


    “我們吃飯的時候,東家給送了一道湯,想著東家要是在,當麵道聲謝。”


    陸運認真又謙和的說。


    “東家,天字二號房是我招待的,是有啥問題嗎?”


    路過的二柱子見東家遲遲不給算賬,以為有什麽問題,趕緊上前詢問。孫慶東說過,越是忙的時候越不能鬧出大動靜來,不然會影響生意。


    “這就是你們東家?還這麽年輕?”


    “是,這就是咱們東家——七少爺。”


    二柱子態度恭敬的給陸運介紹。


    “二位客官吃的可好? 小店剛剛開業,有招待不周的地方還請多多包涵。”


    明宣禮活學活用的謅了兩句昨天剛跟劉波學的客套話。


    “菜品好吃,小二招待的也好。尤其是送的湯,很合胃口。這不,專門來當麵道謝。”


    “客氣了,合胃口可得多多光臨。”


    “菜這麽好吃,下次還想帶著妹妹來呢。”


    八九歲的孩子冷不丁接了一句,明宣禮笑著摸摸他的頭,笑著約定下次給他送好吃的糕點。陸運一家笑著結完賬走了。


    文小點見下麵沒什麽人送禮了,就下來替換他們。這個活兒她熟,以前溫家的酒樓裏也做過,不然袁錚騁哪有機會對她“一見傾心”?


    明宣禮和文師傅也總算能鬆口氣,胡二伯也甩了甩發酸的手腕子,收拾好禮單和筆墨。上到三樓才發現,就隻剩下了老弱婦孺們,和一桌沒動過的飯菜。


    “他們人呢?”


    “都下去幫忙去了,洗菜端菜的活兒還能幹點兒。”


    三奶奶不甚在意的說。明宣禮隻想著營造他那“落魄”的人設,把開業和認親宴安排在一起了,沒想到還得讓客人去幫忙。


    “是我安排不周了,來參加認親宴還得勞煩大家給幫忙。”


    明宣禮認真道歉,確實是他安排的不周到了。


    “我們幫的是我家小四,跟你有啥關係?忙活一大天兒了,趕緊吃點兒東西吧。”


    胡老漢語氣不善的安慰人。


    動作迅速已經無菜可切的葫蘆精和顧北風也上來吃些東西,明宣禮、胡二伯、文師傅一見他們倆來了,趕緊往碗裏扒拉。


    跟他們搶飯吃,吃不著一點兒,搶不過,搶不過。


    這一波忙活到未時末才結束,餓得前胸貼後背的小四,一邊兒往嘴裏狂炫,一邊囑咐下午要采買的食材。


    最累的還得是二柱子他們幾個小二,這會兒跟孫慶東一塊兒一邊吃飯一邊複盤上午的不足之處。


    胡旺樓上樓下的跑著,不知道在忙活什麽。


    胡家人都送回去了,張蓮和銀子也跟著一塊兒回去了。張蓮挺著肚子幫不上什麽忙,李氏又不放心她自己回去,就讓銀子跟著一塊兒回去了。


    張平拿著算好的賬本出來給明宣禮和文師傅盤賬。


    “大哥?你啥時候來的?”


    “你端盤子那會兒。”


    因為袁錚騁那檔子事兒,張平被臨時扣下來辦差,早上把張老爹送過來又急匆匆的走了。等再來的時候,正巧就見到胡興端盤子端得飛起,就沒跟他說。


    “還說呢,虧得我看見張家大哥了,不然來了,還得掏錢吃飯。”


    文小點注意到他的時候,正好見他在點菜,要不是攔的及時,真就被當成普通客人了。


    “平哥,咱自己人吃飯還給什麽錢啊。”


    小四含糊不清的說,不認同張平的做法,這不是把關係都處生疏了嗎?


    “賬可不是那麽算的。”


    張平吃過飯就去幫著弄賬本了,這兩年做賬房,這裏頭的門道他可太清楚了。剛才一核對才發現他們的賬目記得亂七八糟。這不,跟文小點一筆一筆對到現在才終於弄清楚了。


    “除了采買的那些食材什麽的,損耗、房租、工錢這些也都得算到支出裏麵,還有桌椅板凳的折舊、鍋碗瓢盆的損壞,送菜品、糕點什麽的,這都是成本,這到月底了都要折算到本錢裏的。


    還有,這個酒水和菜品要分開記賬……”


    張平嘰裏咕嚕的說了一大堆,大家聽得雲裏霧裏的,隻覺得腦袋大。


    “照這麽說,豈不是少根雞毛都得記上?這也太麻煩了吧?”


    “這支出和收入才能對得上啊,一筆收入裏頭大概有多少本錢多少是你掙的錢,你心裏才有數啊。”


    理兒是這麽個理兒,文師傅以前也查賬,知道張平說的沒有誇張。隻是……


    “得找、賬房。”


    可不是,這麽繁瑣的事兒可不就得找人專門管著? 文師傅環顧一周,自己人是指望不上了。去哪兒找個靠譜的賬房呢?


    文小點注意到大門外猶豫徘徊的一老一小,早上開始就在那兒了,就不遠不近的站著。人多的時候就走遠了些,這會兒沒人了,才敢靠近了些。


    “點點,你看啥呢?”


    “哦,那祖孫倆,在門口站了一天了。”


    李氏順著文小點的目光看過去,果然見著一老一小,衣衫襤褸的站在不遠處的陰涼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就這張胡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團子的胖麻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團子的胖麻麻並收藏就這張胡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