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妃被宣進宮,皇後問:“她一個不能生的,你真打算讓她當世子妃?”
晉王妃很無辜:“父皇下令,臣妾不敢違抗。”
“你去請皇上收回旨意啊,十七郎那麽好的孩子,你忍心讓他沒有嫡子?”
晉王妃心想,在皇室,嫡不嫡子的有什麽關係?晉王出生時,也不是嫡子,那時昭仁皇後還在,太子才是嫡子,昭仁皇後歿了之後,這位又生了寧王,先太子又體弱多病,這才封為皇後,所以,就算李輕顏不能生,側妃或者侍妾生了,記在她名下就是,前頭那麽多人都是這麽幹的,又不是稀罕事。
當然她隻在心裏想想,不敢明說,隻恭順聽著。
皇後最不喜晉王妃總一副你急她不急的死樣子,天塌下來也是這樣,不操心不主動也不拔尖,真不知道自個兒那長子喜歡她什麽,而且她還同李家走得近,是不是李家有什麽妖風傳染給她了。
見晉王妃沒動靜,皇後氣得不行,又拿這個兒媳沒辦法,拍著桌子道:“總之,本宮不能讓那姓李的賤人害了阿昱,你想法子讓這樁婚事黃了,不然,你曉得本宮的手段!”
當然曉得!
當初皇後看中的晉王妃並不是自己,而是林家一個庶女,為了林家,皇後不惜讓那個庶女記在林相的名下,太後極力反對,非要給晉王娶盧家女,盧家也是五姓七家之一,晉王妃又是嫡出,家世比林家不知強了多少,而晉王也很滿意她,最後她如願嫁給了晉王,林家那庶女成了側妃,卻在生頭胎時難產而亡。
這是那庶女的命,晉王妃自問自己對得起天地良心,並沒有加害過她,可皇後卻總說是自己害死了林側妃。
這些年,婆媳二人處成了宿敵,皇後拿拿婆婆的派頭給晉王妃使絆子找茬頭,裝病侍疾這招用得飛溜,再不就是找一點小錯就處罰,不是掌嘴就是跪抄經書。
有一次還在雨中罰跪一兩個時辰,回去後就病倒了,差點沒要了晉王妃的命,後來晉王妃也想明白了,不管皇後說什麽,她都不頂嘴,不反對也不讚成,唯唯諾諾的,事情該怎麽還是怎麽,按自己的想法辦,皇後一動心要搓磨她,她也裝病或者找晉王哭,晉王自然知道自家親娘的尿性,以前晉王妃傻呼呼的挨打受罰都自個受著,從不讓他知道,怕他為難。
世家出身的女兒從小就被教導要順從,逆來順受,不能挑撥公婆與相公的感情,要賢良大度知進退,總之用李輕顏的話說就是做聖母,天下人可負你,你不可負天下人。
經過一場大病,在閻王殿裏走過一遭後,晉王妃悟了,阿顏說的,人家打過來,你還把你送過去怕人打不著,那是蠢,人家打過來,你反打回去,還讓她無話可說,那才是手段。
所以,後來皇後再滋事尋隙,她便曝料,反正皇後的黑料多得不勝枚舉,選擇性曝兩條讓關健人知道,皇後忙著遮掩粉飾,就沒那麽多時間來煩她,再不就是裝傻,裝完傻後到晉王跟前裝柔弱,哭嘰嘰的隻說自己不好,自己沒順著皇後讓母後生氣,應該由著母後打她出氣,或者該去跪大太陽底下雲雲。
那次她受罰大病晉王也是嚇著了的,趙鴻昱更是調查前因後果找到人證物證鬧到了皇帝跟前,有晉王和兒子撐腰,晉王妃的底氣也厚實多了,不再怕皇後。
所以……
“好,臣妾這就去向皇上稟報母後的意思。”晉王妃恭順道。
“你胡說什麽?什麽本宮的意思,是你的意思!”皇後怒道。
“好,母後說是臣妾的意思,那就是臣妾的意思。”晉王妃說完行禮退出。
然後從坤寧宮直接去了太和殿,在殿外跪下。
皇帝正在太和殿與朝臣們議事,小太監看見晉王妃跪在殿外,忙去稟報祥福,祥福急了,大殿上,林相正與李太傅為淮南賑災之事爭得麵紅耳赤。
林相不相信所謂的保利行能一口氣拿出三百萬兩銀子及糧食布匹等財物,說要保利行立即提供現銀,先入國庫,再提款賑災。
李老太爺則說淮南災情緊急,已有百被餓死、有些成為流民正向京城流亡,南方雨季就要到來,陰雨連綿之下,會滋生疫病,到時候,會造成更大的損害,在淮南本地的保利行提取現銀施救更切實際。
林相又說起貪沒之事,要換掉李承謹。
李老太爺就說自己的孫子沒貪沒,不擔這汙名,於是,由賑災又扯到了李家家風人品,扯到趙鴻昱的婚事,扯到兩人的孫女,越扯越遠越扯越不像話。
其他朝臣們勸架,一個不好也被扯進事非,一下子分為兩派,大家一起吵,麵紅耳赤的,皇帝坐在上頭老實在在地看熱鬧。
“你那孫女不能生,憑什麽是正妃?還是個二嫁女,根本配不上正妃之位。”
林相此話一出,朝堂突然安靜了。
林相家世不顯,與老太爺乃同科進士,當年並非他文章更好,而是長了張人神共憤的俊俏臉,被秦國公看中,在下榜之日被拉去當了東床快婿,秦國公在朝中地位甚高,其族中出過兩任皇後,一位太後,自己又是領兵打仗的好手,還有一點,秦公國曾助力當今之位登基,有從龍之功。
攀上秦國公,林相的仕途一路綠燈,可用平步青雲來形容,他自己也有能力,善經營,很會揣測聖心,不管對錯,隻看皇帝喜不喜歡。
皇帝用起來特別順手又合心,他又把親妹妹送進東宮,由小小的侍妾成為了皇後。
林家也因林相和皇後而日漸壯大。
可不管他權勢多大,官威多隆,在大殿之上,用市井之言輕侮一個女子,實在不合身份,有辱斯文。
李輕顏的正妃之位是皇帝欽點的,李老太爺了解李輕顏的心意,知她不願意嫁進皇室。
冷笑一聲,老太爺一撩官袍跪下,叩首!
晉王妃很無辜:“父皇下令,臣妾不敢違抗。”
“你去請皇上收回旨意啊,十七郎那麽好的孩子,你忍心讓他沒有嫡子?”
晉王妃心想,在皇室,嫡不嫡子的有什麽關係?晉王出生時,也不是嫡子,那時昭仁皇後還在,太子才是嫡子,昭仁皇後歿了之後,這位又生了寧王,先太子又體弱多病,這才封為皇後,所以,就算李輕顏不能生,側妃或者侍妾生了,記在她名下就是,前頭那麽多人都是這麽幹的,又不是稀罕事。
當然她隻在心裏想想,不敢明說,隻恭順聽著。
皇後最不喜晉王妃總一副你急她不急的死樣子,天塌下來也是這樣,不操心不主動也不拔尖,真不知道自個兒那長子喜歡她什麽,而且她還同李家走得近,是不是李家有什麽妖風傳染給她了。
見晉王妃沒動靜,皇後氣得不行,又拿這個兒媳沒辦法,拍著桌子道:“總之,本宮不能讓那姓李的賤人害了阿昱,你想法子讓這樁婚事黃了,不然,你曉得本宮的手段!”
當然曉得!
當初皇後看中的晉王妃並不是自己,而是林家一個庶女,為了林家,皇後不惜讓那個庶女記在林相的名下,太後極力反對,非要給晉王娶盧家女,盧家也是五姓七家之一,晉王妃又是嫡出,家世比林家不知強了多少,而晉王也很滿意她,最後她如願嫁給了晉王,林家那庶女成了側妃,卻在生頭胎時難產而亡。
這是那庶女的命,晉王妃自問自己對得起天地良心,並沒有加害過她,可皇後卻總說是自己害死了林側妃。
這些年,婆媳二人處成了宿敵,皇後拿拿婆婆的派頭給晉王妃使絆子找茬頭,裝病侍疾這招用得飛溜,再不就是找一點小錯就處罰,不是掌嘴就是跪抄經書。
有一次還在雨中罰跪一兩個時辰,回去後就病倒了,差點沒要了晉王妃的命,後來晉王妃也想明白了,不管皇後說什麽,她都不頂嘴,不反對也不讚成,唯唯諾諾的,事情該怎麽還是怎麽,按自己的想法辦,皇後一動心要搓磨她,她也裝病或者找晉王哭,晉王自然知道自家親娘的尿性,以前晉王妃傻呼呼的挨打受罰都自個受著,從不讓他知道,怕他為難。
世家出身的女兒從小就被教導要順從,逆來順受,不能挑撥公婆與相公的感情,要賢良大度知進退,總之用李輕顏的話說就是做聖母,天下人可負你,你不可負天下人。
經過一場大病,在閻王殿裏走過一遭後,晉王妃悟了,阿顏說的,人家打過來,你還把你送過去怕人打不著,那是蠢,人家打過來,你反打回去,還讓她無話可說,那才是手段。
所以,後來皇後再滋事尋隙,她便曝料,反正皇後的黑料多得不勝枚舉,選擇性曝兩條讓關健人知道,皇後忙著遮掩粉飾,就沒那麽多時間來煩她,再不就是裝傻,裝完傻後到晉王跟前裝柔弱,哭嘰嘰的隻說自己不好,自己沒順著皇後讓母後生氣,應該由著母後打她出氣,或者該去跪大太陽底下雲雲。
那次她受罰大病晉王也是嚇著了的,趙鴻昱更是調查前因後果找到人證物證鬧到了皇帝跟前,有晉王和兒子撐腰,晉王妃的底氣也厚實多了,不再怕皇後。
所以……
“好,臣妾這就去向皇上稟報母後的意思。”晉王妃恭順道。
“你胡說什麽?什麽本宮的意思,是你的意思!”皇後怒道。
“好,母後說是臣妾的意思,那就是臣妾的意思。”晉王妃說完行禮退出。
然後從坤寧宮直接去了太和殿,在殿外跪下。
皇帝正在太和殿與朝臣們議事,小太監看見晉王妃跪在殿外,忙去稟報祥福,祥福急了,大殿上,林相正與李太傅為淮南賑災之事爭得麵紅耳赤。
林相不相信所謂的保利行能一口氣拿出三百萬兩銀子及糧食布匹等財物,說要保利行立即提供現銀,先入國庫,再提款賑災。
李老太爺則說淮南災情緊急,已有百被餓死、有些成為流民正向京城流亡,南方雨季就要到來,陰雨連綿之下,會滋生疫病,到時候,會造成更大的損害,在淮南本地的保利行提取現銀施救更切實際。
林相又說起貪沒之事,要換掉李承謹。
李老太爺就說自己的孫子沒貪沒,不擔這汙名,於是,由賑災又扯到了李家家風人品,扯到趙鴻昱的婚事,扯到兩人的孫女,越扯越遠越扯越不像話。
其他朝臣們勸架,一個不好也被扯進事非,一下子分為兩派,大家一起吵,麵紅耳赤的,皇帝坐在上頭老實在在地看熱鬧。
“你那孫女不能生,憑什麽是正妃?還是個二嫁女,根本配不上正妃之位。”
林相此話一出,朝堂突然安靜了。
林相家世不顯,與老太爺乃同科進士,當年並非他文章更好,而是長了張人神共憤的俊俏臉,被秦國公看中,在下榜之日被拉去當了東床快婿,秦國公在朝中地位甚高,其族中出過兩任皇後,一位太後,自己又是領兵打仗的好手,還有一點,秦公國曾助力當今之位登基,有從龍之功。
攀上秦國公,林相的仕途一路綠燈,可用平步青雲來形容,他自己也有能力,善經營,很會揣測聖心,不管對錯,隻看皇帝喜不喜歡。
皇帝用起來特別順手又合心,他又把親妹妹送進東宮,由小小的侍妾成為了皇後。
林家也因林相和皇後而日漸壯大。
可不管他權勢多大,官威多隆,在大殿之上,用市井之言輕侮一個女子,實在不合身份,有辱斯文。
李輕顏的正妃之位是皇帝欽點的,李老太爺了解李輕顏的心意,知她不願意嫁進皇室。
冷笑一聲,老太爺一撩官袍跪下,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