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內依舊飄蕩著血腥氣,但已經不再是那般徹骨的壓抑。金黃的陽光透過窗幔,把殿內照得暖融融的。
雲容已經恢複些力氣,見初寧抱著孩子進來,亦是歡喜不已。她艱難地伸出雙手,柔聲道:“給我看看孩子。”
初寧把扶蘇放進她懷裏,含淚笑道:“大王給孩子取名扶蘇。”
雲容欣慰不已,她輕輕撫著扶蘇的額發,呢喃道:“我的孩子,你要好好地長大啊。”
在這個極不平靜的年頭裏,公子扶蘇來到了雲容身邊,從此,她的生命裏又多了一道燦爛的顏色。
新生命誕生後不久,前線又傳來捷屯留叛亂已平複。但這個消息對於初寧而言,卻說不上好。長安君散布訛言不臣謀反,麵對勸降毫無悔意負隅頑抗,於是呂不韋率軍鎮壓,長安君一黨已被就地處決,唯有樊於期血戰而出,不知所蹤。
初寧在華陽宮聽聞這個消息,倏然愣住,仿佛午睡到了黃昏,醒來後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直到華陽屏退宮人,她才回過神來頹然跌坐在華陽麵前,哭泣道:“成蛟也是訛言的受害者,因此受盡委屈!為什麽末了卻還要他來承擔代價?”
華陽的笑容緩和而從容:“初寧,你是聰明人,應當明白在宮中生活就是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初寧愈加難過:“大王即將親政需要殺雞儆猴來立威,可為什麽那個人要是成蛟?”
華陽愛惜地撫摸著初寧的秀發,似笑非笑地輕聲道:“這就是權勢至上的王宮,這裏沒有什麽受害者,沒有委屈可言,輸了就輸了。隻有自己掌握先機成為強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華陽扶起初寧,語重心長道:“你與成蛟自幼親厚,覺他不幸,可逝者已去,你還得要走好你將來的路。你生來便是眾人仰望的王孫貴族,權柄不能下移。而越是往高處的路就越孤寒,人心也會被凍堅硬,到最後就是比誰的心更硬,否則走得越高,跌得越重。”
深秋的陽光帶著分明清晰肆虐的涼意。從前,初寧對他人的爭權奪利都不屑一顧,如今才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深陷其中,一步都踏錯不得。
成蛟亂臣賊子死有餘辜,因而無人敢為他祭奠。唯有初寧素衣脫簪站在渭水河畔為他吹響一曲他以前最愛的秋殤。塤音濁而喧喧,悲而幽幽,隨風四湧,無限荒涼。
曲凝指咽,初寧緩緩鬆手,玉塤隨即掉入渭水之中,還沒蕩起層層漣漪就被湍急的水流瞬間淹沒。無論人間的悲歡離合,時光就如同腳下的渭水一直無情地流淌。幼時,他們三人曾是天真爛漫的玩伴知己,誰能想到卻是走到了今日這樣的荒唐地步?
難道真是,年少綺夢留不住?終歸花閑憑風落。
身後響起車馬聲,紫蓮對初寧道:“王孫,大王來了。”
初寧抹掉眼淚,轉身對迎麵而來的嬴政舉手加額行禮。
嬴政上前扶起初寧,見她神色冷淡非常,不由黯然,於是勉強地扯了扯嘴角,笑道:“你還在怪我?”
初寧目光微微一低,道:“初寧不敢。”
嬴政忽有些惶恐,他緊緊抱住初寧,固執地安慰自己道:“你會理解我吧!一直以來你都是最懂我的!”
初寧楞楞由他抱著,卻覺得寒意正由裏向外滲出。初寧也知道如果這場混亂一直這些持續下去,後果將會更加難以預料。成蛟若能翻身,他麵對構陷會不會將計就計?如果到最後,非要自己在嬴政和成蛟之間做選擇,那抉擇也是顯而易見的。成蛟命運多舛或是無奈,可自己真的能一直保持中立嗎?因此她不是怨恨嬴政,不想麵對他,而是厭惡自己,不想麵對這樣的自己。
如此良久,卻沒有回應。嬴政鬆開初寧,定定凝視著她:“寧兒,隻要你想明白,我們還像從前那樣,我依舊是你的政哥哥!”
初寧淒然道:“大王覺得還能和從前一樣嗎?”
嬴政遽然冷麵道:“犯錯是成蛟!是呂不韋!你為什麽非要和我過不去?”
“初寧不敢和大王過不去。”言罷,初寧欠身行禮欲轉身離去。
嬴政一把捏住她的手臂,將她牢牢禁錮在自己麵前,滿懷希望地懇求道:“寧兒,我一直覺得你我之間不同旁人。我們之間無論對方做了什麽,我們都是能接納彼此的,不是嗎?”
今日嬴政可以因為疑心便縱容呂不韋謀害成蛟,那如果將來……初寧沉吟片刻,試探著問道:“那如果今日真如外界謠傳是我勾結成蛟謀反,大王又會如何處置呢?”
嬴政一愣:“不,你不會這樣做的。”
初寧惻然一笑:“我是說如果。”
嬴政臉色越加漠然,他鬆開手道:“國政朝事豈能如此戲言?”隨即又對不遠處的紫蓮道:“王孫身感風寒,病中譫言,帶她回去好生休養。”言畢,他拂袖闊步而去。
她看著自己在水中搖曳的倒影,心中悲戚不已,人要是可以不用長大該多好。渭水還如是十年前那般莽撞,可波濤已經不再純真懵懂,數十年的光景,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外貌。縱然初寧了解嬴政的苦衷,也知道他心裏是有自己的,但是正如祖母所說,君王的愛和他的天下江山比起來,就一文不值了。
鼻尖一酸,淚又模糊了雙眼。沒有怨恨,也沒有責怪,隻是憐惜曾經的自己,那樣傻,竟然覺得自己會是特別的。這世上從來沒有獨誰一份的例外,她也不過尋常人罷了。紫蓮跑過來扶住初寧,她十分不解地問道:“大王並沒有因為長安君的事情遷怒與王孫,王孫何苦還要和大王慪氣呢?”
初寧苦笑道:“隻有如此,大王才會覺得我還是那個重情重義不問權勢的我。如果我真的逆來順受心無芥蒂地接受了這一切,大王對我反而會有所猜忌。”
紫蓮道:“那王孫打算要一直這樣和大王慪氣嗎?
初寧也自問真要這樣一直和嬴政慪氣嗎?她舍得嗎?她將來的路還要走嗎?
可是,好像已經無法回頭了。因為,有人一眼便是一生所求。
良久,她拭去淚水,仰頭看向蕩漾的碧波,一抹淺笑空幽如同浩淼的遠山:“自然不會,我絕不讓成蛟就這樣白白被呂不韋誣陷,風雨可不能隻下在這頭,不打濕那頭。”她忽然想到了什麽,握緊紫蓮的手,輕聲道:“紫蓮,如果你不想再待在這樣的地方,我可以給你自由。”
紫蓮帶著哭腔,但語意堅決:“王孫不必覺得對不住我,我自小陪著王孫,也想一直陪在王孫身邊。”
事到如今,初寧仍覺仿佛一場囂張的噩夢,她不想相信,隻想快些醒來,然後後怕的感歎,還好隻是一個夢。直到平叛大軍班師回朝,她才不得不承認這並非一場夢。
隻是這一切遠比一個噩夢更加可怕。
後來,蒙恬也帶著初寧和紫蓮去大軍裏找過蘇陽,並沒有意外的驚喜,蘇陽和成蛟一起永遠留在了那裏。
麵對紫蓮的傷痛,初寧心中百感交集,無言寬慰,隻得緊緊抱著她,彼此相依取暖。
回去的路上,初寧行過街頭巷尾,便會想起以前和成蛟一道回宮時的情形。她難以控製洶湧而來的回憶傷痛,便回到家中,在母親懷裏一個勁地痛哭發泄。母親一邊安慰著她一邊勸道:“在家裏哭過就罷了,別讓外人瞧出你為叛賊傷心流淚。”
叛賊?初寧心痛難耐,可已沒有心力反駁。世態炎涼,人情淡漠本就是如此。
寒風在庭院裏迂回穿梭,卷下片片泛黃的樹葉,心事也隨之凋零。蒼涼的枯樹下立著兩個人,是紫蓮和蘇明。黃昏的光暈落在兩人不自然的笑容上,尤顯苦澀。
紫蓮忍著淚意小心翼翼把蘇陽臨走前給她的小布袋遞給蘇明:“這是蘇陽出征前交給我,讓我幫他保管著,現在...還是把它歸還於你罷。”
蘇明心裏已經了然,遂道:“你且打開看看是什麽。”
紫蓮依話打開布袋,裏麵是一隻晶瑩光素的玉鐲,上麵透著溫婉純淨的光,她隻覺一顆心在喧囂浮塵中,忽然盈盈一墜,明明是有了著落,卻又無所依靠。
果如心中所想,蘇明徐徐道:“這是家母留給她兩個兒媳的,阿陽既然讓你給他保管著,就是想要給你的,你就留在身邊吧,也讓他安心。”
一滴淚落在玉鐲上,紫蓮緩緩點點頭,勉力笑道:“多謝大哥。”
天地之大,兩個人能冥冥之中相遇何其幸也,縱然不經意間離別,也無悔相逢伴隨。
初寧深覺歉意的還有楚太妃,她終究是沒有護住成蛟,即使是不甘愧疚,她也要去向楚太妃請罪。
楚太妃扶起初寧,歎道:“怨不得了你,他就不該領兵出征!”她忽又搖了搖頭:“當年,他就不該去韓國!”但隨即她又淒然笑道:“或許,這就是命罷!我的命從來由不得自己,還連累得我的孩子來這世上得不到安寧,活著究竟有什麽意思?”
初寧道:“太妃萬勿消沉,大王還不至太過絕情,活著總還是有希望的。
楚太妃的神情總算有了些動容:“如今我也隻有那個希望了,初寧,你一定得幫我護著孩子!你幫我告訴大王,將來我會帶著孩子離開宮裏,離開鹹陽,再也不會回來礙著他的眼。”
“好。”初寧答應著,眼淚順聲而下,萬千傷感又翻湧而來,為何一路走到現在,命運會是無情的如此安排?
人生萬事似天上浮雲變幻莫測,有人憂愁有人歡喜。呂不韋和嫪毐這對昔日的情敵完美地詮釋了什麽叫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一致的利益。但也因為利益的一致,這條路上終將是沒有朋友的,因為人心總是最貪婪。
日頭一天冷過一天,初寧決意暫時躲著嬴政,於是她又搬回家中居住,隻是每天早上進宮看望雲容和扶蘇。
成蛟一事風波漸平,呂不韋因為平叛成蛟之亂,重新樹立起威信。嫪毐也因平亂有功,被破格封為長信侯,以山陽郡為食邑,又以河西、太原等郡為其封田。如此,嫪毐風頭權勢更勝從前,門下客卿匯集多達千餘人,大有壓過呂不韋的勢頭,且也漸漸威脅到華陽祖太後一黨在朝中的權力與地位。
趙姬本是有意回鹹陽探望孫兒,卻被華陽以她身有病氣,不宜接觸幼兒為由,拒絕她回鹹陽。
嫪毐憤恨道:“那可是你的親孫兒!華陽那個老厭物!她憑什麽不讓你回去?”
趙姬亦是含淚:“她就是想離間我與政兒的母子情分。”
嫪毐攬過趙姬:“她不讓你回去,我們偏要回去!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秦國的王隻有你的政兒當得,他們焉敢再像從前那般欺壓我們!”
墨雲拖雨中,又一個寒冬早早地來了。
趙姬不顧華陽的命令回到鹹陽宮中,華陽對她閉門不見,並且把雲容和扶蘇接到華陽宮中,不準趙姬進出。趙姬也不肯認輸,便素衣脫簪到華陽宮門前伏跪請罪,實則以人言要挾華陽。
於是那日清晨,初寧一進宮,遠遠便在宮道的一頭看見趙姬跪在華陽宮門前。事情的來龍去脈,初寧也大致了解,隻是她沒有想到這對婆媳之間的矛盾會忽然激化得這麽厲害。
紫蓮有些擔憂:“太後肯定會讓王孫帶她進去的,可是祖太後不想見她。要不要去找大王來啊?”
初寧想了想道:“是得去請人,不過不是大王。進寶,你去托你宮中的朋友,尋個麵生的寺人傳個話,把這裏的情形轉告給呂不韋,就說趙太後請他來為自己圓場。至於我們還是從側門進去,免得多費口舌。”
雲容已經恢複些力氣,見初寧抱著孩子進來,亦是歡喜不已。她艱難地伸出雙手,柔聲道:“給我看看孩子。”
初寧把扶蘇放進她懷裏,含淚笑道:“大王給孩子取名扶蘇。”
雲容欣慰不已,她輕輕撫著扶蘇的額發,呢喃道:“我的孩子,你要好好地長大啊。”
在這個極不平靜的年頭裏,公子扶蘇來到了雲容身邊,從此,她的生命裏又多了一道燦爛的顏色。
新生命誕生後不久,前線又傳來捷屯留叛亂已平複。但這個消息對於初寧而言,卻說不上好。長安君散布訛言不臣謀反,麵對勸降毫無悔意負隅頑抗,於是呂不韋率軍鎮壓,長安君一黨已被就地處決,唯有樊於期血戰而出,不知所蹤。
初寧在華陽宮聽聞這個消息,倏然愣住,仿佛午睡到了黃昏,醒來後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了。直到華陽屏退宮人,她才回過神來頹然跌坐在華陽麵前,哭泣道:“成蛟也是訛言的受害者,因此受盡委屈!為什麽末了卻還要他來承擔代價?”
華陽的笑容緩和而從容:“初寧,你是聰明人,應當明白在宮中生活就是要揣著明白裝糊塗。”
初寧愈加難過:“大王即將親政需要殺雞儆猴來立威,可為什麽那個人要是成蛟?”
華陽愛惜地撫摸著初寧的秀發,似笑非笑地輕聲道:“這就是權勢至上的王宮,這裏沒有什麽受害者,沒有委屈可言,輸了就輸了。隻有自己掌握先機成為強者,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華陽扶起初寧,語重心長道:“你與成蛟自幼親厚,覺他不幸,可逝者已去,你還得要走好你將來的路。你生來便是眾人仰望的王孫貴族,權柄不能下移。而越是往高處的路就越孤寒,人心也會被凍堅硬,到最後就是比誰的心更硬,否則走得越高,跌得越重。”
深秋的陽光帶著分明清晰肆虐的涼意。從前,初寧對他人的爭權奪利都不屑一顧,如今才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深陷其中,一步都踏錯不得。
成蛟亂臣賊子死有餘辜,因而無人敢為他祭奠。唯有初寧素衣脫簪站在渭水河畔為他吹響一曲他以前最愛的秋殤。塤音濁而喧喧,悲而幽幽,隨風四湧,無限荒涼。
曲凝指咽,初寧緩緩鬆手,玉塤隨即掉入渭水之中,還沒蕩起層層漣漪就被湍急的水流瞬間淹沒。無論人間的悲歡離合,時光就如同腳下的渭水一直無情地流淌。幼時,他們三人曾是天真爛漫的玩伴知己,誰能想到卻是走到了今日這樣的荒唐地步?
難道真是,年少綺夢留不住?終歸花閑憑風落。
身後響起車馬聲,紫蓮對初寧道:“王孫,大王來了。”
初寧抹掉眼淚,轉身對迎麵而來的嬴政舉手加額行禮。
嬴政上前扶起初寧,見她神色冷淡非常,不由黯然,於是勉強地扯了扯嘴角,笑道:“你還在怪我?”
初寧目光微微一低,道:“初寧不敢。”
嬴政忽有些惶恐,他緊緊抱住初寧,固執地安慰自己道:“你會理解我吧!一直以來你都是最懂我的!”
初寧楞楞由他抱著,卻覺得寒意正由裏向外滲出。初寧也知道如果這場混亂一直這些持續下去,後果將會更加難以預料。成蛟若能翻身,他麵對構陷會不會將計就計?如果到最後,非要自己在嬴政和成蛟之間做選擇,那抉擇也是顯而易見的。成蛟命運多舛或是無奈,可自己真的能一直保持中立嗎?因此她不是怨恨嬴政,不想麵對他,而是厭惡自己,不想麵對這樣的自己。
如此良久,卻沒有回應。嬴政鬆開初寧,定定凝視著她:“寧兒,隻要你想明白,我們還像從前那樣,我依舊是你的政哥哥!”
初寧淒然道:“大王覺得還能和從前一樣嗎?”
嬴政遽然冷麵道:“犯錯是成蛟!是呂不韋!你為什麽非要和我過不去?”
“初寧不敢和大王過不去。”言罷,初寧欠身行禮欲轉身離去。
嬴政一把捏住她的手臂,將她牢牢禁錮在自己麵前,滿懷希望地懇求道:“寧兒,我一直覺得你我之間不同旁人。我們之間無論對方做了什麽,我們都是能接納彼此的,不是嗎?”
今日嬴政可以因為疑心便縱容呂不韋謀害成蛟,那如果將來……初寧沉吟片刻,試探著問道:“那如果今日真如外界謠傳是我勾結成蛟謀反,大王又會如何處置呢?”
嬴政一愣:“不,你不會這樣做的。”
初寧惻然一笑:“我是說如果。”
嬴政臉色越加漠然,他鬆開手道:“國政朝事豈能如此戲言?”隨即又對不遠處的紫蓮道:“王孫身感風寒,病中譫言,帶她回去好生休養。”言畢,他拂袖闊步而去。
她看著自己在水中搖曳的倒影,心中悲戚不已,人要是可以不用長大該多好。渭水還如是十年前那般莽撞,可波濤已經不再純真懵懂,數十年的光景,改變的不僅是人們的外貌。縱然初寧了解嬴政的苦衷,也知道他心裏是有自己的,但是正如祖母所說,君王的愛和他的天下江山比起來,就一文不值了。
鼻尖一酸,淚又模糊了雙眼。沒有怨恨,也沒有責怪,隻是憐惜曾經的自己,那樣傻,竟然覺得自己會是特別的。這世上從來沒有獨誰一份的例外,她也不過尋常人罷了。紫蓮跑過來扶住初寧,她十分不解地問道:“大王並沒有因為長安君的事情遷怒與王孫,王孫何苦還要和大王慪氣呢?”
初寧苦笑道:“隻有如此,大王才會覺得我還是那個重情重義不問權勢的我。如果我真的逆來順受心無芥蒂地接受了這一切,大王對我反而會有所猜忌。”
紫蓮道:“那王孫打算要一直這樣和大王慪氣嗎?
初寧也自問真要這樣一直和嬴政慪氣嗎?她舍得嗎?她將來的路還要走嗎?
可是,好像已經無法回頭了。因為,有人一眼便是一生所求。
良久,她拭去淚水,仰頭看向蕩漾的碧波,一抹淺笑空幽如同浩淼的遠山:“自然不會,我絕不讓成蛟就這樣白白被呂不韋誣陷,風雨可不能隻下在這頭,不打濕那頭。”她忽然想到了什麽,握緊紫蓮的手,輕聲道:“紫蓮,如果你不想再待在這樣的地方,我可以給你自由。”
紫蓮帶著哭腔,但語意堅決:“王孫不必覺得對不住我,我自小陪著王孫,也想一直陪在王孫身邊。”
事到如今,初寧仍覺仿佛一場囂張的噩夢,她不想相信,隻想快些醒來,然後後怕的感歎,還好隻是一個夢。直到平叛大軍班師回朝,她才不得不承認這並非一場夢。
隻是這一切遠比一個噩夢更加可怕。
後來,蒙恬也帶著初寧和紫蓮去大軍裏找過蘇陽,並沒有意外的驚喜,蘇陽和成蛟一起永遠留在了那裏。
麵對紫蓮的傷痛,初寧心中百感交集,無言寬慰,隻得緊緊抱著她,彼此相依取暖。
回去的路上,初寧行過街頭巷尾,便會想起以前和成蛟一道回宮時的情形。她難以控製洶湧而來的回憶傷痛,便回到家中,在母親懷裏一個勁地痛哭發泄。母親一邊安慰著她一邊勸道:“在家裏哭過就罷了,別讓外人瞧出你為叛賊傷心流淚。”
叛賊?初寧心痛難耐,可已沒有心力反駁。世態炎涼,人情淡漠本就是如此。
寒風在庭院裏迂回穿梭,卷下片片泛黃的樹葉,心事也隨之凋零。蒼涼的枯樹下立著兩個人,是紫蓮和蘇明。黃昏的光暈落在兩人不自然的笑容上,尤顯苦澀。
紫蓮忍著淚意小心翼翼把蘇陽臨走前給她的小布袋遞給蘇明:“這是蘇陽出征前交給我,讓我幫他保管著,現在...還是把它歸還於你罷。”
蘇明心裏已經了然,遂道:“你且打開看看是什麽。”
紫蓮依話打開布袋,裏麵是一隻晶瑩光素的玉鐲,上麵透著溫婉純淨的光,她隻覺一顆心在喧囂浮塵中,忽然盈盈一墜,明明是有了著落,卻又無所依靠。
果如心中所想,蘇明徐徐道:“這是家母留給她兩個兒媳的,阿陽既然讓你給他保管著,就是想要給你的,你就留在身邊吧,也讓他安心。”
一滴淚落在玉鐲上,紫蓮緩緩點點頭,勉力笑道:“多謝大哥。”
天地之大,兩個人能冥冥之中相遇何其幸也,縱然不經意間離別,也無悔相逢伴隨。
初寧深覺歉意的還有楚太妃,她終究是沒有護住成蛟,即使是不甘愧疚,她也要去向楚太妃請罪。
楚太妃扶起初寧,歎道:“怨不得了你,他就不該領兵出征!”她忽又搖了搖頭:“當年,他就不該去韓國!”但隨即她又淒然笑道:“或許,這就是命罷!我的命從來由不得自己,還連累得我的孩子來這世上得不到安寧,活著究竟有什麽意思?”
初寧道:“太妃萬勿消沉,大王還不至太過絕情,活著總還是有希望的。
楚太妃的神情總算有了些動容:“如今我也隻有那個希望了,初寧,你一定得幫我護著孩子!你幫我告訴大王,將來我會帶著孩子離開宮裏,離開鹹陽,再也不會回來礙著他的眼。”
“好。”初寧答應著,眼淚順聲而下,萬千傷感又翻湧而來,為何一路走到現在,命運會是無情的如此安排?
人生萬事似天上浮雲變幻莫測,有人憂愁有人歡喜。呂不韋和嫪毐這對昔日的情敵完美地詮釋了什麽叫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一致的利益。但也因為利益的一致,這條路上終將是沒有朋友的,因為人心總是最貪婪。
日頭一天冷過一天,初寧決意暫時躲著嬴政,於是她又搬回家中居住,隻是每天早上進宮看望雲容和扶蘇。
成蛟一事風波漸平,呂不韋因為平叛成蛟之亂,重新樹立起威信。嫪毐也因平亂有功,被破格封為長信侯,以山陽郡為食邑,又以河西、太原等郡為其封田。如此,嫪毐風頭權勢更勝從前,門下客卿匯集多達千餘人,大有壓過呂不韋的勢頭,且也漸漸威脅到華陽祖太後一黨在朝中的權力與地位。
趙姬本是有意回鹹陽探望孫兒,卻被華陽以她身有病氣,不宜接觸幼兒為由,拒絕她回鹹陽。
嫪毐憤恨道:“那可是你的親孫兒!華陽那個老厭物!她憑什麽不讓你回去?”
趙姬亦是含淚:“她就是想離間我與政兒的母子情分。”
嫪毐攬過趙姬:“她不讓你回去,我們偏要回去!今時不同往日,如今秦國的王隻有你的政兒當得,他們焉敢再像從前那般欺壓我們!”
墨雲拖雨中,又一個寒冬早早地來了。
趙姬不顧華陽的命令回到鹹陽宮中,華陽對她閉門不見,並且把雲容和扶蘇接到華陽宮中,不準趙姬進出。趙姬也不肯認輸,便素衣脫簪到華陽宮門前伏跪請罪,實則以人言要挾華陽。
於是那日清晨,初寧一進宮,遠遠便在宮道的一頭看見趙姬跪在華陽宮門前。事情的來龍去脈,初寧也大致了解,隻是她沒有想到這對婆媳之間的矛盾會忽然激化得這麽厲害。
紫蓮有些擔憂:“太後肯定會讓王孫帶她進去的,可是祖太後不想見她。要不要去找大王來啊?”
初寧想了想道:“是得去請人,不過不是大王。進寶,你去托你宮中的朋友,尋個麵生的寺人傳個話,把這裏的情形轉告給呂不韋,就說趙太後請他來為自己圓場。至於我們還是從側門進去,免得多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