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嬴政在章台殿單獨召見李斯。
嬴政修長的手指輕輕劃過竹簡上端莊秀逸的文字,“寡人知道,你和韓非是同窗好友,對他你應沒有偏見,你怎麽看他所諫的存韓?
李斯答道:“然,臣以為韓非所諫之存韓表麵上為了秦國,實際上於我大秦毫無利處。”
嬴政抬頭:“這這麽說?”
李斯道:“若大王采納韓非的諫言,選擇滅趙存韓,不止韓國得以喘息,韓非也能得到韓王重用,這對我大秦來說應是沒有獲得任何好處。韓國地處我大秦東出的必經之路上,也是諸國大軍攻秦的咽喉要道,若諸侯又聯合攻秦,韓國沒有不出兵參與的理由,定會倒戈相向。反之,大王要一統天下,掌控韓國疆土,實乃重中之重。不先滅韓,韓國始終是秦國的心腹大患。當然韓非所言並非一無是處,臣昨日也認真反思,根據韓非的觀點延伸出兩條策略,或可執行。”
“說說看。”
李斯娓娓道來:“一是穩固韓國,眼下可趁韓非仍在秦國,可以先假意與韓國修好,讓他們以為背靠秦國可以高枕無憂,放棄與別國聯合,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勝算更大也更容易。;二是牽製齊國,可在東郡屯兵齊國邊境,分散齊國注意力,以此威懾別國,如此趙國也不敢輕舉妄動。韓非所言趙國聯合各諸侯國一同對付秦國便可攻破。”
嬴政最終采納李斯的建議,姚賈等大臣便趁勢向嬴政諫言處死韓非。
姚賈道:“韓非雖然不忠於我大秦,但卻為絕世之才,如果讓他回到韓國無異於放虎歸山。他可以他在秦國的見聞說動韓王變法,若韓國變法成功,那就是我們自己樹立的強大敵人,將來必是大王一統天下的障礙。”
嬴政雖然愛惜韓非的才華,但也深知若不能為己所用,留著始終是後患。
韓非最終還是被逮捕下獄。
昏暗的牢房裏,韓非依然端坐在低矮的木桌旁,李斯見到他這樣落魄的韓非,心中也十分不忍。自己當年師從荀子時,也曾得到過韓非的幫助,彼時兩人一起進學,談天論道。
“公子!”李斯緊握牢房柵欄,悲痛道:“斯對不住你!”
“斯兄莫自怨!我早知若提存韓,秦王必不會容我。”韓非起身走到李斯麵前,坦然笑道:“確如他們所言,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
麵對韓非的坦誠,李斯更覺愧疚不已,他如此高潔之人豈會和自己爭高低?李斯含淚勸說道:“如公子現在向大王求饒,日後忠心輔佐秦國,定能求得大王寬恕!”
韓非大笑道:“我怎能向敵國求饒啊?”
“公子自己曾說過:‘利莫長乎簡,福莫久於安。’先保住命才能以圖將來啊!如今天下大勢已然明朗,唯有秦王改革變法勵精圖治,除去他,還有誰有一統天下的能力?公子何不跟隨明主?”
“斯兄何其幸運,有誌者心隨天下又遇明主。”韓非閉眼垂淚,“隻是非乃韓國公子,豈能叛國?唯願忠貞向死也絕不苟且求饒!”
“公子!”
“斯兄不必勸我,存韓之計不成,我隻願同韓國共存亡。”
嬴政聞得韓非獄中絕言,遺憾歎息道:“既然韓非決心赴死,便賜毒酒,圓他忠心報國的決心。”
韓美人得知韓非死訊,悲傷不已。國難當頭,他深入敵國,以一人之力對抗強國君臣!哪怕是死,也要堅守道義,愛國之心日月可見、令人敬佩。
隻是為何這樣的人總是命運不公,讓他客死異鄉?韓非死後,韓國又該如何在強秦的陰影下生存?想到這些,韓美人連日來哀痛欲絕終致流產,後宮眾人無不惻隱心痛。
初寧和齊夫人到墨林殿看望韓美人,她臉色蒼白,臉頰消瘦,比初入秦國時更加弱不禁風。
初寧歎道:“你這是何故?傷了自己的身體,孩子也沒有保住。”
韓美人流淚苦笑道:“韓非諫言存韓,便被大王賜死,那韓國將來又會如何?讓臣妾如何不傷心!”
“你可還記得自己為何來秦國?”
韓美人哀哀垂淚,黯然道:“是為讓韓國和秦國交好聯合。”
齊夫人見狀也是默默流淚,她知道嬴政也是這般看待自己,又眼見著韓非從盛寵到因一句話被刺死,君王之心深不可測,變幻無常。她暗暗長歎,寵臣尚且如此,寵妃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初寧道:“既然你還記得,現在就不該如此怨天尤人。你已經身為秦國王妃,後宮嬪妃的首要職責便是服侍好大王,免得惹大王不快而牽連母家。”
確實如此,眼下韓非已死,若自己一直沉浸在悲傷怨恨之中,難免讓大王再遷怒與韓國。
韓美人忍痛道:“臣妾知道了,會好好養好身體,服侍大王。”
初寧看向齊夫人,見她傷感憂鬱,也提點她道:“還有珺姀,你也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世事無常,誰都難以預料,守著自己的初心便可。”
齊夫人微微頷首,“是。”到現在,她才體會到宮中女子的不易,得不到君王的真心,還得為母國的安危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可惜,愛就是情難自已。齊夫人雖然心中的愁苦,但一見到嬴政就會忘卻這點煩心事,被他對自己的溫柔和寵愛給打動。她自己也知道這點寵愛或許不真,但隻要還有一點,就是好的。為了抓住這一點點的愛,她不惜自己欺騙自己,拋下自尊和驕傲,放低身段向他示好。
女之耽兮,果不可說也!
嬴政知道齊夫人對自己情意深重,且她雖貴為公主,如今也懂得懂事體貼溫柔可人,嬴政自是對她也越來越滿意。
在齊夫人生辰這天,嬴政特意抽空陪她一天。齊夫人喜不自勝,嬴政問她:“你想要什麽禮物,寡人都可賜你。”
齊夫人想了想道:“臣妾聽聞獸苑山上的鸚鵡學會了唱歌,大王陪我去看看。”
“你既想看,讓他們把鸚鵡帶過來便是,何必自己跑這麽遠?”
齊夫人撒嬌道:“可是那裏不僅有唱歌鸚鵡,還有可愛的小鹿,我常和黃美人一起帶著扶蘇去看小鹿,可好玩了,大王你就陪我去走走嘛!”
嬴政寵溺地捏捏她的小臉道:“好好,今日是你的生辰,你說了算。”
因為在宮中,又是和後妃一起散步,嬴政便沒有帶侍衛,隻有趙高和沐兒遠遠跟在身後。
一排紺趾丹觜,綠衣翠衿的鸚鵡站在木質鳥架上,在馴獸人的指揮下嘰嘰喳喳吟唱起來,眾人皆沒聽出唱的是什麽。
齊夫人嗔怒道:“這唱的是什麽啊?”
馴獸人心驚膽戰,怕擾了貴人的興致被罰,忙跪地解釋道:“回夫人的話,鸚鵡們還沒太學會,所以唱得難聽了些。”
齊夫人指著一隻鸚鵡道:“笨死了!這麽久還學不會。”
那隻鸚鵡感覺學嘴道:“笨死了。”
齊夫人噗嗤一笑,“你知道我在說誰嗎?就學我說話,我說你笨死了!”
鸚鵡又道:“你笨死了!”鳥架上的其他鸚鵡也開始起哄,都學嘴道:“你笨死了!你笨死了!”
此情此景惹得嬴政哈哈大笑,齊夫人佯裝生氣,“大王你還笑!”
馴獸人趕緊讓鸚鵡閉嘴,嬴政牽過她的手,“也隻有你,和幾隻鳥也吵得起來,當真是天真可愛。走吧,你不是說還要看別的嗎?等鸚鵡真正學會唱歌,寡人再陪你來就是。”
一行人便沿著石板路說說笑笑到了鹿苑,剛好黃美人雲容也帶著扶蘇在喂小鹿。
嬴政一見到孩子就嚴肅起來,問起扶蘇功課,扶蘇年紀小,沒有準備,根本答不上父王的問話,嚇得直往雲容身後躲。
雲容道:“扶蘇前幾日有些風寒,身體不舒服就沒有去進學,故而耽擱了功課。”
嬴政皺眉道:“今日看來是好了,不去進學反而來這裏玩。”
“孩子躺了幾日,臣臣妾就想著帶他出來走走。”
“雲容。”嬴政道:“你不能太慣著孩子。”
齊夫人見扶蘇紅了眼眶,都快被嚇哭了,就道:“好了,扶蘇還那麽小,之前又生了病,你就少說兩句吧,看把孩子嚇得,今日是我生辰,就讓扶蘇陪我一起玩。”她見嬴政沒有反對,就走過去牽起扶蘇的小手,帶他走回小鹿身邊,拿起小草遞給扶蘇,讓他繼續喂小鹿。
扶蘇不敢接,怯生生道:“可是父王現在生氣了,我不敢玩。”
“扶蘇別怕,等日後把功課都補起來,好好學習,讓你父王再考不住你,他就不會生氣了。”
“真的嗎?父王會不會不喜歡我了?”
齊夫人點點頭:“怎麽會不喜歡扶蘇呢?父王隻是對父王寄予厚望,隻要扶蘇以後認真學習,父王都不會生氣的。”
扶蘇接過小草,笑道:“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
嬴政也不願太過嚴苛,便對雲容道:“扶蘇畢竟是寡人的長子,以後總要擔起些責任,也要給弟弟妹妹們做出榜樣。今日也就罷了,你日後不可再如此嬌慣他,病既已痊愈,就該早些回泮宮進學。”
雲容垂首道:“是。”
侍女如華見嬴政還有話和雲容說,也悄然退開。
嬴政又叮囑雲容要多關注扶蘇的學業,絲毫未察覺身後正有危險悄然靠近。
嬴政修長的手指輕輕劃過竹簡上端莊秀逸的文字,“寡人知道,你和韓非是同窗好友,對他你應沒有偏見,你怎麽看他所諫的存韓?
李斯答道:“然,臣以為韓非所諫之存韓表麵上為了秦國,實際上於我大秦毫無利處。”
嬴政抬頭:“這這麽說?”
李斯道:“若大王采納韓非的諫言,選擇滅趙存韓,不止韓國得以喘息,韓非也能得到韓王重用,這對我大秦來說應是沒有獲得任何好處。韓國地處我大秦東出的必經之路上,也是諸國大軍攻秦的咽喉要道,若諸侯又聯合攻秦,韓國沒有不出兵參與的理由,定會倒戈相向。反之,大王要一統天下,掌控韓國疆土,實乃重中之重。不先滅韓,韓國始終是秦國的心腹大患。當然韓非所言並非一無是處,臣昨日也認真反思,根據韓非的觀點延伸出兩條策略,或可執行。”
“說說看。”
李斯娓娓道來:“一是穩固韓國,眼下可趁韓非仍在秦國,可以先假意與韓國修好,讓他們以為背靠秦國可以高枕無憂,放棄與別國聯合,再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勝算更大也更容易。;二是牽製齊國,可在東郡屯兵齊國邊境,分散齊國注意力,以此威懾別國,如此趙國也不敢輕舉妄動。韓非所言趙國聯合各諸侯國一同對付秦國便可攻破。”
嬴政最終采納李斯的建議,姚賈等大臣便趁勢向嬴政諫言處死韓非。
姚賈道:“韓非雖然不忠於我大秦,但卻為絕世之才,如果讓他回到韓國無異於放虎歸山。他可以他在秦國的見聞說動韓王變法,若韓國變法成功,那就是我們自己樹立的強大敵人,將來必是大王一統天下的障礙。”
嬴政雖然愛惜韓非的才華,但也深知若不能為己所用,留著始終是後患。
韓非最終還是被逮捕下獄。
昏暗的牢房裏,韓非依然端坐在低矮的木桌旁,李斯見到他這樣落魄的韓非,心中也十分不忍。自己當年師從荀子時,也曾得到過韓非的幫助,彼時兩人一起進學,談天論道。
“公子!”李斯緊握牢房柵欄,悲痛道:“斯對不住你!”
“斯兄莫自怨!我早知若提存韓,秦王必不會容我。”韓非起身走到李斯麵前,坦然笑道:“確如他們所言,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
麵對韓非的坦誠,李斯更覺愧疚不已,他如此高潔之人豈會和自己爭高低?李斯含淚勸說道:“如公子現在向大王求饒,日後忠心輔佐秦國,定能求得大王寬恕!”
韓非大笑道:“我怎能向敵國求饒啊?”
“公子自己曾說過:‘利莫長乎簡,福莫久於安。’先保住命才能以圖將來啊!如今天下大勢已然明朗,唯有秦王改革變法勵精圖治,除去他,還有誰有一統天下的能力?公子何不跟隨明主?”
“斯兄何其幸運,有誌者心隨天下又遇明主。”韓非閉眼垂淚,“隻是非乃韓國公子,豈能叛國?唯願忠貞向死也絕不苟且求饒!”
“公子!”
“斯兄不必勸我,存韓之計不成,我隻願同韓國共存亡。”
嬴政聞得韓非獄中絕言,遺憾歎息道:“既然韓非決心赴死,便賜毒酒,圓他忠心報國的決心。”
韓美人得知韓非死訊,悲傷不已。國難當頭,他深入敵國,以一人之力對抗強國君臣!哪怕是死,也要堅守道義,愛國之心日月可見、令人敬佩。
隻是為何這樣的人總是命運不公,讓他客死異鄉?韓非死後,韓國又該如何在強秦的陰影下生存?想到這些,韓美人連日來哀痛欲絕終致流產,後宮眾人無不惻隱心痛。
初寧和齊夫人到墨林殿看望韓美人,她臉色蒼白,臉頰消瘦,比初入秦國時更加弱不禁風。
初寧歎道:“你這是何故?傷了自己的身體,孩子也沒有保住。”
韓美人流淚苦笑道:“韓非諫言存韓,便被大王賜死,那韓國將來又會如何?讓臣妾如何不傷心!”
“你可還記得自己為何來秦國?”
韓美人哀哀垂淚,黯然道:“是為讓韓國和秦國交好聯合。”
齊夫人見狀也是默默流淚,她知道嬴政也是這般看待自己,又眼見著韓非從盛寵到因一句話被刺死,君王之心深不可測,變幻無常。她暗暗長歎,寵臣尚且如此,寵妃又能好到哪裏去呢?
初寧道:“既然你還記得,現在就不該如此怨天尤人。你已經身為秦國王妃,後宮嬪妃的首要職責便是服侍好大王,免得惹大王不快而牽連母家。”
確實如此,眼下韓非已死,若自己一直沉浸在悲傷怨恨之中,難免讓大王再遷怒與韓國。
韓美人忍痛道:“臣妾知道了,會好好養好身體,服侍大王。”
初寧看向齊夫人,見她傷感憂鬱,也提點她道:“還有珺姀,你也是,不要忘了自己的初心,世事無常,誰都難以預料,守著自己的初心便可。”
齊夫人微微頷首,“是。”到現在,她才體會到宮中女子的不易,得不到君王的真心,還得為母國的安危忍氣吞聲,委曲求全。
可惜,愛就是情難自已。齊夫人雖然心中的愁苦,但一見到嬴政就會忘卻這點煩心事,被他對自己的溫柔和寵愛給打動。她自己也知道這點寵愛或許不真,但隻要還有一點,就是好的。為了抓住這一點點的愛,她不惜自己欺騙自己,拋下自尊和驕傲,放低身段向他示好。
女之耽兮,果不可說也!
嬴政知道齊夫人對自己情意深重,且她雖貴為公主,如今也懂得懂事體貼溫柔可人,嬴政自是對她也越來越滿意。
在齊夫人生辰這天,嬴政特意抽空陪她一天。齊夫人喜不自勝,嬴政問她:“你想要什麽禮物,寡人都可賜你。”
齊夫人想了想道:“臣妾聽聞獸苑山上的鸚鵡學會了唱歌,大王陪我去看看。”
“你既想看,讓他們把鸚鵡帶過來便是,何必自己跑這麽遠?”
齊夫人撒嬌道:“可是那裏不僅有唱歌鸚鵡,還有可愛的小鹿,我常和黃美人一起帶著扶蘇去看小鹿,可好玩了,大王你就陪我去走走嘛!”
嬴政寵溺地捏捏她的小臉道:“好好,今日是你的生辰,你說了算。”
因為在宮中,又是和後妃一起散步,嬴政便沒有帶侍衛,隻有趙高和沐兒遠遠跟在身後。
一排紺趾丹觜,綠衣翠衿的鸚鵡站在木質鳥架上,在馴獸人的指揮下嘰嘰喳喳吟唱起來,眾人皆沒聽出唱的是什麽。
齊夫人嗔怒道:“這唱的是什麽啊?”
馴獸人心驚膽戰,怕擾了貴人的興致被罰,忙跪地解釋道:“回夫人的話,鸚鵡們還沒太學會,所以唱得難聽了些。”
齊夫人指著一隻鸚鵡道:“笨死了!這麽久還學不會。”
那隻鸚鵡感覺學嘴道:“笨死了。”
齊夫人噗嗤一笑,“你知道我在說誰嗎?就學我說話,我說你笨死了!”
鸚鵡又道:“你笨死了!”鳥架上的其他鸚鵡也開始起哄,都學嘴道:“你笨死了!你笨死了!”
此情此景惹得嬴政哈哈大笑,齊夫人佯裝生氣,“大王你還笑!”
馴獸人趕緊讓鸚鵡閉嘴,嬴政牽過她的手,“也隻有你,和幾隻鳥也吵得起來,當真是天真可愛。走吧,你不是說還要看別的嗎?等鸚鵡真正學會唱歌,寡人再陪你來就是。”
一行人便沿著石板路說說笑笑到了鹿苑,剛好黃美人雲容也帶著扶蘇在喂小鹿。
嬴政一見到孩子就嚴肅起來,問起扶蘇功課,扶蘇年紀小,沒有準備,根本答不上父王的問話,嚇得直往雲容身後躲。
雲容道:“扶蘇前幾日有些風寒,身體不舒服就沒有去進學,故而耽擱了功課。”
嬴政皺眉道:“今日看來是好了,不去進學反而來這裏玩。”
“孩子躺了幾日,臣臣妾就想著帶他出來走走。”
“雲容。”嬴政道:“你不能太慣著孩子。”
齊夫人見扶蘇紅了眼眶,都快被嚇哭了,就道:“好了,扶蘇還那麽小,之前又生了病,你就少說兩句吧,看把孩子嚇得,今日是我生辰,就讓扶蘇陪我一起玩。”她見嬴政沒有反對,就走過去牽起扶蘇的小手,帶他走回小鹿身邊,拿起小草遞給扶蘇,讓他繼續喂小鹿。
扶蘇不敢接,怯生生道:“可是父王現在生氣了,我不敢玩。”
“扶蘇別怕,等日後把功課都補起來,好好學習,讓你父王再考不住你,他就不會生氣了。”
“真的嗎?父王會不會不喜歡我了?”
齊夫人點點頭:“怎麽會不喜歡扶蘇呢?父王隻是對父王寄予厚望,隻要扶蘇以後認真學習,父王都不會生氣的。”
扶蘇接過小草,笑道:“我以後一定好好學習。”
嬴政也不願太過嚴苛,便對雲容道:“扶蘇畢竟是寡人的長子,以後總要擔起些責任,也要給弟弟妹妹們做出榜樣。今日也就罷了,你日後不可再如此嬌慣他,病既已痊愈,就該早些回泮宮進學。”
雲容垂首道:“是。”
侍女如華見嬴政還有話和雲容說,也悄然退開。
嬴政又叮囑雲容要多關注扶蘇的學業,絲毫未察覺身後正有危險悄然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