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辨析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夏官司馬·大司馬》:“中秋,教治兵。”現在也有的寫作“仲秋節”,嚴格地說應為“中秋節”。因為“仲秋”所表示的時間概念是秋天中間的整整一個月。《古今圖書集成》用“仲秋部”記載整個的陰曆八月,用“中秋部”記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一天。對此,明人徐炬《事物原始》引唐詩人歐陽詹《玩月》序雲:“秋之於時,後夏先冬;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之中。稽於天道,則寒暑均;取諸月數,則蟾兔圓,故曰‘中秋’。言此日為三秋之中也,又謂之月夕。”[27]


    曆史沿革


    先秦起源


    中秋節是由天子夕月、秋社、賞月以及月宮的傳說等多種風俗事項匯合而成的,它起源於先秦,最後定型於唐朝。夕月即古代天子秋分祭祀月亮。《周禮·春官宗伯·典瑞》鄭玄注:“天子常春分朝日,秋分夕月。”[27] 《周禮·天官·家宰》雲:“司裘:掌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獻良裘,王乃行羽物。”《周禮·春官·宗伯》亦載:“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周禮·夏官·司馬》又曰:“中秋,教治兵,如振旅之陳。”上述幾處所述“中秋”應為農曆八月,即秋天的第二個月,亦即“仲秋”,雖與後世之“中秋”定義略有不同,但一則足見先秦時代已有淵源,二則可知“中秋夕月”乃先秦天子祀天之大禮。[37] 《史記·孝武本紀》裴駰集解引應劭語曰:“天子春朝日,漢晉初成


    由於中秋的月亮特別皎潔晶瑩,從漢代開始,由祭月、禮月逐步形成賞月之風。漢代文學家枚乘有《月賦》,西晉陸機,南朝謝靈運、沈約、鮑照、北周王褒都有詠月、賞月的詩賦,但並沒固定在八月十五日,所以並沒有形成節日。如西晉陸機《擬明月何皎皎》詩:“安寢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餘暉,攬之不盈手。”南朝宋鮑照《玩月城西門廨中》詩:“始見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蛾眉。蛾眉蔽珠櫳,玉鉤隔瑣窗。三五二八時,千裏與君同。夜移衡漢落,徘徊帷幌中。”北周王褒《關山月》詩:“關山夜月明,愁色照孤城。半形同漢陣,全影逐胡兵。天寒光轉白,風多暈欲生。寄言亭上吏,遊客解雞鳴。”這些詩賦,都沒提到中秋月。[27] 中秋節普及於漢代,漢代是中國南北各地的經濟文化交流融合時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節俗融合傳播。據記載,在漢代時,有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養老,賜以雄粗餅的活動,晉時亦有出現中秋賞月之舉的文字記載,不過不太普遍,晉之前中秋節在中國北方地區還不流行。[9] [12] [37]秋夕月,拜日東門外。朝日以朝,夕月以夕。”[27] 由於秋分的晚上不一定有月亮,有月亮也不一定圓,於是民間漸漸把秋分祭月放到中秋了。八月中秋正是收獲季節,古人要舉行祭祀土神的儀式,叫作“秋報”、“秋社”。《白虎通·社稷》載:“仲秋之月,擇元日,命民社。《援神契》曰:‘仲春祈穀,仲秋獲禾,報社祭稷。’”夕月、秋社,可視為中秋節的淵源。[27]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開局三個村民:我的帝國時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入凡塵的謫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入凡塵的謫仙並收藏開局三個村民:我的帝國時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