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測試結果出來之前,計算機所上下就已經預料到,曲卓搞的網絡,傳輸效率絕對不止1200比特每秒。
因為他很清楚,bell201係統最大速度是多少。
既然敢打賭,甚至不惜搭錢搞出程控交換機。一定是想到了比ibm更先進的,以電話線為媒介的解決方案。
要是換個人,說能搞出比ibm更先進的東西,鬼才信呢。
但曲卓不一樣,向量計算機和微型通用計算機的例子在那擺著,先不先進是有目共睹的。
一切都說明,他確實有那個能力。
這個認知,著實給了計算機所上下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他們的解決方案,才勉強能達到bell103的理論速率上限。
現在結果終於出來了,那小子果然有一手,居然把峰值搞到了2000比特每秒。
壓力很大,但……還行。
對方的底牌已經亮出來了,自己這邊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現在有了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鑒”了。能少走很多彎路!
姓曲的小子搞出的東西,數據傳輸主體是電話線,modem到計算機是四芯線。
這樣一套方案,最高能達到2000比特每秒。
如果借鑒他的設計,用在可以多路傳輸的八芯線上,效率還不直接翻倍?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
指令集和協議都經過了封包處理,隻能通過安裝網路組件和設置時的操作,逆推出軟件部分的結構。
modem裏電路板可以直觀的看到,但集成電路是封裝的。
上麵配發的設備是給你用的,不是給你研究的。難道把封裝好的芯片磨了,看看裏麵的設計?
特奶奶的,就很棘手。
沒招兒,隻能用笨辦法,通過觀察電路板來推斷每塊集成電路的用途。
再通過針腳及針腳標識,推斷芯片是如何工作的。繼而“盲猜”裏麵是怎麽設計的。
嘿~某人很清楚咱們國家的科研人員最擅長的什麽……
仿製嘛,把你的東西研究透徹,再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對你的東西加以改進。
技術或工藝不達標時,就弄個低配版對付著先用著。等工藝達標了,就試著超越你。在你的基礎上搞出更好的。
既然對計算機所的套路門兒清,曲卓怎麽可能讓他們輕易得逞……
首先,把網絡模塊的支持軟件做了個封包。完成安裝後,通過便捷指令來調整網絡功能的參數。
調製解調器也一樣,指令集都燒錄在rom裏,計算機係統內沒有專用讀取軟件,根本調用不出裏麵的數據。
集成電路也是封裝的,就不信他們敢把院裏配發的,價值不菲的設備給拆了,再把芯片焊下來,把封裝磨掉,看看裏麵長什麽樣。
最重要的是,曲卓還留了一手。
2000比特每秒的峰值,隻是權衡後,給計算機所製造足夠的壓力,又不會讓他們太有壓力的一個結果。
實際上,以adsm技術為藍本的modem,最高速度能跑到近10k,無限逼近了萬比特每秒。
其實還可以做的更高,但眼下支持網絡設備的並行端口,最大傳輸效率才30k。而需要連接並行口的設備多著呢,總不能都用來跑網絡數據,別的什麽都不幹吧。
所以,沒有將下行頻段一次到位的,劃分成二百五十六個子頻帶,而是隻有十六個。
由兩台微型計算機組成的數據服務器,使用的服務器版modem,也才配置了六十四個子頻帶。
而眼下放出去的終端設備軟件支持包,隻啟用了十六個子頻帶中的四個。
等兩個月的約定時間快到時,最好是計算機所搞出了超過2000比特每秒的解決方案,準備慶祝慶祝時,再通過網絡對軟件包進行升級,釋放出其餘十二個子頻帶。
呀,好想知道,那時候看著暴漲的傳輸速率,計算機所的那幫人會是個什麽表情。
沒錯,曲卓很清楚計算機所那邊眼下的進展。因為那邊自己搞實驗時,使用了上麵配發的計算機。
嘿~所有過程和結果,都能在計算機重新接入網絡後,遠程訪問係統日誌查看……
憋著勁看笑話的曲卓,並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到各項網絡功能的測試上。畢竟別人沒數,他有數呀。
就算出了問題,也是硬件上的問題,自己排查去吧。實在整不明白了,他再“摸”一下。
沒辦法,眼下的計算機,板子基本都是半手搓出來的。架構還那麽複雜,有瑕疵很正常。
又不是芯片的微米級電路,絕大部分問題隻要能找到,都是可以修複的。
測試環節沒費太多心力,並不代表曲卓很閑。相反,他忙的腦子發炸。
從向量計算機到微型計算機,從大型運算單元到中央處理器和近四十種協處理器,從dos係統到軟件開發平台,從網絡構架到調製解調……他有太多論文要寫了。
粗粗的一統計,就有不下二百篇……
萬幸,他不是一個人。
除了最重量級的幾份,其餘的隻要給出大綱,交給各單位參與相應環節的項目組和技術組就行。
其中最主要的那幾份,曲卓寫完後交給所裏、清北和其它合作單位,涉及到相關專業的前輩過目。
大家討論討論,找找不足,摳摳字眼,修修改改……搞個兩三遍,定稿後交給院裏……
院領導看過,再提提意見,打回來後曲卓改,再找前輩們把關……
還好吧,所裏的老幾位手裏的項目多著呢,哪有閑心在論文這種小事上費精力。
主要是小王先生,他是曲卓的碩導,幫學生改論文是本職工作。
至於清北和合作單位的老專家老教授老學者老前輩們……都知道某個小年輕看著和和氣氣的,實際上是狗臉驢脾氣。
稍微意思意思就得了,不敢真的拿橋。不然翻臉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所以,交流時都很客氣,很和諧,甚至推讓都成了常規節目。
曲卓得上趕子求人家幫忙指點,人家才端著架子不吝賜教的稍微點撥點撥。還得翻閱大量國內不同時期的論文,想著招變著法的引用。
總之,能帶上的都給帶上。
在這個反複拉扯的過程中,還要跟“老家夥們”一起,審閱下麵“年輕人們”交上來的論文。
討論討論,找找不足,摳摳字眼,修修改改……
唉~
一言難盡,但……必不可少!
而且,這不是咱們特有的,全世界哪都大差不差。甚至變著花樣的醜聞,多到不勝枚舉。
曲卓又不是真的虎搏一朝天。平時耍耍性子還行,到了收獲果實的時候敢特立獨行,能特喵的成業內公敵了!
反正他的頭功誰也搶不走,無非就是每份論文上,都掛一串名字唄。
那麽龐大的設計,那麽多技術點。方案論證時,人家確實發表過有意義的意見。
最後能通過,也少不了人家參與測試,並最終點頭……
就在摞起來,少說能有二層樓那麽高的“論文們”按部就班陸續出爐的過程中,院裏忽然把曲卓和幾位相關學科的專家喊去開會。
會議上一本正經討論的內容,讓曲卓有點哭笑不得……
因為他很清楚,bell201係統最大速度是多少。
既然敢打賭,甚至不惜搭錢搞出程控交換機。一定是想到了比ibm更先進的,以電話線為媒介的解決方案。
要是換個人,說能搞出比ibm更先進的東西,鬼才信呢。
但曲卓不一樣,向量計算機和微型通用計算機的例子在那擺著,先不先進是有目共睹的。
一切都說明,他確實有那個能力。
這個認知,著實給了計算機所上下不小的壓力。尤其是他們的解決方案,才勉強能達到bell103的理論速率上限。
現在結果終於出來了,那小子果然有一手,居然把峰值搞到了2000比特每秒。
壓力很大,但……還行。
對方的底牌已經亮出來了,自己這邊還有一個月的時間。
最重要的是,現在有了成熟的方案可以“借鑒”了。能少走很多彎路!
姓曲的小子搞出的東西,數據傳輸主體是電話線,modem到計算機是四芯線。
這樣一套方案,最高能達到2000比特每秒。
如果借鑒他的設計,用在可以多路傳輸的八芯線上,效率還不直接翻倍?
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不簡單。
指令集和協議都經過了封包處理,隻能通過安裝網路組件和設置時的操作,逆推出軟件部分的結構。
modem裏電路板可以直觀的看到,但集成電路是封裝的。
上麵配發的設備是給你用的,不是給你研究的。難道把封裝好的芯片磨了,看看裏麵的設計?
特奶奶的,就很棘手。
沒招兒,隻能用笨辦法,通過觀察電路板來推斷每塊集成電路的用途。
再通過針腳及針腳標識,推斷芯片是如何工作的。繼而“盲猜”裏麵是怎麽設計的。
嘿~某人很清楚咱們國家的科研人員最擅長的什麽……
仿製嘛,把你的東西研究透徹,再根據我們的具體情況,對你的東西加以改進。
技術或工藝不達標時,就弄個低配版對付著先用著。等工藝達標了,就試著超越你。在你的基礎上搞出更好的。
既然對計算機所的套路門兒清,曲卓怎麽可能讓他們輕易得逞……
首先,把網絡模塊的支持軟件做了個封包。完成安裝後,通過便捷指令來調整網絡功能的參數。
調製解調器也一樣,指令集都燒錄在rom裏,計算機係統內沒有專用讀取軟件,根本調用不出裏麵的數據。
集成電路也是封裝的,就不信他們敢把院裏配發的,價值不菲的設備給拆了,再把芯片焊下來,把封裝磨掉,看看裏麵長什麽樣。
最重要的是,曲卓還留了一手。
2000比特每秒的峰值,隻是權衡後,給計算機所製造足夠的壓力,又不會讓他們太有壓力的一個結果。
實際上,以adsm技術為藍本的modem,最高速度能跑到近10k,無限逼近了萬比特每秒。
其實還可以做的更高,但眼下支持網絡設備的並行端口,最大傳輸效率才30k。而需要連接並行口的設備多著呢,總不能都用來跑網絡數據,別的什麽都不幹吧。
所以,沒有將下行頻段一次到位的,劃分成二百五十六個子頻帶,而是隻有十六個。
由兩台微型計算機組成的數據服務器,使用的服務器版modem,也才配置了六十四個子頻帶。
而眼下放出去的終端設備軟件支持包,隻啟用了十六個子頻帶中的四個。
等兩個月的約定時間快到時,最好是計算機所搞出了超過2000比特每秒的解決方案,準備慶祝慶祝時,再通過網絡對軟件包進行升級,釋放出其餘十二個子頻帶。
呀,好想知道,那時候看著暴漲的傳輸速率,計算機所的那幫人會是個什麽表情。
沒錯,曲卓很清楚計算機所那邊眼下的進展。因為那邊自己搞實驗時,使用了上麵配發的計算機。
嘿~所有過程和結果,都能在計算機重新接入網絡後,遠程訪問係統日誌查看……
憋著勁看笑話的曲卓,並沒有把太多精力放到各項網絡功能的測試上。畢竟別人沒數,他有數呀。
就算出了問題,也是硬件上的問題,自己排查去吧。實在整不明白了,他再“摸”一下。
沒辦法,眼下的計算機,板子基本都是半手搓出來的。架構還那麽複雜,有瑕疵很正常。
又不是芯片的微米級電路,絕大部分問題隻要能找到,都是可以修複的。
測試環節沒費太多心力,並不代表曲卓很閑。相反,他忙的腦子發炸。
從向量計算機到微型計算機,從大型運算單元到中央處理器和近四十種協處理器,從dos係統到軟件開發平台,從網絡構架到調製解調……他有太多論文要寫了。
粗粗的一統計,就有不下二百篇……
萬幸,他不是一個人。
除了最重量級的幾份,其餘的隻要給出大綱,交給各單位參與相應環節的項目組和技術組就行。
其中最主要的那幾份,曲卓寫完後交給所裏、清北和其它合作單位,涉及到相關專業的前輩過目。
大家討論討論,找找不足,摳摳字眼,修修改改……搞個兩三遍,定稿後交給院裏……
院領導看過,再提提意見,打回來後曲卓改,再找前輩們把關……
還好吧,所裏的老幾位手裏的項目多著呢,哪有閑心在論文這種小事上費精力。
主要是小王先生,他是曲卓的碩導,幫學生改論文是本職工作。
至於清北和合作單位的老專家老教授老學者老前輩們……都知道某個小年輕看著和和氣氣的,實際上是狗臉驢脾氣。
稍微意思意思就得了,不敢真的拿橋。不然翻臉了,大家麵子上都不好看。
所以,交流時都很客氣,很和諧,甚至推讓都成了常規節目。
曲卓得上趕子求人家幫忙指點,人家才端著架子不吝賜教的稍微點撥點撥。還得翻閱大量國內不同時期的論文,想著招變著法的引用。
總之,能帶上的都給帶上。
在這個反複拉扯的過程中,還要跟“老家夥們”一起,審閱下麵“年輕人們”交上來的論文。
討論討論,找找不足,摳摳字眼,修修改改……
唉~
一言難盡,但……必不可少!
而且,這不是咱們特有的,全世界哪都大差不差。甚至變著花樣的醜聞,多到不勝枚舉。
曲卓又不是真的虎搏一朝天。平時耍耍性子還行,到了收獲果實的時候敢特立獨行,能特喵的成業內公敵了!
反正他的頭功誰也搶不走,無非就是每份論文上,都掛一串名字唄。
那麽龐大的設計,那麽多技術點。方案論證時,人家確實發表過有意義的意見。
最後能通過,也少不了人家參與測試,並最終點頭……
就在摞起來,少說能有二層樓那麽高的“論文們”按部就班陸續出爐的過程中,院裏忽然把曲卓和幾位相關學科的專家喊去開會。
會議上一本正經討論的內容,讓曲卓有點哭笑不得……