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座曆史文化名城,我國七大古都之一,有3000多年曆史,也是我國名勝古跡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主要旅遊名勝有故宮、天安門廣場、八達嶺長城、北海、頤和園、天壇、香山等。


    他們問我想去哪玩,我說去十三陵看看吧。


    張元華心想,這高人還真是特立獨行,第一次帶女朋友遊玩,竟然去十三陵。


    王雪梅卻覺得無所謂,反正北京的景點都逛過,去哪都一樣。


    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個皇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西北郊的燕山山麓的天壽山,總麵積一百二十餘平方公裏。


    這裏自永樂七年(1409)五月始建長陵,到明朝最後一帝崇禎葬入思陵止,其間230多年,先後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輝煌的皇帝陵墓。


    明十三陵建築雄偉,體係完整,曆史悠久,具有較高的曆史和文物價值,是當今世界上保存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神路是十三陵的前導部分,由石牌坊、大紅門、神功聖德碑亭、石像生、龍鳳門等一係列石雕群組成。


    石牌坊,位於神路的起點,用白石雕刻而成,高7.91米,碑身刻明仁宗朱高熾為其父朱棣撰寫的碑文。


    碑亭的北麵是長達800米的神路,及兩側的石望柱和石獸石人。


    石獸依次為獅、駱駝、象、麒麟、馬,石人12尊,有將軍和文臣等。


    石像生造型生動,雕工精細,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藝術價值。


    我們慢慢走著,一邊走,我一邊把書上了解過的知識與麵前的實物驗證,同時跟兩人講解著。


    王雪梅聽的很認真,聽我說的很詳細,感覺像老師在課堂上上課,頓時敬佩不已。


    張元華則目瞪口呆,心想咱這是誰給誰導遊?


    從神路穿行而過,之後我們依次參觀遊覽了長陵和定陵。


    十三陵長陵,為明成祖朱棣及徐皇後的陵地,占地約12萬平方米。


    長陵建築坐北朝南,平麵布局呈前方後圓形狀。


    其前麵的方形部分,由前後相連的三進院落組成,整個陵園圍牆環繞。


    在陵的中軸線上有主體建築陵門、祾恩殿、內紅門、欞星門等。


    明長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區內最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祾恩殿通體采用楠木建築而成,麵闊9間,進深5間,象征皇帝“九五”之位。


    定陵是明代第十三帝神宗顯皇帝朱翊鈞(年號萬曆)的陵墓。這裏還葬有他的兩個皇後(孝端顯皇後、孝靖皇後)。


    定陵坐落在大峪山下,位於長陵西南方。


    定陵的主要建築有祾恩門、祾恩殿、寶城、明樓和地下宮殿等,占地182000平方米,是明十三陵中一座唯一被發掘了的陵墓。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定陵被當作“牛鬼蛇神”批鬥,萬曆皇帝及兩位皇後的屍骨棺槨被毀。


    由於當時人們文物保護意識不強和發掘技術有限,使定陵出土的大量絲織品未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迅速風化。


    定陵的粗暴發掘被認為是考古史上的一大悲劇,此後,國家出台若幹政策不再主動挖掘帝王陵墓。


    我問張元華:“你說明朝有十六個皇帝,為什麽隻有十三個陵墓呢?”


    張元華說:“明朝第一任皇帝朱元璋的墓在南京、第二任皇帝朱允炆失蹤了,沒有墓,朱祁鈺被他哥朱祁鎮踢出了十三陵,葬在了北京城的五環外。”


    “不錯。”我點點頭。


    “古往今來,人們大都認同明十三陵是一塊風水寶地,可是卻又都很奇怪,為什麽這塊風水寶地,埋葬的皇帝多是短壽之人?難道是這個風水有問題嗎?”


    兩人都很奇怪,同問為什麽?


    “我也不知道啊,所以過來看看。”我笑著說。


    十三陵所處的地形是北、東、西三麵環山,南麵開放寬敞,山間眾溪匯於陵前河道後,向東南奔瀉而去。


    尤其是長陵位於來龍的正脈,陵前6公裏神道兩側有兩座小山,東有蟒山形成龍山、西有虎峪山作為虎山,位於天壽山南麵相對而峙。


    溫榆河與其它小河蜿蜒往東南方匯聚成一湖泊,解放後已建成十三陵水庫,龍盤虎踞把守著十三陵水口,重巒疊嶂,如拱似屏,守衛著氣勢宏偉的帝王陵墓。


    這風水上符合背靠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的四靈方位風水格局。


    天壽山主峰海拔700米,山勢延綿,龍脈旺盛,陵墓坐北朝南而立,靠山雄偉壯觀,左右護砂環抱,朝向南麵遠處一直伸展至北京小平原,前景開闊。


    陵墓的明堂平坦寬廣,山上草木豐茂,地脈富有生氣,無疑是一處天造地設的帝陵吉壤。


    這麽好的風水寶地,為什麽會有人說不好呢?問題出在哪裏呢?


    我這次也是想驗證下逍遙訣中的“合”字訣,所以才會特地跑過來。


    可惜時間短,而且沒有機會從高處查看整體局勢,終究隻能走馬觀花,匆匆而過了。


    明永樂七年,明成祖朱棣開始為自己尋找一塊墓地。


    為了尋得一塊稱心如意的墓地,明成祖找來一位江西道士廖均卿。


    於是,這位道士開始四處為其尋找寶地。


    廖均卿的先祖廖三傳,是唐朝著名風水大師楊筠鬆的傳人。


    楊筠鬆,俗名楊救貧,唐代竇州人,著名風水宗師。


    楊筠鬆為唐僖宗朝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為唐朝著名地理風水學家。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玉經》、《都天寶照經》、《天元烏兔經》。


    根據《興國衣錦三僚廖氏族譜》的記載,道士廖均卿是以風水理論中的“陰宅風水術”為指導,為帝陵進行卜選的。


    所謂的卜選,就是指墓地四麵環山,左右及前方有水環繞,且山水不斷變化。


    如此一來,就可以保證陵墓後的山脈、棺槨放置的地方、河流的走向等景物相得益彰,從而,達到吉祥如意的目的。


    因此,在古代的時候,人們挑選墓地之時往往會選擇一些無風有水的地方。如此一來,就可以凝聚“生氣”,達到祈求好運的目的。


    後來,人們將風水的使用範圍擴大,即:房屋、府邸,宮殿,陵墓都使用風水論。


    為了便於使用與區分,人們就將風水劃分為兩種類型,分別為:陰宅風水和陽宅風水。


    在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明十三陵的風水略差,選址不好,最終,導致了明朝的滅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江蘇風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日的藍色天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日的藍色天空並收藏江蘇風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