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為什麽一邊是費心費力的準備,對於他的安全問題尤其上心;一邊卻拖拖拉拉,盡全力的讓老皇帝能晚來就晚來。
這樣矛盾的行為,代表了他矛盾的心理 。
他第一次發現這樣的矛盾,是在胡家養傷的時候,大約是有了對比,才讓他感覺出了不同。他發現,有些理所當然的認知,代表不了事情的全貌。
養傷期間沉下心來仔細比較,並沒有想象中的感動,卻讓他生出了割裂感。
直到現在,都沒辦法跟自己和解。
胡二伯震驚於明宣禮的沉默,這是默認了的呀。可是為啥呢?
“還真是……?”
文師傅也有些理解不了了。
“今日,我倆就倚老賣老一回。你不能拿身份壓人,咱們敞開了說說?”
胡二伯壯著膽子八卦。這人剛才還說拿胡家當親人,不能這麽快就打臉吧?
文師傅瞪胡二伯:打雜的,你八卦別拉上我呀……我旁聽就行。
屋裏,李氏他們的八卦因子開始動了,在聽與不聽之間選擇了糾結;屋頂上的初七,在堅守還是退出之間選擇了猶豫……
“您二位都是我敬重的長輩,有話自然是要敞開說的。”
這件事他憋了很久了,早就該痛痛快快的說出來了。
明宣禮開口的一瞬間,猶豫的、糾結的瞬間做出了選擇,有些話,根本就不是他們能聽的,本著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理念,瞬間就退出了偷聽模式。
但,一旁安靜如雞的小五,被大家忽略了個徹底。
罷了,罷了。知道的秘密夠多了,也不差這一件了。
第二天,明宣禮神清氣爽的起床,邊蹭早飯,邊等練功歸來的小五。眉宇間的愁色卻清減了幾分。
小五回來洗漱了一番,揣了兩個包子就上了屋頂,還朝明宣禮招招手——美名其曰:俯瞰全局。
明宣禮仔細跟小五說了要求,交代完,小五手裏的包子也吃完了。他的要求並不高,就是略微寬敞些的小院兒,村裏大多數人家都符合這個標準,其實並不難找。
但是小五有私心,不想跟老皇帝挨得太近,自家人自家知。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又和明宣禮走得太近,說不準哪句話就得罪人還不自知,牽扯上了王爺,小事也都成大事了。
而且,胡二伯也有意躲著老皇帝,至於什麽內情他不得而知,自己的二大爺還得自己寵著不是?現在有這個機會,那還能放過?
“確實能找出幾個合適的,不過,那家最合適。”
小五隨手一指,就指到自家大哥的地頭兒上。
“沒記錯的話,那一片兒,現在好像都是你大哥家的地吧?”
“呃?好像是哈。”
糟糕,忘了這茬兒了。可是沒有比這兒更合適的了。
“不過,這樣更好。”
明宣禮挑眉看向小五。
“您看啊,那一片門前就是田地視野開闊,前麵是大路,旁邊不遠是小河,風景那是一等一的好。平日裏除了幹活兒的,就沒什麽人去了,清淨的很。保證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人打攪,適合喜歡安靜的老人家。”
“再看兩邊的人家,這邊是七哥你還沒蓋好的宅子,那邊目前還是空的,會是什麽人搬來住,還得看衙門怎麽安排。後頭這家住的是村長,這有什麽需要的時候,也方便走動。”
“還有啊,七哥你不是說,你爹來是來體察民情的?有啥比住在田間地頭兒更能觀察入微的呀,一出門兒就能看見豐收的喜悅,和勞動人民的勤勞不易,多好的場景啊。”
明宣禮知道小五把位置選在那裏是有私心的,不過,絲毫不妨礙他覺得小五的話有道理。
“那是誰家的房子?”
“我想想啊……好像是……”小五的臉色一僵,麵露苦色。“好像……是……是我大哥的。”
門前的地是大哥的,選好的房子也是大哥的,這……說是湊巧,七哥能信嗎?小五一臉尷尬的強裝鎮定。大哥要是知道了,會不會拆了他呀……
小五的眼睛不自覺的瞟向正在院子裏散步的張蓮,默念道:“嫂子,你可得護著我點兒啊。以後我對侄子肯定多加愛護。我都有經驗了呢。”
對,姓明的侄子侄女還都挺乖的,一定是他這個叔叔做的好。
“走吧,先去看看。要是合適,小五可得幫哥哥好好說說情啊。”
明宣禮拍了拍走神的小五,趁小五走神的空檔,他仔細觀察了小五說的那塊地方,不得不說,選得確實不賴。
大片的田地,不利於隱藏蹤跡,左右兩邊也方便安排自己人,後麵是村長家……不過,也不是什麽問題。
那是個土坯建造的兩進院子,想著胡家五六年之內還不至於分家,兩口子就沒急著修繕。前後各三間正房,兩間配房;院子裏種了香椿和花草;前院還有口井。
看著不如胡家寬敞,尋常人家也夠用。老皇帝住的話,那需要修繕的地方可就多了。首先還是得經過胡興他們的同意。
“七哥,我先去說說看,自家兄弟,好說話。”
小五十分殷勤的主動攬下了這樁活兒。自家兄弟確實好說話,那能說的不能說的,就是自家兄弟才好明說不是。
“行。隻要不過分,有什麽條件都是可以提的。就是……七哥現在挺窮的,千萬別獅子大開口啊。”
明宣禮看小五要“英勇就義”似的表情,忍不住調侃。他這個王爺在外人看來是挺窮的,若不是小九和老皇帝總是背地裏,以包括但不限於用“剿匪”“鋤奸”“反貪”等等五花八門的名頭給他送錢,現在估計就不是裝窮了,就是真窮了。
“好好好。我肯定好好說說。”
小五胡亂應了一聲,拽著胡興和張蓮也不管別人什麽反應就進屋子商量去了。小五把事一說,胡興第一反應就是不同意,好不容易攢夠錢買了小兩口的第一套房,他不想讓出去。
“村裏那老些空屋子呢,咋就看上我那院子了?換別家的不行?”
這樣矛盾的行為,代表了他矛盾的心理 。
他第一次發現這樣的矛盾,是在胡家養傷的時候,大約是有了對比,才讓他感覺出了不同。他發現,有些理所當然的認知,代表不了事情的全貌。
養傷期間沉下心來仔細比較,並沒有想象中的感動,卻讓他生出了割裂感。
直到現在,都沒辦法跟自己和解。
胡二伯震驚於明宣禮的沉默,這是默認了的呀。可是為啥呢?
“還真是……?”
文師傅也有些理解不了了。
“今日,我倆就倚老賣老一回。你不能拿身份壓人,咱們敞開了說說?”
胡二伯壯著膽子八卦。這人剛才還說拿胡家當親人,不能這麽快就打臉吧?
文師傅瞪胡二伯:打雜的,你八卦別拉上我呀……我旁聽就行。
屋裏,李氏他們的八卦因子開始動了,在聽與不聽之間選擇了糾結;屋頂上的初七,在堅守還是退出之間選擇了猶豫……
“您二位都是我敬重的長輩,有話自然是要敞開說的。”
這件事他憋了很久了,早就該痛痛快快的說出來了。
明宣禮開口的一瞬間,猶豫的、糾結的瞬間做出了選擇,有些話,根本就不是他們能聽的,本著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理念,瞬間就退出了偷聽模式。
但,一旁安靜如雞的小五,被大家忽略了個徹底。
罷了,罷了。知道的秘密夠多了,也不差這一件了。
第二天,明宣禮神清氣爽的起床,邊蹭早飯,邊等練功歸來的小五。眉宇間的愁色卻清減了幾分。
小五回來洗漱了一番,揣了兩個包子就上了屋頂,還朝明宣禮招招手——美名其曰:俯瞰全局。
明宣禮仔細跟小五說了要求,交代完,小五手裏的包子也吃完了。他的要求並不高,就是略微寬敞些的小院兒,村裏大多數人家都符合這個標準,其實並不難找。
但是小五有私心,不想跟老皇帝挨得太近,自家人自家知。有時候說話不過腦子,又和明宣禮走得太近,說不準哪句話就得罪人還不自知,牽扯上了王爺,小事也都成大事了。
而且,胡二伯也有意躲著老皇帝,至於什麽內情他不得而知,自己的二大爺還得自己寵著不是?現在有這個機會,那還能放過?
“確實能找出幾個合適的,不過,那家最合適。”
小五隨手一指,就指到自家大哥的地頭兒上。
“沒記錯的話,那一片兒,現在好像都是你大哥家的地吧?”
“呃?好像是哈。”
糟糕,忘了這茬兒了。可是沒有比這兒更合適的了。
“不過,這樣更好。”
明宣禮挑眉看向小五。
“您看啊,那一片門前就是田地視野開闊,前麵是大路,旁邊不遠是小河,風景那是一等一的好。平日裏除了幹活兒的,就沒什麽人去了,清淨的很。保證沒那麽多亂七八糟的人打攪,適合喜歡安靜的老人家。”
“再看兩邊的人家,這邊是七哥你還沒蓋好的宅子,那邊目前還是空的,會是什麽人搬來住,還得看衙門怎麽安排。後頭這家住的是村長,這有什麽需要的時候,也方便走動。”
“還有啊,七哥你不是說,你爹來是來體察民情的?有啥比住在田間地頭兒更能觀察入微的呀,一出門兒就能看見豐收的喜悅,和勞動人民的勤勞不易,多好的場景啊。”
明宣禮知道小五把位置選在那裏是有私心的,不過,絲毫不妨礙他覺得小五的話有道理。
“那是誰家的房子?”
“我想想啊……好像是……”小五的臉色一僵,麵露苦色。“好像……是……是我大哥的。”
門前的地是大哥的,選好的房子也是大哥的,這……說是湊巧,七哥能信嗎?小五一臉尷尬的強裝鎮定。大哥要是知道了,會不會拆了他呀……
小五的眼睛不自覺的瞟向正在院子裏散步的張蓮,默念道:“嫂子,你可得護著我點兒啊。以後我對侄子肯定多加愛護。我都有經驗了呢。”
對,姓明的侄子侄女還都挺乖的,一定是他這個叔叔做的好。
“走吧,先去看看。要是合適,小五可得幫哥哥好好說說情啊。”
明宣禮拍了拍走神的小五,趁小五走神的空檔,他仔細觀察了小五說的那塊地方,不得不說,選得確實不賴。
大片的田地,不利於隱藏蹤跡,左右兩邊也方便安排自己人,後麵是村長家……不過,也不是什麽問題。
那是個土坯建造的兩進院子,想著胡家五六年之內還不至於分家,兩口子就沒急著修繕。前後各三間正房,兩間配房;院子裏種了香椿和花草;前院還有口井。
看著不如胡家寬敞,尋常人家也夠用。老皇帝住的話,那需要修繕的地方可就多了。首先還是得經過胡興他們的同意。
“七哥,我先去說說看,自家兄弟,好說話。”
小五十分殷勤的主動攬下了這樁活兒。自家兄弟確實好說話,那能說的不能說的,就是自家兄弟才好明說不是。
“行。隻要不過分,有什麽條件都是可以提的。就是……七哥現在挺窮的,千萬別獅子大開口啊。”
明宣禮看小五要“英勇就義”似的表情,忍不住調侃。他這個王爺在外人看來是挺窮的,若不是小九和老皇帝總是背地裏,以包括但不限於用“剿匪”“鋤奸”“反貪”等等五花八門的名頭給他送錢,現在估計就不是裝窮了,就是真窮了。
“好好好。我肯定好好說說。”
小五胡亂應了一聲,拽著胡興和張蓮也不管別人什麽反應就進屋子商量去了。小五把事一說,胡興第一反應就是不同意,好不容易攢夠錢買了小兩口的第一套房,他不想讓出去。
“村裏那老些空屋子呢,咋就看上我那院子了?換別家的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