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開辟一個宏大的修行盛世!
我把八十一難變成劫,西遊亂套了 作者:潤先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玄奘,真有你的,還真在這裏等待了八十一天!”
玄奘剛走出寺廟的範圍,突然一道聲音傳來。
“孫師!”
玄奘聞言,抬頭看去,雙手合十行禮道。
“你這......”
孫悟空上下打量了一眼玄奘及腰的長發,有些不可思議。
“若不是親眼看見,俺老孫都不敢相信,你還是不是玄奘了。”
接到紀淮的命令。
孫悟空便前來長安尋找轉世之後的唐僧。
並遵囑師兄吩咐,賜名唐三葬。
而在孫悟空第一次見到唐三葬,沒多久,便發生了大和尚指點玄奘的場麵。
告訴其,西方靈山有大乘佛法。
可度亡者升天,度人脫離苦難,可修無量壽身等等。
當然,這一切就是要影響和引導玄奘。
讓他產生取經之心。
可是大和尚萬萬沒有想到,玄奘悍然下手。
先請其舍去一身皮囊,以神魂之力,去往西天取得真經。
“孫師,貧僧並非玄奘,而是唐三葬!”
一身血紅色袈裟的唐三葬,麵容慈悲的說道。
孫悟空聞言,眉頭一跳。
“大師傅說西方靈山有大乘佛法,可普度眾生,而今大師傅去而未歸,貧僧自當繼承其未成之誌,去往一趟靈山,求得真經,度眾生超脫於苦海,享受無邊自由。”
唐三葬語氣平靜。
甚至俊俏的麵容,有著一層聖潔的光。
但說話的語氣,卻蘊含著濃鬱的沙發血色。
“葬天、葬地、葬仙、葬神、葬佛,吾以三葬之命,度眾生超脫苦海,永不沉淪!”
孫悟空站在唐三葬麵前,聞言,緊接著大笑。
“妙妙妙!”
“好一個唐三葬,葬盡諸天神佛!”
“有此一言,你大師之名,當之無愧!”
孫悟空笑完後,這才正色還禮。
“俺老孫見過三葬大師!”
......
西方靈山。
大雷音寺。
諸位佛陀、菩薩等,盡皆端坐在蓮台之上,神色肅穆,聆聽如來講法。
看著如來身邊地湧金蓮,天花亂墜。
一眾佛陀、菩薩全部心悅誠服。
自以為得見正道!
突然,正在講法的如來猛然停了下來。
如來身邊,觀音、文殊、普賢三大菩薩,也緊跟著睜開眼睛,看向東勝神洲。
“天機又變了!”
如來神色凝重道。
“為何我等今日有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普賢菩薩皺眉,看向如來問道。
“或許,是少了孫悟空吧。”
觀音菩薩開口,算是回答了普賢菩薩的問題。
“......”
而如來,則是一陣沉默。
原本計劃中,孫悟空絕對是取經人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為此,準提甚至留下善屍分身,化為菩提,親自收其為弟子。
並且根據仙佛製定的計劃,為孫悟空量身打造了一係列的套餐,保證孫悟空可以變成,一眾仙佛理想的取經人。
可是在紀淮的改變下,所有的套餐要麽用不到,要麽就變味了。
所以,佛門大興所必須的西遊,從一開始就有了變數。
今日取經人第一世出發。
他們同樣感應到了天機改變,似乎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可惜,因為紀聖的變故,我等不能輕易暴露靈山所在的位置,否則,隻需法眼一觀,便可看清楚,東勝神洲發生了什麽事。”
文殊菩薩緊跟著說道。
自天庭被萬仙毀滅,如來在西方二聖的幫助下,帶著靈山和大雷音寺遁逃。
紀淮也曾推算過,卻因為聖人阻攔,而難以推算出新位置。
不過,這話有點打如來臉的意思。
畢竟,紀淮率領萬仙逆伐天庭,硬生生的以無上神通,鎮壓了玉清聖人的一念化身。
而後還要攻打靈山。
如來不得已,果斷帶著靈山和大雷音寺,遁逃出洪荒,隱匿於大千當中。
今日文殊菩薩說起這件事。
怎麽聽,都有一種在當縮頭烏龜的味道。
盡管,文殊菩薩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但並不能忽略了如來的想法。
“罷了!”
“雖然沒有了孫悟空,但是還有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
“小小意外,一切還在掌控中。”
最終,如來開口下定結論。
“我佛所言極是!”
如來開口,其餘佛陀和菩薩,盡皆表示讚同。
觀音菩薩等人也不再多說。
整個大雷音寺,再次恢複平靜,一副莊嚴盛大的佛國景象。
大隋邊境。
取經路上,兩道身影出現。
其中一人,身披血色袈裟,長發及腰,正是唐三葬。
另一個,正是孫悟空。
兩人從大興城出發,剛剛到達原本應該是五指山鎮壓孫悟空的地方。
但如今卻是光禿禿一片。
與此同時。
紀淮的目光也看了過來。
“原本,是讓孫悟空去當唐三葬的師父,不過其已經變成唐三葬,就讓兩人亦師亦友,也沒什麽問題。”
紀淮想了想,並不在意這些變化。
隻是一些細枝末節罷了。
最讓紀淮關注的,沒有了孫悟空,佛門接下來怎麽去安排。
包括唐三葬和孫悟空兩人出現後。
西方靈山,那一眾禿賊,會有什麽反應。
當然,不管大雷音寺做出什麽,在玄奘變成唐三葬的那一刻,紀淮便掌握了主動權。
他相信,隻要自身足夠強勢。
佛門無論如何掙紮,終究也是困獸之鬥。
或許會有些麻煩,但是難以改變大勢。
“接下來,先讓唐三葬和孫悟空,自由發揮吧。”
觀察了片刻,紀淮開始著手做另外一件事。
隨後,他來到了金鼇島。
如今截教重立。
西王母、元鳳、孔宣、等等,都暫時集中在金鼇島。
而他們此時正在不斷忙碌。
經過紀淮的指示,他們正在組建一支支,與唐三葬和孫悟空這種類似的取經小隊。
但是,兩者的目的不同。
唐三葬和孫悟空走的是取經之道。
而西王母、元鳳和孔宣等人組建出來的取經小隊,則要帶著他所傳的法,前往洪荒各地,宣傳下去。
要知道,紀淮所傳的法,隻要有生靈領悟,他便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和反饋。
因此,越多的人修煉紀淮所傳的法,他所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以前紀淮所傳的基本上都是西遊中的關鍵人物,並不是所有生靈。
即便在攻打天庭的那一次,紀淮傳法萬道,能修行參悟的也隻是萬仙。
而沒有修為的凡人,便沒有機會。
如今,紀淮有了不同的想法。
他要讓沒有修為的凡人,也走上修行之路。
開辟出一個宏大的修行盛世!
玄奘剛走出寺廟的範圍,突然一道聲音傳來。
“孫師!”
玄奘聞言,抬頭看去,雙手合十行禮道。
“你這......”
孫悟空上下打量了一眼玄奘及腰的長發,有些不可思議。
“若不是親眼看見,俺老孫都不敢相信,你還是不是玄奘了。”
接到紀淮的命令。
孫悟空便前來長安尋找轉世之後的唐僧。
並遵囑師兄吩咐,賜名唐三葬。
而在孫悟空第一次見到唐三葬,沒多久,便發生了大和尚指點玄奘的場麵。
告訴其,西方靈山有大乘佛法。
可度亡者升天,度人脫離苦難,可修無量壽身等等。
當然,這一切就是要影響和引導玄奘。
讓他產生取經之心。
可是大和尚萬萬沒有想到,玄奘悍然下手。
先請其舍去一身皮囊,以神魂之力,去往西天取得真經。
“孫師,貧僧並非玄奘,而是唐三葬!”
一身血紅色袈裟的唐三葬,麵容慈悲的說道。
孫悟空聞言,眉頭一跳。
“大師傅說西方靈山有大乘佛法,可普度眾生,而今大師傅去而未歸,貧僧自當繼承其未成之誌,去往一趟靈山,求得真經,度眾生超脫於苦海,享受無邊自由。”
唐三葬語氣平靜。
甚至俊俏的麵容,有著一層聖潔的光。
但說話的語氣,卻蘊含著濃鬱的沙發血色。
“葬天、葬地、葬仙、葬神、葬佛,吾以三葬之命,度眾生超脫苦海,永不沉淪!”
孫悟空站在唐三葬麵前,聞言,緊接著大笑。
“妙妙妙!”
“好一個唐三葬,葬盡諸天神佛!”
“有此一言,你大師之名,當之無愧!”
孫悟空笑完後,這才正色還禮。
“俺老孫見過三葬大師!”
......
西方靈山。
大雷音寺。
諸位佛陀、菩薩等,盡皆端坐在蓮台之上,神色肅穆,聆聽如來講法。
看著如來身邊地湧金蓮,天花亂墜。
一眾佛陀、菩薩全部心悅誠服。
自以為得見正道!
突然,正在講法的如來猛然停了下來。
如來身邊,觀音、文殊、普賢三大菩薩,也緊跟著睜開眼睛,看向東勝神洲。
“天機又變了!”
如來神色凝重道。
“為何我等今日有種心神不寧的感覺?”
普賢菩薩皺眉,看向如來問道。
“或許,是少了孫悟空吧。”
觀音菩薩開口,算是回答了普賢菩薩的問題。
“......”
而如來,則是一陣沉默。
原本計劃中,孫悟空絕對是取經人中,最重要的一枚棋子。
為此,準提甚至留下善屍分身,化為菩提,親自收其為弟子。
並且根據仙佛製定的計劃,為孫悟空量身打造了一係列的套餐,保證孫悟空可以變成,一眾仙佛理想的取經人。
可是在紀淮的改變下,所有的套餐要麽用不到,要麽就變味了。
所以,佛門大興所必須的西遊,從一開始就有了變數。
今日取經人第一世出發。
他們同樣感應到了天機改變,似乎也是很合理的事情。
“可惜,因為紀聖的變故,我等不能輕易暴露靈山所在的位置,否則,隻需法眼一觀,便可看清楚,東勝神洲發生了什麽事。”
文殊菩薩緊跟著說道。
自天庭被萬仙毀滅,如來在西方二聖的幫助下,帶著靈山和大雷音寺遁逃。
紀淮也曾推算過,卻因為聖人阻攔,而難以推算出新位置。
不過,這話有點打如來臉的意思。
畢竟,紀淮率領萬仙逆伐天庭,硬生生的以無上神通,鎮壓了玉清聖人的一念化身。
而後還要攻打靈山。
如來不得已,果斷帶著靈山和大雷音寺,遁逃出洪荒,隱匿於大千當中。
今日文殊菩薩說起這件事。
怎麽聽,都有一種在當縮頭烏龜的味道。
盡管,文殊菩薩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但並不能忽略了如來的想法。
“罷了!”
“雖然沒有了孫悟空,但是還有天蓬元帥和卷簾大將。”
“小小意外,一切還在掌控中。”
最終,如來開口下定結論。
“我佛所言極是!”
如來開口,其餘佛陀和菩薩,盡皆表示讚同。
觀音菩薩等人也不再多說。
整個大雷音寺,再次恢複平靜,一副莊嚴盛大的佛國景象。
大隋邊境。
取經路上,兩道身影出現。
其中一人,身披血色袈裟,長發及腰,正是唐三葬。
另一個,正是孫悟空。
兩人從大興城出發,剛剛到達原本應該是五指山鎮壓孫悟空的地方。
但如今卻是光禿禿一片。
與此同時。
紀淮的目光也看了過來。
“原本,是讓孫悟空去當唐三葬的師父,不過其已經變成唐三葬,就讓兩人亦師亦友,也沒什麽問題。”
紀淮想了想,並不在意這些變化。
隻是一些細枝末節罷了。
最讓紀淮關注的,沒有了孫悟空,佛門接下來怎麽去安排。
包括唐三葬和孫悟空兩人出現後。
西方靈山,那一眾禿賊,會有什麽反應。
當然,不管大雷音寺做出什麽,在玄奘變成唐三葬的那一刻,紀淮便掌握了主動權。
他相信,隻要自身足夠強勢。
佛門無論如何掙紮,終究也是困獸之鬥。
或許會有些麻煩,但是難以改變大勢。
“接下來,先讓唐三葬和孫悟空,自由發揮吧。”
觀察了片刻,紀淮開始著手做另外一件事。
隨後,他來到了金鼇島。
如今截教重立。
西王母、元鳳、孔宣、等等,都暫時集中在金鼇島。
而他們此時正在不斷忙碌。
經過紀淮的指示,他們正在組建一支支,與唐三葬和孫悟空這種類似的取經小隊。
但是,兩者的目的不同。
唐三葬和孫悟空走的是取經之道。
而西王母、元鳳和孔宣等人組建出來的取經小隊,則要帶著他所傳的法,前往洪荒各地,宣傳下去。
要知道,紀淮所傳的法,隻要有生靈領悟,他便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和反饋。
因此,越多的人修煉紀淮所傳的法,他所得到的好處就越多。
以前紀淮所傳的基本上都是西遊中的關鍵人物,並不是所有生靈。
即便在攻打天庭的那一次,紀淮傳法萬道,能修行參悟的也隻是萬仙。
而沒有修為的凡人,便沒有機會。
如今,紀淮有了不同的想法。
他要讓沒有修為的凡人,也走上修行之路。
開辟出一個宏大的修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