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信使跪啟道:“皇上,楊仁遠緊急軍情上奏。”


    段思平一愣,楊仁遠投降了段思良後,段思平為早日結束戰亂,便不追究他以前所為,仍教他帶兵在外,隻是自劍川節度副使移鎮麗水節度,劍川乃大理重鎮,自然不可能輕授降將。


    此時卻沒想到楊仁遠這邊會出了大事,心道:“莫非楊仁遠又起反叛之心不成?”心中雖然疑惑,卻麵無他色,隻平靜道:“說吧。”


    那信使道:“前楊幹貞餘孽,不服王化,糾結謀亂,以楊玉龍為首,聚眾數萬,又借吐番之援,自永昌之北南下,楊仁遠帶兵平逆,不料連敗數陣,楊玉龍連克寶山、押西等城,逼近穹賧城,楊仁遠上奏請皇,兵情緊急,請皇上發兵救援。”


    他此話一說,嶽中影心中不免一驚,玉龍公主兵敗不知所終,但當時格昭仁前來相救,自是隨了格昭仁歸雙劍門下,誰曾想她居然野心不滅,複又起兵。


    董伽羅一聽楊玉龍起兵,不自覺的轉頭看看嶽中影一眼,嶽中影自然知道他的意思,若無當日嶽中影救走楊玉龍,隻怕便沒有今日的事情發生。


    段思平麵色凝重,緩緩道:“楊玉龍自通海大敗,損兵殆盡,何處還能招來兵馬?”


    那信使奏道:“稟皇上,楊仁遠所偵知,楊玉龍似有吐蕃暗助,是以勢大。”


    大義寧同吐蕃曾有盟約,苦吐蕃暗助楊玉龍,倒也有可能,段思平一時沉吟不語。


    眾臣正自高興,哪想到會有這麽一件掃興的事情,不由得麵麵相覷,不知道如何是好。


    董伽羅見段思平不開口,群臣又默不作聲,當下道:“皇上,茲事體甚大,須盡快處置,一旦楊玉龍勢大,恐有內憂。”


    董伽羅雖然沒有明說,但段思平卻也立時可以聽出,他所言內憂,自然是怕楊仁遠戰事不利,會再投靠楊玉龍,且大理初定,群臣大多尚是楊氏舊臣,若一個處置不當,隻怕朝內更生禍亂,當即便道:“以董大人之見,此事該當如何處置?”


    董伽羅道:“臣以為,楊玉龍不足為懼,可懼者,乃吐蕃,吐蕃人狼子野心,楊氏之時,便有東進之心,此番乘楊玉龍叛亂,想乘亂打劫,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以當前重中之重,當是防守吐蕃內侵。”


    段思平點了點頭,道:“董大人所言甚是,不過該當由誰帶兵,大人心中可有人選?”


    董伽羅道:“以臣愚見,當以劍川節度使,嶽侯高方統兵西進,在高黎共山一線設防,以阻截吐蕃部內侵,以永昌侯,永昌節度使嶽中影,自軟化府,押西城,直趨麗水,急攻楊玉龍,穩住麗水局勢,吐蕃孤軍深入,必遭大敗。”


    嶽中影聽了董伽羅之言,不覺得一愣,萬料不到董伽羅會舉他帶兵出征,當日奇襲陽苴咩城,實是步江塵全盤謀劃,他隻不過是聽了步江塵的部署,攻上城頭而已,帶兵打仗,實是半點不會。


    當下便要開口,董伽羅雖然跟段思平議事,但時刻注意嶽中影神情,此時見他神情一愣,便要開口,急將右手在背後一搖,不許嶽中影開口,嶽中影不知他何意,住口不言。


    段思平微沉吟了一下,問段思良,道:“王弟,你以為此事如何?”


    段思良點頭應道:“臣弟以為,董大人所言甚是,吐蕃之事急,永昌之勢緩,若劍川有失,吐蕃長趨而入,大理城必然勢危,非能征善戰之宿將,不可擔此重任。嶽侯高方高大人以會川之軍,破楊幹貞東部守軍,功殞素著,定何當此大任,至於永昌,楊玉龍雖然多謀,但手下兵將定然不多,嶽中影、楊仁遠皆熟知其人,知其虛實,亦可當此之任。”


    段思平便問高方,道:“高愛卿,你覺得呢?”


    高方素與段思良、董伽羅相交甚淺,又頗妒董伽羅,無半點軍功,職爵反到在自己之上,因此一聽楊玉龍起兵,便想要請旨平亂,此時聽董、段二人分析,反倒是吐蕃之軍,勢力更大,自己能破楊幹貞大軍,全賴芒布雄之力,否則,以會川區區三萬之眾,豈是李雲紫大軍的對手。


    段思平將此功勞贈於自己,但心中卻是極為明白,自己正待有大事,立得大功,才配得上段思平所賜,西拒吐蕃,正是良機,借此機會,更可得諾大兵權,當下便道:“皇上但有所命,臣定當全力而為,必拒吐蕃大軍於邊境,絕不容有一兵一卒越我大理國境半步。”


    段思平聽了,點頭道:“高侯如此,此戰必勝,傳旨,著普嶽侯高方召親大軍將,率劍川、會川大軍,西拒吐蕃;以永昌節度使嶽中影為蕩寇軍將,率永昌軍西援楊仁遠,麗水諸軍,皆受嶽中影節製,即日出征。”


    嶽中影見段思平命自己出征,又待拒絕,卻見董伽羅又使眼色,又是擺手,段思良竟也向他點頭稱是,隻得勉強領旨。


    一時,段思平重下旨開宴,直待傍晚方散,出得宮來,董伽羅同嶽中影一起回府。


    嶽中影便道:“董大哥,小弟素不會帶兵,更不會打仗,你舉薦小弟出征,豈不誤了大事?”


    董伽羅微微一笑,道:“嶽兄弟,大理城一戰,你居功至偉,你說不會打仗,說出去了,任誰也不會相信。再說了,皇上封你永昌軍節度使,你若不會帶兵,這重任怎麽挑啊?”


    嶽中影微微一愕,這永昌節度使的官兒,他本不想當,便道:“董大哥,小弟實不是做官的料,也根本不想做什麽官,方才在大殿之上,本想是跟段大哥推辭,隻是董大哥暗使眼色,小弟才沒有開口,既然大哥這樣說了,煩請董大哥轉致段大哥,就說小弟生性疏賴,不敢誤了段大哥大事,這便請辭。”


    董伽羅看看嶽中影的神色,道:“嶽兄弟,我知道你不貪權戀棧,所以皇上才肯讓你帶兵出征,更何況,當日若不是你出手相救,玉龍公主本可伏誅,雖說是你報了玉龍公主救命之恩,但皇上的知遇之恩呢,便要棄之不顧嗎,英雄豪傑,都以義氣為重,皇上如此待你,自是義氣深重,兄弟此時棄之不顧,於義氣份上,怕是對皇上不起。”


    嶽中影忙道:“小弟不敢,段大哥已成大業,小弟雖說沒盡什麽力,但委實再無可用之處,帶兵打仗,實是一竅不通,一旦有所失誤,豈不更壞了大事。”


    董伽羅笑道:“這倒無妨,銀生府鍾孝直,永昌府呂子敬以及耶德德明、尚天風諸人,都甚有行軍之才,隻是未立大功,不得統兵,大哥可以奏請皇上,以他們為副將,佐助兄弟,必可成事。”嶽中影沉默不語,還想要推辭。


    董伽羅似乎是知道嶽中影要說什麽,隻是看著他,並不開口,許久,這才微歎了一口氣,嶽中影覺得奇怪,便問道:“怎麽了?”


    董伽羅微一搖頭,道:“兄弟,你知道方才皇上為什麽封高方為嶽侯嗎?”


    嶽中影想了片刻,道:“這個小弟也不太清楚,方才也有些奇怪,以高方的功勞,似乎不當封這麽大的官爵,而且,破弄棟、龍尾關的功勞似乎也不應當算在他身上。”


    董伽羅苦笑了一下,道:“兄弟有所不知,皇上這是另有深意啊!”


    嶽中影微微一愣,道:“深意?”


    董伽羅道:“此次起兵,居功最大的,當屬鎮南王段思良,然後是滇東諸部,亦即芒布雄,芒布雄是怎麽死的,我雖沒跟兄弟明說,想來步先生也跟兄弟說過了吧?”


    嶽中影聽他料事如此,便也不隱瞞,點了點頭,道:“步先生是跟小弟提及過此事!”


    董伽羅道:“芒布雄已死,鎮南王又是皇上的親弟弟,那也罷了,功臣之中,便是我封爵最隆,又是百官之首,自然遭人嫉恨,這連皇上,怕也不得不防我一下。”


    嶽中影一驚,道:“段大哥封高方,意在董大哥你嗎?”


    董伽羅道:“嶽兄弟聰明人,一點便透,皇上也未必是疑我,隻是我並無一點戰功,隻是隨段大哥時日甚久,便身居 高位,自然不免受人嫉恨。受人嫉恨,就不免被人讒言,身處荊棘之中。”


    嶽中影聽董伽羅如此一說,忽然想起了芒布雄定要董雲楚下嫁,這才肯出兵的原因,心下暗道:“如此說來,董大哥一力薦我去出征,便是為他結成外援嗎?”


    想到此處,嶽中影便道:“既然如此,大哥何不激流勇退。”


    董伽羅側目看了看嶽中影,沒想到嶽中影會勸他退隱,他此時正是雄心萬丈,豈會輕易言退,但此話自然不肯跟嶽中影明說,當下隻笑道:“嶽兄弟說的是,但是一個退字,談何容易,大哥不像嶽兄弟,隻身一人,無所牽掛,自然可以一走了之,但大理國內,我董氏一族,人數實多,我便顧著自己安危,不再為官,可族下之人怎麽辦,哥哥總不能隻顧一己之私,棄舉族於不顧。”


    嶽中影聽他這般說,心知董氏一族在朝中勢力甚重,若董伽羅當真失去權位,舉族人眾,必被高方等人所害,倒也不算是假,便又道:“既然這樣,大哥何不自薦出征?”


    董伽羅笑道:“嶽兄弟,這些事情,有時候是說不得的 ,你也不想一想,我即然高居相位,皇上又豈肯容我帶兵。自來將相,豈有一人獨任的。鎮南王雖然是皇上的親弟弟,但大事一畢,雖封了王爵,卻也不得不交出兵權,如大哥這般,縱再跟皇上親近,又豈會親過了他的親弟弟。”


    嶽中影聽來,不禁默然,對這些權力爭鬥,愈發不喜。


    董伽羅知道並沒有說動嶽中影,便又道:“嶽兄弟,大哥知道你的心思,對這些事情沒興趣,一心隻跟雲楚泛舟江湖,大哥心中也是如此希望,可是,嶽兄弟,既然是我舉薦兄弟出征,兄弟此時一走了之,大哥卻如何在皇上跟前交代呢?朝中嫉虐大哥的,不是一個兩個,此時你走了,隻怕便是害了大哥。”


    嶽中影急道:“不是,董大哥,小弟不是這個意思?”


    董伽羅輕聲一笑,道:“我知道,嶽兄弟自然不是。兄弟,既然你跟雲楚在一起,咱們便是一家人了。既然是一家人,大哥也就不跟你見外,你此番出兵,便當是幫大哥一個忙,待戰事一了,你便上書辭官,大哥也在皇上麵前替你說項,放你歸山林,如何?到時候,你跟雲楚,自便可無憂無慮,大哥再不煩你,嗯?”


    嶽中影默然了一陣,道:“既然如此,小弟便替大哥再走一遭,辭官的事情,再放一放。”


    董伽羅哈哈大笑, 拍拍嶽中影的肩膀,道:“這才是好兄弟呢,走吧,雲楚在家,可要等得急了。”說著,縱馬而前。嶽中影呆望了一陣,拍馬跟上。


    剛進了董府,兩人尚未下馬,便見董氏家下一眾老小,紛紛湧了上來,向董伽羅恭喜,高聲道:“清平官大人恭喜,侯爺恭喜”。


    董氏族下,著實子弟不少,大多散在各地,為段思平效力,此時大理國初立,董伽羅將受重用,族中老少便即齊集大理。


    董伽羅幼年喪父,靠族下人等撫養,諸兄弟這才成人,是以對族中人等,頗懷感激。


    此時見族中人齊齊前來,心中雖然覺得有些太過張揚,但衣錦而還,還是極為高興,當下急躍下馬來,向眾人還禮,又連連遜讓。


    所有兄弟都未曾見過嶽中影,便又急將嶽中影給眾人引見,眾人聽說了董雲楚和嶽中影的事情,此時聽嶽中影也被段思平封侯,又領了永昌節度使的顯職,便紛紛上前道賀,拉手牽肩,甚見親密。


    嶽中影自幼失怙,恩師亦早早謝世,所謂家人天倫之樂,從未曾品嚐,此時見大家對自己甚是親密,不以外人相待,也覺得心中溫暖,方才董伽羅要他出兵的不快,盡數消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劍雪蒼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環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環山並收藏劍雪蒼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