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車裏,西門跟許青禾解釋了刑事攝影的功能之一。
“刑偵攝影師不光要拍攝案發現場的照片,整體的,局部的,仰視的,俯視的;也不能忽略周圍環境,如果有圍觀群眾的話,甚至還要多拍幾張圍觀者的照片。”
“為什麽?” 許青禾問。
“因為有時候凶手就混在圍觀的人群當中。” 西門答道。
“如果有目擊證人的話,一般會給目擊證人看拍下來的圍觀群眾的臉。”
“我想起來了,有一本書就叫「凶手總是回到犯罪現場」。” 許青禾點點頭。
“國外有人分析人的微表情的時候,也說過有時候警察會根據圍觀人的微表情鎖定嫌疑人。”
“什麽樣的微表情?”
“在看見死者或者現場時,凶手的嘴角會有不經意的上揚,或者出現很難被察覺的鬆一口氣的麵部表情。”
停頓了幾秒後,許青禾補充道,“不過這很依賴現場警方敏銳的觀察力,一方麵重新返回案發現場的凶手往往隻停留很短的時間;另一方麵是,一旦警察看錯,就會打草驚蛇。”
“這就是微表情現在用的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西門的臉上閃過一絲遺憾,“實在是太依賴個人的感覺了。”
“是的。”
出租車在高速上急速行駛,兩旁的高樓大廈仿佛浮光掠影一般快速被甩在了後麵。
很快,車子停穩,二人站在眼前這家名叫“天年養老”的養老中心。
這是一家私立養老院,據說是兼具療養功能的養老院。
至於花費,自然所費不菲。
「天年養老」的實際擁有人,白明,早已等候在一旁,雖然臉上掛著笑容,但笑容就像貼在臉上的一張假皮。
許青禾知道養老院最怕的就是警察的突然到訪。
“抱歉,我們來晚了。” 她對白明和旁邊的幾人歉疚地說道。
“沒事,但願事情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能夠盡快解除誤會。” 白明的臉上掛著禮節性的笑容。
說完,他做出一個“請”的動作,關心道,“路上還好吧?從市區過來挺遠的。”
“嗯,還好,單程一小時左右。” 西門回答。
自從轉型為刑偵攝影師後,西門就成了一個“包不離手”的人,黑色的雙肩包裏永遠放著一台攝像機。
“天年養老”位於中京市的郊區,在一個小島上,前幾年要想到島上來非得換乘渡輪不可,不過前年年初的時候,政府修了一條跨海大橋。
剛剛許青禾和西門就是走跨海大橋過來的。
“白院長,方便問下現在院裏一共有多少人嗎?包括老人和負責運營的員工。” 許青禾邊說邊從包裏取出一隻銀色的錄音筆,向白明示意了下。
後者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轉頭看向身後一個瘦弱,戴眼鏡的男子,“小吳,你來向兩位警察同誌介紹下院裏的情況。”
說完,他看向許青禾,“這是我們養老院的運營經理,平時我不怎麽來這裏,都是他負責這裏的大小事情。”
“當然。” 叫小吳的男人清了清嗓子,“我叫吳岩,您剛才…..”
“我們想知道院裏現在有多少老人,多少員工。” 許青禾重複道。
吳岩想了想,回答道,“長期居住的老人有63人,這些都是過年過節都不回去的。還有24人一個月會在這裏住上一半左右的時間。至於員工,到目前為止是27人,包括所有醫生護士和看護。”
“醫生?” 西門很驚訝,“這裏還醫生?”
“是的。” 吳岩露出自豪的笑容,“院裏有四名醫生,這是按照每二十人配備一名醫生的標準來的。”
“那可否帶我們去那幾位老人的房間裏看下?現在還沒住進新的住客吧?” 許青禾問。
“當然可以。” 白明搶先答道,語氣冰冷,“不過,希望我們配合的同時,你們也能盡快結束調查。我不想過來參觀的客人看到這裏有警察出現。”
「天年養老」一共四棟樓,主樓是行政樓,醫務室,餐廳還有活動中心。
其餘三棟樓全都是住宿區,一律按照四星級酒店的標準建立,唯一的不同是內部裝飾采用了適老設計。
“我們的員工也住同等標準的房間。” 一行人剛走進其中一棟住宿樓,吳岩便自豪地指著一樓幾間掛著「員工宿舍」牌子的房間說道。
這樣的參觀自然無需白明親自陪同,簡單寒暄後,他就坐進一輛黑色奧迪車揚長而去。
“吳經理,您是去年6月份正式入職的?” 西門邊走邊隨意問道。
“沒錯。”吳岩點點頭。
“那…… 從建院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院裏有7名老人去世對吧?”
“是的,不過都是自然死亡。” 吳岩的表情很嚴肅。
“本來確實不應該打擾你們,隻是有一些照片,我們覺得很奇怪。” 說著,西門拉開背包的拉鏈。
“你們說的是那隻三花貓吧?”
“呃?是的。” 西門有些訝異地看著吳岩,“有四張老人去世的照片裏都出現了那隻貓。”
“養老院裏確實有幾隻貓,還有幾條狗,主要是用來陪老人的。國外有研究說,毛茸茸的小動物很能降低老年人的焦慮水平。” 吳岩開口,“你說的那隻三花貓是前不久剛到院裏的。”
“那…… 以前是流浪貓?”
“嗯,最早就是在外麵那個小花園裏發現她的。” 說著,吳岩朝外麵的小公園努了努嘴,“估計是附近村子裏母貓生的,但也不知道怎麽就出現在院裏了,剛發現的時候左腿還有傷。”
說完,吳岩轉過臉來看著許青禾和西門。
“警察同誌,我聽說將死之人會發出特殊的氣味,有的貓能聞到味道。說不定那隻三花貓就是聞到了什麽,才會出現在那四名去世的老人床頭的,國外不是還報道過類似的新聞嗎?”
“刑偵攝影師不光要拍攝案發現場的照片,整體的,局部的,仰視的,俯視的;也不能忽略周圍環境,如果有圍觀群眾的話,甚至還要多拍幾張圍觀者的照片。”
“為什麽?” 許青禾問。
“因為有時候凶手就混在圍觀的人群當中。” 西門答道。
“如果有目擊證人的話,一般會給目擊證人看拍下來的圍觀群眾的臉。”
“我想起來了,有一本書就叫「凶手總是回到犯罪現場」。” 許青禾點點頭。
“國外有人分析人的微表情的時候,也說過有時候警察會根據圍觀人的微表情鎖定嫌疑人。”
“什麽樣的微表情?”
“在看見死者或者現場時,凶手的嘴角會有不經意的上揚,或者出現很難被察覺的鬆一口氣的麵部表情。”
停頓了幾秒後,許青禾補充道,“不過這很依賴現場警方敏銳的觀察力,一方麵重新返回案發現場的凶手往往隻停留很短的時間;另一方麵是,一旦警察看錯,就會打草驚蛇。”
“這就是微表情現在用的越來越少的原因吧?” 西門的臉上閃過一絲遺憾,“實在是太依賴個人的感覺了。”
“是的。”
出租車在高速上急速行駛,兩旁的高樓大廈仿佛浮光掠影一般快速被甩在了後麵。
很快,車子停穩,二人站在眼前這家名叫“天年養老”的養老中心。
這是一家私立養老院,據說是兼具療養功能的養老院。
至於花費,自然所費不菲。
「天年養老」的實際擁有人,白明,早已等候在一旁,雖然臉上掛著笑容,但笑容就像貼在臉上的一張假皮。
許青禾知道養老院最怕的就是警察的突然到訪。
“抱歉,我們來晚了。” 她對白明和旁邊的幾人歉疚地說道。
“沒事,但願事情不像我們所想的那樣,能夠盡快解除誤會。” 白明的臉上掛著禮節性的笑容。
說完,他做出一個“請”的動作,關心道,“路上還好吧?從市區過來挺遠的。”
“嗯,還好,單程一小時左右。” 西門回答。
自從轉型為刑偵攝影師後,西門就成了一個“包不離手”的人,黑色的雙肩包裏永遠放著一台攝像機。
“天年養老”位於中京市的郊區,在一個小島上,前幾年要想到島上來非得換乘渡輪不可,不過前年年初的時候,政府修了一條跨海大橋。
剛剛許青禾和西門就是走跨海大橋過來的。
“白院長,方便問下現在院裏一共有多少人嗎?包括老人和負責運營的員工。” 許青禾邊說邊從包裏取出一隻銀色的錄音筆,向白明示意了下。
後者麵無表情地點了點頭,轉頭看向身後一個瘦弱,戴眼鏡的男子,“小吳,你來向兩位警察同誌介紹下院裏的情況。”
說完,他看向許青禾,“這是我們養老院的運營經理,平時我不怎麽來這裏,都是他負責這裏的大小事情。”
“當然。” 叫小吳的男人清了清嗓子,“我叫吳岩,您剛才…..”
“我們想知道院裏現在有多少老人,多少員工。” 許青禾重複道。
吳岩想了想,回答道,“長期居住的老人有63人,這些都是過年過節都不回去的。還有24人一個月會在這裏住上一半左右的時間。至於員工,到目前為止是27人,包括所有醫生護士和看護。”
“醫生?” 西門很驚訝,“這裏還醫生?”
“是的。” 吳岩露出自豪的笑容,“院裏有四名醫生,這是按照每二十人配備一名醫生的標準來的。”
“那可否帶我們去那幾位老人的房間裏看下?現在還沒住進新的住客吧?” 許青禾問。
“當然可以。” 白明搶先答道,語氣冰冷,“不過,希望我們配合的同時,你們也能盡快結束調查。我不想過來參觀的客人看到這裏有警察出現。”
「天年養老」一共四棟樓,主樓是行政樓,醫務室,餐廳還有活動中心。
其餘三棟樓全都是住宿區,一律按照四星級酒店的標準建立,唯一的不同是內部裝飾采用了適老設計。
“我們的員工也住同等標準的房間。” 一行人剛走進其中一棟住宿樓,吳岩便自豪地指著一樓幾間掛著「員工宿舍」牌子的房間說道。
這樣的參觀自然無需白明親自陪同,簡單寒暄後,他就坐進一輛黑色奧迪車揚長而去。
“吳經理,您是去年6月份正式入職的?” 西門邊走邊隨意問道。
“沒錯。”吳岩點點頭。
“那…… 從建院到現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院裏有7名老人去世對吧?”
“是的,不過都是自然死亡。” 吳岩的表情很嚴肅。
“本來確實不應該打擾你們,隻是有一些照片,我們覺得很奇怪。” 說著,西門拉開背包的拉鏈。
“你們說的是那隻三花貓吧?”
“呃?是的。” 西門有些訝異地看著吳岩,“有四張老人去世的照片裏都出現了那隻貓。”
“養老院裏確實有幾隻貓,還有幾條狗,主要是用來陪老人的。國外有研究說,毛茸茸的小動物很能降低老年人的焦慮水平。” 吳岩開口,“你說的那隻三花貓是前不久剛到院裏的。”
“那…… 以前是流浪貓?”
“嗯,最早就是在外麵那個小花園裏發現她的。” 說著,吳岩朝外麵的小公園努了努嘴,“估計是附近村子裏母貓生的,但也不知道怎麽就出現在院裏了,剛發現的時候左腿還有傷。”
說完,吳岩轉過臉來看著許青禾和西門。
“警察同誌,我聽說將死之人會發出特殊的氣味,有的貓能聞到味道。說不定那隻三花貓就是聞到了什麽,才會出現在那四名去世的老人床頭的,國外不是還報道過類似的新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