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無氧農作物的品種選擇!
重建烏裏揚諾夫斯克號航空母艦 作者:諸君都是顏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相對於現有的農作物,無氧農作物其實是一種產量倒退的研究方向。
農作物在改變基因以後必然會發生變化,原本能畝產1000公斤糧食,經過這種方向的研究,它的產量能減一半!
雜交水稻本就是一種基因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再一次改變基因,必然會影響產量。
係統給的種子,在太空的無氧氣環境裏種植,畝產量隻有300公斤。
並且!口感不會太好,可能連袁始研發出來的超級稻都不如。
但這畢竟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食物保障,哪怕它再不好也要培養出來。
到了太空還要藍星保障食物供應,那和沒走出去有什麽區別?
袁始拿出他備好的幾個大米品種:“我對照了你的資料,覺得這幾個品種用來做無氧農作物的培養基礎會比較好。”
“我感覺其中有兩個品種可以作為研究重點,一是我現在的農田裏中的超級稻,另一個是黃花根優質稻。”
方墨對大米也不是啥也不懂,有係統給的資料和知識,他對現有的農作物品種都有很深的了解。
“選擇這兩個品種就很不錯了,超級稻可以保證最低產量,黃花根可以保證口感。”
“並且!黃花根的產量也還不錯,比很多優質稻的產量都要高。”
袁始微笑著點頭:“無論在哪,吃飽了總要圖一下好吃的,黃花根大米是我研究過的大米品種中各方麵都很優秀的。”
“它的抗病能力、稻杆硬度、產量、繁衍能力,都比多數優質稻要優秀很多。”
方墨點了點頭,這個點他懂。
大米的繁衍能力非常重要!
都是基因工程的產物,二代三代以後,它們的種子受環境影響,各方麵都會削減。
比如!超級稻的三代種子產量要比第一代的低20%左右。
黃花根的三代種子種出來的大米,不僅產量上麵會有削減,口感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再一個,藍星上麵的大米受米蟲影響,間隔數代以後幾乎跟第一代的口感完全不一樣。
米蟲!
這是一個誰都滅不了的物種。
它們在稻穀即將成熟的時候把蟲卵產在稻穀裏麵,來年夏天發育成熟從稻穀裏麵爬出來。
農村家庭的穀倉,無論怎麽驅蟲到了夏天都會有滿倉的米蟲。
這種小蟲子對人體是無害的。
農科院有團隊專門研究過米蟲,研究結果得出米蟲對人類無害。
它的蟲卵小到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出來,驅除的難度太大成本太高,加上它對人體無害,也就沒在這個方麵投入了。
繁衍能力越強的種子受環境影響而改變的幅度越小。
正常農田種植,黃花根優質稻到第五代都能保證口感不會比第一代差太多。
超級稻就不用提口感了,那是用來應對糧食危機的,大多時候不是給人類吃,而是做成飼料喂給各類家畜。
抗病能力也不需要多說。
動物受環境影響會得病,植物也是一樣,大米受水質空氣影響也會產生各類病症。
超級稻的抗病能力最強!
它是用來保證基礎口糧的,再怎樣惡劣的環境,它都能保證很高的產量。
黃花根的品種是袁始改進過的,抗病能力在優質稻中是一等一。
稻杆硬度這也是大米品種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它直接關係到產量和口感!
像袁始現在的農田裏種的超級稻,稻杆直徑達到了12.5毫米,這就保證了稻杆硬度。
稻杆越硬,稻穗才能長出更多的稻穀,不然的話,稍微多長一點就能把稻杆壓斷!
袁始現在種植的超級稻,每株的產量能達到一斤多,就是因為它的稻杆特別粗,也特別硬!
很多農田滿田的稻穀倒在地上,就是因為這個指標沒有達到,又或者受環境影響而削弱。
倒地的稻穀,即便它是黃花根這種口感極好的優質稻,也會因為稻穀吸水、長出胚芽而改變口感!
方墨皺眉看著農科院的農田:“現在這個季節想要培育新的種子得去穹省才行。”
“穹省的氣候是我國唯一能種植三季的地方。”
“雖然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無氧農作物,但前期工作還是要選一個合適點的地方會好些。”
袁始卻搖了搖頭:“不用!在常沙就行。”
“無氧農作物也不是靠氣候成長的農作物,它的主要問題在土壤、水和種子本身。”
方墨微笑著道:“去穹省的話,把種子研究出來,我們能直接送到月球上麵去種植。”
穹省的航天發射基地在夏國來說都是非常優秀的,對比全藍星就沒幾個能打的。
而且!航天工程受方墨影響有了電磁彈射基座,已經完成了多項論證,並完成了實驗火箭和基地。
前段時間在核工院的時候,航天工程的大佬程昊還邀請方墨去觀看他們的新型火箭發射。
袁始了然:“也是!無氧農作物本就不是在藍星上麵種植的,想拿到一手資料,隻有去穹省才有最方便的配套。”
“我這就去準備相關工作。”
他在航天方麵還是有一幫朋友的,每次有新型品種研發出來都要發射到太空中去轉一圈,無人飛船的作用是為了這些科研項目!
所謂的航天蔬菜、航天土豆、等等等等,所有跟航天有關的農作物,其實就是無人飛船載著在太空中轉一圈。
經曆過宇宙射線的洗禮後引發了一些變化,回來研究以後,根據宇宙射線對農作物的影響,研發出來的相對優秀的品種。
袁始的超級稻可以說是無人飛船的常客,也因為經常來往,他跟航天工程的很多大佬都很熟悉。
不過,他有他的門路,方墨有方墨的門路。
本來就受程昊邀請要去參觀火箭發射,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他提前打招呼。
方墨沒留程昊的電話。
核工院的那次會麵隻是簡單的寒暄了幾句。
方墨要搞重聚變,程昊去核工院要人。
他聽到了可控核聚變的消息,現在又是空間站的籌備階段,他想搞一個用可控核聚變產生能源的空間站。
農作物在改變基因以後必然會發生變化,原本能畝產1000公斤糧食,經過這種方向的研究,它的產量能減一半!
雜交水稻本就是一種基因技術,在這個基礎上再一次改變基因,必然會影響產量。
係統給的種子,在太空的無氧氣環境裏種植,畝產量隻有300公斤。
並且!口感不會太好,可能連袁始研發出來的超級稻都不如。
但這畢竟是人類進入太空的食物保障,哪怕它再不好也要培養出來。
到了太空還要藍星保障食物供應,那和沒走出去有什麽區別?
袁始拿出他備好的幾個大米品種:“我對照了你的資料,覺得這幾個品種用來做無氧農作物的培養基礎會比較好。”
“我感覺其中有兩個品種可以作為研究重點,一是我現在的農田裏中的超級稻,另一個是黃花根優質稻。”
方墨對大米也不是啥也不懂,有係統給的資料和知識,他對現有的農作物品種都有很深的了解。
“選擇這兩個品種就很不錯了,超級稻可以保證最低產量,黃花根可以保證口感。”
“並且!黃花根的產量也還不錯,比很多優質稻的產量都要高。”
袁始微笑著點頭:“無論在哪,吃飽了總要圖一下好吃的,黃花根大米是我研究過的大米品種中各方麵都很優秀的。”
“它的抗病能力、稻杆硬度、產量、繁衍能力,都比多數優質稻要優秀很多。”
方墨點了點頭,這個點他懂。
大米的繁衍能力非常重要!
都是基因工程的產物,二代三代以後,它們的種子受環境影響,各方麵都會削減。
比如!超級稻的三代種子產量要比第一代的低20%左右。
黃花根的三代種子種出來的大米,不僅產量上麵會有削減,口感也會有很大的差異。
再一個,藍星上麵的大米受米蟲影響,間隔數代以後幾乎跟第一代的口感完全不一樣。
米蟲!
這是一個誰都滅不了的物種。
它們在稻穀即將成熟的時候把蟲卵產在稻穀裏麵,來年夏天發育成熟從稻穀裏麵爬出來。
農村家庭的穀倉,無論怎麽驅蟲到了夏天都會有滿倉的米蟲。
這種小蟲子對人體是無害的。
農科院有團隊專門研究過米蟲,研究結果得出米蟲對人類無害。
它的蟲卵小到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出來,驅除的難度太大成本太高,加上它對人體無害,也就沒在這個方麵投入了。
繁衍能力越強的種子受環境影響而改變的幅度越小。
正常農田種植,黃花根優質稻到第五代都能保證口感不會比第一代差太多。
超級稻就不用提口感了,那是用來應對糧食危機的,大多時候不是給人類吃,而是做成飼料喂給各類家畜。
抗病能力也不需要多說。
動物受環境影響會得病,植物也是一樣,大米受水質空氣影響也會產生各類病症。
超級稻的抗病能力最強!
它是用來保證基礎口糧的,再怎樣惡劣的環境,它都能保證很高的產量。
黃花根的品種是袁始改進過的,抗病能力在優質稻中是一等一。
稻杆硬度這也是大米品種一個非常重要的指標!
它直接關係到產量和口感!
像袁始現在的農田裏種的超級稻,稻杆直徑達到了12.5毫米,這就保證了稻杆硬度。
稻杆越硬,稻穗才能長出更多的稻穀,不然的話,稍微多長一點就能把稻杆壓斷!
袁始現在種植的超級稻,每株的產量能達到一斤多,就是因為它的稻杆特別粗,也特別硬!
很多農田滿田的稻穀倒在地上,就是因為這個指標沒有達到,又或者受環境影響而削弱。
倒地的稻穀,即便它是黃花根這種口感極好的優質稻,也會因為稻穀吸水、長出胚芽而改變口感!
方墨皺眉看著農科院的農田:“現在這個季節想要培育新的種子得去穹省才行。”
“穹省的氣候是我國唯一能種植三季的地方。”
“雖然我們的目標是培養無氧農作物,但前期工作還是要選一個合適點的地方會好些。”
袁始卻搖了搖頭:“不用!在常沙就行。”
“無氧農作物也不是靠氣候成長的農作物,它的主要問題在土壤、水和種子本身。”
方墨微笑著道:“去穹省的話,把種子研究出來,我們能直接送到月球上麵去種植。”
穹省的航天發射基地在夏國來說都是非常優秀的,對比全藍星就沒幾個能打的。
而且!航天工程受方墨影響有了電磁彈射基座,已經完成了多項論證,並完成了實驗火箭和基地。
前段時間在核工院的時候,航天工程的大佬程昊還邀請方墨去觀看他們的新型火箭發射。
袁始了然:“也是!無氧農作物本就不是在藍星上麵種植的,想拿到一手資料,隻有去穹省才有最方便的配套。”
“我這就去準備相關工作。”
他在航天方麵還是有一幫朋友的,每次有新型品種研發出來都要發射到太空中去轉一圈,無人飛船的作用是為了這些科研項目!
所謂的航天蔬菜、航天土豆、等等等等,所有跟航天有關的農作物,其實就是無人飛船載著在太空中轉一圈。
經曆過宇宙射線的洗禮後引發了一些變化,回來研究以後,根據宇宙射線對農作物的影響,研發出來的相對優秀的品種。
袁始的超級稻可以說是無人飛船的常客,也因為經常來往,他跟航天工程的很多大佬都很熟悉。
不過,他有他的門路,方墨有方墨的門路。
本來就受程昊邀請要去參觀火箭發射,正好借著這個機會跟他提前打招呼。
方墨沒留程昊的電話。
核工院的那次會麵隻是簡單的寒暄了幾句。
方墨要搞重聚變,程昊去核工院要人。
他聽到了可控核聚變的消息,現在又是空間站的籌備階段,他想搞一個用可控核聚變產生能源的空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