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天與教皇子們射箭的課程剛剛結束,皇子們個個麵色微紅,額頭上還掛著細密的汗珠。他們手中的弓箭隨意地搭在一旁,氣氛顯得有些慵懶。
劉休文首先打破了這份寧靜,他微微皺著眉頭,望向三哥劉休龍,不解地問道:“三哥,你這幾日怎麽這麽忙?都沒有來永福省。”劉休龍張了張嘴,正欲回答,卻被劉休玄搶了先。
劉休玄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調侃的語氣說道:“還用說嗎?當然是擔心那個小宮女唄。”說完,他還特意瞥了劉休龍一眼。接著,劉休玄又繼續諷刺道:“三哥,你說你的小宮女也真是大膽,大大咧咧地就跑到華林園去了,還當著阿父和大哥的麵叫大哥小字。這要是換了別人,恐怕早就被杖斃了。也得虧殷大人求情,不然就她這麽沒大沒小的,哪還能活到現在。”
劉休龍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他狠狠地瞪了劉休玄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這個劉休玄,總是這般口無遮攔,絲毫不顧及自己的感受。
然而,劉休玄卻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他繼續挑釁道:“三哥,你不會是被那個小宮女迷得暈頭轉向了吧?連自己的身份都忘了。”
劉休龍再也忍不住了,他怒喝道:“四弟,你不要太過分了!”
劉休玄也不甘示弱,回嘴道:“我過分?”
劉休文見兩人吵得越來越凶,連忙上前勸解道:“三哥、四哥,你們別吵了。都是自家兄弟,何必為了一個小宮女傷了和氣呢。”
劉休玄卻一把推開劉休文,說道:“六弟,你懂什麽?”
劉休龍氣得渾身發抖,他指著劉休玄說道:“你不要血口噴人。她不是你說的那樣。”
劉休玄冷笑道:“哼,不是那樣?那她為什麽要在華林園做出那麽大膽的舉動?她這分明就是不把阿父和大哥放在眼裏。”
劉休龍反駁道:“她隻是一時害怕,她沒有惡意。”
劉休玄卻不依不饒:“一時害怕?要不是殷大人求情,她早就死了。”
兩人越吵越激烈,劉休龍和劉休玄誰也不肯讓步,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大,場麵一度十分混亂。
劉休玄眼珠一轉,又開始扯起別的來羞辱劉休龍。“三哥,你一向自詡在皇子中文采第一,書法第一,可是呢,依四弟看,你這書法還差得遠。”劉休玄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滿是不屑,“你那些所謂的佳作,在我看來不過是平庸之作。就你那筆字,也敢稱第一?真是笑話。”
劉休龍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文采和書法極為自信,如今被劉休玄如此貶低,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你說我的書法差?那你的又能好到哪裏去?”劉休龍咬著牙說道。
劉休玄卻絲毫不懼,反而哈哈大笑起來。“三哥,你還別不服氣。我的書法雖不敢稱絕佳,但也比你的強上許多。你看看你,整日裏自吹自擂,卻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劉休龍心中滿是嫉妒,他看著劉休玄那得意的模樣,恨不得衝上去給他一拳。“你寫的很好一樣?你不過是仗著口舌之利,胡亂評判。”
此時,周圍的皇子們有的麵露尷尬,不知該如何勸解;有的則在心中暗自偷笑,等著看這兄弟倆的熱鬧。
劉休遠則站在一旁,冷漠地看著這兩個兄弟爭吵,眼神中沒有一絲溫度。他就那樣靜靜地站著,仿佛眼前的一切與他毫無關係。片刻後,他微微一甩衣袖,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走出了永福省,仿佛這些兄弟的紛爭在他眼中不過是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他浪費一絲精力。
慶國急忙跟上,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子殿下,您為何不出麵製止呢?這樣下去,恐怕會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
劉休遠依舊腳步未停,神色淡然如水,仿佛眼前的紛爭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鬧劇。他緩緩說道:“和氣?和他們之間有什麽和氣可言,隨便他們折騰,兩敗俱傷才好。前幾日孤的三弟前幾日欺負了你,正好讓四弟收拾收拾他。四弟一向伶牙俐齒,你說豈不是正好?”
慶國聽了這話,心中一凜,連忙低下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說道:“太子殿下英明。奴婢謝太子殿下,隻是這般兄弟相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劉休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帶著絲絲寒意,仿佛能將周圍的空氣都凍結。他冷聲道:“他們若識趣,便罷了;若不識趣,孤也不會手軟。”
慶國小心翼翼地說:“太子殿下,若四殿下與三殿下的爭鬥愈演愈烈,會不會引起主上的不滿呢?”慶國試探著問道。
劉休遠腳步微微一頓,隨即又繼續前行,聲音冷淡地說道:“哼,阿父日理萬機,隻要不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豈會過多關注。況且,誰若在這場爭鬥中失去理智,便會在阿父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東宮
回到東宮,眉頭微微皺起,腦海中不斷浮現三弟和四弟那激烈爭吵的場景,他不禁搖了搖頭,嘴角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
“這兩人,為了個書法也能吵成這樣,真是幼稚。”劉休遠喃喃自語道。突然,他靈機一動,眼睛一亮。“哼,他們爭得那麽熱鬧,我也來練練字,正好閑來無事。
劉休遠道:“慶國,給孤準備筆墨紙硯!”
慶國連忙應道:“是,太子殿下。”不一會兒,筆墨紙硯就被端了上來。
劉休遠手中的毛筆在紙上緩緩移動,然而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練字之上。每一筆落下,仿佛都帶著他對某人的思念。王鸚鵡的身影不斷在他腦海中浮現,她的笑靨、她的眼眸,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印在他的心中。
寫著寫著,劉休遠手中的動作漸漸停了下來。他微微側頭,望向一旁恭敬站立的陳慶國,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急切。“慶國,王鸚鵡如今如何了?不知她有沒有吃石蜜,孤是擔心她身子骨。她本就柔弱,經曆了這些波折,不知是否安好?”
陳慶國看著太子殿下如此模樣,心中不忍,連忙開口安慰道:“殿下放心,王娘子她吉人自有天相,定不會有事的。說不定此刻她正在好好調養身子呢。”
劉休遠微微頷首,眼神卻依舊望向遠方,仿佛在尋找著那個熟悉的身影。“但願如此吧。孤隻盼她能平平安安,哪怕和孤慪氣,也希望她不要太作踐自己的身體,和阿母當年一樣。”
沉默片刻,陳慶國看著太子殿下愁眉不展的樣子,小心翼翼地說道:“太子殿下,不如奴婢去昭憲宮問問吧。這樣您也能安心一些。”
劉休遠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好,慶國,你快去打聽打聽。一定要仔細,不可有絲毫馬虎。”
陳慶國連忙應道:“是,太子殿下。奴婢現在就去。”說完,便轉身匆匆離去。
劉休遠望著陳慶國離去的背影,心中的擔憂卻絲毫沒有減少。他再次拿起筆,試圖通過練字來平複自己的心情,然而,王鸚鵡的身影卻不斷在他腦海中閃現,讓他根本無法靜下心來。一想到王鸚鵡,他的手就忍不住微微顫抖,那筆仿佛有千斤重,怎麽也落不下去。
陳慶國風風火火地來到昭憲宮,抬眼就瞅見了羅淺淺。他忙不迭地湊上前去,急切地問道:“小娘子,鸚鵡娘子咋樣啦?”
羅淺淺聞聲,看著陳慶國,心想這太子可對鸚鵡真上心,看來我要好好幫幫鸚鵡和太子嘍,她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喲,這不是陳公公嘛。鸚鵡每日都按時吃藥,不曾有半分懈怠呢。不過呢,公公您也曉得,她受了那杖刑,傷得可不輕。老話都說了,傷筋動骨一百天呢,如今她呀,就隻能靜靜地躺在床上養傷,可經不起半點兒折騰。”
陳慶國一聽,趕忙又問道:“那太子殿下給鸚鵡娘子的石蜜呢?”
羅淺淺一想到王鸚鵡把石蜜當石頭的那副模樣,笑著說道:“鸚鵡以為那是塊石頭呢,最後一甩手就給扔嘍。”
陳慶國一聽,急得直跺腳,那跺腳聲在地麵上發出“咚咚”的悶響。他瞪大了眼睛,滿臉漲得通紅,雙手不停地揮舞著,嚷嚷道:“哎呀呀,那可是交趾來的寶貝呀!她怎麽能給扔了呢!這可如何是好呀!”
羅淺淺看著陳慶國那副著急上火的模樣,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快笑出來了。她直起身子,一隻手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大聲說道:“哈哈,騙你的啦!鸚鵡寶貝得很呢,壓根就不舍得吃。她把那石蜜小心翼翼地放在床頭,每日看著,心裏歡喜著呢。”
劉休文首先打破了這份寧靜,他微微皺著眉頭,望向三哥劉休龍,不解地問道:“三哥,你這幾日怎麽這麽忙?都沒有來永福省。”劉休龍張了張嘴,正欲回答,卻被劉休玄搶了先。
劉休玄嘴角微微上揚,帶著一絲調侃的語氣說道:“還用說嗎?當然是擔心那個小宮女唄。”說完,他還特意瞥了劉休龍一眼。接著,劉休玄又繼續諷刺道:“三哥,你說你的小宮女也真是大膽,大大咧咧地就跑到華林園去了,還當著阿父和大哥的麵叫大哥小字。這要是換了別人,恐怕早就被杖斃了。也得虧殷大人求情,不然就她這麽沒大沒小的,哪還能活到現在。”
劉休龍的臉色瞬間變得陰沉下來,他狠狠地瞪了劉休玄一眼,心中湧起一股怒火。這個劉休玄,總是這般口無遮攔,絲毫不顧及自己的感受。
然而,劉休玄卻絲毫沒有收斂的意思,他繼續挑釁道:“三哥,你不會是被那個小宮女迷得暈頭轉向了吧?連自己的身份都忘了。”
劉休龍再也忍不住了,他怒喝道:“四弟,你不要太過分了!”
劉休玄也不甘示弱,回嘴道:“我過分?”
劉休文見兩人吵得越來越凶,連忙上前勸解道:“三哥、四哥,你們別吵了。都是自家兄弟,何必為了一個小宮女傷了和氣呢。”
劉休玄卻一把推開劉休文,說道:“六弟,你懂什麽?”
劉休龍氣得渾身發抖,他指著劉休玄說道:“你不要血口噴人。她不是你說的那樣。”
劉休玄冷笑道:“哼,不是那樣?那她為什麽要在華林園做出那麽大膽的舉動?她這分明就是不把阿父和大哥放在眼裏。”
劉休龍反駁道:“她隻是一時害怕,她沒有惡意。”
劉休玄卻不依不饒:“一時害怕?要不是殷大人求情,她早就死了。”
兩人越吵越激烈,劉休龍和劉休玄誰也不肯讓步,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大,場麵一度十分混亂。
劉休玄眼珠一轉,又開始扯起別的來羞辱劉休龍。“三哥,你一向自詡在皇子中文采第一,書法第一,可是呢,依四弟看,你這書法還差得遠。”劉休玄微微揚起下巴,眼神中滿是不屑,“你那些所謂的佳作,在我看來不過是平庸之作。就你那筆字,也敢稱第一?真是笑話。”
劉休龍聽了這話,臉色瞬間變得鐵青。他一直以來對自己的文采和書法極為自信,如今被劉休玄如此貶低,心中的怒火熊熊燃燒。“你說我的書法差?那你的又能好到哪裏去?”劉休龍咬著牙說道。
劉休玄卻絲毫不懼,反而哈哈大笑起來。“三哥,你還別不服氣。我的書法雖不敢稱絕佳,但也比你的強上許多。你看看你,整日裏自吹自擂,卻不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劉休龍心中滿是嫉妒,他看著劉休玄那得意的模樣,恨不得衝上去給他一拳。“你寫的很好一樣?你不過是仗著口舌之利,胡亂評判。”
此時,周圍的皇子們有的麵露尷尬,不知該如何勸解;有的則在心中暗自偷笑,等著看這兄弟倆的熱鬧。
劉休遠則站在一旁,冷漠地看著這兩個兄弟爭吵,眼神中沒有一絲溫度。他就那樣靜靜地站著,仿佛眼前的一切與他毫無關係。片刻後,他微微一甩衣袖,毫不猶豫地轉身離去,走出了永福省,仿佛這些兄弟的紛爭在他眼中不過是微不足道,根本不值得他浪費一絲精力。
慶國急忙跟上,小心翼翼地問道:“太子殿下,您為何不出麵製止呢?這樣下去,恐怕會傷了兄弟之間的和氣。”
劉休遠依舊腳步未停,神色淡然如水,仿佛眼前的紛爭不過是一場無關緊要的鬧劇。他緩緩說道:“和氣?和他們之間有什麽和氣可言,隨便他們折騰,兩敗俱傷才好。前幾日孤的三弟前幾日欺負了你,正好讓四弟收拾收拾他。四弟一向伶牙俐齒,你說豈不是正好?”
慶國聽了這話,心中一凜,連忙低下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他說道:“太子殿下英明。奴婢謝太子殿下,隻是這般兄弟相爭,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劉休遠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容中帶著絲絲寒意,仿佛能將周圍的空氣都凍結。他冷聲道:“他們若識趣,便罷了;若不識趣,孤也不會手軟。”
慶國小心翼翼地說:“太子殿下,若四殿下與三殿下的爭鬥愈演愈烈,會不會引起主上的不滿呢?”慶國試探著問道。
劉休遠腳步微微一頓,隨即又繼續前行,聲音冷淡地說道:“哼,阿父日理萬機,隻要不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豈會過多關注。況且,誰若在這場爭鬥中失去理智,便會在阿父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東宮
回到東宮,眉頭微微皺起,腦海中不斷浮現三弟和四弟那激烈爭吵的場景,他不禁搖了搖頭,嘴角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
“這兩人,為了個書法也能吵成這樣,真是幼稚。”劉休遠喃喃自語道。突然,他靈機一動,眼睛一亮。“哼,他們爭得那麽熱鬧,我也來練練字,正好閑來無事。
劉休遠道:“慶國,給孤準備筆墨紙硯!”
慶國連忙應道:“是,太子殿下。”不一會兒,筆墨紙硯就被端了上來。
劉休遠手中的毛筆在紙上緩緩移動,然而他的心思卻全然不在這練字之上。每一筆落下,仿佛都帶著他對某人的思念。王鸚鵡的身影不斷在他腦海中浮現,她的笑靨、她的眼眸,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印在他的心中。
寫著寫著,劉休遠手中的動作漸漸停了下來。他微微側頭,望向一旁恭敬站立的陳慶國,眼神中滿是關切與急切。“慶國,王鸚鵡如今如何了?不知她有沒有吃石蜜,孤是擔心她身子骨。她本就柔弱,經曆了這些波折,不知是否安好?”
陳慶國看著太子殿下如此模樣,心中不忍,連忙開口安慰道:“殿下放心,王娘子她吉人自有天相,定不會有事的。說不定此刻她正在好好調養身子呢。”
劉休遠微微頷首,眼神卻依舊望向遠方,仿佛在尋找著那個熟悉的身影。“但願如此吧。孤隻盼她能平平安安,哪怕和孤慪氣,也希望她不要太作踐自己的身體,和阿母當年一樣。”
沉默片刻,陳慶國看著太子殿下愁眉不展的樣子,小心翼翼地說道:“太子殿下,不如奴婢去昭憲宮問問吧。這樣您也能安心一些。”
劉休遠的眼神瞬間亮了起來,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好,慶國,你快去打聽打聽。一定要仔細,不可有絲毫馬虎。”
陳慶國連忙應道:“是,太子殿下。奴婢現在就去。”說完,便轉身匆匆離去。
劉休遠望著陳慶國離去的背影,心中的擔憂卻絲毫沒有減少。他再次拿起筆,試圖通過練字來平複自己的心情,然而,王鸚鵡的身影卻不斷在他腦海中閃現,讓他根本無法靜下心來。一想到王鸚鵡,他的手就忍不住微微顫抖,那筆仿佛有千斤重,怎麽也落不下去。
陳慶國風風火火地來到昭憲宮,抬眼就瞅見了羅淺淺。他忙不迭地湊上前去,急切地問道:“小娘子,鸚鵡娘子咋樣啦?”
羅淺淺聞聲,看著陳慶國,心想這太子可對鸚鵡真上心,看來我要好好幫幫鸚鵡和太子嘍,她微微揚起嘴角,露出一抹似有若無的笑意,不緊不慢地說道:“喲,這不是陳公公嘛。鸚鵡每日都按時吃藥,不曾有半分懈怠呢。不過呢,公公您也曉得,她受了那杖刑,傷得可不輕。老話都說了,傷筋動骨一百天呢,如今她呀,就隻能靜靜地躺在床上養傷,可經不起半點兒折騰。”
陳慶國一聽,趕忙又問道:“那太子殿下給鸚鵡娘子的石蜜呢?”
羅淺淺一想到王鸚鵡把石蜜當石頭的那副模樣,笑著說道:“鸚鵡以為那是塊石頭呢,最後一甩手就給扔嘍。”
陳慶國一聽,急得直跺腳,那跺腳聲在地麵上發出“咚咚”的悶響。他瞪大了眼睛,滿臉漲得通紅,雙手不停地揮舞著,嚷嚷道:“哎呀呀,那可是交趾來的寶貝呀!她怎麽能給扔了呢!這可如何是好呀!”
羅淺淺看著陳慶國那副著急上火的模樣,笑得前仰後合,眼淚都快笑出來了。她直起身子,一隻手擦了擦眼角笑出的淚花,大聲說道:“哈哈,騙你的啦!鸚鵡寶貝得很呢,壓根就不舍得吃。她把那石蜜小心翼翼地放在床頭,每日看著,心裏歡喜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