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二人身形如龍,拳風呼嘯,每一招每一式都蘊含著深厚的內勁與靈動之美,引得李虎情不自禁地大聲喝彩,掌聲雷動,回蕩在武館的每個角落。


    喝彩之餘,李虎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渴望,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兩位館主張震雷與身旁那位沉穩的師父,聲音中帶著幾分敬意與期待:“兩位館主,李虎今日得見通背拳之精妙,實乃三生有幸。在下鬥膽,還想親眼見證這拳法中的發勁奧義,不知能否有幸一睹二位大師的風采?”


    張震雷聞言,嘴角勾起一抹溫和而自信的笑容,那笑容中仿佛蘊含著山嶽般的沉穩與江河般的磅礴。他輕輕抬手,示意弟子們準備,隨即,兩根粗壯堅實的木樁被緩緩抬至場中,它們不僅是武館日常訓練的夥伴,更是檢驗拳法威力的試金石。


    “李教授既有此雅興,張某自當奉陪。”張震雷言罷,身形微動,仿佛山嶽即將蘇醒,一股難以言喻的氣勢自他體內悄然升起。他閉目凝神,深吸一口氣,仿佛要將天地間的靈氣盡納於胸,隨後緩緩睜開眼,雙眸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


    隻見他輕輕甩了甩雙臂,肌肉在衣衫下若隱若現,卻不見絲毫緊繃,反而如同春日裏初醒的柳條,柔軟而充滿韌性。隨著一聲低沉的呼氣,張震雷的右臂猛然間仿佛被無形的力量所驅動,化作了一條怒海狂鞭,帶著呼嘯的風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抽向了麵前的木樁。


    “啪!”一聲清脆至極的爆裂聲響起,那木樁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這股突如其來的力量一分為二,斷裂之處光滑如鏡,足見發勁之精準與威力之驚人。這便是通背拳中“拳如流星,臂如繩”的至高境界,力量並非單純依靠蠻力撞擊,而是通過身體的整體協調與內勁的巧妙運用,將力量以鞭打的形式瞬間釋放,達到一擊必中的效果。


    緊接著,張震雷未做絲毫停留,左臂再度揚起,同樣的動作,同樣的氣勢,卻帶給了在場眾人又一次震撼的視覺衝擊。另一根木樁,同樣在鞭打般的拳勁下應聲而斷,木屑紛飛,空氣中彌漫著一種難以言喻的震撼與敬畏。


    這一刻,李虎與在場的所有人都被這通背拳的極致魅力所折服。


    咚!


    宿主觀看他人演練通背劈掛拳,觀看通背劈掛拳發勁,前期自我修煉通背拳,觸類旁通,特觸發獎勵!


    武功:通背劈掛拳大成(/)


    力量:1500


    速度:1460


    精神:2210


    經驗+5000,獎勵現金5000元。


    突如其來的獎勵讓李虎欣喜非常!


    開始灌輸!


    係統轟鳴再啟,如同天際驚雷,瞬間在李虎的腦海中掀起記憶的狂瀾!一股股武學精粹,如同萬鈞電流,狂猛而精準地灌注進他的每一寸肌膚、每一根骨骼、每一條神經,將他徹底淹沒在這股力量的洪流之中。


    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時光隧道,李虎在這一刻,體驗到了武者的極致蛻變。他不再是初出茅廬的武者,而是化身為一位曆經滄桑、戰無不勝的宗師巨擘。舉手投足間,那份從容不迫、深邃莫測的宗師風範,自然而然地流淌而出,讓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通背劈掛拳的精髓,如同古老而神秘的符文,深深刻印在他的靈魂深處,與他的生命融為一體。此刻,他隻需輕輕揮動拳頭,或是悠然踢出一腿,便能感受到那股源自古老傳承、又超越想象的力量與韻律,它們在空中交織成一幅幅令人歎為觀止的武學畫卷,讓人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李虎隨即以謙遜之姿,向張震雷與張雲峰提出了友好切磋武藝的邀請,同時他刻意收斂了自身渾厚的實力,以展現更高的武學交流與學習的誠意。麵對這突如其來的切磋,張震雷與張雲峰眼中閃過一抹震驚與敬佩,卻毫不猶豫地應承下來,共同期待這場旨在相互精進、增進情誼的武學盛宴。


    一場別開生麵的通背劈掛拳實戰即將拉開序幕。一方是聲名遠播的李虎,另一方則是默契無間的師徒搭檔——張震雷與張雲峰。


    隨著一聲清脆的銅鑼響,三位武者緩緩步入場中,各自站定,目光如炬,氣勢逼人。李虎換上了一襲黑色練功服,身形挺拔,宛如山嶽;張震雷與張雲峰則身著同色練功服,一左一右,並肩而立。


    戰鬥伊始,李虎將並未急於進攻,而是采取了守勢,雙腳微開,呈馬步站立,穩如磐石,雙臂微曲,掌心向內,通背拳法講究“以柔克剛,以靜製動”,他深知麵對雙人夾擊,首要之務是保持陣腳不亂。


    張震雷與張雲峰則迅速交換了一個眼神,仿佛心意相通,張震雷身形一晃,以弓步前衝,右手化掌為拳,直取李虎將麵門,同時張雲峰從側翼包抄,虛步輕點,左掌橫切,意圖牽製李虎將的側翼。然而,李虎將身形微側,輕鬆躲過張震雷的突襲,同時右手一記“通臂錘”,借勢反擊,力道雖未完全施展,卻已讓張震雷不得不收拳回防。


    見一記不成,張震雷與張雲峰立刻變換戰術,二人配合愈發默契。張雲峰突然一個仆步下潛,試圖從下方偷襲,而張震雷則躍起,使出一招“劈掛滾斬”,拳風呼嘯,直擊李虎將頭頂。麵對這上下夾擊之勢,李虎展現出了通背拳的精髓,他身形靈動,一步闖步後撤,同時左手快速探出,以“剪采”手法纏住張雲峰的攻勢,右手則順勢一推,運用“捋帶”之力,將張雲峰帶出攻擊範圍,同時化解了張震雷的空中一擊。


    戰鬥逐漸進入白熱化,三人身形交錯,步法多變。李虎時而使用“歇步”穩固下盤,時而以“跟步”緊跟對手步伐,靈活應對。張震雷與張雲峰則利用“盤步”與“倒叉步”不斷變換位置,試圖尋找李虎的破綻。一時間,拳風呼嘯,掌影翻飛,李虎的“削卸轟纏繞”如同流水般連綿不絕,每一次攻防都恰到好處,既守住了自己的門戶,又不斷給對手施加壓力。


    張震雷在一次嚐試“豁挑”攻擊時,被李虎巧妙地以“撞相隨”化解,並順勢一記“三靠臂”,利用前臂的堅硬部位撞擊張震雷的側肋,雖然未用全力,但也讓張震雷感到一陣劇痛,攻勢頓時受阻。


    趁著張震雷短暫失神的瞬間,李虎將抓住機會,身形一展,如同猛虎下山,連續踏出“八步打”,每一步都伴隨著拳風的呼嘯,通臂之力貫穿全身,拳拳到肉,直逼張雲峰與張震雷而來。張雲峰見狀,急忙上前救援,卻被李虎將一記“對拆手”巧妙化解,兩人瞬間陷入被動。


    最終,李虎將以一記蓄力已久的“通臂錘”,結結實實地擊中了張震雷的護體拳架,雖然未造成實質性傷害,但那股無可匹敵的力量卻讓張震雷與張雲峰雙雙後退,再也無法組織起有效的反擊。


    隨著張震雷與張雲峰緩緩放下雙手,古武場上響起了一片掌聲。李虎麵帶微笑,緩緩走向二人,伸出手掌,以示尊重。三人相互攙扶,一同走下擂台,這一刻,勝負已不再是唯一的話題,更多的是對武術的熱愛、對對手的尊重以及對武德的傳承。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為了傳武而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雲八百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雲八百裏並收藏為了傳武而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