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太子如此津津有味地享用,陳慶國不禁有些擔心,提醒道:“殿下,請您慢些吃,雖然這桂花糕美味可口,但畢竟您的身體還未痊愈,還需慢慢調養。”
王鸚鵡靜立於一幅精致華美的屏風之後,屏息凝神,王鸚鵡悄然窺視,內心深處懸著的一顆心隨著太子殿下安然享用美食的情景逐漸鬆弛下來。
王鸚鵡心中卻泛起一股交織著憂慮與喜悅的漣漪。她看著皇太子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桂花糕時那滿足又略帶頑皮的笑容,不禁一陣恍惚。每當太子故意做出些小動作試圖嚇唬她時,雖然表麵上佯裝生氣,內心卻如同被春風拂過的湖麵,蕩漾出一圈圈甜蜜的波紋。
當劉休遠安歇,王鸚鵡才得以離開,但她的思緒並未因此而平息。近日來,太子殿下的一日三餐全由她精心調配、親自動手,王鸚鵡擔心自己做的飯,不符太子的胃口。
王鸚鵡離開東宮,回到宮女房,但她的思緒並未因此而平息。近日來,太子殿下的一日三餐全由她精心調配、親自動手,這份職責讓她既感到榮幸又倍感壓力。
懷著滿腹心事,王鸚鵡找到了許姑姑,將心中的擔憂娓娓道出:“許姑姑,奴婢雖有幸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這些日子負責他的膳食並每日抄寫經書,可這擔子著實不輕,奴婢怕自己力有未逮,不能妥善處理好這些事務,隻怕辜負了太子殿下的期待。”
許姑姑溫和地拉過王鸚鵡的手,眼中滿是理解和疼愛:“鸚鵡,你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這幾日負責他的日常膳食以及抄寫經書,這是你的福分。要知道,宮中無數人翹首期盼能有此等接近主上,太子,各位娘娘、為主子效力的機會。”
劉休遠從沉重的昏睡中悠悠醒來,盡管病體尚在康複階段,但對小宮女王鸚鵡的深深掛念卻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病痛的陰霾。
黃門陳慶國立刻貼近床邊伺候。劉休遠睜開眼的瞬間,疲倦中流露出對王鸚鵡的深深掛念:“慶國,我想去看望王鸚鵡。”
陳慶國心中細細盤算,他暗自揣測:這個小宮女王鸚鵡恐怕就是太子殿下那陣子每日喬裝成侍衛執意不讓任何人跟隨,獨自前往顯陽殿探訪的那個女子吧?昨日深夜,即便身患重病,太子也堅持要去宮女房探視她,足見他對她的深情厚意。
陳慶國輕聲對太子劉休遠說道:“殿下,昨日晚上您拖著疲弱之軀去探望王娘子,奴婢看見時真是心頭一緊。這趙太醫再三叮囑,您此刻急需靜養,任何情緒波動與身體勞累都可能影響病情的恢複,至於王娘子,奴婢建議,不如讓王姑娘在東宮抄書,背書,他們這些小宮女不是要每天背書學習嗎,在您的寢殿旁邊放個案幾,讓她在那裏安心書寫。如此一來,您既能隨時關注到她的狀況,適時與她交談慰藉,避免因過度憂慮而加重病情。何況如今您因病未能上朝,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讓她多陪陪您。”
劉休遠聽罷陳慶國的建議,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中閃爍著感激與讚許。他微弱卻堅定地回應道:“慶國,你這個奴婢心思真是周到,不僅顧及到了孤的身體,還體貼入微地想到了王鸚鵡的安排。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陳慶國聞聽此言,心中略感寬慰,麵上卻不露聲色,恭敬地低下頭,謙遜回道:“殿下過譽了,奴婢隻是盡職盡責而已。奴婢深知您對王娘子的掛念,能為您分憂解難,是奴婢的榮幸。”
劉休遠微微點頭,眼中的讚賞之意更濃,“你的忠心,孤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此事就按你說的去辦吧。
“趙太醫專門為您調製的湯藥還溫在爐上,這藥性溫和,能助您固本培元。奴婢這就將東宮殿內布置得安靜舒適,一切隻為能讓您安心修養。”
在宮女房的廚房內,王鸚鵡目光落在案板上新鮮的蔬菜與藥材之上。她心中嘀咕:“我這輩子從未想過會為太子烹調膳食,他究竟看中了我哪一點呢?”她的手指輕觸食材,仿佛在尋覓答案,卻又自嘲地一笑——自己既非技藝禦膳房精湛的庖廚,又無高貴的出身,隻是一名尋常小宮女。
“昨天看太子的樣子,聲音沙啞,仿佛連說話都顯得吃力。”她在心中默默念叨。“太子身體虛弱,必須得準備些既能補養又易於消化的膳食。”她一邊回憶起鄉下那些清熱解表、潤肺化痰的方子,一邊在心間自語:“那就試試做一份薏米蓮子羹吧,配上些百合與枸杞,既能滋陰潤燥,又能驅散風寒;或者熬一鍋雪梨銀耳湯,清甜適口,對病情定有裨益。”
於是王鸚鵡開始忙碌起來。她熟練地清洗薏米和蓮子,仔細剔除雜質,然後將它們浸泡在清水中,準備熬製那碗滋補的羹湯。百合與枸杞也在一旁靜靜等待著被投入鍋中,發揮它們溫潤滋養的功效。
雪梨銀耳則是另一番精細活計,她先將銀耳泡發、撕成小朵,再把雪梨削皮去核,切成塊狀備用。接著,王鸚鵡穩穩地坐到爐火前,細心控製火候,讓食材的營養在慢燉中緩緩釋放出來。
王鸚鵡手捧著那碗熱氣蒸騰的雪梨羹、香氣四溢的薏米蓮子羹,步伐輕盈地步入了東宮的深邃庭院。她見到太子身邊的太監陳慶國正在專心致誌地整理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於是立即停步,斂衽施禮道:“公公,這是奴婢為太子殿下精心熬製的薏米蓮子羹和雪梨銀耳羹,旨在調養體虛,清潤五髒,裨益康健。”
陳慶國聞聲抬首,眼神落在燉盅之上,隻見那藥膳色澤醇厚,香氣撲鼻,不禁微露讚賞之色:“嗯,這味道真是令人垂涎,光看這色澤就知道你花費了不少心思。”他接過燉盅,對王鸚鵡說:“鸚鵡娘子,你的這份心細如絲,體貼入微,實在難得一見。待太子殿下用完午膳之後,你就在這東宮太子的寢殿內抄寫新宮女學的書籍吧,順便同時陪太子聊聊天,解解他的煩憂吧。”
麵對陳慶國的這一安排,王鸚鵡內心一驚能否她麵色微紅“什麽讀書抄寫”,王鸚鵡想了想語氣中帶著一絲懇切和緊張:“公公,奴婢深感太子殿下與您的厚愛與信任,但鸚鵡確實不擅長讀書,恐會在太子麵前失禮。”
陳慶國聽罷,沉吟片刻,他看出王鸚鵡的誠摯與忐忑他溫和地笑了笑,拍了拍王鸚鵡的手背,寬慰道:“鸚鵡娘子不必過於擔心,太子殿下需要的並非精湛的書法,而是有人能陪伴說說話,解解悶兒。你就在東宮寫一些詩經什麽的,何況你一個小宮女在哪裏看書不行呢,至於字跡,無妨,隻要用心即可,太子沒有時間看你寫的字。至於聊天,太子這幾日生病,你就陪陪他解解悶。
陳慶國看著王鸚鵡輕輕退下,那細碎的步伐踏在青石板上,發出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卻在他心頭激起一圈又一圈漣漪。他目送她離去,心中感慨萬千:“這王鸚鵡不僅手巧心細,容貌秀麗,更難得的是那份聰明伶俐和善解人意。”他暗自思量,“太子殿下尚未立太子妃,身邊能有個如此出眾的女子陪伴左右,也不失為一種慰藉,不過...。”
陳慶國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但在這皇宮之中,情感之事何其微妙複雜,尤其是對於身負國家重托的太子而言,他的喜惡往往會牽動無數人的命運。”他搖搖頭,惋惜之情溢於言表,“這小娘子能得到太子的喜愛,或許對她是福也是禍。福在於得到了太子的寵愛,有了更多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陳慶國內心深處更加憂慮:“而禍端則在於,一旦太子妃人選確立,她若得知太子對王鸚鵡的這份特別情愫,恐怕會心生不滿,他深知皇宮之內,尤其是後宮之事,女子間的爭風吃醋、勾心鬥角曆來都是殘酷無情。他心頭湧上一陣無力感,低聲道:“這宮牆之內,人言可畏,眾口鑠金。若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甚至挑撥離間,那王鸚鵡的日子將會異常艱難。
陳慶國捧著熱氣騰騰的食盒,步伐穩健地走進太子劉休遠的寢宮。他打開食盒,小心翼翼地將王鸚鵡親手烹製的膳食擺放在太子麵前精致的青瓷盤中,那是一碗精心熬煮的薏米蓮子羹,色澤溫潤,香氣四溢。
“殿下,這是王娘子特意為您準備的滋補之物,她用心良苦,望您能喜歡。”
劉休遠舀起一勺溫熱的羹湯輕輕吹涼,品味著其中的滋味,口中盡是滋補食材的醇香和王鸚鵡的心意。他邊吃邊自言自語:“慶國,我記得小時候阿母也曾為我做過類似的羹湯,如今聞到這熟悉的香味,仿佛回到了過去。”
陳慶國看著劉休遠品嚐美食時臉上流露出的滿足神情,心中也倍感欣慰:“殿下有如此細致貼心的人兒在身邊照料,真是福氣啊。不過,也要注意宮中的流言蜚語,畢竟王娘子出身低微,宮牆之內,人心難測。”他的話語雖含蓄,但飽含對太子及王鸚鵡的關心。
劉休遠聽罷,略顯沉重地點點頭,但並未放下手中的碗筷,而是更加珍惜眼前這份來自王鸚鵡的深情厚意。他知道,在這個看似華麗實則冰冷的皇宮之中,這份真摯的情感尤為珍貴。
.....
秋日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東宮的一隅,桂花猶如細雪般飄落,靜謐而悠長。王鸚鵡安靜地坐在那裏,手中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地在紙上臨摹著《詩經》的文字。
此刻,王鸚鵡的思緒不禁飄向了顯陽殿那位曾經悉心教她書法的阿劭。阿劭的身影在她記憶中依舊清晰,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耐心的指導,都深深印刻在她的心底若非當初阿劭在太子麵前替她美言幾句,那次因為誤事差點耽誤太子膳食的事,恐怕早已讓她承受了一頓板子。
王鸚鵡心中不禁憂慮起來,她心中默默念叨:“也不知道阿劭的身體好些了沒有?畢竟他那個苛刻的後母阿姨對他並不友善。當時問他的家事時,他臉上掠過的那一絲黯然和尷尬,讓她心中頗為不是滋味,也不知道他吃沒吃我做的桂花糖醬,他不也在東宮當值,等抄完書,我去看看他吧。”
劉休遠悄然佇立在那半透明的雲母屏風後,透過花鳥圖案映襯下的縫隙,他靜靜地凝視著王鸚鵡。她的背影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靜謐而專注。她身著素淨的宮裝,低首垂眸,手中拿著的毛筆,筆尖在泛黃的宣紙上舞動,一筆一劃都浸潤著《詩經》的古樸韻味。
秋日的陽光斜斜地灑在她身上,勾勒出優美的輪廓,幾絲秀發隨著呼吸輕輕擺動,猶如秋日飄零的桂花,靜美而不張揚。
劉休遠的心弦被王鸚鵡深深觸動,內心升騰起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他看著王鸚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種無需言表,卻又能真切感知到的情感讓他意識到,也許這就是愛一個人的模樣——不在華麗的誓言與熱烈的擁抱,而在日常生活中默默的關注,欣賞對方的一舉一動,享受這份平淡中的喜悅與安寧。
劉休遠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溫柔,心中默默地想:或許,喜歡一個人就是這樣,看到她安安靜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而自己也會因此心生歡喜。
這種靜謐的快樂,猶如琴瑟和諧,不在於音符的繁複,而在於旋律的和諧流淌;亦如山水相依,不在於峰巒疊嶂,而在於淡然恬靜中的相互守望。劉休遠心中深知,與王鸚鵡相處的每一刻,都是他從繁忙政事中抽身而出,回歸生活本質、尋覓內心安寧的美好時光。
王鸚鵡靜立於一幅精致華美的屏風之後,屏息凝神,王鸚鵡悄然窺視,內心深處懸著的一顆心隨著太子殿下安然享用美食的情景逐漸鬆弛下來。
王鸚鵡心中卻泛起一股交織著憂慮與喜悅的漣漪。她看著皇太子吃著自己親手做的桂花糕時那滿足又略帶頑皮的笑容,不禁一陣恍惚。每當太子故意做出些小動作試圖嚇唬她時,雖然表麵上佯裝生氣,內心卻如同被春風拂過的湖麵,蕩漾出一圈圈甜蜜的波紋。
當劉休遠安歇,王鸚鵡才得以離開,但她的思緒並未因此而平息。近日來,太子殿下的一日三餐全由她精心調配、親自動手,王鸚鵡擔心自己做的飯,不符太子的胃口。
王鸚鵡離開東宮,回到宮女房,但她的思緒並未因此而平息。近日來,太子殿下的一日三餐全由她精心調配、親自動手,這份職責讓她既感到榮幸又倍感壓力。
懷著滿腹心事,王鸚鵡找到了許姑姑,將心中的擔憂娓娓道出:“許姑姑,奴婢雖有幸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這些日子負責他的膳食並每日抄寫經書,可這擔子著實不輕,奴婢怕自己力有未逮,不能妥善處理好這些事務,隻怕辜負了太子殿下的期待。”
許姑姑溫和地拉過王鸚鵡的手,眼中滿是理解和疼愛:“鸚鵡,你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賞識,這幾日負責他的日常膳食以及抄寫經書,這是你的福分。要知道,宮中無數人翹首期盼能有此等接近主上,太子,各位娘娘、為主子效力的機會。”
劉休遠從沉重的昏睡中悠悠醒來,盡管病體尚在康複階段,但對小宮女王鸚鵡的深深掛念卻如同晨曦中的第一縷陽光,穿透了病痛的陰霾。
黃門陳慶國立刻貼近床邊伺候。劉休遠睜開眼的瞬間,疲倦中流露出對王鸚鵡的深深掛念:“慶國,我想去看望王鸚鵡。”
陳慶國心中細細盤算,他暗自揣測:這個小宮女王鸚鵡恐怕就是太子殿下那陣子每日喬裝成侍衛執意不讓任何人跟隨,獨自前往顯陽殿探訪的那個女子吧?昨日深夜,即便身患重病,太子也堅持要去宮女房探視她,足見他對她的深情厚意。
陳慶國輕聲對太子劉休遠說道:“殿下,昨日晚上您拖著疲弱之軀去探望王娘子,奴婢看見時真是心頭一緊。這趙太醫再三叮囑,您此刻急需靜養,任何情緒波動與身體勞累都可能影響病情的恢複,至於王娘子,奴婢建議,不如讓王姑娘在東宮抄書,背書,他們這些小宮女不是要每天背書學習嗎,在您的寢殿旁邊放個案幾,讓她在那裏安心書寫。如此一來,您既能隨時關注到她的狀況,適時與她交談慰藉,避免因過度憂慮而加重病情。何況如今您因病未能上朝,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讓她多陪陪您。”
劉休遠聽罷陳慶國的建議,蒼白的臉上浮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眼中閃爍著感激與讚許。他微弱卻堅定地回應道:“慶國,你這個奴婢心思真是周到,不僅顧及到了孤的身體,還體貼入微地想到了王鸚鵡的安排。這確實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陳慶國聞聽此言,心中略感寬慰,麵上卻不露聲色,恭敬地低下頭,謙遜回道:“殿下過譽了,奴婢隻是盡職盡責而已。奴婢深知您對王娘子的掛念,能為您分憂解難,是奴婢的榮幸。”
劉休遠微微點頭,眼中的讚賞之意更濃,“你的忠心,孤看在眼裏,記在心裏。此事就按你說的去辦吧。
“趙太醫專門為您調製的湯藥還溫在爐上,這藥性溫和,能助您固本培元。奴婢這就將東宮殿內布置得安靜舒適,一切隻為能讓您安心修養。”
在宮女房的廚房內,王鸚鵡目光落在案板上新鮮的蔬菜與藥材之上。她心中嘀咕:“我這輩子從未想過會為太子烹調膳食,他究竟看中了我哪一點呢?”她的手指輕觸食材,仿佛在尋覓答案,卻又自嘲地一笑——自己既非技藝禦膳房精湛的庖廚,又無高貴的出身,隻是一名尋常小宮女。
“昨天看太子的樣子,聲音沙啞,仿佛連說話都顯得吃力。”她在心中默默念叨。“太子身體虛弱,必須得準備些既能補養又易於消化的膳食。”她一邊回憶起鄉下那些清熱解表、潤肺化痰的方子,一邊在心間自語:“那就試試做一份薏米蓮子羹吧,配上些百合與枸杞,既能滋陰潤燥,又能驅散風寒;或者熬一鍋雪梨銀耳湯,清甜適口,對病情定有裨益。”
於是王鸚鵡開始忙碌起來。她熟練地清洗薏米和蓮子,仔細剔除雜質,然後將它們浸泡在清水中,準備熬製那碗滋補的羹湯。百合與枸杞也在一旁靜靜等待著被投入鍋中,發揮它們溫潤滋養的功效。
雪梨銀耳則是另一番精細活計,她先將銀耳泡發、撕成小朵,再把雪梨削皮去核,切成塊狀備用。接著,王鸚鵡穩穩地坐到爐火前,細心控製火候,讓食材的營養在慢燉中緩緩釋放出來。
王鸚鵡手捧著那碗熱氣蒸騰的雪梨羹、香氣四溢的薏米蓮子羹,步伐輕盈地步入了東宮的深邃庭院。她見到太子身邊的太監陳慶國正在專心致誌地整理浩如煙海的古籍文獻,於是立即停步,斂衽施禮道:“公公,這是奴婢為太子殿下精心熬製的薏米蓮子羹和雪梨銀耳羹,旨在調養體虛,清潤五髒,裨益康健。”
陳慶國聞聲抬首,眼神落在燉盅之上,隻見那藥膳色澤醇厚,香氣撲鼻,不禁微露讚賞之色:“嗯,這味道真是令人垂涎,光看這色澤就知道你花費了不少心思。”他接過燉盅,對王鸚鵡說:“鸚鵡娘子,你的這份心細如絲,體貼入微,實在難得一見。待太子殿下用完午膳之後,你就在這東宮太子的寢殿內抄寫新宮女學的書籍吧,順便同時陪太子聊聊天,解解他的煩憂吧。”
麵對陳慶國的這一安排,王鸚鵡內心一驚能否她麵色微紅“什麽讀書抄寫”,王鸚鵡想了想語氣中帶著一絲懇切和緊張:“公公,奴婢深感太子殿下與您的厚愛與信任,但鸚鵡確實不擅長讀書,恐會在太子麵前失禮。”
陳慶國聽罷,沉吟片刻,他看出王鸚鵡的誠摯與忐忑他溫和地笑了笑,拍了拍王鸚鵡的手背,寬慰道:“鸚鵡娘子不必過於擔心,太子殿下需要的並非精湛的書法,而是有人能陪伴說說話,解解悶兒。你就在東宮寫一些詩經什麽的,何況你一個小宮女在哪裏看書不行呢,至於字跡,無妨,隻要用心即可,太子沒有時間看你寫的字。至於聊天,太子這幾日生病,你就陪陪他解解悶。
陳慶國看著王鸚鵡輕輕退下,那細碎的步伐踏在青石板上,發出的聲音輕得幾乎聽不見,卻在他心頭激起一圈又一圈漣漪。他目送她離去,心中感慨萬千:“這王鸚鵡不僅手巧心細,容貌秀麗,更難得的是那份聰明伶俐和善解人意。”他暗自思量,“太子殿下尚未立太子妃,身邊能有個如此出眾的女子陪伴左右,也不失為一種慰藉,不過...。”
陳慶國輕輕地歎了一口氣,眉宇間流露出深深的憂慮:“但在這皇宮之中,情感之事何其微妙複雜,尤其是對於身負國家重托的太子而言,他的喜惡往往會牽動無數人的命運。”他搖搖頭,惋惜之情溢於言表,“這小娘子能得到太子的喜愛,或許對她是福也是禍。福在於得到了太子的寵愛,有了更多機會改變自己的命運;陳慶國內心深處更加憂慮:“而禍端則在於,一旦太子妃人選確立,她若得知太子對王鸚鵡的這份特別情愫,恐怕會心生不滿,他深知皇宮之內,尤其是後宮之事,女子間的爭風吃醋、勾心鬥角曆來都是殘酷無情。他心頭湧上一陣無力感,低聲道:“這宮牆之內,人言可畏,眾口鑠金。若是有人借此大做文章,甚至挑撥離間,那王鸚鵡的日子將會異常艱難。
陳慶國捧著熱氣騰騰的食盒,步伐穩健地走進太子劉休遠的寢宮。他打開食盒,小心翼翼地將王鸚鵡親手烹製的膳食擺放在太子麵前精致的青瓷盤中,那是一碗精心熬煮的薏米蓮子羹,色澤溫潤,香氣四溢。
“殿下,這是王娘子特意為您準備的滋補之物,她用心良苦,望您能喜歡。”
劉休遠舀起一勺溫熱的羹湯輕輕吹涼,品味著其中的滋味,口中盡是滋補食材的醇香和王鸚鵡的心意。他邊吃邊自言自語:“慶國,我記得小時候阿母也曾為我做過類似的羹湯,如今聞到這熟悉的香味,仿佛回到了過去。”
陳慶國看著劉休遠品嚐美食時臉上流露出的滿足神情,心中也倍感欣慰:“殿下有如此細致貼心的人兒在身邊照料,真是福氣啊。不過,也要注意宮中的流言蜚語,畢竟王娘子出身低微,宮牆之內,人心難測。”他的話語雖含蓄,但飽含對太子及王鸚鵡的關心。
劉休遠聽罷,略顯沉重地點點頭,但並未放下手中的碗筷,而是更加珍惜眼前這份來自王鸚鵡的深情厚意。他知道,在這個看似華麗實則冰冷的皇宮之中,這份真摯的情感尤為珍貴。
.....
秋日的午後,陽光透過窗欞,斑駁地灑在東宮的一隅,桂花猶如細雪般飄落,靜謐而悠長。王鸚鵡安靜地坐在那裏,手中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地在紙上臨摹著《詩經》的文字。
此刻,王鸚鵡的思緒不禁飄向了顯陽殿那位曾經悉心教她書法的阿劭。阿劭的身影在她記憶中依舊清晰,他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耐心的指導,都深深印刻在她的心底若非當初阿劭在太子麵前替她美言幾句,那次因為誤事差點耽誤太子膳食的事,恐怕早已讓她承受了一頓板子。
王鸚鵡心中不禁憂慮起來,她心中默默念叨:“也不知道阿劭的身體好些了沒有?畢竟他那個苛刻的後母阿姨對他並不友善。當時問他的家事時,他臉上掠過的那一絲黯然和尷尬,讓她心中頗為不是滋味,也不知道他吃沒吃我做的桂花糖醬,他不也在東宮當值,等抄完書,我去看看他吧。”
劉休遠悄然佇立在那半透明的雲母屏風後,透過花鳥圖案映襯下的縫隙,他靜靜地凝視著王鸚鵡。她的背影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畫,靜謐而專注。她身著素淨的宮裝,低首垂眸,手中拿著的毛筆,筆尖在泛黃的宣紙上舞動,一筆一劃都浸潤著《詩經》的古樸韻味。
秋日的陽光斜斜地灑在她身上,勾勒出優美的輪廓,幾絲秀發隨著呼吸輕輕擺動,猶如秋日飄零的桂花,靜美而不張揚。
劉休遠的心弦被王鸚鵡深深觸動,內心升騰起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感和滿足感。他看著王鸚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那種無需言表,卻又能真切感知到的情感讓他意識到,也許這就是愛一個人的模樣——不在華麗的誓言與熱烈的擁抱,而在日常生活中默默的關注,欣賞對方的一舉一動,享受這份平淡中的喜悅與安寧。
劉休遠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溫柔,心中默默地想:或許,喜歡一個人就是這樣,看到她安安靜靜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變得美好起來,而自己也會因此心生歡喜。
這種靜謐的快樂,猶如琴瑟和諧,不在於音符的繁複,而在於旋律的和諧流淌;亦如山水相依,不在於峰巒疊嶂,而在於淡然恬靜中的相互守望。劉休遠心中深知,與王鸚鵡相處的每一刻,都是他從繁忙政事中抽身而出,回歸生活本質、尋覓內心安寧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