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令人驚訝的李明溪
穿成農家丫頭,帶著空間賺大錢 作者:樓上月下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可是現在看到鄭老太太這個樣子李大郎隻覺得花榮榮真是太聰明了,如果不是花榮榮的話自己真的想不出來鄭老太太會有這麽一手。
一開始的時候李大郎還是想著能不拿出來這根金簪子那就不拿出來,親妹妹又怎麽了?她也不看看自己一個鄉下丫頭配不配用這麽好的東西。
雖然花榮榮說著這些東西有的是,說著不會讓他吃虧,但是這些東西誰會嫌棄多呢?
李大郎可舍不得把到了嘴裏的肥肉就這麽輕而易舉的吐出來。
可是卻沒有想到鄭老太太不隻是對花榮榮不滿意,就是對自己也完全沒有了信任。
自己說了那麽多,可是鄭老太太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看來今天要是想要成事兒,這個金簪子是必須要拿出來的了。
隻是想到那個金燦燦的金簪子,想到那個壓手的分量,李大郎心裏就像是在滴血一樣,忍不住的心疼。
“娘,你看看這個東西好不好?和我妹妹配不配?”李大郎小心翼翼的從懷裏拿出來那個放著金簪的盒子,放在了鄭老太太麵前,一打開,那支讓李大郎完全喪失理智的金簪子就那樣神氣活現的躺在那錦盒裏了。
“這東西你是從哪裏來的?給我看這樣的東西做什麽?今天是你妹子要嫁人在這裏物色呢,我要是收了這個東西,我是不是就算是認下這個兒媳婦兒了?”鄭老太太暗地裏使勁兒的掐了自己一把,不讓自己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支金簪子上,這些東西或許會讓鄭老太太喜歡興奮的不得了,但是不會因此喪失理智,應該爭取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李大郎臉上的笑容就是一僵,把金簪子送到了鄭老太太的懷裏。
“娘,你也不能收了東西還不認人,你要是實在看不上榮榮,能你就把這個金簪子給我,我帶著榮榮回鎮上去,你就當我今天沒有帶著榮榮來。”李大郎直接道。
鄭老太太還沒有說其他,坐在她身邊的李美娥看著那根金簪子眼裏都是光亮。
她可從來都沒有看過這麽好看的首飾,就是李明夏也沒有這樣好的東西吧,如果自己有了這支金簪子,以後嫁人先不說能嫁給什麽樣的人家,就是李明夏也隻有對自己羨慕的份!
李美娥想到這段日子裏自己對李明夏的羨慕和嫉妒,還有這些做夢都要冒出來的酸氣,她再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眼神從金簪子上麵移開了。
“娘,這是大哥自己的事兒,你就別管了,你快收下嫂子給咱們的東西吧!”
鄭老太太心裏暗暗的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個閨女就是太實在了,沉不住氣,這要是再適當的拖一拖說不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東西呢,非常表現的這麽著急做什麽。
不過鄭老太太其實也知足了,這樣的金首飾比自己給李美娥準備的壓箱底的東西貴重了十倍不止,鄭老太太就算是不喜歡花榮榮,但是為了這個金簪子也隻能應了下來。
“這個女人真的可以給你妹妹找一個好人家?老大,你不會是隨便說說糊弄我的吧?”鄭老太太握緊了手裏的金簪子,沒有忘記李大郎說的另外一件事。
李大郎知道這件事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娘,你看看手裏的東西我,我的寶貝榮榮什麽實力還用多說?怎麽可能騙你?”李大郎立刻就說道。
鄭老太太看了一眼滿臉“絕望”的華氏,拿起了手裏的簪子遞給了坐在自己身邊已經迫不及待的李美娥。
她並不同情華氏,自己沒辦法留住男人不說還是一個拿不出來一文錢的沒用貨色,她拿什麽和人家花大小姐比?
李大郎這麽選擇又有什麽錯?
這一次,唯一不同意的就隻有華氏和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的李明溪。
“閨女,你去和你爹服個軟,別在娘這裏待著了,如果好日子去吧。”華氏握住了李明溪的手,壓低了聲音說道。
李明溪沒有說什麽,隻是緊緊的回握住了華氏。
“老閨女,你快點過來,上爹這來,和你榮榮娘好好說兩句話,以後啊,也讓你榮榮娘給你挑一戶好人家,這輩子你都不用愁。”李大郎一轉身,看見了角落裏的華氏和李明溪,笑著說道。
他知道,華氏最在乎的就是自己這兩個孩子,隻要自己把李明溪和李正學的事情都解決了,那麽華氏心裏也就不會有什麽怨懟了,自然也就不會出去亂說什麽。
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榮榮在一起了。
李明溪抬起頭,看著對自己笑的一臉燦爛的李大郎,臉上慢慢的浮現出了一抹憤怒。
她知道,娘就隻剩下她自己了,如果連她都不能護著娘,那就沒有人可以護著娘了!
“你剛才說讓我叫這個女人什麽?”
李大郎一愣,下意識的回答道:“榮榮娘啊,等她嫁進咱們家裏,可不就是你娘?”
李明溪聽見這樣無恥至極的話,忍不住尖聲打斷了他。
“她是不是自己生不了孩子所以就想讓別人的孩子叫她娘?爹,你不要臉我還要!我娘好好的在這裏站著,我為啥要叫別人娘?”
“真要是說起來,你不應該先把李正誌他們幾個的娘娶進來再娶這個什麽花榮榮嗎?你看著我幹啥啊?這些事兒爹你沒有和人家說清楚嗎?”
“你真覺得我年紀小就啥也不知道?我娘為了我們忍氣吞聲不和你計較,你是不是就真的可以以為自己沒有做過哪些事?”
“李正學,你剛才不是挺能說的嗎?聽見這個女人能讓你回去讀書,能讓曹夫子回來求你,你就不說話了?娘也不要了是不是?”
“李明夏有一句話說得對,你的書就是通通都讀進了狗肚子裏!”
被莫名其妙提起的李明夏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沒有說什麽。
從前她對李明溪沒有任何的好感,可是卻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唯一護著華氏的人竟然是李明溪。
也算是不辜負華氏對她的一片慈母之心了。
一開始的時候李大郎還是想著能不拿出來這根金簪子那就不拿出來,親妹妹又怎麽了?她也不看看自己一個鄉下丫頭配不配用這麽好的東西。
雖然花榮榮說著這些東西有的是,說著不會讓他吃虧,但是這些東西誰會嫌棄多呢?
李大郎可舍不得把到了嘴裏的肥肉就這麽輕而易舉的吐出來。
可是卻沒有想到鄭老太太不隻是對花榮榮不滿意,就是對自己也完全沒有了信任。
自己說了那麽多,可是鄭老太太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看來今天要是想要成事兒,這個金簪子是必須要拿出來的了。
隻是想到那個金燦燦的金簪子,想到那個壓手的分量,李大郎心裏就像是在滴血一樣,忍不住的心疼。
“娘,你看看這個東西好不好?和我妹妹配不配?”李大郎小心翼翼的從懷裏拿出來那個放著金簪的盒子,放在了鄭老太太麵前,一打開,那支讓李大郎完全喪失理智的金簪子就那樣神氣活現的躺在那錦盒裏了。
“這東西你是從哪裏來的?給我看這樣的東西做什麽?今天是你妹子要嫁人在這裏物色呢,我要是收了這個東西,我是不是就算是認下這個兒媳婦兒了?”鄭老太太暗地裏使勁兒的掐了自己一把,不讓自己的目光一直停留在那支金簪子上,這些東西或許會讓鄭老太太喜歡興奮的不得了,但是不會因此喪失理智,應該爭取的東西一樣都不能少!
李大郎臉上的笑容就是一僵,把金簪子送到了鄭老太太的懷裏。
“娘,你也不能收了東西還不認人,你要是實在看不上榮榮,能你就把這個金簪子給我,我帶著榮榮回鎮上去,你就當我今天沒有帶著榮榮來。”李大郎直接道。
鄭老太太還沒有說其他,坐在她身邊的李美娥看著那根金簪子眼裏都是光亮。
她可從來都沒有看過這麽好看的首飾,就是李明夏也沒有這樣好的東西吧,如果自己有了這支金簪子,以後嫁人先不說能嫁給什麽樣的人家,就是李明夏也隻有對自己羨慕的份!
李美娥想到這段日子裏自己對李明夏的羨慕和嫉妒,還有這些做夢都要冒出來的酸氣,她再也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眼神從金簪子上麵移開了。
“娘,這是大哥自己的事兒,你就別管了,你快收下嫂子給咱們的東西吧!”
鄭老太太心裏暗暗的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個閨女就是太實在了,沉不住氣,這要是再適當的拖一拖說不定可以得到更多的東西呢,非常表現的這麽著急做什麽。
不過鄭老太太其實也知足了,這樣的金首飾比自己給李美娥準備的壓箱底的東西貴重了十倍不止,鄭老太太就算是不喜歡花榮榮,但是為了這個金簪子也隻能應了下來。
“這個女人真的可以給你妹妹找一個好人家?老大,你不會是隨便說說糊弄我的吧?”鄭老太太握緊了手裏的金簪子,沒有忘記李大郎說的另外一件事。
李大郎知道這件事已經是八九不離十了,“娘,你看看手裏的東西我,我的寶貝榮榮什麽實力還用多說?怎麽可能騙你?”李大郎立刻就說道。
鄭老太太看了一眼滿臉“絕望”的華氏,拿起了手裏的簪子遞給了坐在自己身邊已經迫不及待的李美娥。
她並不同情華氏,自己沒辦法留住男人不說還是一個拿不出來一文錢的沒用貨色,她拿什麽和人家花大小姐比?
李大郎這麽選擇又有什麽錯?
這一次,唯一不同意的就隻有華氏和一直沒有表明態度的李明溪。
“閨女,你去和你爹服個軟,別在娘這裏待著了,如果好日子去吧。”華氏握住了李明溪的手,壓低了聲音說道。
李明溪沒有說什麽,隻是緊緊的回握住了華氏。
“老閨女,你快點過來,上爹這來,和你榮榮娘好好說兩句話,以後啊,也讓你榮榮娘給你挑一戶好人家,這輩子你都不用愁。”李大郎一轉身,看見了角落裏的華氏和李明溪,笑著說道。
他知道,華氏最在乎的就是自己這兩個孩子,隻要自己把李明溪和李正學的事情都解決了,那麽華氏心裏也就不會有什麽怨懟了,自然也就不會出去亂說什麽。
到時候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和榮榮在一起了。
李明溪抬起頭,看著對自己笑的一臉燦爛的李大郎,臉上慢慢的浮現出了一抹憤怒。
她知道,娘就隻剩下她自己了,如果連她都不能護著娘,那就沒有人可以護著娘了!
“你剛才說讓我叫這個女人什麽?”
李大郎一愣,下意識的回答道:“榮榮娘啊,等她嫁進咱們家裏,可不就是你娘?”
李明溪聽見這樣無恥至極的話,忍不住尖聲打斷了他。
“她是不是自己生不了孩子所以就想讓別人的孩子叫她娘?爹,你不要臉我還要!我娘好好的在這裏站著,我為啥要叫別人娘?”
“真要是說起來,你不應該先把李正誌他們幾個的娘娶進來再娶這個什麽花榮榮嗎?你看著我幹啥啊?這些事兒爹你沒有和人家說清楚嗎?”
“你真覺得我年紀小就啥也不知道?我娘為了我們忍氣吞聲不和你計較,你是不是就真的可以以為自己沒有做過哪些事?”
“李正學,你剛才不是挺能說的嗎?聽見這個女人能讓你回去讀書,能讓曹夫子回來求你,你就不說話了?娘也不要了是不是?”
“李明夏有一句話說得對,你的書就是通通都讀進了狗肚子裏!”
被莫名其妙提起的李明夏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沒有說什麽。
從前她對李明溪沒有任何的好感,可是卻沒有想到在這種時候唯一護著華氏的人竟然是李明溪。
也算是不辜負華氏對她的一片慈母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