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陽現在大概有一百多畝地,明宣禮還給免了稅,收一次最起碼都夠吃三年的了,再也不用像以前似的精打細算。可是地多了也上愁,吃不完的可怎麽辦?
這次地裏的收成,被明宣禮買走了一大半,那以後的呢?總不能每次都賣給他吧?還有就是這一百多畝地,隻種糧食,總覺得虧得慌。
胡興越往深處想,越覺得冬天種菜這事能幹,沒準幹好了,都能成為家裏的一項大收入呢。
興奮起來的胡老大,挖土都挖得更賣力了!
張蓮一睡醒,就被胡興和小五拉著去找胡恩陽了,老田說了,孕婦不能總躺著、坐著,多散散步,生產的時候才更順利。
懷孕進入了後半程,腳部浮腫,走到胡恩陽家,張蓮就走不動了。小店穩定下來之後,小店兒就是幾個小叔子輪番看著,加上今兒家裏來客人了,餘苗苗就沒去。
見是自家人,餘苗苗招呼了一聲,就沒再管了。問了胡小七,得知胡恩陽去了村裏的工地,胡興和小五又出去找。
張蓮也沒進屋,坐在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曬太陽。如今的小院兒裏,收拾得妥妥當當,院子的架子上,放著各種各樣的菜幹,蘑菇……都是餘苗苗存著準備冬天做小菜用的。
晾曬的衣裳,井邊的水桶,牆角的草木灰……到處都是人間的煙火氣,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雜草叢生了。
屋裏的對話斷斷續續的傳出來,才知道,是媒人上門,給老二胡恩元說親的。聽著餘苗苗的反應,好像是不大滿意的樣子。
沒多會兒,媒人就走了,走的時候還看了張蓮一眼。張蓮覺得麵熟,仔細回想了一番,終於記起來是誰了。
這是大柳莊的吳媒婆,給張蓮說過媒,但是沒成。
餘苗苗送走媒人,也搬了把椅子,跟張蓮排排坐,心情不甚美好。
“我瞧著,剛走的像個媒人。”
“就是媒人,來給恩元說親的。”
餘苗苗深深歎了口氣,覺得做長嫂好難,做個沒有長輩坐鎮的長嫂更難。
“怎麽?人家姑娘不滿意?”
“怎麽會。這個媒人就是姑娘家找來的,悄悄跟你說啊,這是第二個找上門來得的了。”
餘苗苗壓低了聲音湊在張蓮耳朵邊上說,語氣和表情裏,寫滿了自豪。
“那你還不高興?”
“哎呦,那姑娘我見過,長得倒是好模樣兒,就是看著嬌氣得很,每次跟小姐妹們來店裏買東西,總要顯得著自己才行。不是個會過日子的。”
張蓮點頭,確實不大合適。日子寬裕些也是個莊戶人家,太嬌氣又愛攀比的媳婦兒,過不好莊稼人的日子。沒得到時候,好好的日子也攪和得雞犬不寧。
想了想,還是打算給餘苗苗提個醒兒。
“我說這話可能不合適,但是那個媒婆不大好,你要是找,別找她。”
“啊?你認識她呀?快說說,怎麽回事?”
“嘴裏沒實話唄。說是個子挺高,結果是個駝背,要挺得起來才高;又說從不斜眼看人,結果十個鬥雞眼,根本斜不過來;還說家裏有房子有地,你猜怎麽著?就一間破草屋,半畝鹽堿地。你說說,這嘴裏有實話嘛。”
餘苗苗和胡小七被逗得前仰後合的,張蓮也咯咯直笑,想當年可是氣得不輕呢,現在再說起來,跟聽笑話似的。
“哎呦喂,可樂死我了……嫂子,我不是笑你啊,就是覺得這媒婆也太能胡謅了,她怎麽想到的呀。”
餘苗苗抹了抹眼淚兒,好不容易才忍下來,不能想,一想起來又要笑。
“淨動歪腦筋唄。所以說啊,那個媒婆不能信!”
“嫂子,那你說個你覺得靠譜的唄,恩元這年紀也到了,我比他還小一歲呢,讓我給他找媳婦兒,快愁死我了。”
餘苗苗是真的發愁,雖說近兩年翻了身家裏日子好過多了,說到底家裏沒有個老人幫襯,兄弟們又多,這樣的人家可不好說親呢。
她還不是娘,連個長輩都不是,好了壞了的,會不會落埋怨,想想都發愁。
“鎮上開鋪子的王媒婆呀,再就是,八裏鋪的張媒婆,也還行。”
“王媒婆……聽著好耳熟啊。”
“我和興子,老三和銀子,都是她給保的媒,還有老二……老二不是,老二那是自己拐的。你成親的時候,不是還給胡恩陽當媒人來著?”
“哦哦哦,想起來了,我說怎麽這麽耳熟呢。”
“這倆媒人不能說保媒保得好,最起碼人家說的都是實話。”
張蓮良心推薦,其實她覺得王媒婆最實誠,就說她跟胡興,有啥說啥,好的壞的都給你說出來,給足選擇的空間。
比起那些說好不說壞的人來,簡直太良心了。
餘苗苗當即決定,明天就去鎮上找王媒婆去,說親嘛,宜早不宜遲。張蓮也想去,低頭看看自己這個大肚子,真心覺得有點礙事了。
倆人聊了這麽久,胡恩陽和胡興兄弟倆也回來了,還有老羅。老羅是老把式了,見多識廣,或許有什麽經驗。
幾個人邊走邊說,時不時還要把小五拉出來,問上兩句。從工地上辯論到了家裏,還是沒討論出來個結果。
幾個人也不進屋,走到邊上一個不礙事的地方,拿個樹枝在地上劃拉,然後幾個人圍在一堆兒,指指點點一番,其中一個人說了句什麽,用腳毀掉,再重新畫。
如此反複,還是得不到答案。眼瞅著都要中午了,餘苗苗留張蓮他們吃飯,後者也不客氣,欣然同意了,絲毫沒想起來,被遺忘的一老一少。
張蓮的椅子換到了灶房,坐著幫忙擇菜。
“嫂子,你家要起房子?”
“沒有啊。”
“那他們幾個在那畫了毀,毀了畫的,弄什麽呢?”
“哦,興子想冬天裏大批量的種菜,問問恩陽能不能蓋個省柴禾的……”
張蓮還沒說完,餘苗苗就奔出去了,張蓮趕緊起身跟上去看看,剛走到灶房門口,就見餘苗苗舉著把菜刀,站在胡恩陽麵前。
這次地裏的收成,被明宣禮買走了一大半,那以後的呢?總不能每次都賣給他吧?還有就是這一百多畝地,隻種糧食,總覺得虧得慌。
胡興越往深處想,越覺得冬天種菜這事能幹,沒準幹好了,都能成為家裏的一項大收入呢。
興奮起來的胡老大,挖土都挖得更賣力了!
張蓮一睡醒,就被胡興和小五拉著去找胡恩陽了,老田說了,孕婦不能總躺著、坐著,多散散步,生產的時候才更順利。
懷孕進入了後半程,腳部浮腫,走到胡恩陽家,張蓮就走不動了。小店穩定下來之後,小店兒就是幾個小叔子輪番看著,加上今兒家裏來客人了,餘苗苗就沒去。
見是自家人,餘苗苗招呼了一聲,就沒再管了。問了胡小七,得知胡恩陽去了村裏的工地,胡興和小五又出去找。
張蓮也沒進屋,坐在一個陽光充足的地方,曬太陽。如今的小院兒裏,收拾得妥妥當當,院子的架子上,放著各種各樣的菜幹,蘑菇……都是餘苗苗存著準備冬天做小菜用的。
晾曬的衣裳,井邊的水桶,牆角的草木灰……到處都是人間的煙火氣,再也看不到以前的雜草叢生了。
屋裏的對話斷斷續續的傳出來,才知道,是媒人上門,給老二胡恩元說親的。聽著餘苗苗的反應,好像是不大滿意的樣子。
沒多會兒,媒人就走了,走的時候還看了張蓮一眼。張蓮覺得麵熟,仔細回想了一番,終於記起來是誰了。
這是大柳莊的吳媒婆,給張蓮說過媒,但是沒成。
餘苗苗送走媒人,也搬了把椅子,跟張蓮排排坐,心情不甚美好。
“我瞧著,剛走的像個媒人。”
“就是媒人,來給恩元說親的。”
餘苗苗深深歎了口氣,覺得做長嫂好難,做個沒有長輩坐鎮的長嫂更難。
“怎麽?人家姑娘不滿意?”
“怎麽會。這個媒人就是姑娘家找來的,悄悄跟你說啊,這是第二個找上門來得的了。”
餘苗苗壓低了聲音湊在張蓮耳朵邊上說,語氣和表情裏,寫滿了自豪。
“那你還不高興?”
“哎呦,那姑娘我見過,長得倒是好模樣兒,就是看著嬌氣得很,每次跟小姐妹們來店裏買東西,總要顯得著自己才行。不是個會過日子的。”
張蓮點頭,確實不大合適。日子寬裕些也是個莊戶人家,太嬌氣又愛攀比的媳婦兒,過不好莊稼人的日子。沒得到時候,好好的日子也攪和得雞犬不寧。
想了想,還是打算給餘苗苗提個醒兒。
“我說這話可能不合適,但是那個媒婆不大好,你要是找,別找她。”
“啊?你認識她呀?快說說,怎麽回事?”
“嘴裏沒實話唄。說是個子挺高,結果是個駝背,要挺得起來才高;又說從不斜眼看人,結果十個鬥雞眼,根本斜不過來;還說家裏有房子有地,你猜怎麽著?就一間破草屋,半畝鹽堿地。你說說,這嘴裏有實話嘛。”
餘苗苗和胡小七被逗得前仰後合的,張蓮也咯咯直笑,想當年可是氣得不輕呢,現在再說起來,跟聽笑話似的。
“哎呦喂,可樂死我了……嫂子,我不是笑你啊,就是覺得這媒婆也太能胡謅了,她怎麽想到的呀。”
餘苗苗抹了抹眼淚兒,好不容易才忍下來,不能想,一想起來又要笑。
“淨動歪腦筋唄。所以說啊,那個媒婆不能信!”
“嫂子,那你說個你覺得靠譜的唄,恩元這年紀也到了,我比他還小一歲呢,讓我給他找媳婦兒,快愁死我了。”
餘苗苗是真的發愁,雖說近兩年翻了身家裏日子好過多了,說到底家裏沒有個老人幫襯,兄弟們又多,這樣的人家可不好說親呢。
她還不是娘,連個長輩都不是,好了壞了的,會不會落埋怨,想想都發愁。
“鎮上開鋪子的王媒婆呀,再就是,八裏鋪的張媒婆,也還行。”
“王媒婆……聽著好耳熟啊。”
“我和興子,老三和銀子,都是她給保的媒,還有老二……老二不是,老二那是自己拐的。你成親的時候,不是還給胡恩陽當媒人來著?”
“哦哦哦,想起來了,我說怎麽這麽耳熟呢。”
“這倆媒人不能說保媒保得好,最起碼人家說的都是實話。”
張蓮良心推薦,其實她覺得王媒婆最實誠,就說她跟胡興,有啥說啥,好的壞的都給你說出來,給足選擇的空間。
比起那些說好不說壞的人來,簡直太良心了。
餘苗苗當即決定,明天就去鎮上找王媒婆去,說親嘛,宜早不宜遲。張蓮也想去,低頭看看自己這個大肚子,真心覺得有點礙事了。
倆人聊了這麽久,胡恩陽和胡興兄弟倆也回來了,還有老羅。老羅是老把式了,見多識廣,或許有什麽經驗。
幾個人邊走邊說,時不時還要把小五拉出來,問上兩句。從工地上辯論到了家裏,還是沒討論出來個結果。
幾個人也不進屋,走到邊上一個不礙事的地方,拿個樹枝在地上劃拉,然後幾個人圍在一堆兒,指指點點一番,其中一個人說了句什麽,用腳毀掉,再重新畫。
如此反複,還是得不到答案。眼瞅著都要中午了,餘苗苗留張蓮他們吃飯,後者也不客氣,欣然同意了,絲毫沒想起來,被遺忘的一老一少。
張蓮的椅子換到了灶房,坐著幫忙擇菜。
“嫂子,你家要起房子?”
“沒有啊。”
“那他們幾個在那畫了毀,毀了畫的,弄什麽呢?”
“哦,興子想冬天裏大批量的種菜,問問恩陽能不能蓋個省柴禾的……”
張蓮還沒說完,餘苗苗就奔出去了,張蓮趕緊起身跟上去看看,剛走到灶房門口,就見餘苗苗舉著把菜刀,站在胡恩陽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