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零章編起網筒


    其實嘴上這麽說,心裏也在忐忑。


    從小李的職位和相貌來看,追求她的人應該會從桑家塢排長隊到海對麵的老渡口,可偏偏就......隻能總結一句話,白菜喜歡被豬拱!


    丁文不動聲色,是為了穩住楚婉玉和林雪芹的情緒,他不想年前吵吵鬧鬧,那可比三奶奶登門叫自己幫忙相人還煩。


    家和萬事興嘛!


    “丁阿哥別再搓下巴了,都快脫一層皮啦。”


    丁文驀然抬頭,見到楚婉玉和林雪芹似笑非笑的表情,隻得搖頭出門。


    屋外陽光正豔,照得直眯眼,足以讓人拋棄煩心事而去享受這午後的溫暖。


    背著雙手,像閑逛的老學究,丁文踱向新樓。


    大舅媽一直站在新樓的廚房前,似乎碰到了難題,見到丁文便急切地將他拉到一邊,悄悄地問這是怎麽回事?


    自然問的是泡泡和李若琳的事。


    緣份嗬......哼,誰知道。


    倆個八杆子也打不上的人,因為一條錄音給扯到一塊,搞得轟轟烈烈!


    這叫丁文從哪兒說起。


    “嗯,也許他們倆個好上了。”丁文隻能含糊其事。


    大舅媽也詫異了一會兒,吞吞吐吐地說:“這樣啊,那......”愛屋及烏的緣故,她也將羅元當做自己的子侄一樣,對羅元剛幾天就換個相好,隻一時不適應罷了。


    在桑家塢,也許古戲看多,許多中老年人從心底對“負心郎”一向深惡痛絕,他們才不管誰是誰非,隻認為女孩是天生的弱者。所以,若被三奶奶知道這種情況,她又得一番告誡,準要丁文與羅元劃清界限。


    丁文需要聽聽羅元的真實想法,畢竟這是他們倆人之間的事,誰也插不上號。


    李若琳卻找上丁文,她後麵拖來脫水一圈的泡泡。


    我說小李同誌,你是個律師,你應該知道,從大的方麵講找法官,從小的方麵講找泡泡的父母,咋就攤到我這兒呢。丁文正想將這話說出口的時候,李若琳弱弱地說,“找上你,隻想讓你做個見證。”


    媽祖廟,雖經多次修繕,依然古樸。因背靠著一片山壁巨岩,所以避風。


    廟前隻有三個人。丁文和李若琳並行在前,羅元跟在後麵。


    “相信緣份麽?”李若琳突然問。


    丁文點點頭。若在上次從那位“李女士”口中問出這話,丁文隻能付之一笑。


    “我和雲丫頭是高中時的同學,又能說得來。我的家境雖算普通,但我從沒求過她,她也從沒有看輕我,所以我們一直是好姐妹,公司人人戲稱是‘隨氏雙嬌’。”李若琳麵露驕傲神色,雙目眺望遠方,象律師做起了陳詞。


    丁文在聽,羅元也專注地聽。


    “她有一個好哥哥,她哥哥是位出類拔萃的男人,是個溫文爾雅的男人。”李若琳坦言說,“他!就是我一直留在隨氏最大的理由。”


    羅元已皺起眉頭,雙手不自覺地握起。


    丁文淡淡一笑。


    “我一直夢想,自己有朝一日能坐上這個‘商業帝國’高位,與他一起馳騁商海,曾一直為此而不懈努力...但,一周前那件事,讓我夢想破碎,也讓我的夢醒了,我已經知道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依舊高踞顛峰,而我卻從山腰滑落,越滑越遠。”李若琳眼角已噙著淚花,雙手抱臂,仰起頭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羅元臉上的肥肉已在顫抖,雙手已握緊,那是在憤怒。


    丁文在輕拍羅元的肩膀,歎了口氣,暗示他稍安勿躁。


    “我是個女人,在職場上不得不渾身帶刺,每天麵對不同的人和事。但回到家裏呢?卸下外表的刺甲,也需要一雙手,或一個肩膀,哪怕一句尋常的話來嗬護。”李若琳突然轉頭望向羅元,眼角的淚珠悄悄滑落。


    動物都有其保護色,何況萬物之靈的人呢?羅元遲疑了一下,還是踏前一步,鬆開握緊的手,輕輕地摟住李若琳的嬌肩。


    對於過往,有的人寧願將它鎖起來,珍藏在心裏最深處;有的人將它說出來,是在說明自己有了告別以往的勇氣。不管多理性的人,總有感性的時候,因為人有七情六欲。李若琳是人,是位女人,一樣有感性的時候。


    丁文隻覺自己是天上的太陽,這盞燈泡象太陽一樣萬太光芒,太亮了!


    北風掠過廟前的那片樹林,吹得末梢亂擺。再過二十來天,這些枝丫該抽綠了吧。


    江南的冬天來得遲,而春天總來得比較早。


    李若琳靠在羅元肩膀上唏噓了一會兒,拭淨了淚痕後,說:“所以於公於私,我都想將隨氏這次投資開發筆架島的前期工作做得更完美一些,這事之後,就離開隨氏。”


    前期工作就是征地拆遷,而難點似乎都落在丁文身上。唯一的淡水池塘、神秘的青石礦、神奇的養殖技術,在隨氏眼中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源。


    但丁文並未意識到這些。


    “隨氏已經與政府部門簽定一攬子投資協議,筆架島開發隻是其中的一項,因此我想當地政府會不遺餘力地促成這項投資。”李若琳不願透露太多,但言中已有強烈的提醒之意,頗似一番好意。


    丁文“唔”了一聲,大手一揮說,“今天咱們暫不說那些煩心事,隻談家事。”接著問,“小李,對你們自己的事,啥個想法?”


    李若琳有些失望,柔弱地說:“或許找個居家小男人也不錯的。在外飛翔累了,可以回家歇一歇。”


    羅元感激地瞧了丁文一眼,那隻鹹豬手終是一直未移開李若琳的肩膀。


    丁文會意地點頭,說:“這幾天就呆在桑家塢,多到鄉間走走看看,也聽聽鄉親們的一些想法。”說完了準備轉身離開這兒。


    砍了一根毛竹,順路捎回來,因為丁文要編竹簍。


    桂花香,蟹子黃。


    與河蟹的時季不同,臘月、正月正是梭子蟹、蝦菇肉豐膏滿之時。


    丁文編起網筒,還在暗罵肖湘幾人。


    收養梭子蟹蟹苗的最佳時間是在秋節,經過兩個多月養殖,現在正是收獲的時候。


    “丁阿哥,你在做啥呢?”看著丁文手裏編起竹篾,楚婉玉好奇地問。


    “他在編織簍網養蟹子。”九叔公戴著棉氈帽,肩扛長槍袋踏進門來。


    丁文停下手中的活,招呼九叔公上坐。


    楚婉玉乖巧地倒來茶水,她想聽九叔公講這簍網怎麽個養蟹子。


    九叔公喝下熱水,透了一口氣後,說:“大頭,養殖場在上午時候怎麽不放水?中午路過雜貨店,剛好聽到有人打算去偷撈些魚。”


    “我這不是人手不夠麽?就等著大舅他們忙完後再說。”丁文繼續編完一個網簍骨架才收手。這網簍圓筒型,糊上紙看起倒象紙燈籠,楚婉玉提著左右瞧瞧,就是不理解這東西能養蟹子?


    “九叔公,這東西加上外麵的網,一個十塊有人做麽?”丁文指著楚婉玉手上的網簍問,然後說要一千個。


    “工錢這麽高?現在大家都閑,那還不人人喊著要做!”九叔公招著手叫閨女,要楚婉玉將網簍遞來,看了一會兒說,“這東西攤給二虎、小良他們的媳婦算了,該是明天趕著用吧?”


    “越快越好!”丁文知道這些手工活就得靠群策群力,有了九叔公出麵就好解決。


    九叔公本想抽杆煙,一聽這事急,就吹了火站起身,仍吩咐說:“大頭,我今晚叫他們幾個人到養殖場裏值班,真碰上哪個不開眼的,咱們手下也不要留情。”


    丁文聽著九叔公急去的腳步聲,嘟噥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啦。


    “丁阿哥,快點說說嘛。”楚婉玉已噘起嘴喊。


    丁文扭不過,隻得稍稍解釋。


    這叫吊漂養殖梭子蟹,在竹簍外麵包層大網眼的漁網,牽伸網的長度以漂底剛好觸及池底為宜,網口用細鐵絲圈成一個小圓口,從圓口處將幼蟹或未養肥的蟹子放入漂內,每個吊漂內放一隻。然後,將圓口的一端固定在水麵上的浮枕上就成。


    這樣可避免吊漂內梭子蟹與池內養殖物種之間的殘食,或雌雄蟹之間互相殘殺。


    楚婉玉聽了很失望,原以為也象花鰻苗那樣建個專場養殖,沒想到這麽簡單。


    林雪芹說這個已經不簡單,是由多少年來捕魚經驗的結晶,應該是籠壼類海洋捕撈作業轉化為人工養殖的一種好辦法。但說海洋捕撈作業大致可分為釣具類、圍網類、張網類、拖網類、耙刺類、陷阱類、籠壺類等,約二十餘種。


    丁文見楚婉玉又纏上了林雪芹,自己也省了口舌,默默地收拾起散落在地的竹篾和竹片。


    林雪芹隻好揀幾種比較有趣的海洋捕撈作業說說。


    “釣江蟹”即梭子蟹延繩釣,屬延繩無鉤釣。以小雜魚、狗肉、海蜇頭等切成細片為餌料。每船二至三人作業,用數百米苧麻繩做“根繩”,每隔五十厘米左右縛上餌料。“根繩”上有浮筒,下有錫墜,順流放入海底,讓梭子蟹來覓食。梭子蟹找到餌料後,就用大鉗子(螯腳)夾住餌料不放。過一會兒,把“根繩”拉上來,就把梭子蟹也帶上來。但是在離開水麵的時候,梭子蟹比較容易鬆鉗逃跑,因此,要眼疾手快,用網兜將其兜住,不讓梭子蟹逃回海中。釣江蟹多為近海作業,作業時間在中秋前至冬至前。


    而“放鉤釣”又稱“攔釣”,是在潮間帶灘塗作業。其作業方式是用一條苧麻繩為“根繩”,每隔一尺左右在“根繩”上係上一條長約五十厘米帶釣鉤的短繩,又在“根繩”上等距離的縛上木浮子。退潮後,根據潮流漲退方向,將“根繩”布設在海塗上,兩端拉直固以木樁,而釣鉤整齊排列。漲潮時,釣鉤借助木浮子之力上提,距海塗麵約2厘米。釣上設有餌料,與“釣江蟹”正相反,“釣江蟹”是有餌無鉤,而“放鉤釣”是有鉤無餌。


    但用海塗表麵的泥油作魚的餌料。當魚遊入釣區觸上其中一鉤後,即會被鋒利釣鉤鉤住,當魚再一掙紮,旁邊的釣鉤會再把它鉤上,這樣魚便無法逃脫。待海水退潮時,漁民便可下海收獲。其捕獲對象多為鯔魚。


    張網類的有個“海蜇捕”係單樁框架張網。用稻草繩製作,網孔十二至五十厘米大小不等,用四支小毛竹編套成梯形網框,長約二十米。用篾絲絞合稻草結成“根繩”,“根繩”一頭係在毛竹樁上,一頭連著網框。放在海裏隨著潮流漲退而上浮或下漂。海蜇隨潮流漂遊,進入網框後就逃不掉。海蜇捕撈作業期在農曆五至十月,五月開始打樁,六月網框下水,海蜇旺發期在八月份。


    海蜇分為海蜇頭、海蜇白(皮、身)、海蜇花、海蜇烏、海蜇膛等五大部分,渾身都是寶。海蜇花、海蜇烏、海蜇膛等味道獨特而鮮美;海蜇頭、海蜇白,漁民們用礬鹽加工成“三礬提幹海蜇”。在明代時,水母線(即海蜇白加工後切成絲條狀)就被列為貢品。


    還有個“河鰻魚苗張網”,現在多使用由上海水產院發明了一種塑料的“懶惰簍”,形如手提喇叭,分為兩節,中間用螺紋旋轉銜接,大口轉後,小口朝前,小口能使海水循環進出。小口裏裝有鰻苗分離器,鰻苗一進網袋,都會鑽進“懶惰簍”裏的安全可靠的分離器中。如遇惡劣天氣,漁船不能出海,鰻苗在“懶惰簍”的分離器中也能成活四十八個小時。


    圍網類中比較耳熟的是“敲舟古”。即以聲波聚集魚群進行圍捕,由於對黃魚資源破壞極為嚴重,政府已明令禁止。


    說得精彩,丁文不禁拍起手掌,“不愧是咱們水院的高材生!”


    林雪芹白了他一眼,而楚婉玉連聲說“別管他,咱們說咱們的。”


    陷阱類的吊網,又稱“插魚網”,屬攔截陷阱插網。曆史悠久,分為插高搶和矮網兩種。作業於澳灣潮間帶灘塗,憑借潮水漲落攔截魚類。主捕鯔魚,其次為海鰻、梭子蟹等。落潮時先把網布設在海塗上,等距離地插有竹杆,竹杆長四至五米;網高四米左右,長度不等,大約五十至一百餘米;布網時網片埋在泥裏,待潮水漲至8成左右再把網拉上係牢,則把魚圍在網內。待潮水退下,便去撈魚。一個潮候,有時一座吊網能捕到幾百斤,乃至上千斤魚貨,而且都是活捉的,讓作業者倍添興趣。


    籠壺類有“海塗簍網”和“近海簍網”......


    丁文已抱起了一堆竹篾和竹片,放到小木屋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養魚專業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uu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景元上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景元上人並收藏洪荒養魚專業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