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說這些出自同一人之手?”
許青禾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位戴著厚厚眼鏡的筆跡鑒定專家,一臉的難以置信。
警方在郭冰枕頭下翻出一本小開門的《尼采文集》,扉頁用淺藍色墨水寫著一個詞:「誣陷」。
從墨水的深淺來看,這個詞應該是很久之前寫上去的。
而當許青禾和高卓打開王教授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偵探推理小說《放學後》,他們在扉頁看到了另一個詞:「偏袒」。
“沒錯,從用筆的力度,以及筆鋒轉折的方式來看,很明顯,這兩個詞出自同一人之手。”專家斬釘截鐵說道,手裏的放大鏡在角落裏打出一束窄窄的亮光。
言罷,專家不滿地瞥了眼許青禾,顯然他不喜歡被人質疑。
“咳咳咳...... ”
門口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
正圍繞在中間大桌子上的周誠和他的幾名同事仿佛聽到了警報,利索地從口袋裏掏出口罩戴上。
“咳咳咳...... 您剛剛說,這兩個詞出自同一人之手?” 高卓啞聲問道。
“沒錯,通過對比郭冰和王教授本人的筆跡,可以肯定是出自第三個人之手,而且......”
專家頓了頓,隨後臉上閃過一絲得意。
“考慮到其中一位被害人的精神障礙史,我們特意對比了他不同時期的筆跡,結果是一樣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確經常會在發病期間出現書寫不受受格線約束的現象,或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非正常大筆畫。
專家專門對比郭冰患病前後的筆跡,的確是很縝密的考慮。
“好的,謝謝您。” 高卓一邊捂著嘴,一邊向筆跡鑒定專家道謝。
“不過,有一點我們覺得很奇怪,患有精神障礙的這位被害人的病情好像並不嚴重?因為經過我們的對比,他近十年的筆跡變化並不大。”
“筆跡變化不大是什麽意思?” 周誠插話道。
“就是說大部分人的的書寫習慣具有特定性和穩定性,筆跡不會發生什麽變化。”
專家看向周誠,“但也有一些人會因為生活境遇的改變導致字跡發生變化。如果按你們說的,其中一人有精神分裂症,那他的筆跡應該發生很大變化才是,但對比後發現不是這樣的。”
“這種現象常見嗎?” 陳順問,排除事件的發生概率在案件偵查裏十分必要。
“不常見。” 許青禾開口。
筆跡專家的話讓她吃驚不小,直覺告訴她,這可能是一條關鍵線索。
***
(中京市公安局)
“警察同誌,請問衛生間怎麽走?”
一個蓬頭垢麵的女人急匆匆地走進警局。
她臉色通紅,呼吸急促,枯草一般的頭發隨意地散落在肩頭,其中有幾縷還因為微微出汗而粘在了臉頰上。
“左轉走到底,麻煩快點哈,我們馬上下班了。”
戴著實習警員工牌的閆小雨給女人指了方向。
“謝謝警察同誌。” 女人道謝。
自從馬路對麵的肯德基店關門以後,警察局的衛生間幾乎就成了路過的人的公共廁所。今天已經有好幾個人像那個女人一樣急吼吼地衝進來了,顯然內急的不行。
閆小雨歎了一口氣,之後開始收拾桌子上的紙筆。
聽說距警局三站地鐵的地方開了一家很不錯的日料店,食材新鮮,價格在日料店裏也算是相當有性價比。
閆小雨記得之前有一次警隊組織迎新活動,中午吃的是自助餐,周誠吃了不少壽司和天婦羅。
不知道他有沒有去過那家日料店,他會喜歡嗎?
離下班隻有幾分鍾了,閆小雨躊躇了一會,最後將桌麵上的幾遝資料整理地摞在一起。
然後拿起手機,發了條消息:
【明天下班後請你吃飯可以嗎?謝謝你幫我通過入職考試。】
......
剛拐進走廊,確定沒有人看到自己後,女人迅速切換了步伐,原本佝僂的身姿也變得挺拔起來,眼神瞬間變得冷靜沉穩,線條清晰的嘴唇輕輕勾起。
女人是ariel。
隻見她沿著牆壁快步走到位於三樓的證物室。
政府機關的所有建築都能在網上查到平麵細節圖,所以即使是第一次來這裏,卻對警察局的構造了如指掌。
ariel來到一扇有些陳舊的門前,停留了一會。
隨後用藏在袖子裏的鐵絲在鎖孔裏轉了幾下,之後從身上掏出一張卡片,沿著門縫向下劃了一下。
輕輕一推,門開了。
她快步來到那件西裝麵前,果然,下擺處有一點輕微的撕裂。
***
正斜躺在沙發上看書的周誠不小心睡著了。
“嗬,真是,明明是懸疑小說,居然還能看困。”
想到這裏,周誠突然想起了那天在咖啡館三人見麵的場景,他下意識地戳了下手機屏幕。
果然有一條新消息,不過,不是許青禾的,而是最近新入職的閆小雨。
【明天下班後請你吃飯可以嗎?謝謝你幫我通過入職考試。】
周誠在警局裏的一部分工作是培訓新人,閆小雨是他今年帶的八名新人之一。
在通過培訓考試後,其他七人都調去了街道派出所,隻有閆小雨主動要求留了下來。
其實對於新人警察來說,去派出所工作是更好的基層曆練機會,對未來的發展助力更大。
讓周誠覺得有些惋惜的是,明明新人培訓的時候,閆小雨看上去是最有事業心的一個,沒想到最後卻成了唯一一個放棄了去派出所鍛煉,留在局裏承擔內勤工作的人。
在周誠看來,幫助新人通過入職考試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正因如此,他之前就已經謝絕了其他新人的答謝禮物。
但唯一留下來的閆小雨跟別人不太一樣。
至少現在兩個人的關係從原先的萍水之交,變成了每天都要打照麵的同事關係。
想了一會後,周誠敲下幾個字:【好的,那就明天下班見。】
許青禾瞪大眼睛,看著眼前這位戴著厚厚眼鏡的筆跡鑒定專家,一臉的難以置信。
警方在郭冰枕頭下翻出一本小開門的《尼采文集》,扉頁用淺藍色墨水寫著一個詞:「誣陷」。
從墨水的深淺來看,這個詞應該是很久之前寫上去的。
而當許青禾和高卓打開王教授從圖書館借來的那本偵探推理小說《放學後》,他們在扉頁看到了另一個詞:「偏袒」。
“沒錯,從用筆的力度,以及筆鋒轉折的方式來看,很明顯,這兩個詞出自同一人之手。”專家斬釘截鐵說道,手裏的放大鏡在角落裏打出一束窄窄的亮光。
言罷,專家不滿地瞥了眼許青禾,顯然他不喜歡被人質疑。
“咳咳咳...... ”
門口傳來一陣劇烈的咳嗽。
正圍繞在中間大桌子上的周誠和他的幾名同事仿佛聽到了警報,利索地從口袋裏掏出口罩戴上。
“咳咳咳...... 您剛剛說,這兩個詞出自同一人之手?” 高卓啞聲問道。
“沒錯,通過對比郭冰和王教授本人的筆跡,可以肯定是出自第三個人之手,而且......”
專家頓了頓,隨後臉上閃過一絲得意。
“考慮到其中一位被害人的精神障礙史,我們特意對比了他不同時期的筆跡,結果是一樣的。”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確經常會在發病期間出現書寫不受受格線約束的現象,或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非正常大筆畫。
專家專門對比郭冰患病前後的筆跡,的確是很縝密的考慮。
“好的,謝謝您。” 高卓一邊捂著嘴,一邊向筆跡鑒定專家道謝。
“不過,有一點我們覺得很奇怪,患有精神障礙的這位被害人的病情好像並不嚴重?因為經過我們的對比,他近十年的筆跡變化並不大。”
“筆跡變化不大是什麽意思?” 周誠插話道。
“就是說大部分人的的書寫習慣具有特定性和穩定性,筆跡不會發生什麽變化。”
專家看向周誠,“但也有一些人會因為生活境遇的改變導致字跡發生變化。如果按你們說的,其中一人有精神分裂症,那他的筆跡應該發生很大變化才是,但對比後發現不是這樣的。”
“這種現象常見嗎?” 陳順問,排除事件的發生概率在案件偵查裏十分必要。
“不常見。” 許青禾開口。
筆跡專家的話讓她吃驚不小,直覺告訴她,這可能是一條關鍵線索。
***
(中京市公安局)
“警察同誌,請問衛生間怎麽走?”
一個蓬頭垢麵的女人急匆匆地走進警局。
她臉色通紅,呼吸急促,枯草一般的頭發隨意地散落在肩頭,其中有幾縷還因為微微出汗而粘在了臉頰上。
“左轉走到底,麻煩快點哈,我們馬上下班了。”
戴著實習警員工牌的閆小雨給女人指了方向。
“謝謝警察同誌。” 女人道謝。
自從馬路對麵的肯德基店關門以後,警察局的衛生間幾乎就成了路過的人的公共廁所。今天已經有好幾個人像那個女人一樣急吼吼地衝進來了,顯然內急的不行。
閆小雨歎了一口氣,之後開始收拾桌子上的紙筆。
聽說距警局三站地鐵的地方開了一家很不錯的日料店,食材新鮮,價格在日料店裏也算是相當有性價比。
閆小雨記得之前有一次警隊組織迎新活動,中午吃的是自助餐,周誠吃了不少壽司和天婦羅。
不知道他有沒有去過那家日料店,他會喜歡嗎?
離下班隻有幾分鍾了,閆小雨躊躇了一會,最後將桌麵上的幾遝資料整理地摞在一起。
然後拿起手機,發了條消息:
【明天下班後請你吃飯可以嗎?謝謝你幫我通過入職考試。】
......
剛拐進走廊,確定沒有人看到自己後,女人迅速切換了步伐,原本佝僂的身姿也變得挺拔起來,眼神瞬間變得冷靜沉穩,線條清晰的嘴唇輕輕勾起。
女人是ariel。
隻見她沿著牆壁快步走到位於三樓的證物室。
政府機關的所有建築都能在網上查到平麵細節圖,所以即使是第一次來這裏,卻對警察局的構造了如指掌。
ariel來到一扇有些陳舊的門前,停留了一會。
隨後用藏在袖子裏的鐵絲在鎖孔裏轉了幾下,之後從身上掏出一張卡片,沿著門縫向下劃了一下。
輕輕一推,門開了。
她快步來到那件西裝麵前,果然,下擺處有一點輕微的撕裂。
***
正斜躺在沙發上看書的周誠不小心睡著了。
“嗬,真是,明明是懸疑小說,居然還能看困。”
想到這裏,周誠突然想起了那天在咖啡館三人見麵的場景,他下意識地戳了下手機屏幕。
果然有一條新消息,不過,不是許青禾的,而是最近新入職的閆小雨。
【明天下班後請你吃飯可以嗎?謝謝你幫我通過入職考試。】
周誠在警局裏的一部分工作是培訓新人,閆小雨是他今年帶的八名新人之一。
在通過培訓考試後,其他七人都調去了街道派出所,隻有閆小雨主動要求留了下來。
其實對於新人警察來說,去派出所工作是更好的基層曆練機會,對未來的發展助力更大。
讓周誠覺得有些惋惜的是,明明新人培訓的時候,閆小雨看上去是最有事業心的一個,沒想到最後卻成了唯一一個放棄了去派出所鍛煉,留在局裏承擔內勤工作的人。
在周誠看來,幫助新人通過入職考試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正因如此,他之前就已經謝絕了其他新人的答謝禮物。
但唯一留下來的閆小雨跟別人不太一樣。
至少現在兩個人的關係從原先的萍水之交,變成了每天都要打照麵的同事關係。
想了一會後,周誠敲下幾個字:【好的,那就明天下班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