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屋的燭火在陽光下搖晃出奇異的光暈,那種極不真實的明亮,仿佛正在一場浪蕩浮華的夢中。
初寧慢慢坐到趙姬身邊,輕聲道:“母後該服藥了。”趙姬並未聽聞,初寧放大聲音:“母後,該服藥了。”
趙姬這才回過神來,回頭對初寧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癡癡地笑了笑。真是可惜了這張絕美的臉龐,不僅無人欣賞,連自己也忘卻了。
初寧接過安蘭遞上來的湯藥,用銀勺舀了送到趙姬嘴邊。
趙姬聽話地喝下去,初寧繼續重複喂藥,輕聲問道:“母後可知,呂不韋已被革去相邦之位,貶往洛陽?”
初寧看著趙姬,仔細分辨她臉上細微的變化,想從中發覺些她想要得到的異樣,但趙姬隻是神色如常喝下初寧喂來的藥。
初寧道:“我本以為他會來見你最後一麵,與你告別,這幾日還特意放寬了守衛。沒想到是白做了好人。”
趙姬羽睫輕扇,初寧問道:“母後想見他嗎?”
趙姬把手上的玩偶輕輕放在床上,再仔細給它們蓋上被子。
“想來母後是不想讓他看見你如今的模樣。”初寧說著將碗遞給安蘭,又對趙姬說:“不如我給母後打扮打扮。”
趙姬笑著點點頭:“好呀!”
初寧扶起趙姬,牽著她到梳妝台上坐下。她看著麵前琳琅滿目的首飾,對銅鏡裏的趙姬道:“母後傾國之姿,風華依舊,這些金玉都比不過你。隻是不知這些東西裏,哪一件是呂不韋所贈呢?”
趙姬的笑意扯起眼尾無情的皺紋,她喜滋滋地拿起一隻桌上一隻金釵,對著鏡子,慢慢插入發髻。
初寧握住她的手,“不對。”她掃一眼妝台上的飾品,最後目光落在角落上一隻鑲珠玉簪上。她拿起玉簪,緊盯著銅鏡中的趙姬,“這隻玉簪太過素雅,不適合母後的華貴。”
長睫下趙姬的雙瞳忽然深沉,有一瞬的空洞。初寧看她良久,拿著玉簪,輕緩地劃過趙姬的臉頰,隻要她稍一用力,玉簪就會刺進趙姬慘白的臉龐。
趙姬還是癡癡地笑著,初寧按著她,淡淡道:“果然配不上母後的高貴,不如送給兒臣罷。”言訖,初寧收起玉簪,“兒臣就不打擾母後休息,先告辭了。”
初寧走出殿外,在院子看了一圈,問道:“姑姑注意屋裏的蘭花了嗎?”
白萼想了想:“是不太好。”
“花房沒盡心啊!去看看。”
王後一行人離去後,甘泉宮又恢複了門可羅雀的寂靜。趙姬附身將臉頰貼緊玩偶,隱去眼中難忍的淚水,然後上床抱著玩偶躺下。待趙姬睡下後,安蘭退出內殿。趙姬睜開雙眼,悄悄起身,來到殿內那盆蘭花前,她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伸出手指扣進喉嚨,忍著淚將剛才喝下的藥全吐在了花盆中。
趙姬看著奄奄一息的蘭花,心下恨道:今日你嘲我一無所有,來日我一定也要你失去一切!
花房裏,內侍正在處理從甘泉宮換出的蘭花,初寧問道:“這些花是怎麽了?”
“回王後,應是澆水太多通風又不好,都爛苗了。”
“原來如此,太後不喜人打擾,甘泉宮的宮人進出少,也忽視了殿內的蘭花。”初寧歎了口氣:“太後現下雖也不在意這些了,但她又不願出門走動,屋內還是多放些花草的好,辛苦你們。”
內侍伏首:“王後言重了,小人分內之事。”
初寧眼神示意,白萼命人悄悄拾走一點換下的泥土。回到承元殿,召來夏無且,他仔細檢查過泥土後道:“回王後,這土裏有那些藥草味。”
初寧笑道:“太後果然沒瘋,隻怕有時她們不注意,她根本沒喝藥全都倒了。”
白萼道:“那得讓她們一直看著她喝下藥,還得守著。”
“罷了,夏醫師,今後把藥都換成尋常滋補的吧,我會和祖太後說清楚的。”初寧淡然一笑道:“不管到底她瘋沒瘋,隻要旁人都認為她瘋了,那她就是瘋了。”
相府的赤金匾額已被拆下,昔日的座無虛席也就這樣明明白白地蕭條殆盡。
呂不韋和家人正在堂中準備出行,下人來報:“侯爺,宮中派人來接小姐了。”
呂夫人十分不舍,但仍笑道:“留在王後身邊我們也放心,雖然以前你們交好,但現在身份有別,聘柔,你一定要守規矩好好聽話,知道嗎?”
聘柔亦忍了淚,含笑道:“我都知道的,母親。你和父親盡管放心就是了。”言罷,向父母跪拜行禮,心道:父母親盡管放心,女兒一定會讓你們回來的!
彼時,宮中女使已被引至堂中。紫蓮向呂不韋行禮道:“拜見侯爺,侯夫人,小姐。外麵車馬已經備好了,請小姐進宮吧。”
聘柔又與父母交心囑咐幾句,才依依不舍地隨女使離開。
待聘柔離開後,紫蓮道:“王後有些交代,不知能否同侯爺單獨說幾句?”
呂夫人會意地領著下人出去,等人都散去後,外頭的宮人卻又放了一個身披鬥篷的女子進來。
呂不韋心頭一驚,不可能是她!
女子抬起頭,放下鬥篷帽子,笑道:“失望了吧?”
呂不韋定了定神,忙咽下驚慌行禮道:“拜見王後。”
初寧道:“之所以這般周折,隻是不想讓聘柔知道今日我也來了。有些事情,她還是不知道的好,你說是吧?”
呂不韋心領神會:“王後向來豁達大度,聘柔能留在鹹陽受王後教導,是她的福氣。”
初寧笑道:“你記錯了吧,從小我就是個不能忍氣吞聲,有仇必然睚眥必報的,隻是我絕不牽連其他人,所以你也大可放心。”
呂不韋看著她,慢慢說:“從前嫪毐說你心思深重,我還道是他多想,好歹我也是看著你長大的,總覺你還是個孩子般。”
初寧聞言,冷然一笑道:“天下惡濁,世道不堪,善人是沒有活路的,譬如成蛟,你也是看著他長大的,何以就不肯放過他呢?”
“我隻是為了大秦。”呂不韋頓了頓,沉聲道:“為了大王。”
“為了大王?”初寧蹙眉,“若不是你們三番兩次挑撥,他們兄弟二人必定情深如舊!”
呂不韋平靜道:“那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訛言雖平息,但人們的猜忌還在,我必須保全大王的將來。”
初寧冷冷道:“若沒有那些陳年舊事,也不會讓別人趁虛而入編出訛言來中傷,大王也不會因此而痛苦了!你口口聲聲為了大王,可到了全是傷了他!”
她早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一切不幸的起因都是呂不韋,但也唯有親耳聽見呂不韋說出這些話,才能讓自己心安,讓紫蓮安心。
呂不韋長歎一聲,滿麵憂色良久無語。
滿屋的寂靜安然淡去窗外即將春暖花開的明媚。
初寧側首看著裝箱的《呂覽》,問道:“不把那些竹簡留給大王嗎?”
“正如你所說,我所做一切的全傷了他。”呂不韋自嘲一笑:“這書還是帶走罷了!”
初寧走上前拿起一卷竹簡道:“我記得《離俗覽·舉難》有言:人固難全,權而用其長。老師注重文才熔諸子百家學說著成《呂覽》,必然不是為了讓自己流芳百世,而是為了傳承百家學說,既如此就不該放棄,這些書還是讓聘柔帶進宮去罷。”
呂不韋略為驚詫,“到底我還是未看透你。”
初寧婉轉笑道:“李斯教我的,對事不對人。”
呂不韋怔了怔,他以為自己掌握著時局,原來時移世易間,早有人悄悄摸清了時務,他恭謹拱手道:“還請王後轉告大王,鄭國所修之渠若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屆時關中沃野無凶年,秦必以之富強從而卒並諸侯奪取......”
初寧冷然打斷他:“這些道理大王何嚐不懂得?”
呂不韋屏息片刻,平緩道:“一切不過是為了打壓老夫,我此生籌筴皆因種種鑿空至難,罔之生也幸而免,餘生能留守洛陽已是萬幸,請大王王後放心,老夫此生不會再踏足鹹陽半步!但請王後轉告昌平君,他既已留秦,就請為秦國著想,準許鄭國繼續修渠。”
初寧笑了笑:“你既一心為秦,我必會轉達。”
呂不韋懇切一拜,“多謝王後。”
初寧看著他,從袖袋裏拿出玉簪,“今日來,還是為了替太後轉送離別之物,太後祝你一路順風。”
呂不韋登時一愣,臉上不覺訕訕無顏,但很快掩下倉皇正色道:“此物還請王後帶回,老夫隻當從未見過。”
“太後的心意豈能帶回?”初寧將玉簪放於堂中案桌上,“至於你如何接受那是你自己的事。”言罷,拉下鬥篷出門而離去。
呂不韋看著她淩厲的背影,心下道不出悲喜,現世已經是他們的天下了,他收起玉簪,大步跨出,舉世之濁已經無法再觸動他的心弦,所剩唯有最初的希冀。
秦王政十年,呂不韋被罷官遣出鹹陽,但仍有數千家僮門客甘願跟隨呂不韋到洛陽,浩浩蕩蕩的隊伍,沙塵喧天人聲寂寂,頗為壯觀。
初寧回到宮中已經快到黃昏時分,初寧剛換好衣服,外頭傳來通傳聲,嬴政來了。初寧走到殿門相迎,兩人攜手進了內殿,趙高和紫蓮也閉門退下了。
嬴政道:“今日天氣好,不冷不熱的,你都做了些什麽?”
“去看了母後。”初寧看著他,平靜道:“你不會怪我吧?”
嬴政輕歎一聲,“我不是跟你說過,不要去那裏,你也知道太後自那一夜後就變得言行無狀,瘋瘋癲癲的,要是她傷著你怎麽辦?”
初寧道:“母後認得我,我喂她喝藥,她也很配合,並沒有傷到我。”
嬴政的聲音冷下來:“你不必為她說話。”
初寧毫不遲疑:“夫妻間無隔夜仇,母子之間更沒有深仇大恨。”
嬴政神色一變,拂袖轉身道:“她不是我母親!”
初寧伸手從他後背緊緊抱住他,“可血肉親情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不說這個了!”嬴政話鋒一轉:“你今日去呂不韋府上做什麽?”
初寧心中默然,後背躥上涼意,林晟厲果然還在監視自己。初寧鬆手,沉聲相應:“大王還讓林晟厲跟著我?”
“那是為了護你周全,你一向冒失,做了王後還私自出宮成何體統?”嬴政鬆開初寧的手,轉身道:“鹹陽說不定還有他們殘存勢力,暗衛必須跟在你身邊,我才能放心。”
初寧凝視他:“有些事我想問清楚,呂不韋也坦言都是他的設計陷害......”
嬴政將初寧攬入懷中,緊緊抱住,“直到今日呂不韋離開鹹陽,我才覺得這偌大的宮殿,這龐大的秦國真正屬於我了。寧兒,讓過去的都過去吧,你我相守相伴夫婦情好就夠了!”
初寧慢慢坐到趙姬身邊,輕聲道:“母後該服藥了。”趙姬並未聽聞,初寧放大聲音:“母後,該服藥了。”
趙姬這才回過神來,回頭對初寧做了個噤聲的手勢,然後癡癡地笑了笑。真是可惜了這張絕美的臉龐,不僅無人欣賞,連自己也忘卻了。
初寧接過安蘭遞上來的湯藥,用銀勺舀了送到趙姬嘴邊。
趙姬聽話地喝下去,初寧繼續重複喂藥,輕聲問道:“母後可知,呂不韋已被革去相邦之位,貶往洛陽?”
初寧看著趙姬,仔細分辨她臉上細微的變化,想從中發覺些她想要得到的異樣,但趙姬隻是神色如常喝下初寧喂來的藥。
初寧道:“我本以為他會來見你最後一麵,與你告別,這幾日還特意放寬了守衛。沒想到是白做了好人。”
趙姬羽睫輕扇,初寧問道:“母後想見他嗎?”
趙姬把手上的玩偶輕輕放在床上,再仔細給它們蓋上被子。
“想來母後是不想讓他看見你如今的模樣。”初寧說著將碗遞給安蘭,又對趙姬說:“不如我給母後打扮打扮。”
趙姬笑著點點頭:“好呀!”
初寧扶起趙姬,牽著她到梳妝台上坐下。她看著麵前琳琅滿目的首飾,對銅鏡裏的趙姬道:“母後傾國之姿,風華依舊,這些金玉都比不過你。隻是不知這些東西裏,哪一件是呂不韋所贈呢?”
趙姬的笑意扯起眼尾無情的皺紋,她喜滋滋地拿起一隻桌上一隻金釵,對著鏡子,慢慢插入發髻。
初寧握住她的手,“不對。”她掃一眼妝台上的飾品,最後目光落在角落上一隻鑲珠玉簪上。她拿起玉簪,緊盯著銅鏡中的趙姬,“這隻玉簪太過素雅,不適合母後的華貴。”
長睫下趙姬的雙瞳忽然深沉,有一瞬的空洞。初寧看她良久,拿著玉簪,輕緩地劃過趙姬的臉頰,隻要她稍一用力,玉簪就會刺進趙姬慘白的臉龐。
趙姬還是癡癡地笑著,初寧按著她,淡淡道:“果然配不上母後的高貴,不如送給兒臣罷。”言訖,初寧收起玉簪,“兒臣就不打擾母後休息,先告辭了。”
初寧走出殿外,在院子看了一圈,問道:“姑姑注意屋裏的蘭花了嗎?”
白萼想了想:“是不太好。”
“花房沒盡心啊!去看看。”
王後一行人離去後,甘泉宮又恢複了門可羅雀的寂靜。趙姬附身將臉頰貼緊玩偶,隱去眼中難忍的淚水,然後上床抱著玩偶躺下。待趙姬睡下後,安蘭退出內殿。趙姬睜開雙眼,悄悄起身,來到殿內那盆蘭花前,她環顧四周,確認無人後,伸出手指扣進喉嚨,忍著淚將剛才喝下的藥全吐在了花盆中。
趙姬看著奄奄一息的蘭花,心下恨道:今日你嘲我一無所有,來日我一定也要你失去一切!
花房裏,內侍正在處理從甘泉宮換出的蘭花,初寧問道:“這些花是怎麽了?”
“回王後,應是澆水太多通風又不好,都爛苗了。”
“原來如此,太後不喜人打擾,甘泉宮的宮人進出少,也忽視了殿內的蘭花。”初寧歎了口氣:“太後現下雖也不在意這些了,但她又不願出門走動,屋內還是多放些花草的好,辛苦你們。”
內侍伏首:“王後言重了,小人分內之事。”
初寧眼神示意,白萼命人悄悄拾走一點換下的泥土。回到承元殿,召來夏無且,他仔細檢查過泥土後道:“回王後,這土裏有那些藥草味。”
初寧笑道:“太後果然沒瘋,隻怕有時她們不注意,她根本沒喝藥全都倒了。”
白萼道:“那得讓她們一直看著她喝下藥,還得守著。”
“罷了,夏醫師,今後把藥都換成尋常滋補的吧,我會和祖太後說清楚的。”初寧淡然一笑道:“不管到底她瘋沒瘋,隻要旁人都認為她瘋了,那她就是瘋了。”
相府的赤金匾額已被拆下,昔日的座無虛席也就這樣明明白白地蕭條殆盡。
呂不韋和家人正在堂中準備出行,下人來報:“侯爺,宮中派人來接小姐了。”
呂夫人十分不舍,但仍笑道:“留在王後身邊我們也放心,雖然以前你們交好,但現在身份有別,聘柔,你一定要守規矩好好聽話,知道嗎?”
聘柔亦忍了淚,含笑道:“我都知道的,母親。你和父親盡管放心就是了。”言罷,向父母跪拜行禮,心道:父母親盡管放心,女兒一定會讓你們回來的!
彼時,宮中女使已被引至堂中。紫蓮向呂不韋行禮道:“拜見侯爺,侯夫人,小姐。外麵車馬已經備好了,請小姐進宮吧。”
聘柔又與父母交心囑咐幾句,才依依不舍地隨女使離開。
待聘柔離開後,紫蓮道:“王後有些交代,不知能否同侯爺單獨說幾句?”
呂夫人會意地領著下人出去,等人都散去後,外頭的宮人卻又放了一個身披鬥篷的女子進來。
呂不韋心頭一驚,不可能是她!
女子抬起頭,放下鬥篷帽子,笑道:“失望了吧?”
呂不韋定了定神,忙咽下驚慌行禮道:“拜見王後。”
初寧道:“之所以這般周折,隻是不想讓聘柔知道今日我也來了。有些事情,她還是不知道的好,你說是吧?”
呂不韋心領神會:“王後向來豁達大度,聘柔能留在鹹陽受王後教導,是她的福氣。”
初寧笑道:“你記錯了吧,從小我就是個不能忍氣吞聲,有仇必然睚眥必報的,隻是我絕不牽連其他人,所以你也大可放心。”
呂不韋看著她,慢慢說:“從前嫪毐說你心思深重,我還道是他多想,好歹我也是看著你長大的,總覺你還是個孩子般。”
初寧聞言,冷然一笑道:“天下惡濁,世道不堪,善人是沒有活路的,譬如成蛟,你也是看著他長大的,何以就不肯放過他呢?”
“我隻是為了大秦。”呂不韋頓了頓,沉聲道:“為了大王。”
“為了大王?”初寧蹙眉,“若不是你們三番兩次挑撥,他們兄弟二人必定情深如舊!”
呂不韋平靜道:“那是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訛言雖平息,但人們的猜忌還在,我必須保全大王的將來。”
初寧冷冷道:“若沒有那些陳年舊事,也不會讓別人趁虛而入編出訛言來中傷,大王也不會因此而痛苦了!你口口聲聲為了大王,可到了全是傷了他!”
她早在心中告訴自己,這一切不幸的起因都是呂不韋,但也唯有親耳聽見呂不韋說出這些話,才能讓自己心安,讓紫蓮安心。
呂不韋長歎一聲,滿麵憂色良久無語。
滿屋的寂靜安然淡去窗外即將春暖花開的明媚。
初寧側首看著裝箱的《呂覽》,問道:“不把那些竹簡留給大王嗎?”
“正如你所說,我所做一切的全傷了他。”呂不韋自嘲一笑:“這書還是帶走罷了!”
初寧走上前拿起一卷竹簡道:“我記得《離俗覽·舉難》有言:人固難全,權而用其長。老師注重文才熔諸子百家學說著成《呂覽》,必然不是為了讓自己流芳百世,而是為了傳承百家學說,既如此就不該放棄,這些書還是讓聘柔帶進宮去罷。”
呂不韋略為驚詫,“到底我還是未看透你。”
初寧婉轉笑道:“李斯教我的,對事不對人。”
呂不韋怔了怔,他以為自己掌握著時局,原來時移世易間,早有人悄悄摸清了時務,他恭謹拱手道:“還請王後轉告大王,鄭國所修之渠若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屆時關中沃野無凶年,秦必以之富強從而卒並諸侯奪取......”
初寧冷然打斷他:“這些道理大王何嚐不懂得?”
呂不韋屏息片刻,平緩道:“一切不過是為了打壓老夫,我此生籌筴皆因種種鑿空至難,罔之生也幸而免,餘生能留守洛陽已是萬幸,請大王王後放心,老夫此生不會再踏足鹹陽半步!但請王後轉告昌平君,他既已留秦,就請為秦國著想,準許鄭國繼續修渠。”
初寧笑了笑:“你既一心為秦,我必會轉達。”
呂不韋懇切一拜,“多謝王後。”
初寧看著他,從袖袋裏拿出玉簪,“今日來,還是為了替太後轉送離別之物,太後祝你一路順風。”
呂不韋登時一愣,臉上不覺訕訕無顏,但很快掩下倉皇正色道:“此物還請王後帶回,老夫隻當從未見過。”
“太後的心意豈能帶回?”初寧將玉簪放於堂中案桌上,“至於你如何接受那是你自己的事。”言罷,拉下鬥篷出門而離去。
呂不韋看著她淩厲的背影,心下道不出悲喜,現世已經是他們的天下了,他收起玉簪,大步跨出,舉世之濁已經無法再觸動他的心弦,所剩唯有最初的希冀。
秦王政十年,呂不韋被罷官遣出鹹陽,但仍有數千家僮門客甘願跟隨呂不韋到洛陽,浩浩蕩蕩的隊伍,沙塵喧天人聲寂寂,頗為壯觀。
初寧回到宮中已經快到黃昏時分,初寧剛換好衣服,外頭傳來通傳聲,嬴政來了。初寧走到殿門相迎,兩人攜手進了內殿,趙高和紫蓮也閉門退下了。
嬴政道:“今日天氣好,不冷不熱的,你都做了些什麽?”
“去看了母後。”初寧看著他,平靜道:“你不會怪我吧?”
嬴政輕歎一聲,“我不是跟你說過,不要去那裏,你也知道太後自那一夜後就變得言行無狀,瘋瘋癲癲的,要是她傷著你怎麽辦?”
初寧道:“母後認得我,我喂她喝藥,她也很配合,並沒有傷到我。”
嬴政的聲音冷下來:“你不必為她說話。”
初寧毫不遲疑:“夫妻間無隔夜仇,母子之間更沒有深仇大恨。”
嬴政神色一變,拂袖轉身道:“她不是我母親!”
初寧伸手從他後背緊緊抱住他,“可血肉親情是改變不了的事實。,”
“不說這個了!”嬴政話鋒一轉:“你今日去呂不韋府上做什麽?”
初寧心中默然,後背躥上涼意,林晟厲果然還在監視自己。初寧鬆手,沉聲相應:“大王還讓林晟厲跟著我?”
“那是為了護你周全,你一向冒失,做了王後還私自出宮成何體統?”嬴政鬆開初寧的手,轉身道:“鹹陽說不定還有他們殘存勢力,暗衛必須跟在你身邊,我才能放心。”
初寧凝視他:“有些事我想問清楚,呂不韋也坦言都是他的設計陷害......”
嬴政將初寧攬入懷中,緊緊抱住,“直到今日呂不韋離開鹹陽,我才覺得這偌大的宮殿,這龐大的秦國真正屬於我了。寧兒,讓過去的都過去吧,你我相守相伴夫婦情好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